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分离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蓉 房世杰 +6 位作者 杨文琦 侯敏 詹发强 侯新强 张慧涛 龙宣杞 崔卫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37-2342,共6页
【目的】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对黄瓜和番茄有明显促生效应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方法】从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蔬菜作物的根际土壤中进行分离,测定菌株的促生能力,获得优势广适菌株,再根据菌体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 【目的】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对黄瓜和番茄有明显促生效应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方法】从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蔬菜作物的根际土壤中进行分离,测定菌株的促生能力,获得优势广适菌株,再根据菌体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DNA部分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24株细菌菌株,经平皿初筛,分别筛选出对黄瓜幼苗、番茄幼苗生长有显著促生作用的细菌11和5株,再经营养钵促生实验筛选出2株对黄瓜、番茄幼苗均具有显著促生作用的PGPR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布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结论】所筛选细菌对黄瓜和番茄幼苗有显著促生作用,为进一步构建PGPR广适菌群提供了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分离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在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闵琪茹 甘勇 +3 位作者 陈寿明 杨章明 杨鹏 李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08-112,116,共6页
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经济价值高。烟草根茎类病害的发生导致一定的烟草损失。本文阐述了烟草根黑腐病、烟草黑胫病和烟草青枯病等烟草根茎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分析了烟草根茎类病害的防治现状,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内容... 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经济价值高。烟草根茎类病害的发生导致一定的烟草损失。本文阐述了烟草根黑腐病、烟草黑胫病和烟草青枯病等烟草根茎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分析了烟草根茎类病害的防治现状,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内容,提出了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及在防治烟草病害中的应用前景,总结了用于防治烟草病害的植物根际促生菌主要种类,提出了相关展望,以期为有效防治烟草根茎类病害和推广应用植物根际促生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茎类病害 植物 作用机制 防治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促生细菌(PGPR)对冬枣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细菌多样性影响 被引量:46
3
作者 刘方春 邢尚军 +3 位作者 马海林 丁延芹 陈波 杜秉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80,共6页
从6年生冬枣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根际促生细菌(PGPR),以发酵鸡粪(DC)为吸附载体制成PGPR生物肥(PF),利用传统的氯仿熏蒸法和现代的T-RFLP技术,从冬枣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3个方面,分析P... 从6年生冬枣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根际促生细菌(PGPR),以发酵鸡粪(DC)为吸附载体制成PGPR生物肥(PF),利用传统的氯仿熏蒸法和现代的T-RFLP技术,从冬枣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3个方面,分析PF、普通生物肥料(NF)和DC对冬枣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NF处理相比,PF处理中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显著减少,但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F处理根际土壤具有较高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基于T-RFLP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F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成为1个独立的群,NF,DC和CK处理构成1个相对独立的群。此外,同其他试验处理相比,PF可相对稳定地提供冬枣生长周期内的微生物生物量碳。PGPR生物肥料的施用可提高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提高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有效改善冬枣根际土壤的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菌 鸡粪 冬枣 细菌多样性 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柏根际多功能溶磷菌W13对植物生长的促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聂丽妍 王泽莹 +1 位作者 巩文峰 魏丽萍 《高原农业》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从巨柏根际土壤中分离多功能溶磷促生菌株,为高原环境下多功能溶磷菌的收集和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采集巨柏根际土壤样本,采用梯度稀释法筛选溶磷菌,并结合溶磷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能力,选出溶磷能力... 