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八角枫属及近缘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
1
作者 杨玉霞 李静婷 +3 位作者 李颖 苏晨 闫睿 魏泽昶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68-173,192,共7页
为明确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及系统发育关系,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八角枫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并进行组装、注释和结构分析。利用mVISTA和Geneious软件对八角枫、毛八角枫、高山八角... 为明确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及系统发育关系,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八角枫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并进行组装、注释和结构分析。利用mVISTA和Geneious软件对八角枫、毛八角枫、高山八角枫、八角枫MG524996和八角枫NC044840叶绿体基因组进行同源比对和共线性分析,采用MEGA 11软件构建植物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八角枫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6 672 bp,呈双链环状结构,GC占37.69%;叶绿体基因组共有130个编码基因,包括81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38个tRNA转运基因、8个rRNA基因和3个假基因,其在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中占比分别为62.31%、29.23%、6.15%和2.31%。同源比对和共线性分析发现,5种植物(八角枫、其他4种八角枫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间具有高度相似性和共线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八角枫与高山八角枫亲缘关系最为接近,暗示他们在进化上具有共线性,推测该八角枫为新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基因组 八角枫属 近缘属植物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豆科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及系统发育研究
2
作者 杨涌 李敏敏 +3 位作者 张继雨 王连祥 杨斌 葛柯良 《特产研究》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研究豆科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为物种鉴定和系统进化发育等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利用CodonW、EMBOSS、MEGA、R等生物信息学及统计分析软件鉴定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利用IRscope、mVISTA、Dna SP进行叶绿体基因... 为研究豆科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为物种鉴定和系统进化发育等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利用CodonW、EMBOSS、MEGA、R等生物信息学及统计分析软件鉴定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利用IRscope、mVISTA、Dna SP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利用MEGA构建系统发育树,揭示大豆等7种豆科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ENC值为48.96~52.96,均大于35,密码子偏好性较弱;GC总含量范围为34.6%~36.4%,均小于40%,具有明显的A/U偏好性,说明主要受自然选择影响,GC含量在不同位置分布不同,GC_(1)>GC_(2)>GC_(3),密码子第3位碱基以A/U为主。通过中性绘图、ENC-plot及PR2-plot分析,发现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选择。IR区域遗传多样性远低于LSC和SSC区域。IR 4个边界区的过渡区域有多样性,密花豆和大豆叶绿体的区域长度及边界较为保守,其余5个物种之间叶绿体的区域边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皂荚与山豆根聚为一支,其余物种聚为一支,与叶绿体IR区边界扩张和收缩的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结合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及结构综合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不同豆科植物的进化和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豆科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柏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思琦 张麒功 +6 位作者 叶泽霖 覃兴化 汪其双 林协全 郑智位 林文锋 邹小兴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通过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5种柏科植物(秃杉、水杉、杉木、福建柏、日本柳杉)的亲缘关系,筛选出与秃杉亲缘相近者作为异种砧木,为秃杉无性繁殖与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NCBI下载并筛选5种柏科植物的蛋... 【目的】通过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5种柏科植物(秃杉、水杉、杉木、福建柏、日本柳杉)的亲缘关系,筛选出与秃杉亲缘相近者作为异种砧木,为秃杉无性繁殖与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NCBI下载并筛选5种柏科植物的蛋白编码序列,使用CUSP、CodonW、SPSS、MAFFT等软件分析密码子偏好性形成模式,并构建聚类树和系统发育树。