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菌剂增强玉米干旱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超 李刚 +3 位作者 谢越盛 高彦林 郭坚华 许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6-132,185,共8页
选用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菌剂BBS处理玉米幼苗,研究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相关生理特性及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15 d后,BBS处理组玉米幼苗的萎蔫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组植株叶片MDA含量仅为对照组的74.35%,叶片脯氨酸... 选用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菌剂BBS处理玉米幼苗,研究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相关生理特性及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15 d后,BBS处理组玉米幼苗的萎蔫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组植株叶片MDA含量仅为对照组的74.35%,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3.39倍和1.07倍;处理组植株叶片ZmP5CS1的表达水平及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BS处理组植株叶片在干旱胁迫过程中一直保持较低的H_2O_2含量。研究得出,BBS处理能够有效减缓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造成的伤害,进而加速正常浇水后的恢复。处理组植株叶片NCED1和ZmDREB2.7的高水平表达也表明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与BBS的互作过程可能有依赖ABA信号途径及不依赖ABA信号途径的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耐受性 植物细菌 脱落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梁建根 施跃峰 竺利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7期133-135,共3页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的产量,还能提高防病能力。阐述了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的作用机制,包括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和生物防治的机制。
关键词 物防治 植物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促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欣 成妍 马蓉丽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148-154,共7页
化肥农药的滥用已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病原菌抗药性增加,危及农产品安全,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因此,开发环境友好、改善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抗性、多重防治机制共同作用的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显得尤为重要。植物根围促... 化肥农药的滥用已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病原菌抗药性增加,危及农产品安全,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因此,开发环境友好、改善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抗性、多重防治机制共同作用的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显得尤为重要。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因其较强的植物根部定殖能力及具有抑制植物病原菌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而备受关注。本文从直接促生和间接促生两个方面重点阐述了PGPR的促生作用机制,并分析了PGPR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菌(pgpr) 作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促生细菌(PGPR)对冬枣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细菌多样性影响 被引量:46
4
作者 刘方春 邢尚军 +3 位作者 马海林 丁延芹 陈波 杜秉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80,共6页
从6年生冬枣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根际促生细菌(PGPR),以发酵鸡粪(DC)为吸附载体制成PGPR生物肥(PF),利用传统的氯仿熏蒸法和现代的T-RFLP技术,从冬枣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3个方面,分析P... 从6年生冬枣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根际促生细菌(PGPR),以发酵鸡粪(DC)为吸附载体制成PGPR生物肥(PF),利用传统的氯仿熏蒸法和现代的T-RFLP技术,从冬枣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3个方面,分析PF、普通生物肥料(NF)和DC对冬枣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NF处理相比,PF处理中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显著减少,但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F处理根际土壤具有较高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基于T-RFLP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F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成为1个独立的群,NF,DC和CK处理构成1个相对独立的群。此外,同其他试验处理相比,PF可相对稳定地提供冬枣生长周期内的微生物生物量碳。PGPR生物肥料的施用可提高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提高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有效改善冬枣根际土壤的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菌 鸡粪 冬枣 细菌多样性 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缓解水稻受土壤锌胁迫的作用 被引量:30
5
