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gent技术虚拟植物模型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14
1
作者 苏中滨 孟繁疆 +1 位作者 康丽 郑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4-117,共4页
该文简述了Agent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概况,并从基于Agent技术来解决农业系统问题的角度出发,针对农业系统复杂,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点,以及目前虚拟植物模型构建方法可能带来的非结构化问题,提出了利用Agen... 该文简述了Agent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概况,并从基于Agent技术来解决农业系统问题的角度出发,针对农业系统复杂,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点,以及目前虚拟植物模型构建方法可能带来的非结构化问题,提出了利用Agent技术构建虚拟植物模型的观点,给出了Agent植物体的结构模型,阐述了Agent技术在虚拟植物模型构建中的应用方法及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农业 虚拟植物模型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SG的Speedtree植物模型绘制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颖 罗岱 黄心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06-2409,2416,共5页
针对提高林业可视化中的森林植物真实感这一核心需求,提出引入Speedtree绘制技术解决此问题,具体做法是将Speedtree的植物模型导入OpenSceneGraph(以下简称OSG)三维渲染引擎,从而提高林业可视化系统中植物模型的真实感。探讨了Speedtre... 针对提高林业可视化中的森林植物真实感这一核心需求,提出引入Speedtree绘制技术解决此问题,具体做法是将Speedtree的植物模型导入OpenSceneGraph(以下简称OSG)三维渲染引擎,从而提高林业可视化系统中植物模型的真实感。探讨了Speedtree植物模型的特性及其在OSG中绘制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并研究Speedtree植物模型导入OSG的原理,基于Speedtree渲染接口实现Speedtree植物模型在OSG中的绘制。渲染结果显示Speedtree绘制技术的引入满足了林业可视化提高植物模型真实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edtree植物模型 绘制 真实感 OSG三维渲染引擎 林业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病毒感染的营养-浮游植物模型的全局稳定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春花 王稳地 周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22,共5页
提出了一个一种营养、两种浮游植物并且其中一种浮游植物具有病毒感染的模型.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讨论了该模型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并从这些讨论中获得了4个阈值.
关键词 营养-浮游植物模型 平衡点 LYAPUNOV函数 全局稳定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植物模型在水稻育种和栽培上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冬 丁新泉 +2 位作者 王俊敏 周斌 闫翠香 《中国稻米》 2014年第2期35-39,共5页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模型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水稻生产和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植物模型进行分类,并阐述了每类模型在水稻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水稻功能模型能够预测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包括产量在内的群体指标,能够结合遥感...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模型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水稻生产和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植物模型进行分类,并阐述了每类模型在水稻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水稻功能模型能够预测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包括产量在内的群体指标,能够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为农场主或农业决策部门提供支撑,同时能够进行虚拟实验,完成田间实际难以完成或者消耗较大的科学实验;水稻结构模型能够描述水稻的空间结构变化,用以对水稻冠层进行分析,进行冠层光合潜力的计算,评估理想株型等;水稻功能结构模型可以模拟生物量在器官间的分配,用以进行模拟实验,寻找更为合理的根冠比等,培育优质高产水稻。本文还探寻了制约模型推广应用的各种原因,并且给出一定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植物模型 功能结构 育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病毒感染的营养-浮游植物模型的复杂动力学性态分析(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春花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提出了一个一种营养,两种浮游植物并且其中一种浮游植物具有病毒感染的模型.得出了平衡点存在和局部稳定的条件,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讨论了某些边界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还通过数值模拟发现边界平衡点的双稳定现象、Hopf分支现象,以及... 提出了一个一种营养,两种浮游植物并且其中一种浮游植物具有病毒感染的模型.得出了平衡点存在和局部稳定的条件,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讨论了某些边界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还通过数值模拟发现边界平衡点的双稳定现象、Hopf分支现象,以及正平衡点的Hopf分支现象,该分支可以是超临界也可以是亚临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浮游植物模型 双稳定 HOPF分支 LYAPUNOV函数 全局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景观的角度分析植物模型的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广辉 赵晓春 +1 位作者 张昱 宋海波 《山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91-92,共2页
