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变革发展与我国应对
被引量:
44
1
作者
李菊丹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71,共13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发展历史表明,育种技术和农业商业化是推动植物育种创新保护制度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因素。文章从育种技术和种业发展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影响的角度,分析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发展历史表明,育种技术和农业商业化是推动植物育种创新保护制度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因素。文章从育种技术和种业发展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影响的角度,分析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实践探索与面临挑战,认为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是我国种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既是种业企业基本的产权保障法,也是种业领域最重要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唯有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才能有效解决品种权保护中的“取证难、周期长、成本高、保护弱”的问题,才能有效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之不足,为我国种业发展的现代化、开启种业发展新纪元提供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新品种
生物育种
原始育种创新
分子标记技术
植物新品种保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植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以《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为中心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杨红朝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7-152,共6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是为激励育种创新和对育种创新成果提供专门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我国现行的植物新品种立法层级不高、保护水平偏低、原始育种创新激励不足、品种权保护范围狭窄,育种剽窃、模仿性育种和育种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植...
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是为激励育种创新和对育种创新成果提供专门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我国现行的植物新品种立法层级不高、保护水平偏低、原始育种创新激励不足、品种权保护范围狭窄,育种剽窃、模仿性育种和育种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修改应坚持激励育种创新、农业绿色发展和单行法的思想理念。在育种者权利控制范围的扩大、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建立、农民留种权利的规范、品种权授予条件的细化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立法部门应在提升立法层次,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回应植物育种技术的需求,提高立法质量;立法技术上,准确使用基本术语等方面进行制度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保护法
激励育种创新
实质性派生
品种
农民留种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变革发展与我国应对
被引量:
44
1
作者
李菊丹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71,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生物技术背景下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策研究”(13CFX087)研究成果
文摘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发展历史表明,育种技术和农业商业化是推动植物育种创新保护制度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因素。文章从育种技术和种业发展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影响的角度,分析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实践探索与面临挑战,认为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是我国种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既是种业企业基本的产权保障法,也是种业领域最重要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唯有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才能有效解决品种权保护中的“取证难、周期长、成本高、保护弱”的问题,才能有效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之不足,为我国种业发展的现代化、开启种业发展新纪元提供法治保障。
关键词
植物
新品种
生物育种
原始育种创新
分子标记技术
植物新品种保护法
Keywords
plant variety
biological breeding
breeding innovation
molecular marker technology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Law
分类号
D912.4 [政治法律—法学]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植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以《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为中心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杨红朝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7-152,共6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粮食安全目标下我省植物育种协同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研究”(17 A 630024)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地抵押融资立法问题研究”(2016 BFX 013)
+1 种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乡村治理视角下农地股份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2019-ZDJH-109)
河南农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研究”(2018-ZY-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是为激励育种创新和对育种创新成果提供专门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我国现行的植物新品种立法层级不高、保护水平偏低、原始育种创新激励不足、品种权保护范围狭窄,育种剽窃、模仿性育种和育种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修改应坚持激励育种创新、农业绿色发展和单行法的思想理念。在育种者权利控制范围的扩大、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建立、农民留种权利的规范、品种权授予条件的细化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立法部门应在提升立法层次,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回应植物育种技术的需求,提高立法质量;立法技术上,准确使用基本术语等方面进行制度完善。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保护法
激励育种创新
实质性派生
品种
农民留种权利
分类号
D923.4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变革发展与我国应对
李菊丹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我国植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以《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为中心
杨红朝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