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烟草的促生作用
1
作者 牛文研 李小杰 +8 位作者 徐敏 邱睿 白静科 刘畅 陈玉国 司军柯 李淑君 宋鹏宇 宋守晔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9,共10页
为挖掘促进烟草生长的多功能有益微生物菌株,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健康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促生潜力的细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通过培养皿种子萌发及盆栽烟草试验明确其促生效果。结... 为挖掘促进烟草生长的多功能有益微生物菌株,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健康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促生潜力的细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通过培养皿种子萌发及盆栽烟草试验明确其促生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细菌菌株JLS0502和JLS0413发酵液中吲哚-3-乙酸(IAA)含量分别为28.35、22.03 mg/L,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活性分别为546.64、521.21 U/L,且均具有溶磷、解钾、固氮等功能特性。经鉴定,菌株JLS0502为非脱羧勒克氏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菌株JLS00413为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菌株JLS0502和JLS0413处理均可提高烟草种子萌发率,显著促进根伸长。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LS0502和JLS0413处理对烟草的株高、鲜质量、根系形态等农艺性状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株高、全株鲜质量、根系鲜质量、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等指标较不加菌的对照分别显著提高66.05%、55.82%、59.30%、22.55%、29.37%和75.38%、66.29%、105.23%、90.15%、140.48%;烟株叶片中油菜素内酯(BR)、赤霉素(GA)、IAA等植物生长相关激素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性相关酶活性均较对照有提升。可见,菌株JLS0502和JLS0413对烟草生长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筛选鉴定 烟草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分离筛选和特性研究
2
作者 施静 陈瑞岭 +4 位作者 李建宏 姜明 陈光丽 赵小霞 余锐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94-99,共6页
为探索党参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特征特性,本研究以采集的党参根和其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分离筛选PGPR,对其菌株的固氮、解钾等特性进行研究;并从中挑选出菌群明显、生长较快的菌株,分析其对党参出苗率、株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的影响,... 为探索党参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特征特性,本研究以采集的党参根和其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分离筛选PGPR,对其菌株的固氮、解钾等特性进行研究;并从中挑选出菌群明显、生长较快的菌株,分析其对党参出苗率、株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从党参根际分离出解钾菌8株,固氮菌7株,溶无机磷菌6株,溶有机磷菌2株,共计23株PGPR;分布主要集中在根系表面,根际次之,根内最少。特性方面,分离出生长较佳的菌株为Arp-2,Arp-3,Arp-7,Arp-16和Arp-22,Arp-2的溶有机磷能力最强,为69.23μg/mL;Arp-3溶无机磷能力最强,为329.62μg/mL;Arp-16的固氮酶活性和解钾指数最高,分别为841.77 nmol(C2H4)/(h·mL)和3.66 mg/L;5株菌株均对镰刀菌、丝核菌病原菌表现出抑制性,其中Arp-7菌株对镰刀菌抑制率最高,为90.54%。生长指标方面,以灭菌的LB培养液为对照,与对照相比,用促生菌处理后,党参的出苗率提高了4.96~17.70个百分点;株高和冠幅分别增加了2.57~9.95 cm和4.30~12.01 cm。经鉴定,5株优良菌株中,Arp-2为赛维瓦尔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hivervalensis),Arp-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Arp-7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rp-16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Arp-22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促生菌机理和开发功能微生物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植物 溶磷菌 固氮菌 解钾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和褪黑素对大花金鸡菊抗氧化特性和砷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梁亚男 邬梦晞 +2 位作者 肖雍琴 曾鲸津 段益莉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8,共12页