作者 陈佛保 柏珺 +3 位作者 林庆祺 王诗忠 杨秀虹 仇荣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解决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环境问题,提出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来缓解农作物受重金属胁迫的科学设想。研究从大宝山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Pb2+、Cd2+、Cu2+、Zn2+耐性菌株,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 为解决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环境问题,提出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来缓解农作物受重金属胁迫的科学设想。研究从大宝山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Pb2+、Cd2+、Cu2+、Zn2+耐性菌株,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DBM),菌株DBM具有产吲哚乙酸(IAA)和ACC脱氨酶能力,但无产铁载体能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BM在水稻受重金属Zn(600mg.kg-1)胁迫时能有效保护并促进水稻的生长,使其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分别提高97.8%和77.2%。另外,菌株DBM可以增加土壤中Zn的有效态含量,但不能增强水稻对土壤Zn的吸收能力。相反,在Zn600处理下,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Zn浓度分别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减少15.1%和19.9%。但由于促生效果也极为显著,其地上部和地下部Zn总量仍分别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增加74.2%和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菌(pgpr) 水稻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对侧柏生长及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方春 邢尚军 +2 位作者 马海林 杜振宇 马丙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73,共7页
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侧柏为材料,研究接种PGPR在4个水分梯度(正常浇水、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下对侧柏生理生态特征及生长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 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侧柏为材料,研究接种PGPR在4个水分梯度(正常浇水、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下对侧柏生理生态特征及生长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 rDNA基因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筛选出的PGPR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正常浇水的情况下,接种蜡样芽孢杆菌对侧柏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影响较小;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接种蜡样芽孢杆菌可显著增加抗氧化酶活性,但显著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接种蜡样芽孢杆菌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侧柏生长素、赤霉素和玉米素的含量。正常浇水和轻度干旱时,接种蜡样芽孢杆菌显著提高脱落酸含量,而重度干旱时PGPR处理的脱落酸含量降低23.81%。此外,接种蜡样芽孢杆菌显著增加侧柏干物质积累,且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对根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越来越小,而对地上部的影响越来越大。综合分析认为,干旱生境下接种植物根际促生细菌,侧柏能够通过调节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促进一些激素类物质的产生来减轻干旱对植物生长造成的伤害,促进干物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干旱 胁迫 植物细菌 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围促生菌诱导小麦幼苗耐旱性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慧云 戚名扬 +5 位作者 党长喜 林欢 史嘉滨 叶玉秀 王飞兵 陈新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研究植物根围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对小麦苗期抗旱性的生理机制。【方法】选取淮麦33种子,播种于装有营养土的盆钵中,待长至三叶一心时进行根围促生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AR菌株、枯草芽孢杆菌SM菌... 【目的】研究植物根围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对小麦苗期抗旱性的生理机制。【方法】选取淮麦33种子,播种于装有营养土的盆钵中,待长至三叶一心时进行根围促生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AR菌株、枯草芽孢杆菌SM菌株、枯草芽孢杆菌XY菌株和菌株合剂(AR∶SM∶XY=10∶10∶1)]处理,LB培养基(CK2)和清水(CK1)为对照,通过断水模拟干旱胁迫,断水第15天进行抗旱形态和生理指标的测定,断水第4~15天连续测定小麦幼苗的抗旱系数。【结果】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经不同根围促生菌处理的小麦幼苗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CK1和CK2)(P<0.05),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抗旱系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说明干旱胁迫下,接种不同根围促生菌可增强小麦幼苗耐旱性,不同根围促生菌诱导小麦幼苗抗旱能力的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合剂>XY>SM>AR。【结论】小麦浇灌根围促生菌有利于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旱能力,其中以合剂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小麦苗期 干旱胁迫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植物根际促生菌DD3的功能特性及对大蒜幼苗的促生效果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梦琦 陈云云 +4 位作者 张熙 邓辉 孙建光 高淼 卜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8-756,共9页