从巨柏根际土壤中分离多功能溶磷促生菌株,为高原环境下多功能溶磷菌的收集和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采集巨柏根际土壤样本,采用梯度稀释法筛选溶磷菌,并结合溶磷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能力,选出溶磷能力较好的菌株,并对IAA、固氮、解钾等多种促生特性进行测定,最终筛得具有多功能的溶磷菌,通过盆栽实验对溶磷菌的促生效果进行验证,并结合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基因序列对菌株进行鉴定。W13具有产IAA、铁载体、固氮、解钾等多种促生特性,为非脫羧勒克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经盆栽促生试验结果表明,W13对油菜和青稞具有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与对照组相比W13有效提高了油菜植株的根长、株高、鲜重和干重,并分别增长了119%、55.30%、157%和50%。青稞株高效果显著增长了44.80%。多功能溶磷细菌W13对油菜和青稞都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因此该菌具有作为生物肥料的潜力,用于植物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柏 溶磷细菌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缓解水稻受土壤锌胁迫的作用 被引量:30
5
作者 陈佛保 柏珺 +3 位作者 林庆祺 王诗忠 杨秀虹 仇荣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解决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环境问题,提出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来缓解农作物受重金属胁迫的科学设想。研究从大宝山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Pb2+、Cd2+、Cu2+、Zn2+耐性菌株,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 为解决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环境问题,提出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来缓解农作物受重金属胁迫的科学设想。研究从大宝山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Pb2+、Cd2+、Cu2+、Zn2+耐性菌株,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DBM),菌株DBM具有产吲哚乙酸(IAA)和ACC脱氨酶能力,但无产铁载体能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BM在水稻受重金属Zn(600mg.kg-1)胁迫时能有效保护并促进水稻的生长,使其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分别提高97.8%和77.2%。另外,菌株DBM可以增加土壤中Zn的有效态含量,但不能增强水稻对土壤Zn的吸收能力。相反,在Zn600处理下,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Zn浓度分别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减少15.1%和19.9%。但由于促生效果也极为显著,其地上部和地下部Zn总量仍分别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增加74.2%和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菌(pgpr) 水稻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对侧柏生长及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方春 邢尚军 +2 位作者 马海林 杜振宇 马丙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73,共7页
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侧柏为材料,研究接种PGPR在4个水分梯度(正常浇水、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下对侧柏生理生态特征及生长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 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侧柏为材料,研究接种PGPR在4个水分梯度(正常浇水、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下对侧柏生理生态特征及生长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 rDNA基因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筛选出的PGPR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正常浇水的情况下,接种蜡样芽孢杆菌对侧柏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影响较小;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接种蜡样芽孢杆菌可显著增加抗氧化酶活性,但显著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接种蜡样芽孢杆菌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侧柏生长素、赤霉素和玉米素的含量。正常浇水和轻度干旱时,接种蜡样芽孢杆菌显著提高脱落酸含量,而重度干旱时PGPR处理的脱落酸含量降低23.81%。此外,接种蜡样芽孢杆菌显著增加侧柏干物质积累,且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对根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越来越小,而对地上部的影响越来越大。综合分析认为,干旱生境下接种植物根际促生细菌,侧柏能够通过调节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促进一些激素类物质的产生来减轻干旱对植物生长造成的伤害,促进干物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干旱 胁迫 植物细菌 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HG28-5对黄瓜苗期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娟 刘东平 +4 位作者 丁方丽 申沐京 文才艺 朴凤植 申顺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0-55,共6页