以大花金鸡菊为试材,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探究80 mg/kg砷(As)胁迫下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与叶面喷施5μmol/L(MT_(1))、20μmol/L(MT_(2))、50μmol/L(MT_(3))褪黑素(MT)及其复合处理对大花金鸡菊生长、根系构型、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 以大花金鸡菊为试材,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探究80 mg/kg砷(As)胁迫下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与叶面喷施5μmol/L(MT_(1))、20μmol/L(MT_(2))、50μmol/L(MT_(3))褪黑素(MT)及其复合处理对大花金鸡菊生长、根系构型、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营养元素、As吸收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As胁迫的CK处理相比,As胁迫下大花金鸡菊株高、叶面积、总生物量(地上部和根系干质量)整体上显著降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MT和MT+PGPR处理可以减轻As胁迫对大花金鸡菊的伤害。As胁迫下,与不接种PGPR不喷施MT处理相比,As+MT_(2)+PGPR处理的大花金鸡菊根系构型(总根长、总体积、总表面积、根尖数)显著改善,根系活力提高了166.1%,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分别增加56.7%、15.6%和62.8%,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下降了23.7%。As胁迫显著降低了大花金鸡菊地上部和根系中氮、磷、钾含量,As+MT_(2)+PGPR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地上部和根系中氮、磷、钾含量。同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MT和MT+PGPR处理能够增加大花金鸡菊地上部和根系As含量,提高大花金鸡菊As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并增加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从而缓解大花金鸡菊受到的氧化胁迫。综上,As+MT_(2)+PGPR处理提高大花金鸡菊抵抗As污染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金鸡菊 植物 褪黑素 砷胁迫 系构型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油轮作土壤多功能促生菌的鉴定及其对油菜生长和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4
作者 夏馨媛 薛道晟 +4 位作者 李鑫静 龙俊杰 陆开形 丁沃娜 李梦莎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9-301,共13页
【目的】筛选具备解磷及生长促进功能的菌种,提升土壤中有效磷的丰度,促进植物及其根系的健康生长与发育。【方法】从浙江省宁波市长期水稻-油菜轮作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在碱性环境下生长的解磷促生菌株,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 【目的】筛选具备解磷及生长促进功能的菌种,提升土壤中有效磷的丰度,促进植物及其根系的健康生长与发育。【方法】从浙江省宁波市长期水稻-油菜轮作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在碱性环境下生长的解磷促生菌株,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进行鉴定,对其培养和解磷条件进行优化,然后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对油菜的促生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油菜根际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菌株LM1-2解磷能力可达493.23μg/mL,IAA的合成量为9.41μg/mL,鉴定为中间克吕沃尔菌(Kluyvera intermedia)。摇瓶试验结果表明,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是初始pH为10、装液量为培养容器体积的30%、25℃培养7-9 d,最佳碳源、氮源、磷源分别为葡萄糖、胰蛋白胨、磷酸三钙,在最佳单因素优化条件下菌株的解磷能力最强可达587.03μg/mL。油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菌株LM1-2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了45.29%,油菜根系总长度、根直径、根分叉数和根交叉数分别显著增加了40.78%、18.97%、55.30%和87.82%,油菜植株的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分别增重15.51%、26.82%。接种LM1-2改变了油菜根际细菌群落结构,显著提高了α多样性的Simpson指数,其中醋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是优势菌门,其相对丰度提高了23.66%。【结论】菌株LM1-2在解磷、油菜促生方面表现优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解磷菌 中间克吕沃尔菌 植物 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灌区盐碱地不同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和生态功能预测
5
作者 贺世龙 叶贺 +3 位作者 赵宇 范若渝 张雅玲 红梅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1-2151,共11页
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细菌是盐碱地生态治理的有效工具,但由于其培养过程不确定性高、功能探索程度小导致利用效率难以提升。为了提高沿黄灌区盐生植物根际细菌利用效率,在鄂尔多斯沿黄灌区盐碱地内选取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芨芨草Ac... 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细菌是盐碱地生态治理的有效工具,但由于其培养过程不确定性高、功能探索程度小导致利用效率难以提升。为了提高沿黄灌区盐生植物根际细菌利用效率,在鄂尔多斯沿黄灌区盐碱地内选取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碱蓬Suaeda glauc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羊草Leymus chinensis、砂引草Messerschmidia sibirica Linn六种盐生植物,通过16S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其根际细菌群落与组成,并通过文献检索和PICRUSt2方法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1)在六种植物根际土壤共检测到细菌38门、97纲、226目、372科、659属,其中在六种植物内均稳定存在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2)PCoA分析表明,根际土壤β多样性表现出砂引草、黄花补血草和羊草相近,碱蓬和芨芨草相近的规律。(3)LEfSe分析表明碱蓬根际存在6类差异性细菌,芦苇根际5类,砂引草与羊草各2类。(4)六种植物根际差异性细菌功能差异较大,而共有细菌功能则均与耐盐促生能力相关。(5)PICRUSt2功能预测发现泌盐植物根际土壤功能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植物(P<0.05)。综上,在耐盐促生菌筛选过程中应以多种植物根际土壤做为筛选基质,同时需要重视泌盐植物的应用。研究为沿黄灌区盐碱地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细菌后续培养利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落 植物 沿黄灌区盐碱地 PICRUSt2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株植物根际促生菌对设施番茄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6
