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C/^(12)C比值在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海洋植物的同位素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6
1
作者 蔡德陵 毛兴华 韩贻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6-314,共9页
于1993年2月-1995年5月,采用生物显微镜鉴定并计数和高温氧化的方法,对崂山湾海洋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的季节性变化作了5个季度月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同采浮游植物全年以硅藻为主,甲藻在夏季也可成为优势种之一。浮游... 于1993年2月-1995年5月,采用生物显微镜鉴定并计数和高温氧化的方法,对崂山湾海洋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的季节性变化作了5个季度月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同采浮游植物全年以硅藻为主,甲藻在夏季也可成为优势种之一。浮游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在夏季较重,冬季和春季较轻,并与海水温度有弱的正相关性。浮游植物δ13C值的变化范围为-259x10-3—-19.2x10-3,全年平均值为(-23.2±2.4)x10-3。该生态系统的另一碳源为底栖藻类,其δ13C平均值为(-18.5±2.4)x10-3,明显区别于浮游植物。对除温度以外的其它影响海洋植物同位素组成的因素,诸如植物种类组成、海水中溶解无机碳δ13C值、CO2供应速率以及CO2固定过程中不同验化酶的同位素分馏作用等也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植物植物 海洋生态系统 碳13/碳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红水河谷地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熊源新 闫晓丽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6,共10页
对贵州红水河谷地区的500余号苔藓植物标本进行了调查、采集和分类鉴定,得到苔藓植物36科,78属,204种(包括8亚种4变种和1变型)。其中藓类植物23科60属163种,苔类植物13科18属41种。为贵州增加新记录5种。划为13种类型。其中具热带性质... 对贵州红水河谷地区的500余号苔藓植物标本进行了调查、采集和分类鉴定,得到苔藓植物36科,78属,204种(包括8亚种4变种和1变型)。其中藓类植物23科60属163种,苔类植物13科18属41种。为贵州增加新记录5种。划为13种类型。其中具热带性质的区系成分最丰富,占总数的38.02%,构成该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的主体;具温带性质的成分占总数的33.85%;东亚成分、特有成分、东亚-北美成分占该区的1.56%。选择9个地区,通过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全面比较,表明该地区与同纬度茂兰自然保护苔藓植物的相似性最高,关系最密切;与低纬度鼎湖山的相似性较高,关系较近;与高纬度小五台山和长白山相似性最低,关系最远。还统计了各地区的植物区系谱,分析该地区与其它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关系。并着重就该区的热带边缘性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新记录 苔藓植物植物区系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树脂取心密闭液的研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志明 张静 郑庆红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1-293,共3页
选用一种低粘度的无毒植物油 (5 0mPa·s ,15℃ )为基础油 ,加入一种植物树脂使植物油增稠 ,粘度及流变性参数达到要求值 ,必要时加加重剂提高密度 ,得到了植物油 /树脂取心密闭液。介绍了所选植物油和树脂的基本性能和主要成分 ,... 选用一种低粘度的无毒植物油 (5 0mPa·s ,15℃ )为基础油 ,加入一种植物树脂使植物油增稠 ,粘度及流变性参数达到要求值 ,必要时加加重剂提高密度 ,得到了植物油 /树脂取心密闭液。介绍了所选植物油和树脂的基本性能和主要成分 ,植物油 /树脂取心密闭液的制备方法、基本性能及对常用水基钻井液 (两性聚合物钻井液 )性能的影响 ,并与蓖麻油取心密闭液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加入 2 .5 %— 10 %植物油 /树脂或蓖麻油取心密闭液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几乎相同而且不太 ,只是植物油 /树脂取心密闭液引起钻井液密度下降幅度略大。在实际应用中 ,取心密闭液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可随钻井液的循环迅速消失。因此 ,所研制的植物油 /树脂取心密闭液完全可以代替价格高且有毒性的蓖麻油取心密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心密闭液 油基密闭液 植物油/植物树脂溶液 水基钻井液 蓖麻油 石油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能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健 孙国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4329-4330,共2页
在《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以能力系统的构建为主线,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增加阅读、讨论、示范、野外实习等教学形式,根据能力需求,分解实践环节,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教学质... 在《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以能力系统的构建为主线,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增加阅读、讨论、示范、野外实习等教学形式,根据能力需求,分解实践环节,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系统 课程教学 植物植物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在线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广慧 曹春燕 韩鹰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3期147-149,共3页
植物与植物生理是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多、课时少,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该文介绍了疫情背景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团队通过在线教学实践探索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 植物与植物生理是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多、课时少,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该文介绍了疫情背景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团队通过在线教学实践探索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在线教学平台;通过翻转课堂组织形式,加强师生互动;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监管,以保障教学质量;采用多元教学评价手段,促进在线教学。同时,分析了在线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方法,为推动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植物生理 在线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旅客携带植物和植物产品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林盛才 吴毓南 +1 位作者 许玲 陈粤榕 《江西植保》 2009年第2期82-83,86,共3页