为研究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HG28-5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采用HG28-5菌悬液进行黄瓜浸种处理后播种到穴盘,调查出苗和苗期生育指标,确认其对黄瓜的促生作用;测定黄瓜苗期根际土壤酶活性、速效氮磷钾和微生物种群数量,了解... 为研究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HG28-5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采用HG28-5菌悬液进行黄瓜浸种处理后播种到穴盘,调查出苗和苗期生育指标,确认其对黄瓜的促生作用;测定黄瓜苗期根际土壤酶活性、速效氮磷钾和微生物种群数量,了解HG28-5对黄瓜苗期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并检测HG28-5在黄瓜苗期植株根部和根际土壤的定殖密度。结果表明,HG28-5浸种处理能显著提高黄瓜的出苗势、出苗指数,提高出苗整齐度;显著增加苗期黄瓜株高、叶片数、根长、地上部和根鲜质量,显著提高根系活力;显著提高黄瓜苗期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显著增加根际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显著增加黄瓜苗期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减少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另外,HG28-5在黄瓜根际具有良好的定殖能力,播种后第30天时,在黄瓜根系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密度分别为9.20×10~5cfu·g^(-1)和5.90×10~5cf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菌 HG28-5 黄瓜 土壤微 定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其对青贮玉米幼苗的促生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佳玮 谭澳平 +5 位作者 刘建利 唐万鹏 易嘉敏 郭淼 孙碧雯 孙至柔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21,共12页
选取实验室前期分离所得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其进行形成生物膜能力、产铁载体能力、产IAA能力、产ACC脱氨酶能力以及溶磷和解钾能力测定,选取具有促生特性的菌株进行盆栽试验。共筛选出16株具有促生特性的菌株,其中BW2-6、MC35、B... 选取实验室前期分离所得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其进行形成生物膜能力、产铁载体能力、产IAA能力、产ACC脱氨酶能力以及溶磷和解钾能力测定,选取具有促生特性的菌株进行盆栽试验。共筛选出16株具有促生特性的菌株,其中BW2-6、MC35、BW35、HS1-1和SHM2在活体试验中促生效果较优。菌株BW2-6对青贮玉米幼苗的株高、基茎粗、地上部干质量、根鲜质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相对含水量、比根长和全株鲜质量促生效果最佳,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81.00%、54.70%、156.79%、163.27%、107.35%、131.18%、175.12%、44.96%、74.48%和190.69%;菌株SHM2对地上部鲜质量和根干质量促生效果最佳,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37.85%和72.96%;菌株BW35对平均叶面积促生效果最佳,约为对照的2.33倍;对照组根冠比均高于处理组,处理组中菌株BW35根冠比最高,相比对照降低了10.18%,菌株BW2-6根冠比最低,相比对照降低了51.93%,不同菌株之间促生效果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株对青贮玉米幼苗生长促进作用较好的菌中以菌株BW2-6促生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筛选 青贮玉米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与AMF菌的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蓉 詹发强 +4 位作者 侯敏 侯新强 张慧涛 龙宣杞 崔卫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53-1262,共10页
【目的】通过已筛选到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和AMF菌的协同实验说明两种菌混合的促生作用。【方法】从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蔬菜作物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菌株LJ20-2和HG5进行16SrDNA鉴定,通过营养钵实验,将其和AMF菌混合作用在作物... 【目的】通过已筛选到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和AMF菌的协同实验说明两种菌混合的促生作用。【方法】从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蔬菜作物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菌株LJ20-2和HG5进行16SrDNA鉴定,通过营养钵实验,将其和AMF菌混合作用在作物上测定其促生能力。【结果】PGPR和AMF共同作用在黄瓜和番茄上的作用较为显著,而在茄子上只有LJ20-2+AMF和单纯的加AMF菌的要比其他长势更好些,辣椒上是单加PGPR的长势最好。【结论】此根际促生细菌和AMF菌共同施用对黄瓜和番茄幼苗有显著促生作用,对其他作物的促生作用不太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消毒与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联合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贺字典 苏长青 +4 位作者 高云飞 范海荣 高玉峰 张明珠 李翠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6-253,共8页