【目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能够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害、增加作物产量,具有较好的环境兼容性、不易引起抗性、效果持久稳定等优势。筛选高效多功能菌,探索抗病促生机理,对开发防控大蒜土传病... 【目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能够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害、增加作物产量,具有较好的环境兼容性、不易引起抗性、效果持久稳定等优势。筛选高效多功能菌,探索抗病促生机理,对开发防控大蒜土传病害的微生物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大蒜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以实验室前期从山东省金乡县连作大蒜根部分离的70株细菌为供试菌株,筛选对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ACCC37402和大蒜叶枯病病原真菌链格孢属菌株(Alternaria sp.)D14011-1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菌株;采用16S r 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初步鉴定;通过测定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水解蛋白能力、产铁载体能力、产HCN能力等,研究菌株的拮抗特性;通过测定菌株的固氮能力、溶磷能力、产IAA能力,产ACC脱氨酶能力等,研究菌株的促生特性;通过温室盆栽试验,进行多功能菌菌悬液及其无菌发酵液对大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抗病效果研究。【结果】菌株DD3对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ACCC37402和大蒜叶枯病病原真菌D14011-1具有较好拮抗效果,抑菌率均为45%;经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确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菌株。其它功能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菌株Bacillus sp.DD3具有水解蛋白能力、产HCN能力、产铁载体能力、固氮能力、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能力;对氨苄青霉素钠、硫酸卡那霉素等11种抗生素无耐受性,不具有分泌吲哚乙酸IAA能力和产ACC脱氨酶能力。盆栽试验显示,接种Bacillus sp.DD3菌悬液对大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控率达80%。接种Bacillus sp.DD3及其无菌发酵液后能够促进大蒜幼苗的生长,其中接种菌悬液效果更佳。【结论】菌株Bacillus sp.DD3兼具多种功能特性,对大蒜根腐病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同时可以显著促进大蒜幼苗生长,有望进一步研究开发成为微生物肥料生产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植物菌(pgpr) 多功能菌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田婧 李邵 +3 位作者 马宁 连青龙 鲁少尉 鲍顺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1-2,39,共3页
介绍了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概念与种类,综述了PGPR通过固氮、溶磷、产生嗜铁素、调控植物激素发挥的直接作用机理,以及作为生防制剂的间接作用机理,并阐述了PGPR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 植物菌(pgpr) 固氮 溶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梭根际促生菌(PGPR)菌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赵玲玉 索升州 +4 位作者 赵祺 姚丹 李慧萍 Christopher Rensing 张金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3期42-51,57,共11页
【目的】探究梭梭根际促生菌(PGPR)菌肥对番茄生长、果实产量及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方法】课题组前期从梭梭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芽孢杆菌(Bacillus sp.)WM13-24、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M30-35和根瘤菌(Rhizobium sp.)WMN-33个菌株... 【目的】探究梭梭根际促生菌(PGPR)菌肥对番茄生长、果实产量及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方法】课题组前期从梭梭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芽孢杆菌(Bacillus sp.)WM13-24、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M30-35和根瘤菌(Rhizobium sp.)WMN-33个菌株,并结合已有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B03和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ACCC17578制备成含有5种促生菌的复合菌肥;以芽孢杆菌WM13-24制备单株菌肥;并以LB培养基和微生物肥料巧农2号作为对照进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田间试验。【结果】与LB培养基对照相比,施用复合菌肥后,番茄的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有机酸含量、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了73.75%、28.53%、15.73%、75.42%、15.15%、15.71%、1.8倍和26.73%。【结论】PGPR菌肥均可显著改善番茄品质,提高番茄产量。与单株菌肥相比,以梭梭根际促生菌为主要菌源制备的复合菌肥显著提高了番茄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且优化了番茄根际土壤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植物菌(pgpr) 复合菌肥 番茄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F和PGPR单独或“跨界”互作促进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敬泽 秦泽峰 +4 位作者 倪刚 谢沐希 周大朴 王光州 张俊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4-1366,共13页
盐碱地改良和利用对拓展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际微生物作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在提高作物抗盐碱胁迫能力,促进作物“以种适地”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其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 盐碱地改良和利用对拓展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际微生物作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在提高作物抗盐碱胁迫能力,促进作物“以种适地”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其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均为重要的根际有益微生物,能显著提高植物耐盐性。本文分别总结了AMF和PGPR提高植物抗盐能力的相关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梳理了两者协同提高植物耐盐的机制,包括提高养分效率、调节激素内稳态、提高植物诱导抗性以及调控转录因子表达等,最后提出了基于两者跨界组合的改良方向。旨在充分理解盐胁迫条件下微生物耐盐促生的作用机制,为充分挖掘微生物资源潜力和发展生物技术治理盐碱地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化土壤 丛枝菌真菌 植物细菌 植物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邓振山 李军 苏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44-5846,共3页
介绍了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种类,总结了近年来植物根际促生菌在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菌(pgpr) 种类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普城沙雷菌A21-4对黄瓜生长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丁方丽 李嫚 +4 位作者 刘东平 张忠良 孙治强 朴凤植 申顺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1,共6页