旅客携带物监管是口岸检验检疫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检疫性有害生物可随旅客携带进行远距离传播。本文通过对汕头口岸2005年至2008年6月泰国入境旅客携带植物和植物产品的情况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旅客携带的水果和蔬菜辣椒有很高风险,建议... 旅客携带物监管是口岸检验检疫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检疫性有害生物可随旅客携带进行远距离传播。本文通过对汕头口岸2005年至2008年6月泰国入境旅客携带植物和植物产品的情况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旅客携带的水果和蔬菜辣椒有很高风险,建议对桔小实蝇、辣椒实蝇、芒果果实象甲、番石榴实蝇等有害生物应重点关注,并采取应对措施,加强旅客携带应检物监管,防控有害生物入侵,保证我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携带物 植物植物产品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农业生物技术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改革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淑玲 高宁 +3 位作者 何九军 陈强 王永斌 乔晓丽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7期144-147,共4页
为培养农业生物技术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于OBE教育理念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优化评价体系以及疫情常态化下用好线上教学资源等方面对植物与植物生理进行改革和探索,以期为应用型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植物生理 OBE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空港口岸入境人员携带植物及其产品疫情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许萍萍 陶涛 +5 位作者 郝雨 马小彪 王斌 凌刚 漆少廷 王水明 《农技服务》 2015年第6期7-7,6,共2页
本文通过对南京空港口岸2014年从入境人员携带的禁止入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中检出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法国野燕麦、番石榴、菜豆象、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等疫情进行分析,结合南京空港口岸国际航班监管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入境人员进行风险分... 本文通过对南京空港口岸2014年从入境人员携带的禁止入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中检出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法国野燕麦、番石榴、菜豆象、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等疫情进行分析,结合南京空港口岸国际航班监管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入境人员进行风险分析,按不同风险级别有效进行监管,并探讨加大口岸宣传和行政处罚震慑来有效降低入境人员携带禁止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人员携带物 风险分析 植物植物产品 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健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4期12-14,共3页
论述了高职《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的对策,主要包括突出改革教学核心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围绕技能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传统的评价内容与考核方法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等内容。实践证明,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 论述了高职《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的对策,主要包括突出改革教学核心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围绕技能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传统的评价内容与考核方法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等内容。实践证明,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植物植物生理 教学改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萍 梁新安 《河南农业》 2018年第33期34-35,37,共3页
针对当前高职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理论多、实践少、学生厌学的现状,笔者尝试在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以期活跃课堂气氛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奠定基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上好第一堂课... 针对当前高职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理论多、实践少、学生厌学的现状,笔者尝试在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以期活跃课堂气氛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奠定基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上好第一堂课、充分挖掘教材中人文素养方面的内容、改革第一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同类院校其他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植物植物生理 职业核心能力 人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远兵强 《河南农业》 2012年第10期18-19,共2页
植物与植物生理是农业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农林类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先导课程。由于多种原因,该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与高职教育不相适宜的问题。分析了该课程教学现状及不足,并对其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植物植物生理 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生植物线粒体RNA编辑进化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万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103,共5页
线粒体中存在着数量最多的RNA编辑位点,RNA编辑为何在线粒体中频繁出现至今仍不清楚。对角苔、石松、蕨类、松柏、苏铁、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7个植物类群中6 838个C-U RNA编辑位点从(1)氨基酸转移概率、(2)密码子转移概率、(3)编辑... 线粒体中存在着数量最多的RNA编辑位点,RNA编辑为何在线粒体中频繁出现至今仍不清楚。对角苔、石松、蕨类、松柏、苏铁、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7个植物类群中6 838个C-U RNA编辑位点从(1)氨基酸转移概率、(2)密码子转移概率、(3)编辑位点在密码子中的位置、(4)编辑位点-1位置碱基出现频率、(5)编辑位点+1位置碱基出现频率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线粒体RNA编辑在密码子转移方面与其它植物类群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 植物线粒体 RNA编辑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景观作品中植物形态生成探析
13
作者 顾小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2,共6页