为明确太阳能土壤消毒与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联合对黄瓜根腐病防治效果,在对温室进行太阳能土壤消毒之后,采用蘸根和灌根的方式测定了解磷、抑菌效果较好的3个菌株JPG-5、LWG-5和YB-4对黄瓜根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根围养分的... 为明确太阳能土壤消毒与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联合对黄瓜根腐病防治效果,在对温室进行太阳能土壤消毒之后,采用蘸根和灌根的方式测定了解磷、抑菌效果较好的3个菌株JPG-5、LWG-5和YB-4对黄瓜根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根围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YB-4300倍蘸根对黄瓜根腐病防治效果最高,病指防效为89.49%,显著高于LWG-5300倍和JPG-5500倍的防治效果。2)LWG-5500倍灌根对黄瓜根腐病防治效果最高,为89.47%,显著高于LWG-5800倍和JPG-5500倍防治效果。3)不管是灌根还是蘸根,JPG-5500倍和YB-4300倍均能显著提高黄瓜根围有效磷含量,分别为99.68、86.81 mg/kg和84.30、86.56 mg/kg。因此,PGPR菌株在田间促进养分转化效果和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综合评判,用YB-4300倍蘸根、JPG-5500倍灌根和LWG-5500倍灌根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消毒 植物 黄瓜腐病 速效养分 联合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玉米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王建武 武丹丹 相微微 《榆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6-51,共6页
为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玉米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玉米品种MC670为研究对象,设CK、SDB1+SDB5、SDB1+SDB9、SDB5+SDB9四个处理,通过灌根法施入三叶期玉米根际土壤中,待玉米收获时取根际土壤,研究不同处理下对玉米根际土壤养分... 为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玉米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玉米品种MC670为研究对象,设CK、SDB1+SDB5、SDB1+SDB9、SDB5+SDB9四个处理,通过灌根法施入三叶期玉米根际土壤中,待玉米收获时取根际土壤,研究不同处理下对玉米根际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提高了玉米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玉米根际土壤中脲酶、碱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芳基硫酸酯酶和FDA水解酶活性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复合菌剂SDB1+SDB9处理下,土壤酶活性与其他处理相比均达到最大,特别是对芳基硫酸酯酶的活性有显著的增强效果,其活性增幅超过了300%。这表明该复合菌剂对于促进土壤酶活性,尤其是芳基硫酸酯酶活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综上所述,施用这三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物菌剂 植物 土壤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对蒲儿根富集铜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沈甜 王琼瑶 +6 位作者 崔永亮 闫敏 李雨昕 涂卫国 张芳 王娟 余秀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2-580,共9页
为研究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对蒲儿根(Sinosenecio oldhamianus)富集土壤重金属铜(Cu)的影响,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分析不同Cu含量土壤中加入PGPR混合菌剂后蒲儿根生长、营养状况、Cu富集量及土壤理... 为研究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对蒲儿根(Sinosenecio oldhamianus)富集土壤重金属铜(Cu)的影响,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分析不同Cu含量土壤中加入PGPR混合菌剂后蒲儿根生长、营养状况、Cu富集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Cu含量逐渐增加,蒲儿根的长势减弱,表明高浓度Cu对蒲儿根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蒲儿根对Cu的富集作用主要集中在根系,仅约18%的Cu转移到地上部分;而施加PGPR混合菌剂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含Cu土壤中蒲儿根的株高、根长、氮、磷、钾及根系Cu的富集量,尤其在土壤Cu含量为600 mg·kg^-1时PGPR混合菌剂对蒲儿根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使蒲儿根的株高、根长分别提高了10.03、7.10 cm,蒲儿根地下部分Cu富集量在土壤Cu含量为800 mg·kg^-1时提高了14.01%;PGPR混合菌剂还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最高分别可达80.28%、217.11%、43.26%和61.89%。研究表明,接种PGPR混合菌剂能提高蒲儿根在Cu污染土壤中的抗逆性和对Cu的富集能力,且能改善土壤性质,可作为蒲儿根修复Cu污染土壤的强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修复 铜污染土壤 蒲儿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生菌种组合提高玉米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基因丰度及促生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丽 万雨欣 +3 位作者 徐伟慧 王志刚 陈文晶 胡云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405,共12页