【结果】5种柏科植物叶绿体密码子的A/T碱基均较多,且第3位以A/T结尾为主;有效密码子数基本高于35,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总体较弱;由中性绘图分析、ENC-plot分析、PR2-plot分析可得,密码子偏好性的形成同时受自然选择、碱基突变等多种因素影响,且自然选择是主导因素;通过相对同义密码子分析和最优密码子分析确定AAA、CCA、GCU同时为秃杉、水杉、杉木与福建柏的最优密码子,无以G/C结尾的密码子;秃杉与水杉、杉木、福建柏、日本柳杉共有的最优密码子分别为9、7、11、7个,数量上差异较小;基于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与基于蛋白编码序列构建的进化树结构相似,基于全序列和蛋白编码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均显示秃杉与杉木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结论】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可用于异砧嫁接中砧木选择方法的优化,杉木与秃杉的亲缘关系相近,推荐使用杉木作为秃杉嫁接的异种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柏科植物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君子科3种红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钟才荣 何斯敏 +1 位作者 方赞山 张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为探究使君子科(Combretaceae)红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影响因子,对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C.F.Gaertn.)、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Jack)Voigt〕、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叶绿体基因组的52个共... 为探究使君子科(Combretaceae)红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影响因子,对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C.F.Gaertn.)、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Jack)Voigt〕、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叶绿体基因组的52个共有蛋白质编码序列(CDS)进行密码子第1、第2、第3位碱基的GC含量(分别为GC 1、GC 2、GC 3)、密码子总GC含量(GC all)、有效密码子数(ENC)和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每种植物的GC 1、GC 2、GC 3、GC all和ENC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每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中性绘图、ENC-plot、PR2-plot和最优密码子分析;此外,还基于rbcL基因序列和叶绿体基因组共有CDS的RSCU值对使君子科11种植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GC all值的均值为38.0%~38.2%,GC 1、GC 2和GC 3值的均值均低于50%,均表现为GC 1值的均值最大、GC 3值的均值最小,且GC 3值的均值明显低于GC 1和GC 2值的均值,并与二者呈不显著正相关;ENC值的均值为47.2~47.3,且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中ENC值大于45的基因占比均高于70%。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中的高频密码子均有29个,以A或U结尾的高频密码子占比达96.6%。中性绘图、ENC-plot和PR2-plot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拉关木、红榄李和榄李叶绿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分别有8、6和10个,且多以A或U结尾;共有最优密码子有4个,分别为CGA、AGA、GGA、AC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红榄李和榄李均首先聚在一起,说明二者的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3种红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以A或U结尾,且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自然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属植物叶绿体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宇 黄国弟 +2 位作者 李日旺 莫永龙 黄强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54,62,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芒果属植物叶绿体DNA提取质量的影响,以芒果和扁桃的成熟叶片为材料,比较植物叶绿体DNAout试剂盒法和高盐-低p H法分离叶绿体及提取叶绿体DNA效果。结果表明:叶绿体DNAout试剂盒法能够较好地去除蛋白质、酚类、... 为了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芒果属植物叶绿体DNA提取质量的影响,以芒果和扁桃的成熟叶片为材料,比较植物叶绿体DNAout试剂盒法和高盐-低p H法分离叶绿体及提取叶绿体DNA效果。结果表明:叶绿体DNAout试剂盒法能够较好地去除蛋白质、酚类、多糖等代谢物质,OD260/OD230大于2.000,OD260/OD280在1.800~1.900之间。高盐-低p H法提取叶绿体DNA产率高达75.8 ng/μL,远大于叶绿体DNAout试剂盒法提取叶绿体DNA最高产率42.8 ng/μL,2种方法所得模板电泳图和SSR标记图谱谱带完整性皆好。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2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杂质少、背景清晰的叶绿体显微成像效果,但高盐-低p H法提取的叶绿体细胞器密度更高。2种方法获得的叶绿体DNA均可满足后续研究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属 叶绿体DNA 植物叶绿体dnaout 高盐-低pH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花蓼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其特征分析
6
作者 王顺林 武海燕 +3 位作者 张密密 彭梓然 杨芩芩 李鹏飞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3-693,共11页
【目的】探明药用植物头花蓼(Persicaria capitata)叶绿体高质量全基因组信息,明确其结构、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关系,为其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并... 【目的】探明药用植物头花蓼(Persicaria capitata)叶绿体高质量全基因组信息,明确其结构、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关系,为其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并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研究头花蓼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并对其序列特征、重复序列、基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头花蓼叶绿体基因组总长158817 bp,反向重复区IRa和IRb的长度均为30931 bp,大单拷贝区LSC和小单拷贝区SSC长度分别是84049和12906 bp;其总GC含量为38.0%;叶绿体基因组含有127个编码基因,包括8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其中,ndhB^(a,b)、rrn16^(a)和rrn23^(a)等19个基因有2个拷贝,petB^(b)、petD^(b)和atpF^(b)等15个基因有1个内含子,rps12^(a,c)、clpP^(c)和ycf3c^(3)个基因有2个内含子。头花蓼系统发育与同属火炭母聚为一支且靴带支持率为100%。【结论】成功组装头花蓼叶绿体高质量基因组,获得头花蓼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序列特征信息,为蓼属药用植物的鉴定、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花蓼 药用植物 叶绿体基因组 结构特征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因工程新途径:叶绿体转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苏宁 吴燕民 +1 位作者 孙丙耀 沈桂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9-13,共5页
