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植物工程在西部环境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作者 拾兵 班久次仁 曹叔尤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4-76,共3页
依据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及目前国家的经济状况 ,本文阐述了优先开展植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及其在西部环境生态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 植物工程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苏北挡潮海堤植物工程防护的探讨
2
作者 张文渊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8年第4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挡潮海堤 植物工程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工程技术在防治泥石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马为民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28,共2页
河北省的燕山山区和太行山区是泥石流高发区。 1995年起 ,以承德市为试区开展了泥石流调查与防治措施研究。在治理中注重植物、工程措施的结合 ,推广应用了松柏固坡、截流沟护坡、紫穗槐编织袋谷坊、拱形坝等技术 ,获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植物工程技术 泥石流防治 生态景观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辽西北地区风沙土的主要植物工程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隋艳红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1期122-123,共2页
风沙土是辽西北半干旱区老哈河流域建平县、北票市的主要土壤类别之一。全面分析了风沙土的物理特性及其改造的主要生物措施,改造后的风沙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辽西北 植物工程 风沙土 改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东部地区摩擦学论坛暨第八届生物摩擦学与医学内植物工程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5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5,共1页
2016年东部地区摩擦学论坛暨第八届生物摩擦学与医学内植物工程学术研讨会于11月25—27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举行。本次论坛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办,江南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承办,来自东部地区(广东、福建、浙江、上... 2016年东部地区摩擦学论坛暨第八届生物摩擦学与医学内植物工程学术研讨会于11月25—27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举行。本次论坛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办,江南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承办,来自东部地区(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和山东)和四川、湖北、陕西、山西、内蒙古等130余名专家和代表围绕“中国制造2025与东部地区摩擦学发展”和“生物摩擦学及医学内植物工程创新与提升”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摩擦学 学术研讨会 东部地区 植物工程 医学 论坛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江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化妆品原料中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6
作者 杨朝晖 邱湘 +3 位作者 李宇奇 赵欢欢 吴二敏 成志伟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9-1057,共9页
中草药植物含有丰富的护肤活性化合物,近些年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受到消费者青睐。然而,野生中药材植物的过度采挖导致资源急剧减少,无法满足工业化产品的需求。人工种植中草药植物虽然可以缓解资源与供求关系矛盾,但人工种植中... 中草药植物含有丰富的护肤活性化合物,近些年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受到消费者青睐。然而,野生中药材植物的过度采挖导致资源急剧减少,无法满足工业化产品的需求。人工种植中草药植物虽然可以缓解资源与供求关系矛盾,但人工种植中草植物过程中存在农残、重金属等污染,中药材植物中的活性化合物含量还受到气候和种植管理水平的影响。文章综述了另外一种解决中药材植物资源与供求关系矛盾的技术——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该技术能在稳定的人工环境中实现中草药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规模化工业生产,该技术是人工种植方式的有益补充。此外,还总结了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的原料在国内外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作为化妆品原料在规模化生产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 化妆品原料 中草药植物 护肤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环境对组织工程血管移植物胶原蛋白含量的提升作用
7
作者 林展翼 肖聪 +3 位作者 许健宜 刘青 孙盱衡 方丽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5,共7页
在血管组织工程领域,目前的主要技术方向集中于利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体外增殖和分泌富含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ECM),并且施加特定力学刺激重构出具有所需力学性能的生物材料。合适的氧气含量对于体外细胞三维培养至关重要,但在... 在血管组织工程领域,目前的主要技术方向集中于利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体外增殖和分泌富含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ECM),并且施加特定力学刺激重构出具有所需力学性能的生物材料。合适的氧气含量对于体外细胞三维培养至关重要,但在组织工程血管移植物(TEVG)应用方面还缺乏足够研究。为此通过设计不同的氧气含量培养环境,对VSMCs增殖活性检测以确定细胞培养的氧气含量最佳值;进而,在常规氧含量和低氧含量下,对胶原蛋白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羟脯氨酸检测法对沉积在细胞层中的总胶原含量进行定量;最后,在聚乙醇酸(PGA)支架材料上接种VSMCs进行三维培养形成TEVG,通过组织切片染色和总胶原定量来观察低氧环境下TEVG的培养效果。结果显示:7%氧气条件下VSMCs细胞活性增长最快;低氧环境下VSMCs的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Ⅲ)基因表达有所上调,在第5至第9天可以检测到更多胶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培养基中,尤其是ColⅢ,并且第11天细胞层ECM中总胶原蛋白的含量为常氧组的3.1倍;7%氧气条件可促进PGA支架上VSMCs三维培养过程的胶原沉积,与常氧组相比总胶原含量提高至2.09倍,并形成更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果表明,选择低氧环境可以促进组织工程血管移植物胶原蛋白的含量,可为进一步优化TEVG的体外培养条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低氧环境 组织工程血管移植物 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工厂内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可移动蔬菜育苗装置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崔玉萍 徐生龙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13-15,共3页
