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多重促生机理及其在智慧草莓植物工厂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丽勍 邹小花 +1 位作者 徐奕扬 方献平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131-138,共8页
智慧植物工厂作为新型闭环生产系统,不依赖自然光照与环境而实现农产品周年化稳质生产,其已成为传统农业的重要补充范式。相较于露天种植,该系统在空间集约化利用、水资源高效利用、农药零残留、营养元素精准供给及环境负反馈控制等方... 智慧植物工厂作为新型闭环生产系统,不依赖自然光照与环境而实现农产品周年化稳质生产,其已成为传统农业的重要补充范式。相较于露天种植,该系统在空间集约化利用、水资源高效利用、农药零残留、营养元素精准供给及环境负反馈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技术发展呈现代际演进特征:初期技术突破集中于立体层架设计、水耕自动化及人工光调控系统;当前研究转向逆境响应机制构建与资源闭链循环等可持续创新。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作为微生物组工程核心要素,在传统农业中通过增强胁迫耐受性、优化根际微生态等多重机制,成为替代化学投入品的生物强化策略。智慧植物工厂对植物生长环境的可控性为PGPR精准调控提供了独特应用场景。本文详述了PGPR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及研究进展、PGPR在水耕栽培系统中的应用以及智慧草莓植物工厂的发展现状,并重点介绍了目前PGPR在智慧草莓植物工厂应用的最新范例,进一步探讨了其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植物工厂 植物细菌 植物-微生物互作 水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油轮作土壤多功能促生菌的鉴定及其对油菜生长和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2
作者 夏馨媛 薛道晟 +4 位作者 李鑫静 龙俊杰 陆开形 丁沃娜 李梦莎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9-301,共13页
【目的】筛选具备解磷及生长促进功能的菌种,提升土壤中有效磷的丰度,促进植物及其根系的健康生长与发育。【方法】从浙江省宁波市长期水稻-油菜轮作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在碱性环境下生长的解磷促生菌株,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 【目的】筛选具备解磷及生长促进功能的菌种,提升土壤中有效磷的丰度,促进植物及其根系的健康生长与发育。【方法】从浙江省宁波市长期水稻-油菜轮作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在碱性环境下生长的解磷促生菌株,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进行鉴定,对其培养和解磷条件进行优化,然后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对油菜的促生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油菜根际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菌株LM1-2解磷能力可达493.23μg/mL,IAA的合成量为9.41μg/mL,鉴定为中间克吕沃尔菌(Kluyvera intermedia)。摇瓶试验结果表明,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是初始pH为10、装液量为培养容器体积的30%、25℃培养7-9 d,最佳碳源、氮源、磷源分别为葡萄糖、胰蛋白胨、磷酸三钙,在最佳单因素优化条件下菌株的解磷能力最强可达587.03μg/mL。油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菌株LM1-2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了45.29%,油菜根系总长度、根直径、根分叉数和根交叉数分别显著增加了40.78%、18.97%、55.30%和87.82%,油菜植株的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分别增重15.51%、26.82%。接种LM1-2改变了油菜根际细菌群落结构,显著提高了α多样性的Simpson指数,其中醋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是优势菌门,其相对丰度提高了23.66%。【结论】菌株LM1-2在解磷、油菜促生方面表现优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解磷菌 中间克吕沃尔菌 植物生菌 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株植物根际促生菌对设施番茄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3
作者 李庆 王洲章 +4 位作者 张欢欢 李林梅 高南 吴国平 申卫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3-454,共12页
为探明设施土壤N_(2)O排放对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响应,以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 NRCB002)、施氏假单胞菌Stutzerimonas stutzeri NRCB010、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NRCB026和反硝化无色杆... 为探明设施土壤N_(2)O排放对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响应,以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 NRCB002)、施氏假单胞菌Stutzerimonas stutzeri NRCB010、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NRCB026和反硝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 YSQ030等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为供试菌株,以番茄为供试作物,在设施大棚条件下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在中度盐胁迫的土壤环境下,与CK处理相比,在第一季试验中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处理都表现出N_(2)O的减排趋势;在第二季试验中,接种YSQ030的处理减排效果显著,减少了36%的土壤N_(2)O累积排放.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对番茄植株的生长和产量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际促生菌在减少设施土壤N_(2)O排放和作物促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温室气体 N_(2)O 植物生菌(pgpr) N_(2)O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抗逆植物根际球囊菌门真菌和细菌的互作特征
4
作者 雷梦英 黄峰 黄念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6,共11页