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 ,叶绿体是继核转化之后又一新的遗传转化和表达受体。叶绿体转化体系具有可同时进行多基因转化、表达原核性、超量表达、后代遗传稳定、定点整合、不会产生基因沉默及母性遗传和安全性好等特点。本文着重介绍叶绿... 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 ,叶绿体是继核转化之后又一新的遗传转化和表达受体。叶绿体转化体系具有可同时进行多基因转化、表达原核性、超量表达、后代遗传稳定、定点整合、不会产生基因沉默及母性遗传和安全性好等特点。本文着重介绍叶绿体转化体系的特点、国内外研究动态、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叶绿体基因组 转化 植物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变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8
作者 王玲 董文攀 周世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82-1288,共7页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其基因组信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系统发育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目前,越来越多的物种有了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人们对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变异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被子植物叶绿...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其基因组信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系统发育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目前,越来越多的物种有了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人们对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变异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插入/缺失、短片段倒位与重复、基因组结构重排以及基因丢失等结构变异式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以及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基因组 进化 被子植物 结构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真叶植物叶绿体基因的适应性进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博 高磊 +1 位作者 苏应娟 王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8-113,146,共7页
真叶植物包括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迄今已积累有较为丰富的真叶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数据。选取了29种真叶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采用PAML软件基于位点间可变ω模型,分别分析了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的适应性... 真叶植物包括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迄今已积累有较为丰富的真叶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数据。选取了29种真叶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采用PAML软件基于位点间可变ω模型,分别分析了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的适应性进化。结果显示:①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各有6.5%、7.5%和19.2%的叶绿体基因受正选择作用;被子植物经历正选择的叶绿体基因明显比蕨类和裸子植物为多;②被正选择作用的叶绿体基因主要是遗传系统和光合系统基因,它们的编码产物涉及叶绿体蛋白质合成、基因转录、能量转化与调节及光合作用等过程。推测叶绿体功能基因可能在真叶植物对陆生生态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叶植物 叶绿体基因 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 正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插入、缺失和核苷酸替代的发生方式及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唐萍 王强 陈建群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06-1512,共7页
核苷酸替代和indels(插入、缺失统称)发生是进化的重要动力。以茄科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茄属中番茄和马铃薯、烟草属中绒毛状烟草和普通烟草分化时叶绿体基因组indels和核苷酸替代的发生方式,以及这两种突变对基因组造成的影响。结果显... 核苷酸替代和indels(插入、缺失统称)发生是进化的重要动力。以茄科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茄属中番茄和马铃薯、烟草属中绒毛状烟草和普通烟草分化时叶绿体基因组indels和核苷酸替代的发生方式,以及这两种突变对基因组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indels和核苷酸替代的发生都不是随意的。indels发生在A+T丰富的区域,1 bp indels占据总数的30%以上,大部分indels都为低于10bp的较短片段。核苷酸替代表现出Ts(转换)/Tv(颠换)偏差,但T→G,A→C颠换频率却明显增加。Ts/Tv比值出现种属特异性,番茄和马铃薯比较时替代的Ts/Tv比值低于绒毛状烟草和普通烟草比较时Ts/Tv比值。不同物种替代的(A+T)/(G+C)比值有一定差异,从而影响基因组的(G+C)%,此比值的差异与形成物种的生长习性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科植物 叶绿体 插入 缺失 核苷酸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光系统Ⅰ的研究(Ⅰ)──叶绿体中存在两种光系统Ⅰ 被引量:12