作者 李庆 王洲章 +4 位作者 张欢欢 李林梅 高南 吴国平 申卫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3-454,共12页
为探明设施土壤N_(2)O排放对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响应,以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 NRCB002)、施氏假单胞菌Stutzerimonas stutzeri NRCB010、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NRCB026和反硝化无色杆... 为探明设施土壤N_(2)O排放对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响应,以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 NRCB002)、施氏假单胞菌Stutzerimonas stutzeri NRCB010、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NRCB026和反硝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 YSQ030等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为供试菌株,以番茄为供试作物,在设施大棚条件下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在中度盐胁迫的土壤环境下,与CK处理相比,在第一季试验中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处理都表现出N_(2)O的减排趋势;在第二季试验中,接种YSQ030的处理减排效果显著,减少了36%的土壤N_(2)O累积排放.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对番茄植株的生长和产量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际促生菌在减少设施土壤N_(2)O排放和作物促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温室气体 N_(2)O 植物菌(pgpr) N_(2)O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促生菌对烟草生长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7
作者 王睿 师晶 +3 位作者 姚涛 孙文秀 曹毅 张成省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
为探究两种促生菌对烟草生长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设立接种无菌水(CK)、印度梨形孢(PI)、枯草芽孢杆菌(Tpb55)、印度梨形孢和枯草芽孢杆菌(PI+Tpb55)处理,分析了烟草生长指标、根际土壤酶活性、... 为探究两种促生菌对烟草生长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设立接种无菌水(CK)、印度梨形孢(PI)、枯草芽孢杆菌(Tpb55)、印度梨形孢和枯草芽孢杆菌(PI+Tpb55)处理,分析了烟草生长指标、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结果表明,与CK相比,印度梨形孢和枯草芽孢杆菌Tpb55均能促进烟草生长,增加干、鲜物质积累量,且PI+Tpb55处理效果明显高于PI、Tpb55单独处理(p<0.05);PI、Tpb55、PI+Tpb55处理均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且PI+Tpb55提高效果最显著(p<0.05);PI、Tpb55、PI+Tpb55处理均增加了烟草根际土壤细菌OTUs数量、丰富度和多样性,且PI+Tpb55处理效果显著,Chao1指数较CK提高了43.9%,Simpson指数降低了10.1%。PI+Tpb55处理后,与CK相比,烟草根际土壤中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相对丰度分别升高40%、20.6%和90%;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Vicinamibacteraceae、Haliangium相对丰度分别升高35.5%、86.5%和135.7%,达到显著水平(p<0.05)。细菌群落功能预测表明,PI、Tpb55、PI+Tpb55处理提高了细菌群落的三羧酸循环等功能基因丰度。综上,印度梨形孢和枯草芽孢杆菌Tpb55能够促进烟草生长和改善土壤特性,以两者协同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细菌多样性 细菌群落功能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缓解农作物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廖建杰 覃叶欣 +9 位作者 李宗俊 朱顺莲 李福燕 巫桂芬 李许明 潘丽琴 梁云贞 韦立台 杨敬军 冯守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15,共7页