基于景观构成和植物特性,对当前建筑动画和游戏场景中植物模型的配置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许多问题:植物模型的随意摆放,植物树种以及植物图片色彩与具体地域的不协调,植物模型体量与周围环境失调等等。从景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措... 基于景观构成和植物特性,对当前建筑动画和游戏场景中植物模型的配置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许多问题:植物模型的随意摆放,植物树种以及植物图片色彩与具体地域的不协调,植物模型体量与周围环境失调等等。从景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来构成植物景观,衬托环境,演绎时间,表达意境。以期在景观辅助设计中更好的表现设计者意图,达到自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模型 景观 图形图像 计算机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样条曲线的植物模型建立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文利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5-247,共3页
本文分析了植物模型的结构,尝试通过B样条曲线曲面来描述植物的终端节点,并分析了采用这种描述结构时的植物生长模型和风动模型的可能性,植物的生长模型主要通过模拟生态过程,即植物的终端节点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和能量对植物生长... 本文分析了植物模型的结构,尝试通过B样条曲线曲面来描述植物的终端节点,并分析了采用这种描述结构时的植物生长模型和风动模型的可能性,植物的生长模型主要通过模拟生态过程,即植物的终端节点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和能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关系来建立了这些行为模型,最后提供了这种算法的验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样条 植物建模 植物生长模型 植物风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植物模型研究概况
8
作者 林秋燕 陈由强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0年第3期205-208,共4页
虚拟植物模型应用L-system为基础,构建各种算法,用软件表现出植物在环境影响下的生长情况、内部物质成分等。本文主要对环境和植物相互影响的虚拟植物模型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虚拟植物模型 L-SYSTEM 环境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嘌呤-DNA-N-葡萄糖基转移酶使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异种移植物模型具有替莫唑胺耐药性,且与病人低存活率相关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清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3-663,共1页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和最致命的神经胶质瘤。现阶段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以及随后的放疗和使用DNA烷化剂替莫唑胺(TMZ)的化疗。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能修复由TMZ和O6-甲基鸟嘌呤引起主要细胞毒损...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和最致命的神经胶质瘤。现阶段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以及随后的放疗和使用DNA烷化剂替莫唑胺(TMZ)的化疗。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能修复由TMZ和O6-甲基鸟嘌呤引起主要细胞毒损害。GBM细胞MGMT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能增加细胞对烷化剂治疗的敏感性,但这尚不能用于解释有关TMZ敏感性的某些表现。一个欧美科学家联合小组提出,一个碱基切除修复酶———烷基嘌呤-DNA-N-葡萄糖基转移酶(ANPG)与TMZ耐药性有关,该酶能修复N3-甲基腺嘌呤和N7-甲基鸟嘌呤的细胞毒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瘤 神经胶质瘤 植物模型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虚拟植物模型可用于果树冠层结构及光截获的精准量化评价
10
作者 赵雪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第1期56-56,共1页
据《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第23期《矮化中间砧短枝富士苹果高纺锤树形冠层结构与光能截获的三维模拟》(作者杨伟伟等)报道,以14年生矮化中间砧高纺锤形富士(西府海棠/M26/礼泉短富)为试材,以田间树体数字化测定为基础,获取枝叶特定... 据《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第23期《矮化中间砧短枝富士苹果高纺锤树形冠层结构与光能截获的三维模拟》(作者杨伟伟等)报道,以14年生矮化中间砧高纺锤形富士(西府海棠/M26/礼泉短富)为试材,以田间树体数字化测定为基础,获取枝叶特定形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结构 三维模拟 虚拟植物模型 量化评价 光截获 《中国农业科学》 矮化中间砧 果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带有时滞的植物-传粉者-食草动物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11
作者 徐婷玉 袁梦 +1 位作者 未莹莹 原三领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08,共7页
