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植物黄蜀葵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及产酸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红艳 董六一 +2 位作者 杨柳 黄升海 李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研究黄蜀葵花总黄酮(TFA)对变形链球菌(MS)生长及产酸的影响,为临床龋病预防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观察不同浓度的TFA对MS生长的影响,测定该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低于MIC的4个浓度梯度配置含TFA的TPY液体培养基,接... 目的研究黄蜀葵花总黄酮(TFA)对变形链球菌(MS)生长及产酸的影响,为临床龋病预防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观察不同浓度的TFA对MS生长的影响,测定该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低于MIC的4个浓度梯度配置含TFA的TPY液体培养基,接种MS,厌氧培养48h,测定在不同培养时间段各浓度TFA溶液实验前后的pH值。结果一定浓度的TFA能够抑制MS的生长,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g/L;在低于MIC的4个浓度梯度条件下,随着TFA浓度的升高,各浓度组在不同培养时间段pH值逐渐增高,各个浓度组与对照组的pH变化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各浓度组在各个时问段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TFA影响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代谢,使MS产酸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药理学 链球菌 变异/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提取物对Aβ_(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Bcl-2和Bcl-x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云玲 刘东梅 +2 位作者 吴庆四 姚余有 李卫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EA)对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s,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海马神经元Bcl-2和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EA对模型大鼠认知...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EA)对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s,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海马神经元Bcl-2和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EA对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的影响;通过病理形态学观察EA对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A对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和Bcl-xl的表达的影响。结果EA(20、40、80mg/kg,ig×5d)能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增强受损海马神经元Bcl-2和Bcl-xl的表达。结论EA能通过增强Bcl-2及Bcl-xl的表达,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植物提取/药理学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疗法 细胞凋亡 学习/药物作用 记忆/药物作用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周庆萍 陆建锋 +1 位作者 王会平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2-447,共6页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是近代植物药中被研究开发,用于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热点药物之一。研究发现,GBE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涉及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抗炎及抑制神...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是近代植物药中被研究开发,用于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热点药物之一。研究发现,GBE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涉及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抗炎及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多个方面。文中就银杏叶提取物在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植物提取/药理学 银杏叶提取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茸茸 明亮 +3 位作者 曹曦 李静 李维祖 李卫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8-511,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提取物(E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观察E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外周血WBC计数及分类,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血清和脑... 目的研究黄芪提取物(E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观察E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外周血WBC计数及分类,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血清和脑组织中IL1β含量的影响。结果EA80mg/kg、EA40、80mg/kg、EA20、40、80mgkg分别可改善缺血再灌注2、8、24h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EA40、80mg/kg能明显降低脑组织中MPO活性和血清IL1β含量,减少外周血WBC总数;EA20、40、80mg/kg使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升高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脑组织中的IL1β含量。结论EA对MCAO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植物提取/药理学 脯缺血 再灌注损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提取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曦 李卫平 +2 位作者 王绍斌 何婷 明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EA)对实验性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栓线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观察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病理组织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A(20、40、80mg/kg)对大...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EA)对实验性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栓线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观察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病理组织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A(20、40、80mg/kg)对大鼠MCAO2h再灌注24h的神经功能学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组织含水量的增加,减小MCAO2h再灌注后大鼠的脑梗死体积;EA各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组织病理变化;EA(80mg/kg)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全血黏度、高切还原黏度、高切相对黏度、低切相对黏度的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E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药理学 植物提取/药理学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白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玮 叶治国 +6 位作者 崔洁 邱水凤 徐万红 王会平 钱令波 蒋惠娣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目的:研究杭白菊乙酸乙酯提取物(CME)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心肌易损性与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乌头碱诱发的整体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研究CME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 目的:研究杭白菊乙酸乙酯提取物(CME)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心肌易损性与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乌头碱诱发的整体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研究CME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复灌复制局部缺血/复灌模型,测定心肌缺血复灌前后的心室电生理学参数:舒张期兴奋阈(DET)、有效不应期(ERP)、室颤阈(VFT)。采用常规微电极技术记录大鼠右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观测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幅度(APA)、有效不应期(ERP)、动作电位的时程(APD90)、动作电位0期最大除极速率(Vmax)。