在目前气候急剧变动的情景下,各类农作物正遭受着来自生态环境、非生物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的严重压力,这种挑战进而引发了农产品在产量及品质方面的显著波动。由于化学药剂对环境和健康的不利影响,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刺激素成为应对气候变... 在目前气候急剧变动的情景下,各类农作物正遭受着来自生态环境、非生物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的严重压力,这种挑战进而引发了农产品在产量及品质方面的显著波动。由于化学药剂对环境和健康的不利影响,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刺激素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植物压力和产量损失的必然选择。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作为生物刺激素的一种,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品质和产量、减少病虫害和减少农药使用等作用,在农林牧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综合评述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在增强农作物对于非生物逆境(包括干旱、低温及盐分胁迫)以及生物逆境(涉及病害与虫害胁迫)的抗逆性方面的研究动态,旨在为该领域提供创新性的研究方向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物刺激素 物胁迫 物胁迫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弱光胁迫下外源褪黑素和植物根际促生菌对紫罗勒光合特性及花青素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杨文雅 翟懿铭 张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7-185,共9页
为探究低温弱光胁迫下外源褪黑素和植物根际促生菌对紫罗勒光合特性及花青素代谢的影响,设置低温弱光胁迫[温度5℃,光照度100μmol/(m^(2)·s)]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0、100、200μmol/L)褪黑素以及配施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复合处... 为探究低温弱光胁迫下外源褪黑素和植物根际促生菌对紫罗勒光合特性及花青素代谢的影响,设置低温弱光胁迫[温度5℃,光照度100μmol/(m^(2)·s)]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0、100、200μmol/L)褪黑素以及配施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复合处理,以期为低温弱光胁迫下应用褪黑素以及PGPR协同技术促进植物生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温弱光胁迫抑制紫罗勒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植株鲜重的增加,光合作用下降,花青素代谢相关酶活性降低,而低温弱光胁迫下添加各浓度褪黑素以及褪黑素+PGPR处理对紫罗勒生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低温弱光胁迫下,100μmol/L褪黑素+PGPR处理的紫罗勒根系构型(根系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参数最大,SPAD值、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较对照(LW,不喷施褪黑素、不接种PGPR)处理分别显著增加84.1%、124.1%和56.6%(P<0.05),NPQ显著降低50.3%;与对照处理相比,100μmol/L褪黑素+PGPR处理的紫罗勒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显著增加100.0%、87.4%、90.0%和73.1%,胞间CO_(2)浓度(Ci)则显著下降34.7%。此外,添加各浓度褪黑素处理以及褪黑素+PGPR处理均对紫罗勒叶片中花青素合成酶(ANS)、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类黄酮3-葡糖基转移酶(3GT/UFGT)、查耳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还原酶(DFR)的活性以及花青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积累量增加,且以100μmol/L褪黑素+PGPR处理最高。综上,低温弱光胁迫下喷施100μmol/L褪黑素+PGPR处理的紫罗勒生长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植物 光合作用 紫罗勒 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豆特异根际促生细菌R15的分离鉴定及促生作用研究
10
作者 高雪霞 李宾宾 +4 位作者 吕敏 凡欣雨 吕新铭 袁肖寒 顾成波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为开发新的菌种资源并获得具有优良促生作用的根际促生菌,本文从木豆根际土中分离并纯化出26株根际菌,并系统评估了其植物促生特性,包括解磷、产铁载体、固氮及吲哚-3-乙酸(IAA)产生能力。对具有优异性能的菌株进行了16S rDNA鉴定,并通... 为开发新的菌种资源并获得具有优良促生作用的根际促生菌,本文从木豆根际土中分离并纯化出26株根际菌,并系统评估了其植物促生特性,包括解磷、产铁载体、固氮及吲哚-3-乙酸(IAA)产生能力。对具有优异性能的菌株进行了16S rDNA鉴定,并通过盆栽实验研究其对植物生长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所有分离的26株菌株均至少表现出1种促生相关特性,其中16株具有解磷能力,19株具有产铁载体能力,20株具有固氮能力,12株具有产IAA能力。筛选出具有4种及以上促生特性的菌株6株。通过综合比较这6株菌株的促生性能,菌株R15表现出显著的促生效果,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沙雷菌(Serratia sp.)。盆栽实验结果表明,菌株R15对木豆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接种R15后,木豆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干重和根部干重分别增加了1.79%、36.36%、34.11%和42.86%;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7.71%、31.31%和30.27%;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分别增加了1.82%、28.78%和55.25%。因此,本文从木豆根际土壤中分离出1株具有较强促生特性的菌株R15,为生物肥料的研发提供了潜在的菌种资源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植物 作用 沙雷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沙化地优势植物根际促生菌筛选及初步鉴定
11