针对传粉者与食草动物之间的关系,利用时滞微分方程理论,探讨了植物–传粉者–食草动物三者之间的动力学行为。确定了系统正平衡点的稳定性和产生Hopf分支的临界时滞,并根据中心流形定理和规范型理论得到了决定Hopf分支方向和周期解稳... 针对传粉者与食草动物之间的关系,利用时滞微分方程理论,探讨了植物–传粉者–食草动物三者之间的动力学行为。确定了系统正平衡点的稳定性和产生Hopf分支的临界时滞,并根据中心流形定理和规范型理论得到了决定Hopf分支方向和周期解稳定性的条件,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时滞的一个临界值,当时滞小于该临界值时,系统的正平衡点稳定;而当时滞大于该临界值时,系统会失稳,此时植物、传粉者和食草动物以周期振荡的形式共存。该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时滞对植物、传粉者和食草动物三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即食草动物从摄食到完成自身转化所需的时间过长,会引起系统的周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传粉者-食草动物模型 传粉互利共生 时滞 Hopf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敏感的植物动态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施干卫 范菁 董天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3-225,共3页
在对林学中的植物生长模型和环境模型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环境敏感的植物动态生长模型,并对此模型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通过相应的可视化技术将该模型应用于虚拟森林的动态仿真系统。
关键词 L系统 植物模型 动态生长模型 环境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植物生长模型在红树林湿地人工恢复调控中的应用——以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恢复为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树功 杨海生 +3 位作者 周永章 黎夏 覃朝锋 陈桂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24-2029,共6页
选取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人工恢复为例,借助湿地大型植物生长控制模型,通过3种不同预案的设置,定量分析外来种无瓣海桑与生态侵入种互花米草之间的竞争关系。研究表明:在有互花米草的滩涂上人工种植的无瓣海桑,在其生物量小于互花米草生... 选取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人工恢复为例,借助湿地大型植物生长控制模型,通过3种不同预案的设置,定量分析外来种无瓣海桑与生态侵入种互花米草之间的竞争关系。研究表明:在有互花米草的滩涂上人工种植的无瓣海桑,在其生物量小于互花米草生物量时,初始生物量大的超过互花米草所需时间短于初始生物量小的;当无瓣海桑生物量超过互花米草生物量后,无瓣海桑生长基本不受互花米草的影响,同时互花米草的生物量开始下降。在人工付出劳动相同的情况下(即人工割除互花米草的频度),初始生物量大的无瓣海桑超过互花米草生物量所需的时间短于初始生物量小的无瓣海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植物生长模型 生态恢复 淇澳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机的植物生长模型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唐卫东 李萍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4-108,共5页
在分析植物生长形态生理变化的基础上,揭示植物生长时空状态的变化规律,提出基于状态机的植物生长模型,并引入随机矢量真实预测植物的生长。根据该模型构建植物生长的可视化算法,合理组织有关植物生长的数据,并开发一个原型系统验证了... 在分析植物生长形态生理变化的基础上,揭示植物生长时空状态的变化规律,提出基于状态机的植物生长模型,并引入随机矢量真实预测植物的生长。根据该模型构建植物生长的可视化算法,合理组织有关植物生长的数据,并开发一个原型系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模型 状态机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与营养物转化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寅群 李志军 +1 位作者 张万顺 王永桂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94-98,共5页
植物生长对流域营养物质迁移转化有重要影响。在分析营养物与水循环机制以及生物生长过程与环境变化过程互动耦合的基础上,根据植物生长动力学模型和土壤氮、磷、碳等营养物转化模型理论,建立了植物生长与土壤营养物质迁移转化耦合模型... 植物生长对流域营养物质迁移转化有重要影响。在分析营养物与水循环机制以及生物生长过程与环境变化过程互动耦合的基础上,根据植物生长动力学模型和土壤氮、磷、碳等营养物转化模型理论,建立了植物生长与土壤营养物质迁移转化耦合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模拟了太湖滆湖水系内生物量和营养物(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可为流域面源污染物负荷的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模型 土壤溶质运移 水土系统 水环境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L系统的植物结构模型可视化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敏智 丁维龙 张维统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27-430,共4页
植物学家归纳出的植物结构模型,规定了植物形态发生的方式以及植物生长的最终结构.根据结构模型进行植物建模可以精确描述植物的结构特点,可视化模拟其生长过程.探讨了利用参数化L系统生成这些结构模型的方法以及基于这些模型的植物形... 植物学家归纳出的植物结构模型,规定了植物形态发生的方式以及植物生长的最终结构.根据结构模型进行植物建模可以精确描述植物的结构特点,可视化模拟其生长过程.探讨了利用参数化L系统生成这些结构模型的方法以及基于这些模型的植物形态可视化模拟,给出了模拟这些结构模型所需的L系统的迭代公理和若干产生式参数.在模拟具体植物时,该方法可以方便、快速地生成植物的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结构模型 参数化L系统 虚拟植物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医色光疗法机理的植物神经模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承宜 唐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1期55-59,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医学对阴阳原理和气功的最新研究,总结出阴阳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对应关系;结合中医色光疗法对阴阳诸证的辨证医治,提出了中医色光疗法机理的植物神经模型:绿色、蓝色、紫色等冷色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红色、橙色...