【目的】微生物肥料一般需要采用复合菌种提高有益菌在作物根际的定殖和促生效果。我们对本实验室前期分离鉴定的26个具有不同功能的玉米根际菌株进行复配,并研究复合菌株在土壤中的有益作用及其促生效果。【方法】按照功能共构建了4组... 【目的】微生物肥料一般需要采用复合菌种提高有益菌在作物根际的定殖和促生效果。我们对本实验室前期分离鉴定的26个具有不同功能的玉米根际菌株进行复配,并研究复合菌株在土壤中的有益作用及其促生效果。【方法】按照功能共构建了4组合成菌群:C1,将铁载体分泌量最高的解磷菌、解钾菌、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各1株进行组合;C2,将吲哚乙酸(IAA)分泌量最高的解磷菌、解钾菌、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各1株进行组合;C3,每个菌属选择1株综合促生能力最强的菌株进行组合;C4,由C1与C2所有菌株组合。用以上4组菌群在灭菌土壤和未灭菌土壤上分别进行玉米接种菌剂和土壤浇灌菌剂盆栽试验,包括无菌剂对照在内共10个处理,灭菌土壤处理分别记为MCK、MC1、MC2、MC3、MC4,未灭菌土壤处理分别记为WCK、WC1、WC2、WC3和WC4。玉米接菌试验是将初生胚根长1~2 cm的玉米种子浸泡在菌群悬浮液中1 h,然后种植在灭菌土壤和未灭菌土壤中,9天后测定株高、鲜重、根长、根尖数和分叉数。土壤浇灌试验采用种子发芽方法,将种子播在灭菌和未灭菌土壤中,每5天浇灌1次菌悬液,待玉米生长15天后,收集玉米根际土壤用于宏基因组学测序,揭示菌群对玉米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促生机制。【结果】4个复合菌剂相比,C4表现出最好的综合促生能力。玉米接种C4后,幼苗株高、地上鲜重、根鲜重、根长、根尖数和分叉数在灭菌组中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8.97%、46.00%、59.99%、61.99%、62.27%和46.70%,在未灭菌组中分别提高了27.49%、25.86%、50.13%、40.11%、62.26%和82.55%。复合菌群C4提高了根际土壤中有益菌属Pseudomonas、Klebsiella、Duganella、Cellvibrio、Pantoea、Pseudoxanthomonas的丰度,在浇灌菌群C4的玉米根际土壤中,有益菌属Enterobacter和Klebsiella的注释丰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菌群C4提高了根际土壤中磷和氮的转运、IAA的合成、铁载体的转运与调控系统和碳循环相关的功能基因的丰度,部分丰度上升的功能基因的微生物溯源分析结果显示,多数有益微生物的菌属丰度与功能基因丰度呈正相关,同时在ugqB、phnW的基因集中注释到了菌群C4的成员Klebsiella。【结论】菌群C4改变了玉米根际细菌群落组成,提高了有益菌属丰度,富集了促生相关功能基因,具备微生物复合菌肥开发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肥料 机制 植物 合成菌群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植物根际促生菌DD3的功能特性及对大蒜幼苗的促生效果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梦琦 陈云云 +4 位作者 张熙 邓辉 孙建光 高淼 卜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8-756,共9页
【目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能够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害、增加作物产量,具有较好的环境兼容性、不易引起抗性、效果持久稳定等优势。筛选高效多功能菌,探索抗病促生机理,对开发防控大蒜土传病... 【目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能够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害、增加作物产量,具有较好的环境兼容性、不易引起抗性、效果持久稳定等优势。筛选高效多功能菌,探索抗病促生机理,对开发防控大蒜土传病害的微生物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大蒜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以实验室前期从山东省金乡县连作大蒜根部分离的70株细菌为供试菌株,筛选对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ACCC37402和大蒜叶枯病病原真菌链格孢属菌株(Alternaria sp.)D14011-1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菌株;采用16S r 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初步鉴定;通过测定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水解蛋白能力、产铁载体能力、产HCN能力等,研究菌株的拮抗特性;通过测定菌株的固氮能力、溶磷能力、产IAA能力,产ACC脱氨酶能力等,研究菌株的促生特性;通过温室盆栽试验,进行多功能菌菌悬液及其无菌发酵液对大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抗病效果研究。【结果】菌株DD3对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ACCC37402和大蒜叶枯病病原真菌D14011-1具有较好拮抗效果,抑菌率均为45%;经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确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菌株。其它功能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菌株Bacillus sp.DD3具有水解蛋白能力、产HCN能力、产铁载体能力、固氮能力、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能力;对氨苄青霉素钠、硫酸卡那霉素等11种抗生素无耐受性,不具有分泌吲哚乙酸IAA能力和产ACC脱氨酶能力。盆栽试验显示,接种Bacillus sp.DD3菌悬液对大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控率达80%。接种Bacillus sp.DD3及其无菌发酵液后能够促进大蒜幼苗的生长,其中接种菌悬液效果更佳。【结论】菌株Bacillus sp.DD3兼具多种功能特性,对大蒜根腐病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同时可以显著促进大蒜幼苗生长,有望进一步研究开发成为微生物肥料生产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植物菌(pgpr) 多功能菌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促生菌及其在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15