为探讨植物根际促生菌普城沙雷菌A21-4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将A21-4菌悬液灌注到黄瓜根际土壤,调查其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灌注A21-4能显著促进苗期和田间生育期黄瓜生长发育,并显著提高根系活力、产量... 为探讨植物根际促生菌普城沙雷菌A21-4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将A21-4菌悬液灌注到黄瓜根际土壤,调查其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灌注A21-4能显著促进苗期和田间生育期黄瓜生长发育,并显著提高根系活力、产量和品质,黄瓜产量比对照增加32.22%,且黄瓜果实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VC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同时,A21-4对黄瓜根际土壤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显著提高了黄瓜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还提高了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及黄瓜根际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菌(pgpr) 普城沙雷菌A21-4 黄瓜 区灌注 土壤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梦霞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3期17-21,共5页
盐胁迫是限制农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盐分已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阻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是附着在植物根部或者土壤的有益菌类,它既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吸收和利用矿物质的效率、抵抗病原菌的侵害,又可增强植物的耐... 盐胁迫是限制农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盐分已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阻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是附着在植物根部或者土壤的有益菌类,它既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吸收和利用矿物质的效率、抵抗病原菌的侵害,又可增强植物的耐盐性。为改善盐渍土环境,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提供参考,主要论述了盐胁迫环境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及PGPR诱导植物耐盐性的相关机制,并对今后PGPR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植物菌(pgpr) 耐盐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根表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及典型菌群的促生特性研究
15
作者 刘冬晖 李凤巧 +1 位作者 靳志丽 李孝刚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0-755,共6页
植物微生物组是维护植物生长发育、提升抗逆防病的重要调控因素。为发挥植物微生物促进烟草生长、改善烟草根区微生态功能作用,本研究从烟草根表分离筛选可培养细菌组,并对不同菌株的促生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从烟草根表分离并鉴... 植物微生物组是维护植物生长发育、提升抗逆防病的重要调控因素。为发挥植物微生物促进烟草生长、改善烟草根区微生态功能作用,本研究从烟草根表分离筛选可培养细菌组,并对不同菌株的促生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从烟草根表分离并鉴定出可培养菌株310株,隶属于31个属,其中主要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②对比分析发现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成对杆菌属(Dyadobacter)为4种供试土壤烟草根表共有的细菌类群;③对进一步筛选得到的16株菌株进行促生能力的测定,发现6株菌具有固氮能力,5株菌产铁载体,4株菌可溶解无机磷,4株菌产IAA;④盆栽试验验证16株菌株的促生效果,其中37.5%的菌株对烟草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烟草株高、总鲜物质量和地下部干物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5.1%、27.9%和30.7%。总之,从烟草根表分离获得多种具有促生能力的菌株,为未来构建促进烟草健康生长的复合菌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可培养细菌 筛选 植物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PGPR对豇豆苗期生长及土著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康贻军 沈敏 +1 位作者 王欢莉 赵庆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37-1543,共7页
以扬豇40为材料,研究了植物根际促生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RA6和Bacillus pumilus WP8对豇豆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作用,评价浸种及拌土处理的差异,揭示一段时间内,两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在土壤中的行为特征及其对土著细菌群落... 以扬豇40为材料,研究了植物根际促生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RA6和Bacillus pumilus WP8对豇豆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作用,评价浸种及拌土处理的差异,揭示一段时间内,两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在土壤中的行为特征及其对土著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GPR对豇豆的促生作用因接种方式、接种量的不同而不同。WP8、RA6浸种处理的出苗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4.29%和9.52%(P<0.05);15 d时的株高分别比对照提高14.39%和10.40%(P<0.05);茎叶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9.69%和17.71%(P<0.05)。WP8、RA6低剂量拌土处理(104cfu·g-1soil,以下简作"低拌处理")各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WP8、RA6中剂量拌土处理(106cfu·g-1soil,以下简作"中拌处理")出苗率和株高均比对照提高,但未达显著差异(P>0.05);茎叶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2.71%和18.59%(P<0.05)。WP8、RA6高剂量拌土处理(108cfu·g-1soil,以下简作"高拌处理")出苗率分别比对照提高9.52%和14.29%(P<0.05);15 d时的株高分别比对照提高6.37%和7.64%(P<0.05);茎叶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增加27.37%和20.43%(P<0.05)。DGGE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在15 d和45 d时,除WP8浸种处理外,其余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对照均已发生明显变化,随时间推延,RA6菌株在土壤中优势地位更趋明显,表现在45 d时仍可明显检测到;WP8在土壤中存活时间不长,但拌土处理改变了土著细菌的群落结构。推测WP8的促生作用很可能与土著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豇豆 土著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微生物与植物营养 被引量:22
