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化温度对测定植物样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成玉梅 孙鲜明 康业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5-169,共5页
本文报道了用瓷坩埚高温灰化包菜、槲叶样品,灰化温度对测定微量Cu、Mn、Fe、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定植物样微量Cu、Mn、Fe、Zn含量时,可以用瓷坩埚进行高温灰化,适宜灰化温度分别为450~550、450~550、450~600、450~500℃;同时... 本文报道了用瓷坩埚高温灰化包菜、槲叶样品,灰化温度对测定微量Cu、Mn、Fe、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定植物样微量Cu、Mn、Fe、Zn含量时,可以用瓷坩埚进行高温灰化,适宜灰化温度分别为450~550、450~550、450~600、450~500℃;同时测定该四种元素含量时,适宜灰化温度为450~500℃。且500℃灰化时,元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坩埚 灰化温度 植物样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灰化-发射光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B和Sn 被引量:2
2
作者 郝志红 刘彬 +5 位作者 杜雪苗 陈卫明 唐瑞玲 胡梦颖 朱文静 徐进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7-1443,共7页
一般土壤样品中的元素硼和锡属于难溶易挥发元素,湿法样品前处理技术相对较难,基本以一米光栅发射光谱法测定为主,其固体进样方式可以避免复杂的样品前处理,实现对地质样品中元素硼和锡的绿色分析。通过研究内标法、截取曝光时间、背景... 一般土壤样品中的元素硼和锡属于难溶易挥发元素,湿法样品前处理技术相对较难,基本以一米光栅发射光谱法测定为主,其固体进样方式可以避免复杂的样品前处理,实现对地质样品中元素硼和锡的绿色分析。通过研究内标法、截取曝光时间、背景扣除、重叠摄谱等技术,同时考察干法灰化的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针对特殊植物样品,将样品在马弗炉中450℃的高温条件下灰化60 min,体积和质量均产生富集并制备成灰分,称取样品灰分成分和基准物、缓冲剂(比例1∶1∶2)经过研磨充分混匀,使其基体成分保持一致,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以国家一级合成硅酸盐光谱分析标准物质制作校准曲线,构建植物样品中硼和锡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硼和锡的检出限分别为0.042、0.019μg/g;方法经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硼方法精密度5.6%~13.0%,正确度(RE)的绝对值均小于10%;锡方法精密度7.2%~18%,正确度(RE)的绝对值均小于28%。植物样品经过干法灰化富集后,对植物样品中元素硼基本能够实现精准测定,对元素锡含量接近于检测下限值的测定结果相对较差,对高含量值也能够实现精准测定,方法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灰化 发射光谱 植物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部奔子栏管理所辖区植物样地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树雪花 杨沛芳 +2 位作者 陈捷 尼玛此里 汪学云登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7期190-192,共3页
监测是掌握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及保护效果的主要措施,是自然资源能否得到有效管理的重要工作手段。通过开展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及时掌握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现状和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对策,为保护区的... 监测是掌握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及保护效果的主要措施,是自然资源能否得到有效管理的重要工作手段。通过开展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及时掌握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现状和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对策,为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通过对白马雪山保护区北部奔子栏管理所辖区温凉性针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和寒温性针叶林3块植物样地5年1次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样 监测与分析 白马雪山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纹样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黎开维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12-I0013,共2页
植物纹样作为自然界中丰富多样的艺术元素,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植物纹样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品中可以为作品注入独特的美学元素,可以从树叶、花朵、枝干等的纹理入手赋予作品以生命力和自然感,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巧妙运用植物纹... 植物纹样作为自然界中丰富多样的艺术元素,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植物纹样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品中可以为作品注入独特的美学元素,可以从树叶、花朵、枝干等的纹理入手赋予作品以生命力和自然感,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巧妙运用植物纹样的元素,可以打造出独特而精美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加吸引人眼球,增强观众的审美体验。通过运用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纹样,可以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品赋予特定的情感,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因此,对植物纹样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品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于推动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美学元素 艺术元素 表达力 数字媒体艺术 巧妙运用 丰富多 视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里斯植物纹样在儿童针织毛衫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谢婷婷 李文肖 刘行燕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81,共5页
探讨莫里斯植物纹样在儿童针织毛衫中的创新设计与应用形式。首先,对莫里斯植物纹样进行系统性分析,从产生背景、纹样结构与色彩呈现等角度归纳其艺术风格特点。其次,从儿童的体型特征和心理特点、图案主题样式与色彩搭配的角度总结出... 探讨莫里斯植物纹样在儿童针织毛衫中的创新设计与应用形式。首先,对莫里斯植物纹样进行系统性分析,从产生背景、纹样结构与色彩呈现等角度归纳其艺术风格特点。其次,从儿童的体型特征和心理特点、图案主题样式与色彩搭配的角度总结出儿童针织毛衫图案设计的影响因素。最后,以经典莫里斯植物纹样《石榴》为灵感来源,对儿童针织毛衫图案进行创新设计与编织实践应用。该研究拓宽了儿童针织毛衫的时尚化设计思路,也促进了针织毛衫实用价值与艺术魅力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斯植物 儿童针织毛衫 图案设计 毛衫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鲜样中游离氨基酸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梅 刘金华 +1 位作者 楼兵干 高其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38,51,共6页