西方景观实践的历史是一个追求艺术形态形式的历史,无论受什么经济、文化、艺术的影响,人们没有放弃过在景观形态上的创新和探索。我们结合西方的历史背景探究西方景观作品中植物景观形式形态的生成及背后的无形影响力,是为了获得更多... 西方景观实践的历史是一个追求艺术形态形式的历史,无论受什么经济、文化、艺术的影响,人们没有放弃过在景观形态上的创新和探索。我们结合西方的历史背景探究西方景观作品中植物景观形式形态的生成及背后的无形影响力,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植物景观设计形式形态上的审美经验,以此丰富景观设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的环境创造出更多有文化、有品位、有新意的自然和艺术相结合的美丽植物景观,让我们的环境更加富有文化和艺术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景观 植物形态 植物配置形式 造型艺术 审美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对“村村大学生”《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
14
作者 刘艳华 《农业与技术》 2007年第3期173-174,共2页
在村村大学生《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过程中掌握教学的基本要求,从实际出发,变静态内容为动态讲授,加强培养唯物观;遵守从感性到理性,从动态到静态的原则;组织好实验实习,提高教学效果。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并应用于实践,在生产过程... 在村村大学生《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过程中掌握教学的基本要求,从实际出发,变静态内容为动态讲授,加强培养唯物观;遵守从感性到理性,从动态到静态的原则;组织好实验实习,提高教学效果。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并应用于实践,在生产过程中认真观察记录分析,通过观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进行理论升华,培养带动群众致富的高素质农村经济建设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村大学生 植物植物生理 教学方法改革 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害诱导植物信息化合物介导的植物间交流及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诚诚 杜立啸 李云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共10页
当遭受植食性昆虫取食时,植物会释放复杂和多样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虫害诱导的挥发物在调控植物与不同营养层昆虫群落相互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邻近植物也能感知这种虫害诱导挥发物,对可能即将到来的虫害威胁做出防御准备。获得... 当遭受植食性昆虫取食时,植物会释放复杂和多样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虫害诱导的挥发物在调控植物与不同营养层昆虫群落相互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邻近植物也能感知这种虫害诱导挥发物,对可能即将到来的虫害威胁做出防御准备。获得防御准备的植物在受到虫害损伤时,会立即启动相应的防御反应。为了应对植物的这种害虫防御策略,某些昆虫可通过调控植物挥发物信号来传递“假信息”,从而抑制相邻植物的防御反应。这种信息交流既可发生在同种植物之间,也可发生在不同科属的植物之间。近年,植物间的信息交流现象已得到广泛研究,但相关的生化和分子机制及生态学意义尚不清楚。本文主要探讨了虫害诱导信息化合物介导的植物间交流类型、机制和生态学意义,以及影响植物间交流的生物或非生物因子,分析了利用植物间信息交流开展害虫绿色防控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 植物植物交流 植物与昆虫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命活动”实验的改进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玉洁 薛莲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实验 高中 生命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探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燕 李玉石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23期144-145,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向自然的方向靠拢,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倾心于这种自然的环境。在此需求下,滋生出园林这一项目。而园林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植物的配置与植物的造景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向自然的方向靠拢,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倾心于这种自然的环境。在此需求下,滋生出园林这一项目。而园林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植物的配置与植物的造景是园林设计的核心要素。在园林越来越受人青睐的同时,所有的配置和植物的外型就显得非常重要,非常多的专业人士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许多分析和探索,也给园林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为人们提供美好的环境,安闲的环境,协调的生态环境,成为了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设计 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与植物生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岳金丽 舒孝喜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1期185-188,共4页
为进一步挖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与线下课堂的有效链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以“植物与植物生理”在线开放课程为例,重点分析该课程上线4期中学员选课、学习统计等情况以... 为进一步挖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与线下课堂的有效链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以“植物与植物生理”在线开放课程为例,重点分析该课程上线4期中学员选课、学习统计等情况以及课程在线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该课程在线建设、探索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奠定基础,为推动信息技术与线下传统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植物生理 在线课程建设 课程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媛 张嵩 《山西林业》 2013年第5期34-36,共3页
《植物与植物生理》是一门基础课程,从积极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强化教学实践等方面阐述了课程建设和改革,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植物植物生理》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长转录组测序在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0
作者 赵陆滟 曹绍玉 +2 位作者 龙云树 张应华 许俊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0-1398,共9页
全长转录组测序(Iso-Seq)是指使用第三代测序(TGS)技术获得mRNA的全长序列。随着以单分子实时(SMRT)测序为代表的TGS技术逐渐发展成熟,以及该技术在基因组和转录组de novo测序等方面的优势,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已经广泛被应用于动物、植... 全长转录组测序(Iso-Seq)是指使用第三代测序(TGS)技术获得mRNA的全长序列。随着以单分子实时(SMRT)测序为代表的TGS技术逐渐发展成熟,以及该技术在基因组和转录组de novo测序等方面的优势,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已经广泛被应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测序研究中,并挖掘出大量相关数据。本文综述了基于Iso-Seq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模式植物和非模式植物研究中的应用,期望为研究植物全长转录组相关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长转录组测序 Iso-Seq TGS 单分子实时测序 模式植物和非模式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