17
作者 胡小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7-79,共3页
根际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一般称为根际效应。这种效应首先是通过营养选择与富集作用,使在根际发育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优势生理类群不同于根际外,同时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微生物活性对最终决定作物产量与品质的一种反映。
关键词 际微 植物营养 植物细菌 植物病原菌 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莴笋根部促生菌筛选与促生特性测定 被引量:16
18
作者 撖冬荣 侯栋 +2 位作者 姚拓 兰晓君 朱瑞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7-133,共7页
为获得莴笋(Lactuca sativa)根部优良促生菌株,为后续研制微生物接种剂(菌肥)提供优良菌种,以莴笋根系为对象,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莴笋根系溶解有机溶磷、无机溶磷细菌和固氮细菌,测定其溶磷能力、固氮能力、分泌植物生长激素能... 为获得莴笋(Lactuca sativa)根部优良促生菌株,为后续研制微生物接种剂(菌肥)提供优良菌种,以莴笋根系为对象,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莴笋根系溶解有机溶磷、无机溶磷细菌和固氮细菌,测定其溶磷能力、固氮能力、分泌植物生长激素能力以及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能力;对性能优良的菌株进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表明:莴笋根部分离到25株溶磷菌株,其溶解无机磷能力为60.83~290.66μg·mL^-1(菌株PGBA2溶磷量最高,为290.66μg·mL^-1),溶解有机磷的能力普遍较低,为8.12~71.87μg·mL^-1;分离出固氮菌株20株,固氮酶活性为8.37~371.54 nmol·h^-1·mL^-1(GNB6固氮酶活性最强,为371.54 nmol·h^-1·mL^-1);分离筛选分泌植物生长激素(IAA)菌株14株,分泌量为0.78~5.29μg·mL^-1(MGBD1分泌IAA的能力最强,为5.29μg·mL^-1);菌株MGNB4、MGBC3、PGBA2对黄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有抑菌作用,抑菌率达到50%以上。对9株优良PGPR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MGBC2、MGBC3、PGBA2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菌株MGNB3、MGNB4为华夏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uaxiensis),菌株MGBD1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brassicacearum),菌株GND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GNA6为气泡微细菌(Microbacterium aerolatum),菌株GNB6为放射型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植物 溶磷细菌 固氮细菌 植物长激素(I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合成吲哚乙酸及其对植物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妍 吴迪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2659-2664,共6页
自19世纪末吲哚乙酸在植物中被发现以来备受关注,吲哚乙酸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影响植株的根、茎、叶、果实,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近年来在农业、林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文章综述了微生物中吲哚乙酸的合成途径,影响微... 自19世纪末吲哚乙酸在植物中被发现以来备受关注,吲哚乙酸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影响植株的根、茎、叶、果实,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近年来在农业、林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文章综述了微生物中吲哚乙酸的合成途径,影响微生物合成吲哚乙酸的因素,以及微生物合成吲哚乙酸对植物的作用等的研究情况。结合当今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能够降低化学肥料等对土壤、空气和地下水的污染,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方法。总结并展望微生物合成吲哚乙酸在林木上应用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为得到应用广泛且高效、对环境友好污染小的微生物制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乙酸 植物细菌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大豆根际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晓硕 雷杰云 +3 位作者 梁喜龙 栾晓燕 刘鑫磊 方淑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12-21,44,共11页
为获得抗(耐)连作障碍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解决连作障碍对大豆的不良影响,从黑龙江大庆市林甸县试验基地采集连作多年的大豆根际土,从中分离筛选具有解磷和固氮的功能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生... 为获得抗(耐)连作障碍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解决连作障碍对大豆的不良影响,从黑龙江大庆市林甸县试验基地采集连作多年的大豆根际土,从中分离筛选具有解磷和固氮的功能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菌株的解磷、分泌IAA(3-吲哚乙酸)能力及ACC脱氨酶活性进行测定,对菌株对种子萌发和苗期的促生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得到22株PGPR菌株经鉴定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菌株的有效溶磷量范围为0.19~17.49 mg·L^(-1);菌株均有固氮能力;菌株的IAA产量范围为17.72~88.21μg·mL^(-1);菌株的ACC脱氨酶活性范围为0.33~0.67 U·mg^(-1)。一株菌株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两株菌株对大豆苗期促生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后续PGPR微生物菌肥的研制与开发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植物菌(pgpr) 解磷 IAA ACC脱氨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