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处理工艺对植物基复合乳贮藏期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 于有强 +5 位作者 郑骁阳 马洪江 刘士伟 王文鑫 周芳 段盛林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0-278,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两种产业化工艺对所制备的植物基复合乳风味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与电子鼻、人体感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本研究旨在探究两种产业化工艺对所制备的植物基复合乳风味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与电子鼻、人体感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分析采用两种大豆处理工艺(隔氧磨浆/高温灭酶,灭酶后磨浆)制备的植物基复合乳在贮藏期(0、90、180和360 d)内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人体感官和电子感官结果表明,贮藏期植物基复合乳1#和2#的奶香味、花香味、果香味、谷物香味逐渐增强,异味逐渐减弱,植物基复合乳1#的风味优于植物基复合乳2#,且在各个风味维度上变化幅度小于植物基复合乳2#。采用HS-SPME-GC-MS方法共检测出46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15种醇、7种醛、3种酸、7种酯、6种酮和8种其他成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己醇、1-十四烷醇、1-十六烷醇、吡啶、己酸乙酯、棕榈酸乙酯、2-庚酮、2-辛酮、2-乙酰基噻唑等是影响植物基复合乳1#贮藏期风味变化的关键因子,2,3丁二醇、正己醛、麦芽酚、苯甲醛、乙酸乙酯、3-乙基-2,5-二甲基吡嗪等是植物基复合乳2#贮藏期风味变化的关键因子。因此,采用隔氧磨浆/高温灭酶工艺制备的植物基复合乳香味较明显,且贮藏期变化较小,表明隔氧磨浆/高温灭酶工艺在改善植物复合乳风味、提高风味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复合乳 电子鼻 感官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