作者 黄雨璇 多姝玮 +1 位作者 马骢毓 周冀琼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为筛选获得优良高寒沙化地优势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丰富高寒沙化地菌株资源库,本研究从若尔盖沙化地广泛分布的10种优势植物根际分离筛选获得112株PGPR。其中溶无机磷菌株30株,溶磷量为73.47~68... 为筛选获得优良高寒沙化地优势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丰富高寒沙化地菌株资源库,本研究从若尔盖沙化地广泛分布的10种优势植物根际分离筛选获得112株PGPR。其中溶无机磷菌株30株,溶磷量为73.47~685.45μg·mL^(-1);溶有机磷菌株30株,溶磷量为41.92~94.33μg·mL^(-1);固氮菌株22株,固氮酶活性范围为0.01~10.10 nmol·h^(-1)·mL^(-1);具有分泌IAA能力的菌株30株,IAA分泌量为9.78~48.97μg·mL^(-1)。12株综合能力良好的菌株,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6株、沙雷氏菌属(Serratia)3株、贪噬菌属(Variovorax)2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1株。这些菌株为高寒地区适用的微生物资源库构建和制备具有地区针对性的微生物菌肥提供了优质的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沙化地 植物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在农作物生产中应用进展
12
作者 刘思雨 袁丹 +1 位作者 阎欣瑶 孙孟琪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9期16-20,共5页
农业生产保障了人民生存的基础需求及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植物根际促生菌在农作物提质增产、促生防病、改良土壤、增强肥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被认为是解决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传病虫害严重、农作物... 农业生产保障了人民生存的基础需求及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植物根际促生菌在农作物提质增产、促生防病、改良土壤、增强肥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被认为是解决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传病虫害严重、农作物农残超标等问题最具潜力的技术。因此,总结目前国内外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研究报道,归纳根际促生菌种类、作用机制,并介绍促生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期望为微生物促生菌剂研究与应用提供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植物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促生菌株Pantoea cypripedii TA1对小麦耐旱性的影响
13
作者 李海洋 杨姗姗 +3 位作者 桑萌 杨光宇 郭俏 来航线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2,共11页
采用钵体栽培试验,以抗旱性有差异的小麦品种‘西农979’和‘小偃22’为材料,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根际促生细菌杓兰泛菌Pantoea cypripedii TA1对小麦生长、干旱相关基因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干旱胁迫下,与不接... 采用钵体栽培试验,以抗旱性有差异的小麦品种‘西农979’和‘小偃22’为材料,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根际促生细菌杓兰泛菌Pantoea cypripedii TA1对小麦生长、干旱相关基因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干旱胁迫下,与不接菌处理相比较,P.cypripedii TA1使‘小偃22’和‘西农979’小麦植株的地上部鲜质量分别增加19.30%和16.67%,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24.81%和12.50%,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增加9.84%和7.36%,叶片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20.69%和13.33%。干旱胁迫5 d时,TA1处理显著上调‘小偃22’小麦干旱响应基因TaDREB2A、TaLEA、TaP5CS、AKT1、TaMYB33和SnRK2的表达,增幅分别为79.07%、24.04%、20.23%、41.68%、32.03%和16.77%,而‘西农979’上述基因上调幅度小于‘小偃22’;此外,干旱胁迫条件下,TA1还使‘小偃22’的K+、Ca2+、Mg2+、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增加8.95%、10.28%、6.61%、20.77%和23.76%,且增幅高于干旱敏感型小麦‘西农979’(4.66%、9.82%、3.13%、13.03%和22.09%)。综上,根际促生细菌TA1通过增强小麦的渗透调节能力,可更有效地提高耐旱小麦‘小偃22’的干旱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细菌 耐旱性 渗透调节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植物根际解磷细菌的筛选及抑菌和促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艺 周波 +2 位作者 袁娜娜 姚佳妮 代金霞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从荒漠植物根际筛选解磷菌株并研究其促生效应,为推动荒漠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效的参考。采用平板培养和钼锑抗比色法筛选荒漠植物根际土壤中具有解磷活性的细菌菌株,测定其促生和抑菌活性,并利用盆栽接种试验分析代表菌株... 从荒漠植物根际筛选解磷菌株并研究其促生效应,为推动荒漠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效的参考。采用平板培养和钼锑抗比色法筛选荒漠植物根际土壤中具有解磷活性的细菌菌株,测定其促生和抑菌活性,并利用盆栽接种试验分析代表菌株对柠条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筛选出6株溶解无机磷的菌株,溶磷量为52.82~63.93 mg/L,其中菌株IP6的溶磷量最高;筛选出4株溶解有机磷的菌株,溶磷量为2.33~2.80 mg/L;多数解磷菌同时具备固氮、产IAA和分泌铁载体能力,所有菌株对玉米大斑病菌和马铃薯干腐病菌都能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与不接菌对照相比,接种沙雷氏菌IP6使柠条幼苗的株高、根长和鲜质量显著提高12.39%、9.85%和30.68%;接种假单胞菌OP2使柠条幼苗的株高、根长和叶片数显著提高13.29%、8.62%和19.56%,鲜质量和干质量显著增加46.32%和37.98%,二者促生效果显著,具有进一步开发为微生物肥料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解磷菌 抑菌活性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分离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蓉 房世杰 +6 位作者 杨文琦 侯敏 詹发强 侯新强 张慧涛 龙宣杞 崔卫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37-2342,共6页