11
作者 高荣孚 郑彩霞 +1 位作者 童年 何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20,共8页
用含有PEG的提取介质有效地提取和分离了油松、毛白杨、豌豆及菠菜的类囊体膜片,经改进了的增溶方法增溶光合色素蛋白复合物,有效地、完整地将PSI从膜结构上溶解下来.溶解液经DOCPAGE分离,均可得到迁移率相近的具光... 用含有PEG的提取介质有效地提取和分离了油松、毛白杨、豌豆及菠菜的类囊体膜片,经改进了的增溶方法增溶光合色素蛋白复合物,有效地、完整地将PSI从膜结构上溶解下来.溶解液经DOCPAGE分离,均可得到迁移率相近的具光系统Ⅰ活性的两条稳定的绿带,经超速离心及不同浓度毛地黄皂苷和Tween20处理,证明它们是两种PSI,称为PSI1和PSI2.SDSPAGE分析证明这两种复合物多肽种类相同,部分多肽的组成在比例上存在差异,证明在高等植物中存在两种P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光系统 异质性 叶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彩叶植物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保印 周秀梅 +1 位作者 王西波 王金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对金叶女贞、紫叶桃、紫叶李和紫叶小檗等不同彩叶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金叶女贞单位重量叶片中各种色素含量均低于小叶女贞,叶绿素含量(a+b)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质量比值仅1 90:1,远小于小叶女贞的质量比值5 ... 对金叶女贞、紫叶桃、紫叶李和紫叶小檗等不同彩叶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金叶女贞单位重量叶片中各种色素含量均低于小叶女贞,叶绿素含量(a+b)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质量比值仅1 90:1,远小于小叶女贞的质量比值5 17:1;金叶女贞叶绿素a/b的比值显著大于其他植物,但叶绿素a,b和花青素含量却很低;紫叶桃叶片中各类色素含量均高于绿叶桃.紫叶桃、紫叶李和紫叶小檗3种紫叶植物中,紫叶桃含有的叶绿体色素最多,但花青素含量最少;紫叶小檗与紫叶桃正好相反,叶绿体色素含量较少,而花青素含量最高.紫叶李居于二者之间.最后讨论了彩叶植物叶片中色素含量与叶色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植物 叶片 叶绿体色素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体和线粒体DNA在植物系统发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志文 韩旭 +2 位作者 李莉 李宪臻 陈温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9,共5页
总结了叶绿体和线粒体DNA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叶绿体DNA中的rbcL,matK,atpB等基因编码区,rpl16,trnL内含子、trnL-F基因间隔区等非编码区和线粒体DNA在植物系统学上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对它们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植物 叶绿体DNA 线粒体DNA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属植物叶绿体DNA提取方法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傅建敏 梁玉琴 +2 位作者 孙鹏 姬燕晓 谭晓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28,33,共5页
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对4种柿属植物君迁子D.lotus L.、油柿D.oleifera Cheng、浙江柿D.glaucifolia Metc.、金枣柿D.kaki spp.进行叶绿体DNA(cp DNA)提取方法的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柿属植物cp DNA提取方法具有高效、简便、重... 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对4种柿属植物君迁子D.lotus L.、油柿D.oleifera Cheng、浙江柿D.glaucifolia Metc.、金枣柿D.kaki spp.进行叶绿体DNA(cp DNA)提取方法的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柿属植物cp DNA提取方法具有高效、简便、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经检验,利用此方法提取的cp DNA质量好,浓度与纯度均较高,能够满足后续叶绿体PCR扩增、基因组测序等分子生物学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属植物 叶绿体 DNA提取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体DNA分析技术及其在栗属植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庆芹 甄贞 +3 位作者 姜洁 刘玉芬 冯永庆 秦岭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6-399,共4页
被子植物叶绿体DNA母性遗传,有独立的进化路线,基于叶绿体DNA的分析技术在分子系统学、资源多样性评价、杂种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栗属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概述了叶绿体DNA分析技术在栗属植物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包括PCR-RFLP、... 被子植物叶绿体DNA母性遗传,有独立的进化路线,基于叶绿体DNA的分析技术在分子系统学、资源多样性评价、杂种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栗属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概述了叶绿体DNA分析技术在栗属植物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包括PCR-RFLP、DNA杂交、叶绿体SSR标记技术和叶绿体基因区段测序分析技术在内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栗属植物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如何开发叶绿体DNA标记用于栗属植物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属植物 分子标记 叶绿体SSR标记 PCR—RFLP标记 叶绿体基因区段测序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体rbcL基因序列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艇 苏应娟 朱建明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A09期8-14,共7页