【目的】精准控制植物工厂内的农作物生长过程,达到精耕细作、准确施肥、合理灌溉的种植效果。【方法】设计了一款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可移动育苗装置,其主要由水肥一体化系统、LED补光系统、栽培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通过应用物... 【目的】精准控制植物工厂内的农作物生长过程,达到精耕细作、准确施肥、合理灌溉的种植效果。【方法】设计了一款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可移动育苗装置,其主要由水肥一体化系统、LED补光系统、栽培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可以远程高精度采集土壤温湿度、CO_(2)浓度等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上传至智能气象站,从而对植物工厂进行远程监控、数据分析和生长预测,建立种植模型精准控制农作物生长。【结果】通过物联网监测控制、精准服务、标准化生产指导等手段的运用,可节水25%以上,节肥30%以上,节药70%以上;有效降低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肥药施用量,农产品平均可提升一个质量等级,单价提升10%以上。【结论】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可移动育苗装置可建立精确的种植模型,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高的产量,提高了植物栽培的智能化管理水平,该装置将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工程 蔬菜育苗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绿化植物的工程性质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翔 潘晓东 方守恩 《森林工程》 2005年第1期40-42,共3页
根据公路工程建设的需求,提出了公路绿化植物应具备特定的工程性质以满足公路在设计、施工和营运过程中的功能要求。并从植物的生存管理环境、公路交通安全和公路路域的生态防护机理三个方面,对公路绿化植物工程性质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 根据公路工程建设的需求,提出了公路绿化植物应具备特定的工程性质以满足公路在设计、施工和营运过程中的功能要求。并从植物的生存管理环境、公路交通安全和公路路域的生态防护机理三个方面,对公路绿化植物工程性质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公路绿化植物选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绿化 生态防护 植物工程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植物基因工程进展
10
作者 胡廷章 《生物学教学》 2000年第6期5-7,共3页
目前,抗菌植物基因工程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激活植物的抗病机制、导入植物防御反应相关基因、导入降解或抑制病原菌致病因子的基因、替换植物细胞中对毒素敏感的酶、导入抗菌蛋白的编码基因、利用人工编制的细胞死亡等。
关键词 抗菌植物工程 病害防治 抗病基因 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逆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及其转基因工程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艳青 陈雪梅 +3 位作者 李悦 蒋湘宁 刘群录 李素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6-70,共5页
该文综述了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抵御逆境胁迫中的生理功能 ,并论述了渗透调节物质的作用机制 .还综述了几种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其中关键酶的基因克隆 ,及其基因工程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同时 ,就有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渗透调节物质 生理功能 作用机制 植物基因工程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克隆技术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9
12
作者 王冬冬 朱延明 +2 位作者 李勇 李杰 柏锡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03-408,共6页
电子克隆是随着基因组计划和EST计划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是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基因克隆的新方法。它具有投入低、速度快、技术要求低和针对性强等优点。因此,电子克隆技术必将成为植物基因工程中获得新基因的重要手段。阐述了电子... 电子克隆是随着基因组计划和EST计划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是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基因克隆的新方法。它具有投入低、速度快、技术要求低和针对性强等优点。因此,电子克隆技术必将成为植物基因工程中获得新基因的重要手段。阐述了电子克隆应用所依据的数据库与生物信息资源,介绍了利用电子克隆获得功能基因的方法,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克隆 植物基因工程 表达序列标签EST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因工程新途径:叶绿体转化 被引量:14
13
作者 苏宁 吴燕民 +1 位作者 孙丙耀 沈桂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9-13,共5页
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 ,叶绿体是继核转化之后又一新的遗传转化和表达受体。叶绿体转化体系具有可同时进行多基因转化、表达原核性、超量表达、后代遗传稳定、定点整合、不会产生基因沉默及母性遗传和安全性好等特点。本文着重介绍叶绿... 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 ,叶绿体是继核转化之后又一新的遗传转化和表达受体。叶绿体转化体系具有可同时进行多基因转化、表达原核性、超量表达、后代遗传稳定、定点整合、不会产生基因沉默及母性遗传和安全性好等特点。本文着重介绍叶绿体转化体系的特点、国内外研究动态、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叶绿体基因组 转化 植物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凝集素与抗虫基因工程 被引量:48
14
作者 王志斌 李学勇 郭三堆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10,共6页
植物凝集素是一类结合特异糖类的蛋白质,在农业、医学等领域极有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植物凝集素的定义、分类、作为抗性蛋白质的证据,以及其杀虫机理,并对几个较为重要的植物凝集素及其对同翅目害虫防治方面作一阐述。