【目的】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对黄瓜和番茄有明显促生效应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方法】从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蔬菜作物的根际土壤中进行分离,测定菌株的促生能力,获得优势广适菌株,再根据菌体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 【目的】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对黄瓜和番茄有明显促生效应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方法】从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蔬菜作物的根际土壤中进行分离,测定菌株的促生能力,获得优势广适菌株,再根据菌体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DNA部分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24株细菌菌株,经平皿初筛,分别筛选出对黄瓜幼苗、番茄幼苗生长有显著促生作用的细菌11和5株,再经营养钵促生实验筛选出2株对黄瓜、番茄幼苗均具有显著促生作用的PGPR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布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结论】所筛选细菌对黄瓜和番茄幼苗有显著促生作用,为进一步构建PGPR广适菌群提供了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分离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抗逆植物根际球囊菌门真菌和细菌的互作特征
16
作者 雷梦英 黄峰 黄念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6,共11页
了解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促生细菌的互作规律对于它们在农作物上的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种植了11种具有抗逆相关性状的植物,并收集其种植土、根际土和植物根系样品进行真菌群落ITS和细菌群落16S rRNA的扩增子测序,比较不同组别样品... 了解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促生细菌的互作规律对于它们在农作物上的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种植了11种具有抗逆相关性状的植物,并收集其种植土、根际土和植物根系样品进行真菌群落ITS和细菌群落16S rRNA的扩增子测序,比较不同组别样品中球囊菌门真菌的组成、丰度以及与细菌互作模式的差异来推测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促生细菌在植物根际的共生规律。结果表明,植物根际的不同空间显著影响球囊菌门真菌的组成和丰度,在种植土、根际土和植物根系中,球囊菌门真菌的相对丰度值依次递减(0.66%、0.5%和0.13%)。尽管在植物根系中的相对丰度值最低,球囊菌门真菌与细菌主要类群的正相关性却是3个组别中最高的(29%、52%和74%),而且对于细菌主要类群组成的网络的参与度也最高,表现出球囊菌门真菌和细菌在根系中互作的增强。在根系中发现球囊菌门真菌与植物促生细菌(Arthrobacter、Rhizobium、Streptomyces)、菌根辅助细菌(Arthrobacter、Bradyrhizobium、Paenibacillus、Rhizobium、Streptomyces)和其他的一些细菌属群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球囊菌门真菌(以球囊霉目和多孢囊霉目为代表)与植物紧密相关的细菌属群慢生根瘤菌属和赖氏菌属的代表种群可能存在互作,值得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植物 球囊菌门 丛枝菌真菌 植物细菌 瘤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F13的筛选、鉴定及对豆角促生、抗病的效果 被引量:11
17
作者 梁卫驱 胡珊 +7 位作者 黄皓 郑伟才 喻孟君 陈彦 陈淑慰 徐匆 罗华建 刘孝龙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9,共10页
为获得具有药肥双效的多功能植物根际促生菌,从葡萄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同时具有溶磷解钾功能的菌株F13。该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和16S rDNA比对,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经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F13对8种植... 为获得具有药肥双效的多功能植物根际促生菌,从葡萄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同时具有溶磷解钾功能的菌株F13。该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和16S rDNA比对,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经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F13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为63.26%~81.53%。田间应用中发现,菌株F13发酵液灌根处理对豆角(Vigna unguiculata subsp.sesquipedalis(L.)Verdc.)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实验组在株高、叶片数、茎粗方面分别高于对照组26.7%、24.4%、11.9%,产量高于对照组39.68%;在植株吸收磷、钾元素方面分别高于对照组11.5%、46.8%;在豆角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方面分别高于对照组22.15%、55.55%。此外,菌株F13对豆角白粉病的相对防效达71.92%。因此,菌株F13是一株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药肥双效植物根际促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作用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烟草的促生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牛文研 李小杰 +8 位作者 宋守晔 邱睿 刘畅 张梦丹 姚晨虓 白静科 陈玉国 李淑君 康业斌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4,共9页
