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川干热河谷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金振洲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4,共14页
论及滇川干热河谷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由科级到种级的研究结果。用于统计分析的植物共1707个种,分属于752个属,165个科.科级区系成分中,除广布科外,明显为主,其次为暖温带科和热带科,热带科有27个科,远比干暖河谷区系中的热带科多... 论及滇川干热河谷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由科级到种级的研究结果。用于统计分析的植物共1707个种,分属于752个属,165个科.科级区系成分中,除广布科外,明显为主,其次为暖温带科和热带科,热带科有27个科,远比干暖河谷区系中的热带科多。属区系成分中,热带属占明显多数,有523个属,占75.03%,温带属158个,占22.67%,有个中国特有属。种级区系成分中,有中国特有种622个,占37.42%,热带种791个,占47.59%,温带种249个,占14.88%。干热河谷的植物区系标志种很丰富,有437种,分三个等级,其中一级为本河谷特有种,有45种,二级199种,三级193种。热带科、属、种偏多说明本河谷历史上以热带区系为主和近代区系源于热带。干热河谷的特有区系成分和区系的标志种均较好地反映本河谷区系成分组合特征、演化的近代趋势、区系的多样性及其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川 干热河谷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成分 标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高原绣线菊属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及其生态地理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铁娟 赵一之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5-251,共7页
依据植物标本及有关文献资料 ,绘制了蒙古高原绣线菊属各个种的分布区图 ,从而确定了每个种的区系地理成分 。
关键词 绣线菊属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生态地理分布 蒙古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河谷特殊生境植物多样性和区系成分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徐亮 陈功锡 +2 位作者 张洁 邓涛 张代贵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8,共9页
对湘西北猛洞河和德夯河谷9类小生境(凹槽、干旱石壁、滴水岩壁、石土坡、瀑布、微土台、溪沟、岩溶洞穴和河水浸没带)的土壤环境因子(包括含水量、pH值和矿质元素含量)和植物物种组成及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并采用RDA排序法分析了该区... 对湘西北猛洞河和德夯河谷9类小生境(凹槽、干旱石壁、滴水岩壁、石土坡、瀑布、微土台、溪沟、岩溶洞穴和河水浸没带)的土壤环境因子(包括含水量、pH值和矿质元素含量)和植物物种组成及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并采用RDA排序法分析了该区域植物区系成分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区域生境异质性较高,各类小生境土壤的含水量、pH值和矿质元素含量均有差异;其中,瀑布生境中土壤含水量最高(达51.9%),干旱石壁土壤含水量最低(仅13.0%);绝大多数生境土壤偏碱性,仅石土坡土壤偏酸性(pH 6.4);9类小生境土壤中Al、Ba、Cd、Co、Cu、K、Mg、Mn、Se和Zn含量差异明显,其中Al含量均最高。各生境中分布的植物种类数量有明显差异,其中,石土坡生境中植物种类最多(共735种)、岩溶洞穴生境中植物种类最少(仅6种);有724种植物的分布辐射范围为1个小生境,分布辐射范围达7个小生境的植物仅1种。各类小生境中植物科、属的分布型数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以热带分布型为主,但温带分布型属的数量略有增加。RDA排序结果显示:土壤环境因子的12个变量分别可解释科、属区系成分变异信息量的75.9%和88.9%,其中矿质元素含量及pH值与科、属区系成分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或负相关;总体上看,土壤Cd、Se、Zn和Ba含量及pH值是影响该区域植物区系组成的主要土壤因子。研究结果显示:湘西北河谷特殊生境中植物物种分布生境较为专一,植被抗干扰能力较差,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长期维持;生境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区系成分的变化,但在科、属层次上影响程度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北河谷 特殊生境 种类组成 植物区系成分 冗余分析 土壤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上游大西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卢学峰 陈桂琛 +2 位作者 彭敏 刘光秀 沈永平 《木本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本文研究了乌鲁木齐河上游大西沟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调查表明 ,该地区现有种子植物 40 6种 ,隶属 1 98属 ,46科。种子植物科的组成以世界分布型科为主 ;属的组成以北温带分布型为主 ;种的组成以温带亚洲分布为主。区系成分的分析... 本文研究了乌鲁木齐河上游大西沟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调查表明 ,该地区现有种子植物 40 6种 ,隶属 1 98属 ,46科。种子植物科的组成以世界分布型科为主 ;属的组成以北温带分布型为主 ;种的组成以温带亚洲分布为主。区系成分的分析结果说明 ,该地区植物区系是东天山植物区系的组成部分 ,具有典型的北温带植物区系特征。该地区植物区系具有山地植物区系和垂直变化的特点 ,大部分种类集中分布于山地中部。与周围地区的共有程度分析表明 ,尽管东亚分布型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占有的份额很小 ,但是在植物区系的形成和起源上 ,与我国北方森林和草原区系有很大的历史渊源性 ,明显不同于中亚荒漠植物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 大西沟地区 植物区系成分 种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带植物区系及其资源利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铮瑶 董治宝 +1 位作者 罗万银 逯军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5期255-260,364,共7页
[目的]分析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植物区系及植被资源利用,为日后巴丹吉林沙漠区域的植被恢复、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植物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对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特殊生境的植物区系组成、区系分布... [目的]分析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植物区系及植被资源利用,为日后巴丹吉林沙漠区域的植被恢复、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植物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对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特殊生境的植物区系组成、区系分布进行系统的讨论,划分该区植被资源类型并且提出保护措施和利用方法。[结果]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植被为典型的荒漠植被,共记录植物13科30属32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12科29属31种。同时受地形、地貌、气候等生境影响,该地植物区系分布有明显差异性。植被资源具体可分为食(饲)用植物(22种)、药用植物(12种)、生态植物(17种)和其他资源4大类。提出了迁移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等保护方法;归纳了对水资源的控制,合理放牧、适当封育、药用资源合理采挖和多种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式。[结论]巴丹吉林沙漠边远地区植被调查分析对沙漠化的防治和沙漠资源的利用有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成分 植被资源 巴丹吉林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邓元德 何宗明 庄崇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0-836,共7页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福建梁野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名录,进行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并将其与周边相邻2个保护区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梁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4科662属1...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福建梁野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名录,进行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并将其与周边相邻2个保护区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梁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4科662属1 498种,种类丰富。(2)区系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型为主,其中在科级水平上热带分布型所属科共有85科,占总科数的69.67%;在属级水平上热带性质分布型的属有371属,占总属数的60.82%。但相当数量温带成分的存在,体现了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3)对梁野山保护区与周边相邻的武夷山和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保护区的植物区系比较发现,梁野山种子植物区系属数的热带属数/温带属数(R/T值,1.66)高于武夷山的R/T值(1.10)而低于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保护区的R/T值(2.68),梁野山种子植物区系与该相邻2个保护区的相似性系数非常接近,但在区系成分上,梁野山既有与武夷山共有而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保护区没有分布的温带成分,也有与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保护区共有而武夷山没有的热带成分,说明梁野山植物区系与其地处武夷山脉南端的地理位置相一致,具有明显的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野山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兰科植物海拔分布格局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正斌 余东莉 刘强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3期71-75,101,共6页