作者 马莹 骆永明 +1 位作者 滕应 李振高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1-1031,共11页
植物对重金属吸收、转运和积累以及植物生物学特征使其成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有限而限制其广泛实际应用,因而探讨植物修复技术强化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技术的发展... 植物对重金属吸收、转运和积累以及植物生物学特征使其成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有限而限制其广泛实际应用,因而探讨植物修复技术强化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技术的发展,微生物调控使植物修复技术变得更为可行和更有价值。回顾近年来新兴的微生物调控技术,植物根际促生菌资源因其对环境无污染,可利用自身的抗性系统减缓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影响重金属的迁移等优势,在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就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和应用价值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本文综述了根际促生菌-植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促进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用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植物修复 重金属 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辅助红麻修复铅污染土壤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燕玫 柏珺 +3 位作者 杨煜曦 王诗忠 杨秀虹 仇荣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59-2167,共9页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土壤Pb浓度对经济作物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生长、富集及转运Pb的影响,并将具有较强Pb抗性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DBM1(Arthrobacter sp.)接种至红麻根际,考察Pb胁迫下PGPR对红麻的促生作用,以探索利用PGPR辅助重...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土壤Pb浓度对经济作物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生长、富集及转运Pb的影响,并将具有较强Pb抗性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DBM1(Arthrobacter sp.)接种至红麻根际,考察Pb胁迫下PGPR对红麻的促生作用,以探索利用PGPR辅助重金属耐性植物红麻对Pb污染土壤进行植物稳定修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壤Pb浓度和接菌处理均显著影响红麻的生长。红麻对Pb具有较高耐性,可通过将Pb富集在根部,并抑制其向地上部转移,从而在中低Pb(Pb400和Pb800处理)污染土壤中良好定植和生长。土壤Pb浓度达到1600 mg·kg-1时,红麻生长开始受到Pb胁迫的抑制,红麻通过自身胁迫抵抗机制缓解Pb毒性。接种DBM1可有效促进红麻的生长,提高红麻叶绿素含量。DBM1对红麻的促生作用是由胁迫诱导的特性,在高Pb胁迫下促生效果更显著。因此,可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DBM1辅助红麻对高Pb污染土壤进行植物稳定修复,在促进红麻生长的同时,有效抑制Pb向红麻地上部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植物 植物稳定 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生植物耐盐机理及PGPR促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薄波 哈斯其木格 萨日娜 《南方农业》 2024年第5期22-28,共7页
盐生植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策略能够在盐渍环境下正常生长,是研究植物耐盐机理的良好材料。盐生植物的根际存在着耐盐菌库,其中植物根际促生菌为缓解盐胁迫、促进植物正常生长起到了重要作用。综述了盐生植物稀盐、泌盐和拒盐的特性,总结... 盐生植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策略能够在盐渍环境下正常生长,是研究植物耐盐机理的良好材料。盐生植物的根际存在着耐盐菌库,其中植物根际促生菌为缓解盐胁迫、促进植物正常生长起到了重要作用。综述了盐生植物稀盐、泌盐和拒盐的特性,总结了其适应高盐环境的生理机制,同时对根际促生菌的促生机理进行了系统梳理,讨论了盐生植物及其根际促生菌对改良盐碱地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耐盐机理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环境下接种根际促生细菌对核桃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方春 马海林 +3 位作者 马丙尧 杜振宇 井大炜 邢尚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90,共7页