了解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促生细菌的互作规律对于它们在农作物上的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种植了11种具有抗逆相关性状的植物,并收集其种植土、根际土和植物根系样品进行真菌群落ITS和细菌群落16S rRNA的扩增子测序,比较不同组别样品... 了解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促生细菌的互作规律对于它们在农作物上的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种植了11种具有抗逆相关性状的植物,并收集其种植土、根际土和植物根系样品进行真菌群落ITS和细菌群落16S rRNA的扩增子测序,比较不同组别样品中球囊菌门真菌的组成、丰度以及与细菌互作模式的差异来推测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促生细菌在植物根际的共生规律。结果表明,植物根际的不同空间显著影响球囊菌门真菌的组成和丰度,在种植土、根际土和植物根系中,球囊菌门真菌的相对丰度值依次递减(0.66%、0.5%和0.13%)。尽管在植物根系中的相对丰度值最低,球囊菌门真菌与细菌主要类群的正相关性却是3个组别中最高的(29%、52%和74%),而且对于细菌主要类群组成的网络的参与度也最高,表现出球囊菌门真菌和细菌在根系中互作的增强。在根系中发现球囊菌门真菌与植物促生细菌(Arthrobacter、Rhizobium、Streptomyces)、菌根辅助细菌(Arthrobacter、Bradyrhizobium、Paenibacillus、Rhizobium、Streptomyces)和其他的一些细菌属群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球囊菌门真菌(以球囊霉目和多孢囊霉目为代表)与植物紧密相关的细菌属群慢生根瘤菌属和赖氏菌属的代表种群可能存在互作,值得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植物 球囊菌门 丛枝菌根真菌 植物细菌 生根瘤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及植物促生根际细菌对土壤中氮和钾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福勇 毕银丽 毛艳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186-3189,共4页
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接种方式接种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植物促生根际细菌(钾活化细菌(Bacillus mucilaginous PDSK-1)和固氮细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 PDSN-5))对土壤中固氮细菌和钾活化细菌的生长、土壤脲酶... 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接种方式接种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植物促生根际细菌(钾活化细菌(Bacillus mucilaginous PDSK-1)和固氮细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 PDSN-5))对土壤中固氮细菌和钾活化细菌的生长、土壤脲酶的活性以及土壤钾有效性的影响。7种接种方式均明显增加了土壤中固氮细菌和钾活化细菌的生长。蚯蚓活动对土壤中固氮细菌生长的影响有限,但明显增加了钾活化细菌的生长。接种蚯蚓、接种固氮细菌、接种蚯蚓和固氮细菌均明显增加了土壤中脲酶的活性。土壤中脲酶活性和速效钾的浓度分别与土壤中固氮细菌与钾活化细菌的数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接种方式是一种有潜力的生物技术,可以用来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的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植物生根细菌 混合接种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蚯蚓及植物促生根际细菌对甘蓝生长·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福勇 毕银丽 毛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5912-5914,共3页
[目的]为阐明混合接种蚯蚓及植物促生根际细菌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接种蚯蚓、植物促生根际细菌(固氮细菌和钾活化细菌)对甘蓝生长的影响以及甘蓝对氮和钾的吸收。[结果]7种接种方式均明显促进了... [目的]为阐明混合接种蚯蚓及植物促生根际细菌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接种蚯蚓、植物促生根际细菌(固氮细菌和钾活化细菌)对甘蓝生长的影响以及甘蓝对氮和钾的吸收。[结果]7种接种方式均明显促进了甘蓝根上部分的生长,其中混合接种蚯蚓、固氮细菌和钾活化细菌处理下甘蓝根上部分生物量最大。5种接种方式(接种蚯蚓、双接蚯蚓和固氮细菌、双接蚯蚓和钾活化细菌、双接钾活化细菌和固氮细菌以及混合接种)下甘蓝地上部分氮的吸收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混合接种方式是一种有潜力的生物技术,可以用来减少蔬菜生产中化肥的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植物生根细菌 蔬菜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根际喜盐芽孢杆菌Bachu 85的分离及耐盐促生功能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振普 贾俊卿 +3 位作者 王秋云 代金平 苏萍 张小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454,共11页
【目的】分离筛选具有耐盐碱促生功能的植物促生根际细菌,为耐盐碱促生功能微生物菌剂的研究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集新疆喀什地区盐碱地野生植物柽柳的根际土,利用高盐高碱培养基分离、筛选耐盐碱细菌,并对目标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 【目的】分离筛选具有耐盐碱促生功能的植物促生根际细菌,为耐盐碱促生功能微生物菌剂的研究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集新疆喀什地区盐碱地野生植物柽柳的根际土,利用高盐高碱培养基分离、筛选耐盐碱细菌,并对目标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采用PCR技术扩增并测序得到菌株的16S r RNA基因序列,将测序结果在NCBI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经MEGA7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以生化测定管分析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利用不同Na Cl质量浓度(0~200 g·L^(-1))、不同pH值(7.0~13.0)的培养基,考察目标菌株的盐碱耐受性;采用功能鉴定培养基测定目标菌株的解有机磷、固氮、产吲哚乙酸和铁载体等促生特性;通过培养皿促生试验分析目标菌株对拟南芥幼苗生长的影响;用盆栽试验分析目标菌株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经分离得到一株耐盐碱促生效果好的菌株,经鉴定为喜盐芽孢杆菌属,将其命名为Halobacillus dabanensis sp.Bachu 85。