关键词 叶绿体 RBCL基因 植物系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属植物叶绿体基因PCR-RFLP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健仔 李思光 +1 位作者 罗玉萍 陈少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8-333,共6页
分别用 2个不同限制性内切酶对猕猴桃属 2 7个种和 1 5个栽培品种的叶绿体基因 (rbcL基因和 psbA基因 )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 ,共得到 2 5个限制性位点 ,其中 2 4个具有多态性。确立了该属植物的单元型分布 ,对该属植物的系统发育... 分别用 2个不同限制性内切酶对猕猴桃属 2 7个种和 1 5个栽培品种的叶绿体基因 (rbcL基因和 psbA基因 )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 ,共得到 2 5个限制性位点 ,其中 2 4个具有多态性。确立了该属植物的单元型分布 ,对该属植物的系统发育方式和部分重要种类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 ,拓展了可用于该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的遗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属 植物 叶绿体基因 PCR—RFLP分析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属植物叶绿体蛋白质编码基因密码子用法 被引量:38
18
作者 傅建敏 索玉静 +1 位作者 刘慧敏 谭晓风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44,共7页
为给后续柿属植物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基础,利用Codon W、CUSP、SPSS软件对5个柿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中的55条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使用模式分析。结果显示,柿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第3位碱基GC含量为26.9%~27.8%,有效密... 为给后续柿属植物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基础,利用Codon W、CUSP、SPSS软件对5个柿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中的55条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使用模式分析。结果显示,柿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第3位碱基GC含量为26.9%~27.8%,有效密码子数在49.58~50.18之间,密码子偏好性较弱;柿叶绿体基因组不同位置的有效密码子数不同,取值范围为32.36~59.64;中性绘图分析和ENC-plot绘图分析结果表明,柿叶绿体基因组的密码子偏好性主要受选择的影响;通过高频密码子和高表达优越密码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23个柿属植物最优密码子,且这些密码子主要以A和U碱基结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属植物 叶绿体 密码子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3种不同光合类型荒漠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闻志彬 莱孜提.库里库 张明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5-1162,共8页
以荒漠木本C_3植物天山猪毛菜、C_3-C_4中间型植物松叶猪毛菜、C_4植物木本猪毛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和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60%、45%和35%),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3种... 以荒漠木本C_3植物天山猪毛菜、C_3-C_4中间型植物松叶猪毛菜、C_4植物木本猪毛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和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60%、45%和35%),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3种不同光合类型荒漠植物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正常水分条件下,叶肉细胞中各细胞器结构完整。(2)轻度干旱胁迫下,3种植物叶片超微结构未受损伤,无明显变化。(3)中度干旱胁迫下,天山猪毛菜和松叶猪毛菜叶肉细胞壁界限不清晰,类囊体片层扩张且排列不紧密,不同之处在于,天山猪毛菜线粒体最先出现降解,内含物流失,而松叶猪毛菜线粒体外膜轮廓变形,嵴减少;木本猪毛菜线粒体无明显变化,叶绿体轻微扩张。(4)重度干旱胁迫下,天山猪毛菜和松叶猪毛菜叶绿体受损且结构混乱,线粒体出现降解;木本猪毛菜叶绿体出现膨胀,线粒体外膜轮廓模糊,嵴减少且结构模糊不清楚。研究认为,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木本猪毛菜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受损程度都最低;干旱胁迫下天山猪毛菜和松叶猪毛菜叶绿体的受损程度大致相似;松叶猪毛菜和木本猪毛菜线粒体对干旱胁迫的耐受力要比叶绿体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叶绿体 线粒体 光合类型 荒漠植物 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倍增对3种禾本科植物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松涛 李彦舫 +2 位作者 胡玉熹 林金星 邹啸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30-334,共5页
本对CO2正常浓度(350μL/L)和CO2倍增(700μL/L)条件下,小麦(TriticumaestivumL.)、水稻(OryzasativaL.)和高粱(SorghumvulgarePers.)等3种禾本科植... 本对CO2正常浓度(350μL/L)和CO2倍增(700μL/L)条件下,小麦(TriticumaestivumL.)、水稻(OryzasativaL.)和高粱(SorghumvulgarePers.)等3种禾本科植物叶肉及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的数目,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的观测结果表明:高浓度CO2可促进3种禾本科植物叶绿体的发育,使之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叶绿体中淀粉粒积累增多、体积增大。其中,C4植物的高粱叶绿体中淀粉粒数量明显增加,而叶绿体光合膜的结构却受到很大破坏;C3植物的小麦和水稻叶绿体光合膜则受到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植物 CO2倍增 叶绿体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