为了对比不同提取液、温度、时间和纯化试剂对植物鲜样中各游离氨基酸提取效率的影响,以油菜鲜叶为例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方法,通过氨基酸分析仪PF柱进行标准方法分析测定。结果表明:4种不同提取剂提取油菜鲜叶中游离氨基酸,水、0.1 mol/... 为了对比不同提取液、温度、时间和纯化试剂对植物鲜样中各游离氨基酸提取效率的影响,以油菜鲜叶为例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方法,通过氨基酸分析仪PF柱进行标准方法分析测定。结果表明:4种不同提取剂提取油菜鲜叶中游离氨基酸,水、0.1 mol/L盐酸和5%磺基水杨酸的提取效果都优于80%乙醇,以水提取后的颜色最为清亮,适于氨基酸分析仪直接分析;4℃时17种氨基酸平均回收率94.23%,高于80℃和100℃时的88.4%和87.4%,17种氨基酸平均回收率除缬氨酸外,其余氨基酸从1-24 h没有显著变化;80%乙醇优于5%磺基水杨酸,但两者整体回收率都较未纯化前有所下降。采用优化后的提取方法测定油菜幼苗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发现能有效筛选出抗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游离氨基酸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介导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祖细胞存活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凤霞 任倩 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6-341,I0005,共7页
目的研究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是否介导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祖细胞(EPC)的存活及功能产生影响。方法分选脐血CD34+细胞,培养于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EGM-2)中。培养14d后,部分EPC与10、25、50μg/ml的ox... 目的研究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是否介导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祖细胞(EPC)的存活及功能产生影响。方法分选脐血CD34+细胞,培养于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EGM-2)中。培养14d后,部分EPC与10、25、50μg/ml的oxLDL孵育48h;部分EPC先与LOX-1单克隆抗体(LOX-1 mAb)预处理24h,再与50μg/ml oxLDL孵育48h;对照组不作处理。检测EPC存活率及EPC迁移、黏附和管状结构形成能力,并检测LOX-1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oxLDL浓度为25和50μg/ml时,凋亡率分别为(15.8±1.0)%和(18.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1.2)%(P<0.05);迁移率分别为(5.7±1.0)%和(5.1±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0.8)%,(P<0.05);黏附细胞数分别为(33±2)和(30±3)个,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7±5)个(P<0.05);形成的管状结构分别为(2.9±0.5)和(1.8±0.5)mm,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0±0.6)mm(P<0.05)。OxLDL可增加LOX-1 mRNA及蛋白的表达,oxLDL浓度为50μg/ml时,LOX-1 mRNA表达由100%增加为(174±39)%,蛋白表达由100%增加为(172±8)%。OxLDL的上述作用能被LOX-1mAb所阻断。结论OxLDL可降低EPC存活,抑制EPC功能,其作用是由LOX-1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内皮祖细胞 植物血凝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耀州窑与磁州窑植物纹样的装饰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子建 张睿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6,共7页
以宋代北方两大民间瓷窑耀州窑和磁州窑的陶瓷植物装饰纹样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耀州窑和磁州窑陶瓷的植物纹样装饰艺术风格及特点,利用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对植物纹样进行比较研究,并总结出二者相同与不同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 耀州窑 磁州窑 植物 装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茱萸纹到缠枝纹”论中国传统植物纹样的演变与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爱丹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8-63,共6页
以茱萸纹、忍冬纹、卷草纹、缠枝纹四种不同历史时期的植物纹样为研究对象,依托它们的社会时代背景,从形式与意味两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从汉代茱萸纹的题材意味胜于结构形式,到明清缠枝纹的结构形式重于题材意味,梳理出存在于它们之... 以茱萸纹、忍冬纹、卷草纹、缠枝纹四种不同历史时期的植物纹样为研究对象,依托它们的社会时代背景,从形式与意味两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从汉代茱萸纹的题材意味胜于结构形式,到明清缠枝纹的结构形式重于题材意味,梳理出存在于它们之间的生命轨迹。四种纹样经历了对表现题材本身神秘力量的敬仰,趋向对纹样结构样式的形式美感和象征寓意的显现,与它们之间结构模式从无定型期走向程式化相一致,而其应用也从相对的单一逐步多元化。从汉代"茱萸纹"到明清"缠枝纹",传统植物纹样的演变与应用,与人的智性发展及主体意识的增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茱萸纹 忍冬纹 卷草纹 缠枝纹 传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唐代纺织品上的植物装饰纹样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晓霞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52,共4页
唐代,植物纹样开始在装饰的舞台上成为主角,并在纺织品领域独领风骚,唐代纺织品上的植物装饰纹样在造型、色彩和装饰风格上独有的特色使唐代纺织品焕发出璀璨的光辉。
关键词 纺织品 植物 装饰纹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植物纹样的象征性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晔 《服装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28-232,共5页
中国古代植物纹样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中华民族用图表意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中国古代纹样象征性寓意的分类,分析了古代不同社会阶层对植物纹样的喜好,以及赋予植物纹样的不同寓意。中国古代植物纹样的象征性内容与植物的自然生态... 中国古代植物纹样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中华民族用图表意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中国古代纹样象征性寓意的分类,分析了古代不同社会阶层对植物纹样的喜好,以及赋予植物纹样的不同寓意。中国古代植物纹样的象征性内容与植物的自然生态特征、植物名称的读音,以及神话传说、宗教相关联。基于对植物纹样的实例研究与分析,阐述了植物纹样的多种运用形式,不同的运用组合具有不同的寓意,这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广泛地运用在建筑物、器物、织物、民间工艺等人造物的装饰中,并仍然影响着现代人的装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植物 象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传统服饰植物纹样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60,共7页
