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格局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21
1
作者 许清涛 黄宁 +1 位作者 巴雷 王德利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7-12,共6页
通过人工草地上的放牧试验,研究了奶牛放牧对草地植物黑麦草、鸡脚草和白三叶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强度和规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放牧条件下草地植物总是倾向于集聚分布,而且放牧强度对植物集聚程度的作用存在差异;(2)总体上... 通过人工草地上的放牧试验,研究了奶牛放牧对草地植物黑麦草、鸡脚草和白三叶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强度和规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放牧条件下草地植物总是倾向于集聚分布,而且放牧强度对植物集聚程度的作用存在差异;(2)总体上,植物平均拥挤的大小顺序为黑麦草>鸡脚草>白三叶,集聚参数的顺序与其相同,聚块指数则相反,占据优势的黑麦草更多地受到相邻的鸡脚草与白三叶的作用,体现了较高的拥挤效应,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拥挤效应呈现加强的趋势;(3)家畜对植物格局规模影响明显,高放牧强度下黑麦草始终保持稳定的格局规模;轻度放牧强度下白三叶的格局规模变化很大,区组规模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放牧强度 植物格局 格局强度 格局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退化湿地纳帕海植物多样性格局特征及其驱动力 被引量:25
2
作者 肖德荣 田昆 +3 位作者 杨宇明 袁华 李宁云 徐守国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3-529,共7页
对滇西北纳帕海湿地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纳帕海共有植物115种,隶属38科、82属,植物群落15个,包括3个沉水植物群落、2个浮叶植物群落、6个挺水植物群落、4个草甸群落。其中原生沼泽有湿地植... 对滇西北纳帕海湿地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纳帕海共有植物115种,隶属38科、82属,植物群落15个,包括3个沉水植物群落、2个浮叶植物群落、6个挺水植物群落、4个草甸群落。其中原生沼泽有湿地植物25种,隶属16科、17属,3个沉水植物群落、2个浮叶植物群落;沼泽化草甸有湿地植物35种,隶属19科、26属,6个挺水植物群落;草甸有湿地植物64种,隶属28科、55属,4个草甸群落;垦后湿地仅有农作物4种,隶属4科、4属。随着原生沼泽、沼泽化草甸向草甸、垦后湿地的退化演替,植物群落伴生种增多,优势种的优势度明显下降,群落结构逐渐变得复杂;原生沼泽、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分布面积萎缩,草甸、垦后湿地面积不断增大;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随原生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的退化演替而逐渐增加,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最大,而垦后湿地为最低值。纳帕海植物多样性格局特征是对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与类型的响应,当前影响植物多样格局的驱动力主要是排水垦殖、无序旅游、过度放牧和周边森林的破坏等人为生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湿地 纳帕海 植物多样性格局 退化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对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与种群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赵登亮 刘钟龄 +4 位作者 杨桂霞 辛小平 梁存柱 王炜 王立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3,共8页
在内蒙古草原区中部的克氏针茅草原,连续4年(2006-2009年)进行了夏秋季划区轮牧实验;利用摄影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方法,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和种群格局的生态作用效应。摄影图像和测定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实验小区... 在内蒙古草原区中部的克氏针茅草原,连续4年(2006-2009年)进行了夏秋季划区轮牧实验;利用摄影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方法,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和种群格局的生态作用效应。摄影图像和测定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实验小区形成了大小不一、结构不同的群落斑块,并显示出不同放牧强度与放牧周期的植物群落及种群斑块结构的生态梯度格局。在不放牧的围封对照小区内(G5)保持原有的克氏针茅群落斑块和羊草群落斑块,二者的斑块数量、斑块面积之比、斑块的植物组成与生物量都比较稳定;在不同放牧强度的实验小区(G1、G2、G3),群落斑块的数量、面积、种群结构、植物多度、株丛冠幅、生物量等都形成了相对应的梯度差异。不同放牧强度导致克氏针茅群落与种群斑块的不同破碎化程度和植物个体(株丛)小型化。适度放牧使得斑块结构与生物量表现出中度干扰下植物补偿性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植物群落斑块结构与种群格局的变化是草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拓殖与衰退的基本形式,也是生态演替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茅草原 放牧强度 摄影图像分析 植物群落与种群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建设期路域生态区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以宝(鸡)天(水)高速公路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巨天珍 石垚 +2 位作者 安黎哲 徐世键 张宋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365-3374,共10页