为挖掘促进烟草生长的多功能有益微生物菌株,采集豫中地区健康作物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具有产IAA等促生活性和抑菌能力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通过培养皿种子萌发及漂浮育苗基质拌菌等方式验证其... 为挖掘促进烟草生长的多功能有益微生物菌株,采集豫中地区健康作物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具有产IAA等促生活性和抑菌能力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通过培养皿种子萌发及漂浮育苗基质拌菌等方式验证其促生效果。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获得根际土壤细菌菌株JHS0317和XL0404,产IAA含量分别可达26.81和18.94 mg/L,产ACC脱氨酶含量分别为470.34和484.48 U/L,且均具有溶磷、解钾、固氮、产嗜铁素等功能,同时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31.94%~55.88%。经鉴定,菌株JHS0317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菌株XL0404为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菌株JHS0317和XL0404处理提高了烟草种子萌发率,显著促进根长。育苗基质中菌株JHS0317和XL0404含量为1×10^(5)cfu/g时,烟苗根系活力最高,两株菌含量分别为1×10^(5)和1×10^(7)cfu/g时,烟苗全株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根系鲜质量、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较对照分别提高153.73%、171.93%、40.00%、54.06%、56.17%和66.42%、65.79%、70.00%、33.19%、26.17%。综上,菌株JHS0317和XL0404对烟草具有良好的促生效果,对于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细菌 筛选鉴定 抑制效果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根际促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19
作者 康立南 王连春 +2 位作者 王贺方 叶凡 孙凤霞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9期81-88,共8页
本文旨在从澳洲坚果优树的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具有多种促生性能的菌株组合,并明确其促生特性。利用定性筛选出7种促生菌,经16S rRNA鉴定,其属于解钾菌类:K1液化沙雷氏菌(Serratia liquefaciens)、K2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 本文旨在从澳洲坚果优树的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具有多种促生性能的菌株组合,并明确其促生特性。利用定性筛选出7种促生菌,经16S rRNA鉴定,其属于解钾菌类:K1液化沙雷氏菌(Serratia liquefaciens)、K2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K3放射杆状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K4胶质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固氮菌类:N1产氮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zotoformans)、N2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N3罕见无色小杆菌(Achromobacter insolitus)。拮抗实验得出相互无拮抗作用菌株组合为K3-K4、K3-N3、N1-N2、N1-N3。对7种菌株和4种菌株组合进行5种促生特性的定量鉴定发现,N1有4种促生特性和高固氮作用,K1有高产蛋白酶能力,N3具有高产铁载体能力;而组合菌株的促生特性更多更强,尤其是N1-N3组合最突出,K3-N3组合最优。多种菌株组合的促生特性更加优于单一菌株,不管是促生特性的种类还是强弱上多种促生菌株组合更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分离筛选 特性 菌株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碱根际促生细菌对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和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露 刘佳欣 +5 位作者 李思宇 陈宁 包凤轩 王凤 曲善民 刘国富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23-2329,共7页
通过室外盆栽试验,以紫花苜蓿为对象,并选择实验室前期筛选得到的耐盐碱且具有促生能力的根际促生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JT4)和普城沙雷氏菌(JG1)作为供试菌株,试验设置了盐碱胁迫处理以探究两种根际促生细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和根系生理... 通过室外盆栽试验,以紫花苜蓿为对象,并选择实验室前期筛选得到的耐盐碱且具有促生能力的根际促生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JT4)和普城沙雷氏菌(JG1)作为供试菌株,试验设置了盐碱胁迫处理以探究两种根际促生细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和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发现在盐碱胁迫条件下,与CK相比,紫花苜蓿接种JT4和JG1后,增加了株高、根长、茎粗、根鲜重和根干重等;同时接种降低了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表明耐盐碱根际促生细菌JT4和JG1能有效缓解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根系的损伤,为耐盐碱根际促生细菌JT4和JG1在植物抗盐碱材料的筛选和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紫花苜蓿 盐碱胁迫 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