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医学对阴阳原理和气功的最新研究,总结出阴阳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对应关系;结合中医色光疗法对阴阳诸证的辨证医治,提出了中医色光疗法机理的植物神经模型:绿色、蓝色、紫色等冷色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兴奋交感神经系统.该模型不但成功地用于解释现代科学关于色觉的研究成果,而且填补了色觉理论的人类证据这一空白.该模型还成功地用于解释现代科学关于色彩生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相信,本文为中医色光疗法的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光疗法 生理效应 中医 植物神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植物生长模型的农业专家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丁维龙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25-528,533,共5页
针对传统农业专家系统存在着缺少动态预测功能及机理性解释的缺点,提出一种虚拟植物生长模型和农业专家系统的集成框架.详细介绍了虚拟植物生长模型的研究概况,着重论述了基于虚拟植物生长模型的农业专家系统体系结构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 针对传统农业专家系统存在着缺少动态预测功能及机理性解释的缺点,提出一种虚拟植物生长模型和农业专家系统的集成框架.详细介绍了虚拟植物生长模型的研究概况,着重论述了基于虚拟植物生长模型的农业专家系统体系结构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新型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原则.虚拟植物生长模型和农业智能系统的有机集成,可以帮助推理机获得推理决策所必需的数据;此外,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专家经验知识进行有效协同融合,可以实现定性决策与定量决策推理的有机结合,降低系统决策的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专家系统 虚拟植物生长模型 改进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ystem算法的植物信息模型构建和三维绿量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炜 郝佳雪 《风景园林》 2023年第3期96-104,共9页
【目的】当前广泛使用的三角面网格模型并不能全面表达植物模型特征,探索行业内植物信息模型构建与三维绿量计算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梳理L-system植物生成算法发展背景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 【目的】当前广泛使用的三角面网格模型并不能全面表达植物模型特征,探索行业内植物信息模型构建与三维绿量计算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梳理L-system植物生成算法发展背景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本科宿舍区的规划情景,使用L-system算法,基于24种植物的分枝结构和形态特征,生成参数化的L-system植被模型。【结果】构建出研究区域建成初期绿地规划模型与植物成熟期绿地规划模型,并提出了4项三维绿量的评估指标定义和计算方法,对场地建成初期和植物成熟期的绿量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建成初期三维绿量为13497.08 m^(3),单位面积三维绿量为12.25 m^(3)/m^(2);植物成熟期三维绿量可达215097.42 m^(3),单位面积三维绿量达到195.00 m^(3)/m^(2)。【结论】在规划设计领域,基于L-system算法的植物模型建模,可实现模型构建的参数化和便捷化,并适用于不同的细节层级,在规划设计算法模型标准制定、植物数字孪生模型构建和生态效能评估方面具备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物信息模型 三维绿量 参数化建模 体素模型 L-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动态特征和预测模型 被引量:33
20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1 位作者 俞新妥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9-105,共7页
对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中龄林林下植物生长发育较差外 ,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和灌木层生物量基本上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而草本层生物量的变化较为复杂 ;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及其林下... 对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中龄林林下植物生长发育较差外 ,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和灌木层生物量基本上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而草本层生物量的变化较为复杂 ;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及其林下植物的凋落物积累量也存在明显差异 ,杉木凋落物积累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 14地位指数的林下植物凋落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 ,而 16和 18地位指数的林下植物凋落物量除中龄林很少外 ,其他年龄段也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应用数量化模型Ⅰ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林分密度、林龄、地形和土壤条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物量、杉木凋落物量和林下植物凋落物量的重要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物 凋落物 生物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