分析了宝(鸡)天(水)高速公路建设地区植被生态环境特点,结合道路工程建设标段划分和小陇山各林场分布现状,对沿线路域生态系统进行了三级分区:其中一级路域生态区分别是麦积林场路域生态区、党川林场路域生态区、百花林场路域生态... 分析了宝(鸡)天(水)高速公路建设地区植被生态环境特点,结合道路工程建设标段划分和小陇山各林场分布现状,对沿线路域生态系统进行了三级分区:其中一级路域生态区分别是麦积林场路域生态区、党川林场路域生态区、百花林场路域生态区和东岔林场路域生态区。最后,选择花石山1#隧道路域生态带(段)作为本次研究的典型案例区,通过对该路域生态带(段)内的植物群落进行细致调查,并应用种群数量统计分析、扩展最近邻体分析和点格局分析3种方法,选择该路域生态带自然植被类型的地带性种群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非地带性种群华山松(Pinus armandii)、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人工群落的建群种种群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i)进行了分布格局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路域生态区内各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尺度变异性,如地带性种群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在0~10m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10~20m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大于20m尺度上表现为均匀分布,等。通过路域生态区内的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也对公路施工后的植物生态修复和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一定思路,为路域环境监测提供了生物因子方面的对比资料,最终为更合理的保护路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域生态区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种群数量统计分析 种群扩展最近邻体分析 种群点格局分析 宝(鸡)天(水)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典型林区主要植物点格局分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白小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9期194-196,198,共4页
以大兴安岭山区一块典型林样地内的几种主要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分别在不同生境条件下设立研究样方,并测量相关数据,运用Ripley函数进行点格局分析,研究几种主要植物种的种群结构、空间关联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等,以期... 以大兴安岭山区一块典型林样地内的几种主要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分别在不同生境条件下设立研究样方,并测量相关数据,运用Ripley函数进行点格局分析,研究几种主要植物种的种群结构、空间关联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等,以期为对寒温带森林植物进行保护和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样地内中龄树个体数最多,占绝对优势,小树和老树在样地内各有分布且二者在量上的区别不明显;几个主要植物种在样地内均呈聚集分布,其中白桦和赤杨在样地内的聚集分布较为明显;样地内植物的分布与空间尺度的相关性较明显,部分植物种在小尺度上呈随机分布状态,但是随着尺度的增大植物种趋于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分布格局 格局 尺度 大兴安岭 典型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局在变化:树木引种与植物地理》书评
6
作者 盛炜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格局在变化:树木引种与植物地理》 书评 树木引种 理论评价理念 外来树种 人工林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盐碱草地几种植物的土壤营养位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阎秀峰 孙国荣 李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973-1985,共13页
针对松嫩盐碱草地上的几种主要植物 ,以植物地上生物量和总和优势度 ( SDR)为土壤营养位效能指标 ,分别从多项土壤因子综合、可溶盐含量、总碱度、Na+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角度进行了土壤营养位分析。讨论了松嫩盐碱草地植物种群... 针对松嫩盐碱草地上的几种主要植物 ,以植物地上生物量和总和优势度 ( SDR)为土壤营养位效能指标 ,分别从多项土壤因子综合、可溶盐含量、总碱度、Na+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角度进行了土壤营养位分析。讨论了松嫩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与土壤营养的关系 ,指出松嫩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形成是可溶盐含量、总碱度、Na+ 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 5项主要土壤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于各植物种群土壤营养位的分化结果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草地 土壤营养位 植物种群分布格局 土壤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