【目的】研究干旱环境下接种根际促生细菌(PGPR)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为PGPR在干旱逆境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为干旱地区造林及植被恢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产细胞分裂素的蜡样芽孢杆菌L90为供试PGPR菌株,以核桃苗为供... 【目的】研究干旱环境下接种根际促生细菌(PGPR)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为PGPR在干旱逆境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为干旱地区造林及植被恢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产细胞分裂素的蜡样芽孢杆菌L90为供试PGPR菌株,以核桃苗为供试植物,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研究中度干旱胁迫及干旱复水条件下接种L90对核桃苗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DR)及干旱环境下接种L90对核桃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叶绿素(Chl)含量影响显著。整个胁迫期间,同正常浇水处理相比,DR处理核桃苗叶片的Pn和Gs分别下降21.78%和29.47%,而接种L90处理仅下降11.62%和23.84%,干旱环境下接种L90可显著提高Gs,缓解干旱对Pn的抑制。除干旱胁迫初期外,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L90缓解干旱对Pn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DR处理核桃苗叶片的Ci迅速降低后持续升高,而Gs持续降低,其光合性能同时受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的限制;接种L90后核桃苗叶片的Ci和Gs持续降低,其光合性能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一定强度的干旱能够造成核桃苗叶片中Chl的分解或流失,在胁迫末期,同对照处理相比,DR处理核桃苗叶片的Chl含量显著降低9.22%;同DR处理相比,L90处理叶片Chl的含量显著增加9.49%,干旱环境下接种L90显著抑制了干旱胁迫后期Chl的降解。恢复供水后,同正常浇水处理相比,DR处理的Pn,Gs和Chl含量分别降低9.46%,10.29%和5.86%,Ci增加8.72%;同DR处理相比,接种L90处理的Pn,Gs和Chl含量分别提高7.01%,12.15%和5.81%,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接种L90有利于核桃苗叶片光合功能的快速恢复。【结论】干旱胁迫下,植物叶片的Pn,Gs和Chl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干旱环境下接种产细胞分裂素的蜡样芽孢杆菌L90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降低,延缓水分胁迫下非气孔因素对植物叶片Pn的限制,且更有利于恢复供水后叶片光合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细菌 蜡样芽孢杆菌 核桃苗 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田婧 李邵 +3 位作者 马宁 连青龙 鲁少尉 鲍顺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1-2,39,共3页
介绍了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概念与种类,综述了PGPR通过固氮、溶磷、产生嗜铁素、调控植物激素发挥的直接作用机理,以及作为生防制剂的间接作用机理,并阐述了PGPR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 植物菌(pgpr) 固氮 溶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梭根际促生菌(PGPR)菌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玲玉 索升州 +4 位作者 赵祺 姚丹 李慧萍 Christopher Rensing 张金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3期42-51,57,共11页
【目的】探究梭梭根际促生菌(PGPR)菌肥对番茄生长、果实产量及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方法】课题组前期从梭梭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芽孢杆菌(Bacillus sp.)WM13-24、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M30-35和根瘤菌(Rhizobium sp.)WMN-33个菌株... 【目的】探究梭梭根际促生菌(PGPR)菌肥对番茄生长、果实产量及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方法】课题组前期从梭梭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芽孢杆菌(Bacillus sp.)WM13-24、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M30-35和根瘤菌(Rhizobium sp.)WMN-33个菌株,并结合已有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B03和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ACCC17578制备成含有5种促生菌的复合菌肥;以芽孢杆菌WM13-24制备单株菌肥;并以LB培养基和微生物肥料巧农2号作为对照进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田间试验。【结果】与LB培养基对照相比,施用复合菌肥后,番茄的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有机酸含量、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了73.75%、28.53%、15.73%、75.42%、15.15%、15.71%、1.8倍和26.73%。【结论】PGPR菌肥均可显著改善番茄品质,提高番茄产量。与单株菌肥相比,以梭梭根际促生菌为主要菌源制备的复合菌肥显著提高了番茄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且优化了番茄根际土壤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植物菌(pgpr) 复合菌肥 番茄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