民族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生活习俗、审美情趣及工艺技术皆可在本民族的服饰纹样中得到体现,以中西方传统服饰中最常见的植物纹样为切入点,通过对中西方此类纹样在文化本源、取材立意、造型风格三方面的比较研究,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 民族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生活习俗、审美情趣及工艺技术皆可在本民族的服饰纹样中得到体现,以中西方传统服饰中最常见的植物纹样为切入点,通过对中西方此类纹样在文化本源、取材立意、造型风格三方面的比较研究,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成因,以及确定此类服饰纹样在文化环节中的意义。研究表明:中西方差异主要表现在西偏重于形式、中偏重于内容;西偏重于现实、中偏重于想象;西偏重于理性,中偏重于悟性;西偏重于立体,中偏重于装饰。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不同文化特征的差异及其定位,为跨文化的对话创造条件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中西比较 文化本源 取材立意 造型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式传统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的流变及其类型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格桑多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65-172,共8页
文章通过田野考察在收集大量研究样本的基础上,梳理了藏式图案中植物类纹样的流变以及审美意趣。认为,自新石器时代至公元10世纪之前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数量极少,通常作为动物和人物纹样的辅助图形出现。从公元11世纪开始,特别是13世纪... 文章通过田野考察在收集大量研究样本的基础上,梳理了藏式图案中植物类纹样的流变以及审美意趣。认为,自新石器时代至公元10世纪之前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数量极少,通常作为动物和人物纹样的辅助图形出现。从公元11世纪开始,特别是13世纪之后,植物纹样在题材样式和数量上与之前流行的几何、动物和人物纹样不相上下,植物纹样不再以辅助图形身份依附于其它类型的纹样。文章进一步从纹饰设计的视角归纳了藏式图案中植物纹样的样式、类型以及审美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传统装饰 植物的流变 历史 类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丝绸植物纹样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晓霞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0-41,共2页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丝绸上的植物纹样极具特色,本文就其形成的人文背景因素和纹样的造型特征及内涵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 丝绸 植物 人文背景 造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动植物纹样瓦当的一种试读——略论其与《月令》之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晓陆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8,共6页
关键词 《月令》 植物 瓦当 秦朝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中国本土植物纹样的萌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晓霞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7,共2页
生产方式是最基本的文化现象,为植物纹样的萌生提供了土壤。植物由原生态向艺术形态的转化中包含了表意和表象两种转化方式。植物纹样在萌生之初,与宗教、哲学、社会文化密切融合而产生形态上的衍变。
关键词 植物 生产方式 表象 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浴热浸提—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植物干样中的汞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彩虹 王彩艳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沸水浴浸提-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植物干样中汞的方法。【方法】试验采用1:1王水(盐酸:硝酸=3:1)沸水浴消解样品,AFS-930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汞的含量。【结果】结果显示:该方法回收率在947%~11i4%,相对标准... 【目的】研究沸水浴浸提-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植物干样中汞的方法。【方法】试验采用1:1王水(盐酸:硝酸=3:1)沸水浴消解样品,AFS-930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汞的含量。【结果】结果显示:该方法回收率在947%~11i4%,相对标准偏差在2.3%~4.9%。【结论】试验证实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为植物干样中痕量汞的检测提供了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其所用仪器简单,操作简洁,耗时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水浴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样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文亮 宋丹凤 崔洪斌 《大豆通报》 2002年第3期19-20,共2页
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是非甾体 ,具弱雌激素样生物活性功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的一种物质。在较高级或较低级植物中均能合成 。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植物雌激素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纹样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窈窈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1期46-48,共3页
以植物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植物纹样的特点和造型规律,分析其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总结其创新性的发展,有利于提升现代景观设计的文化艺术性,它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传承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植物 景观设计 装饰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家具植物纹样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严欣 行淑敏 蒲亚锋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9-163,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历代家具植物装饰纹样及几种代表性植物纹样的特征 ,分析和归纳传统家具植物纹样的装饰思想和造型规律。指出传统家具植物纹样的简化归纳和抽象归纳是传统家具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现代家具的设计者和生产者应关注传统家具植... 本文简要介绍历代家具植物装饰纹样及几种代表性植物纹样的特征 ,分析和归纳传统家具植物纹样的装饰思想和造型规律。指出传统家具植物纹样的简化归纳和抽象归纳是传统家具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现代家具的设计者和生产者应关注传统家具植物纹样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家具 植物 装饰思想 造型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