根据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整理,确定西双版纳野生兰科植物428种。将研究区按200m海拔段划分为10个海拔梯度,分析兰科植物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西双版纳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中间膨胀型”,峰值出现在1000~1200m海拔段... 根据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整理,确定西双版纳野生兰科植物428种。将研究区按200m海拔段划分为10个海拔梯度,分析兰科植物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西双版纳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中间膨胀型”,峰值出现在1000~1200m海拔段;②相邻海拔段的兰科植物种类相似系数较高(0.31~O.79),海拔段相隔越远相似性系数越小;③随海拔升高各海拔段的兰科植物生活型及区系成分的种类数量也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垂直分布格局;④地生兰和附生兰的种数在海拔600m左右达到平衡,600m以上附生兰占优势;⑤各海拔段兰科植物均以热带种类占主导地位(72%~87.8%),其中又以热带亚洲分布型的种类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海拔分布格局 植物区系成分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金寨)区域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8
作者 方泰泉 《安徽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19-21,共3页
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地处安徽金寨、河南商城两县交界处,主峰金刚台海拔1584m,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植物资源相当丰富。金寨县2011年组织开展了该区域的植物资源调查,现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总结,为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资源保护... 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地处安徽金寨、河南商城两县交界处,主峰金刚台海拔1584m,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植物资源相当丰富。金寨县2011年组织开展了该区域的植物资源调查,现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总结,为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及旅游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台 资源调查 植物区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永春油杉天然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邹秀红 郭志坚 +2 位作者 刘建斌 吴丽清 郭连城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6期27-29,共3页
在对福建永春油杉天然林群落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群落的植物区系成分、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31种,隶属于60科111属。包括藤本植物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71·75%,区系组成以泛热带... 在对福建永春油杉天然林群落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群落的植物区系成分、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31种,隶属于60科111属。包括藤本植物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71·75%,区系组成以泛热带成分较高,群落结构较为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草本层最高,为2·2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杉天然林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福建永春 物种多样性指数 群落结构 天然林群落 SHANNON-WIENER指数 多样性研究 油杉 永春 福建 植物区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商品林营造模式
10
作者 姜书文 周世忠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1期36-36,共1页
模式区位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部商品林区,立地条件较好,坡度平缓,土壤肥沃,土层较厚。北纬50°05′~52°24′,东经123°33′~127°10′,大体范围是伊勒呼里山岭偏南一线以南,其余东、西、南三面均以大兴安岭东部... 模式区位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部商品林区,立地条件较好,坡度平缓,土壤肥沃,土层较厚。北纬50°05′~52°24′,东经123°33′~127°10′,大体范围是伊勒呼里山岭偏南一线以南,其余东、西、南三面均以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与内蒙古自治区,黑河地区交界线以内地区,是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地势最低地区,总地势北高南低,多中、低山、丘陵,海拔400~700 m。境内高山较少,年均气温-1.5℃~0.5℃,无霜期80~1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勒呼里山 商品林 模式区 交界线 坡度平缓 立地条件 黑河地区 植物区系成分 速生期 北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和草原火灾应急处置的实践
11
作者 岳霞 《新疆林业》 2019年第5期43-44,共2页
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雪岭云杉及其森林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气候温和湿润,自然条件优越。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天然基因库",极... 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雪岭云杉及其森林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气候温和湿润,自然条件优越。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天然基因库",极具典型性、代表性,在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极具价值。保护区内的森林和草原防火已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野生动植物 雪岭云杉 植物区系成分 主要保护对象 应急处置 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高原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
12
作者 梅丽茹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年第9期31-32,共2页
截至2014年底,甘南州7县1市还没有全面系统地开展过1次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基本属于空白状态,许多珍贵的林木种质资源未能得到很好地调查保存,以至于濒临灭绝流失。2015年,甘肃省全面启动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为今... 截至2014年底,甘南州7县1市还没有全面系统地开展过1次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基本属于空白状态,许多珍贵的林木种质资源未能得到很好地调查保存,以至于濒临灭绝流失。2015年,甘肃省全面启动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为今后能更好地开展高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研究,保存高原珍稀林木种质资源打牢基础,甘南州应尽快建立高原林木种质资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库 空白状态 甘南高原 濒临灭绝 陇中黄土高原 繁殖材料 植物区系成分 遗传材料 西南暖湿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