菌株Bachu85的Na Cl质量浓度耐受范围为0~200 g·L^(-1),p H值耐受范围为7.0~11.0。菌株Bachu 85具有解有机磷、固氮、产吲哚乙酸(产量高达75.65 mg·L^(-1))、产铁载体和过氧化氢酶的能力。在p H值5.8+0 mmol·L^(-1)Na HCO_(3)+0 mmol·L^(-1)Na Cl及无盐胁迫的条件下,接种菌株Bachu 85使拟南芥的根长、鲜质量、叶片数和侧根数分别增加161.67%、342.54%、62.03%和326.55%。在盐碱胁迫下,拟南芥在MS培养基上几乎不生长,而菌株Bachu 85能显著增加拟南芥的根长、鲜质量和叶片数。在15 g·kg^(-1)盐碱胁迫条件下,菌株Bachu 85使玉米的鲜质量、株高和茎粗分别增加了54.22%、11.18%和6.30%;在30 g·kg^(-1)盐碱胁迫条件下,使玉米的鲜质量、株高和茎粗分别增加了28.79%、16.12%和26.18%。【结论】喜盐芽孢杆菌Bachu 85具有良好的耐盐碱能力,并能在盐碱胁迫条件下促进植物的生长,可用于盐碱地改良和功能微生物肥料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根细菌 喜盐芽孢杆菌 柽柳 盐碱地 盐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耐盐碱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促生功能研究
8
作者 徐炎 梁振普 +2 位作者 张国只 杨新平 张小霞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1-101,共11页
为给功能型微生物肥料研发和盐碱地改良提供菌种资源,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芦苇根际土壤中分离耐盐碱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采用高盐高碱LB培养基富集培养耐盐碱微生物,结合形态学观察和16S... 为给功能型微生物肥料研发和盐碱地改良提供菌种资源,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芦苇根际土壤中分离耐盐碱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采用高盐高碱LB培养基富集培养耐盐碱微生物,结合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基因测序确定其分类地位,使用不同NaCl质量浓度和不同pH值的LB培养基测定菌株的盐碱耐受性和降碱能力,采用不同功能鉴定培养基及Salkowski比色法检测菌株固氮、解有机磷、溶无机磷、产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产铁载体和产吲哚-3-乙酸(IAA)等植物促生相关特性,并通过平皿和盆栽试验评估菌株促生能力。结果表明,筛选获得了1株Aidingimonas属菌株,将其命名为Aidingimonas sp.Bachu42,专利保藏号为CGMCC No.26952。菌株Bachu42可分别在NaCl质量浓度介于20~200 g/L和pH值介于7.0~11.0的条件下生长。该菌株具有固氮、解有机磷、溶无机磷的功能,且可以产铁载体、ACC脱氨酶和IAA(最高产量达12.39μg/mL)。在初始pH值分别为8.0、9.0、10.0的LB培养基条件下,菌株Bachu42可使培养基的pH值分别降低8.75%、12.78%、20.10%。在不同盐碱胁迫条件下,菌株Bachu42对番茄和玉米均有促生效果。其中,在番茄平皿促生试验pH值为8.0+2.0 mmol/L NaHCO_(3)的条件下,促生效果最为显著,和对照相比,接种菌株Bachu42后番茄的地上鲜质量、地下鲜质量、总鲜质量、侧根数和叶片数分别提高了81.26%、160.04%、96.37%、144.88%、26.40%;玉米盆栽试验中,在15 g/kg的盐碱胁迫条件下,菌株Bachu42的促生效果最好,相比于对照,玉米的地上鲜质量、地下鲜质量、总鲜质量和株高增长率分别为95.77%、56.27%、76.99%、38.16%。综上,分离筛选的菌株Aidingimonas sp.Bachu42具有耐盐碱、降碱和促生功能,可作为盐碱地功能型微生物肥料菌种资源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根细菌(pgpr) 盐碱地 Aidingimonas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促生细菌(PGPR)对冬枣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细菌多样性影响 被引量:48
9
作者 刘方春 邢尚军 +3 位作者 马海林 丁延芹 陈波 杜秉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80,共6页
从6年生冬枣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根际促生细菌(PGPR),以发酵鸡粪(DC)为吸附载体制成PGPR生物肥(PF),利用传统的氯仿熏蒸法和现代的T-RFLP技术,从冬枣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3个方面,分析P... 从6年生冬枣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根际促生细菌(PGPR),以发酵鸡粪(DC)为吸附载体制成PGPR生物肥(PF),利用传统的氯仿熏蒸法和现代的T-RFLP技术,从冬枣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3个方面,分析PF、普通生物肥料(NF)和DC对冬枣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NF处理相比,PF处理中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显著减少,但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F处理根际土壤具有较高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基于T-RFLP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F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成为1个独立的群,NF,DC和CK处理构成1个相对独立的群。此外,同其他试验处理相比,PF可相对稳定地提供冬枣生长周期内的微生物生物量碳。PGPR生物肥料的施用可提高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提高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有效改善冬枣根际土壤的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菌 鸡粪 冬枣 细菌多样性 微生物生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缓解水稻受土壤锌胁迫的作用 被引量:30
10
