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先秦文献所记之“兰”看古兰的植物属性
1
作者 李正宣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208-211,共4页
根据先秦文献,从古兰的天然幽香、生长环境、叶片形状、种籽、生育期、自然条件等方面分析古兰的属性,认为先秦文献记载的植物"兰"就是当今兰科中的观赏性植物兰花。
关键词 先秦文献 植物属性 兰科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寒草甸植物功能属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和阳一丹 陈昌明 +2 位作者 黄晓霞 施国美 和克俭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9,共12页
作为连接植物和环境的桥梁,植物功能属性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植物内部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群落、植物功能属性和生境调查结果,分析了川西高寒草甸植物功能属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高寒草甸植物的功能属性之... 作为连接植物和环境的桥梁,植物功能属性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植物内部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群落、植物功能属性和生境调查结果,分析了川西高寒草甸植物功能属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高寒草甸植物的功能属性之间主要呈现协调关系,特别是在能量、物质和生物量分配等方面。此外,根冠比(RSR)与茎比例(SMF)、繁殖器官比例(RPMF)之间存在明显的权衡关系。当面临胁迫和干扰时,高寒草甸植物可能采取将更多资源投入根部生长和发育,较少资源分配给茎和繁殖器官,但同时保证分配给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资源的策略。高寒草甸植物以矮化、减少茎、叶和繁殖器官比例(SMF、LMF和RPMF)、降低比根长(SRL),增加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和比叶面积(SLA)、提高根冠比(RSR)、增加地下生物量(IUGB)和根干物质含量(RDMC)等一系列策略适应低温、强辐射和水分不足等环境胁迫。人为干扰会导致高寒草甸植物的高度(VH)、茎比例(SMF)、茎干物质含量(SDMC)、繁殖器官比例(RPMF)、繁殖器官干物质含量(RPDMC)、叶比例(LMF)、比根长(SRL)和地上生物量(IAGB)减小,而根冠比(RSR)增加。然而,高寒草甸植物功能属性的变化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受人为干扰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些研究结果为理解植物如何通过调整功能属性来适应环境变化,以及制定有效的草甸保护和管理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植物功能属性 人为干扰 属性权衡 环境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耐寒PGPB的分离及其对藏北当地牧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敏 王秀璞 +4 位作者 李彦 戴志聪 王从彦 杜海 杜道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25-1432,共8页
为了从青藏高原北部(简称藏北)退化草原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可以促进当地典型牧草生长的促生菌株,以促进藏北植被修复。该文通过采用稀释涂平板的方法,分离耐低温植物促生菌株,并结合盆栽试验设计,评估分离细菌对当地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 为了从青藏高原北部(简称藏北)退化草原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可以促进当地典型牧草生长的促生菌株,以促进藏北植被修复。该文通过采用稀释涂平板的方法,分离耐低温植物促生菌株,并结合盆栽试验设计,评估分离细菌对当地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西藏土壤中成功筛选得到两株耐低温细菌TS22和TS27,经16S rRNA基因鉴定分别属于Brevibacterium sp.和Bacillus mycoides。(2)通过离体评估两株分离菌植物促生属性的结果显示,菌株TS22和TS27均具有产生IAA、SID的能力和ACC-脱氨酶活性,TS22具有较高的ACC-脱氨酶活性(264.69 nmol·α-KB mg^(-1)·h^(-1)),TS27显示出较强的产IAA[(7.52±3.85)mg·L^(-1)]和SID(92%)的能力。(3)盆栽试验显示,在10℃低温环境下,菌株TS22和TS27对早熟禾和老芒麦生长的影响因植物和菌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菌株TS22在株高、根长、地上和地下干重方面显著促进了早熟禾的生长,且促生能力优于TS27。该研究结果为植物-微生物技术在藏北高寒地区植被恢复中的使用提供了很好的菌种资源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促生菌 低温环境 耐低温菌 植物促生属性 植物修复 草原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