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ME明显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次数,缩短其持续时间,延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出现时间,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CME明显延长离体大鼠心脏的ERP,并对缺血/复灌所致的ERP缩短和VFT降低有明显的减弱作用。与对照组相比,CME明显延长大鼠右室乳头肌动作电位APD50和APD90,降低动作电位Vmax,对动作电位的其他参数影响不显著。结论:CME具有降低大鼠心室易颤性、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提高大鼠心脏电生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化学 菊花/药理学 乙酸盐类 植物提取/药理学 心肌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学 心律失常/中药疗法 心室颤动/中药疗法 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血管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夏满莉 高琴 +4 位作者 周新妹 钱令波 沈忠华 蒋惠娣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张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珐: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灌流胸主动脉环张力变化。结果:①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0.25~32.0g/L)对苯肾上腺素(PE,10^-6 mol/L)和KCl(6×... 目的:探讨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张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珐: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灌流胸主动脉环张力变化。结果:①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0.25~32.0g/L)对苯肾上腺素(PE,10^-6 mol/L)和KCl(6×10^-2 mol/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血管环均有舒张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②EC50(KCl 6g/L,PE6.4g/L)的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使CaCl2量效曲线下移,最大反应降低;③经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预处理的去内皮血管,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可加强PE引起的血管收缩,与ryanodine受体阻断剂钌红共孵育可取消维拉帕米的上述作用,而IP3受体阻断剂肝素则不能取消其作用。结论: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血管呈非内皮依赖性的双重作用,其舒张效应大于收缩效应。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产生的血管舒张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电压依从性钙通道和受体依从性钙通道减少Ca^2+内流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所致;其收缩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内质网ryanodine受体,引起内质网内Ca^2+释放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化学 钙通道/药物作用 乙酸盐类 植物提取/药理学 血管收缩/药物作用 主动脉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程景林 王爱玲 周玲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血管性痴呆的影响。方法不完全结扎颈总动脉5min后复灌以造成小鼠血管性痴呆模型,采用电迷宫来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采用试剂盒方法检测对脑内AchE的影响。结果银杏叶提...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血管性痴呆的影响。方法不完全结扎颈总动脉5min后复灌以造成小鼠血管性痴呆模型,采用电迷宫来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采用试剂盒方法检测对脑内AchE的影响。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可使模型小鼠学习反应时间缩短,记忆潜伏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减少;可抑制AchE的活性。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改善全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内乙酰胆碱功能,提示对血管性痴呆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植物提取/药理学 痴呆/中药疗法 记忆 障碍/中药疗法 学习障碍/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芪多苷的解热镇痛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根林 赵晓娟 +1 位作者 王萌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研究芍芪多苷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大鼠酵母致热法研究芍芪多苷的解热作用;通过小鼠热板法、扭体法和福尔马林法研究芍芪多苷的镇痛作用。结果芍芪多苷21.3 mg/kgig 1h后可显著抑制酵母诱导的发热大鼠体温的上升,21.3、42.5、85... 目的研究芍芪多苷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大鼠酵母致热法研究芍芪多苷的解热作用;通过小鼠热板法、扭体法和福尔马林法研究芍芪多苷的镇痛作用。结果芍芪多苷21.3 mg/kgig 1h后可显著抑制酵母诱导的发热大鼠体温的上升,21.3、42.5、85 mg/kgig 2h后各组均可显现降低致热大鼠体温的效应;芍芪多苷120mg/kgig在热板实验中可延长小鼠的舔足潜伏期,30、60、120mg/kgig可显著抑制小鼠的扭体反应,60、120 mg/kgig可减少福尔马林实验第2时相小鼠舔咬注射足的时间。结论芍芪多苷对酵母致热大鼠具有解热作用和一定的镇痛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药理学 大鼠 镇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缺氧/复氧诱导损伤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芬芳 李卫平 +1 位作者 尹艳艳 李维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1-475,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AST)在缺氧/复氧所致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抗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的海马神经元凋亡模型。采用DNA琼脂糖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AST)在缺氧/复氧所致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抗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的海马神经元凋亡模型。采用DNA琼脂糖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Westernblot法检测ERK和磷酸化ERK蛋白的表达。结果海马神经元细胞经缺氧/复氧后发生了明显凋亡形态学的改变,凋亡率增加,AST(20、40mg/L)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百分率和胞质钙离子浓度,且促进磷酸化ERK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黄芪总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钙超载、激活细胞ERK信号存活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植物提取/药理学 细胞凋亡 海马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n-50对人乳腺癌MCF-7耐三苯氧胺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会永 周俊 +5 位作者 万芳 董力枫 张峰 王一刻 陈芳芳 陈益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8-505,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黄荆子的乙酸乙酯提取物Evn-50在体外对人乳腺癌MCF-7和耐三苯氧胺细胞株(MCF-7/TAM-R)的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探索Evn-50在逆转乳腺癌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MCF-7/TAM-R细胞系,分别用DMSO、5μmol/L TAM、5μm... 目的:通过研究黄荆子的乙酸乙酯提取物Evn-50在体外对人乳腺癌MCF-7和耐三苯氧胺细胞株(MCF-7/TAM-R)的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探索Evn-50在逆转乳腺癌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MCF-7/TAM-R细胞系,分别用DMSO、5μmol/L TAM、5μmol/L TAM+50μg/ml Evn-50和50μg/ml Evn-50处理细胞。然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免疫蛋白印记法观察Evn-50和TAM单独或联合作用时的机制。结果:Evn-50单药或与TAM联合均可以降低人乳腺癌MCF-7和三苯氧胺耐药细胞株MCF-7/TAM-R的存活率,两药联合作用更为明显,同单用TA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n-50单药或与TAM联合应用对两株细胞的凋亡均有明显影响,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逐渐增多,其中以72 h时细胞凋亡率和G2期细胞比例最为明显(P<0.01)。TAM和Evn-50联合处理无论是对MCF-7细胞还是对三苯氧胺耐药细胞MCF-7/TAM-R,均能明显下调p-AKT(Ser473)和p-MAPK44/42(Thr202/Tyr204)蛋白水平。结论:Evn-50能够抑制MCF-7和MCF-7/TAM-R细胞株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尤其在Evn-50与TAM联合处理时更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KT和MAPK信号通路的下调相关,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乳腺肿瘤/中药疗法 Evn-50/药理学 牡荆属 植物提取/药理学 细胞增殖/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