关键词 植物凝集素 植物基因工程 同翅目害虫 抗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广谱抗病基因工程策略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窦道龙 王冰山 +2 位作者 唐益雄 王志兴 孙敬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9,共5页
系统获得性抗性 (SAR)是植物防御病原微生物侵染的一条有效途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其表达特性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从活性氧的代谢、抗病基因的利用、过敏反应的诱导和SAR的组成性表达等方面论述了植物广谱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策... 系统获得性抗性 (SAR)是植物防御病原微生物侵染的一条有效途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其表达特性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从活性氧的代谢、抗病基因的利用、过敏反应的诱导和SAR的组成性表达等方面论述了植物广谱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策略 ,已取得的成就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获得性抗性 广谱抗病 植物基因工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被引量:20
16
作者 彭菲 鲁耀邦 雷思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7-119,共3页
为解决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科研实验材料应用于实验教学、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提交实验报告改为实验论文等办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激发了自主创新精神,而且对教师的科研工作也具有... 为解决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科研实验材料应用于实验教学、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提交实验报告改为实验论文等办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激发了自主创新精神,而且对教师的科研工作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植物细胞工程 科学研究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果实成熟的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宋俊岐 赵春晖 +1 位作者 贺焰 田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8-13,共6页
八十年代以来植物基因工程发展日新月异,并取得重要成果。1994年5月21日Calgene Inc公司的Flavr savr^(TM)的番茄成为获准在美国出售的第一种遗传工程完整食品,这标志着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控制果实的成熟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具有广阔的应用... 八十年代以来植物基因工程发展日新月异,并取得重要成果。1994年5月21日Calgene Inc公司的Flavr savr^(TM)的番茄成为获准在美国出售的第一种遗传工程完整食品,这标志着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控制果实的成熟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成熟 乙烯 植物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因工程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良斌 刘彦中 杨志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品种已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但同时也存在着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的安全性及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失活、丢失等问题。本文讨论了引起这些问题的原由 。
关键词 植物基因工程 对策 应用 存在问题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因工程中Ri质粒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伟华 徐香玲 +2 位作者 姜静 薛丽萍 李集临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86-390,共5页
近几年来,植物基因工程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主要原因是人们采取了有效的基因转移方法。例如栽体法;以Ti质粒,Ri质粒,某些病毒,脂质体等做为载体;非载收法有显微注射法,电击法,粒子枪法,花粉管通道法等,在以上诸多方法中,... 近几年来,植物基因工程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主要原因是人们采取了有效的基因转移方法。例如栽体法;以Ti质粒,Ri质粒,某些病毒,脂质体等做为载体;非载收法有显微注射法,电击法,粒子枪法,花粉管通道法等,在以上诸多方法中,以栽体Ti质粒的研究最为广泛,目前国内外对根癌农杆菌Ti质粒的研究与应用已日趋成熟,而发根农杆菌Ri质粒是植物基因工程中的一种新的载体,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Ri质粒与Ti质粒具有相似的结构功能区,Ri质粒以其转化植物细胞的方便可行性和再生植株容易的特性,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RI质粒 植物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固沙工程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曹成有 滕晓慧 +2 位作者 崔振波 姜勇 梁文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6-609,共4页
通过采集半流动沙丘、5年、10年和22年生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植被的土壤样品,对各类型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和主要土壤酶活性进行对比研究。土壤按5层取样:0~10,10~20,20~30,30~40,40~50cm。结果表明,采用植物固沙工程固定沙丘后... 通过采集半流动沙丘、5年、10年和22年生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植被的土壤样品,对各类型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和主要土壤酶活性进行对比研究。土壤按5层取样:0~10,10~20,20~30,30~40,40~50cm。结果表明,采用植物固沙工程固定沙丘后,表层土壤(0~10cm)有机C和全N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土壤生物活性也大幅度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N的含量以及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单酯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明显提高。这种改良效应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与土壤总有机C含量,微生物生物量N与土壤全N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固沙工程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生物活性 小叶锦鸡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