作者 陈佛保 柏珺 +3 位作者 林庆祺 王诗忠 杨秀虹 仇荣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解决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环境问题,提出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来缓解农作物受重金属胁迫的科学设想。研究从大宝山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Pb2+、Cd2+、Cu2+、Zn2+耐性菌株,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 为解决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环境问题,提出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来缓解农作物受重金属胁迫的科学设想。研究从大宝山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Pb2+、Cd2+、Cu2+、Zn2+耐性菌株,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DBM),菌株DBM具有产吲哚乙酸(IAA)和ACC脱氨酶能力,但无产铁载体能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BM在水稻受重金属Zn(600mg.kg-1)胁迫时能有效保护并促进水稻的生长,使其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分别提高97.8%和77.2%。另外,菌株DBM可以增加土壤中Zn的有效态含量,但不能增强水稻对土壤Zn的吸收能力。相反,在Zn600处理下,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Zn浓度分别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减少15.1%和19.9%。但由于促生效果也极为显著,其地上部和地下部Zn总量仍分别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增加74.2%和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菌(pgpr) 水稻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对侧柏生长及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方春 邢尚军 +2 位作者 马海林 杜振宇 马丙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73,共7页
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侧柏为材料,研究接种PGPR在4个水分梯度(正常浇水、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下对侧柏生理生态特征及生长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 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侧柏为材料,研究接种PGPR在4个水分梯度(正常浇水、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下对侧柏生理生态特征及生长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 rDNA基因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筛选出的PGPR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正常浇水的情况下,接种蜡样芽孢杆菌对侧柏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影响较小;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接种蜡样芽孢杆菌可显著增加抗氧化酶活性,但显著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接种蜡样芽孢杆菌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侧柏生长素、赤霉素和玉米素的含量。正常浇水和轻度干旱时,接种蜡样芽孢杆菌显著提高脱落酸含量,而重度干旱时PGPR处理的脱落酸含量降低23.81%。此外,接种蜡样芽孢杆菌显著增加侧柏干物质积累,且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对根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越来越小,而对地上部的影响越来越大。综合分析认为,干旱生境下接种植物根际促生细菌,侧柏能够通过调节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促进一些激素类物质的产生来减轻干旱对植物生长造成的伤害,促进干物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干旱 胁迫 植物细菌 生理生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HG28-5对黄瓜苗期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娟 刘东平 +4 位作者 丁方丽 申沐京 文才艺 朴凤植 申顺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0-55,共6页
为研究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HG28-5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采用HG28-5菌悬液进行黄瓜浸种处理后播种到穴盘,调查出苗和苗期生育指标,确认其对黄瓜的促生作用;测定黄瓜苗期根际土壤酶活性、速效氮磷钾和微生物种群数量,了解... 为研究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HG28-5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采用HG28-5菌悬液进行黄瓜浸种处理后播种到穴盘,调查出苗和苗期生育指标,确认其对黄瓜的促生作用;测定黄瓜苗期根际土壤酶活性、速效氮磷钾和微生物种群数量,了解HG28-5对黄瓜苗期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并检测HG28-5在黄瓜苗期植株根部和根际土壤的定殖密度。结果表明,HG28-5浸种处理能显著提高黄瓜的出苗势、出苗指数,提高出苗整齐度;显著增加苗期黄瓜株高、叶片数、根长、地上部和根鲜质量,显著提高根系活力;显著提高黄瓜苗期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显著增加根际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显著增加黄瓜苗期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减少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另外,HG28-5在黄瓜根际具有良好的定殖能力,播种后第30天时,在黄瓜根系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密度分别为9.20×10~5cfu·g^(-1)和5.90×10~5cf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根细菌 HG28-5 黄瓜 生长 土壤微生态 定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F和PGPR单独或“跨界”互作促进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敬泽 秦泽峰 +4 位作者 倪刚 谢沐希 周大朴 王光州 张俊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4-1366,共13页
盐碱地改良和利用对拓展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际微生物作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在提高作物抗盐碱胁迫能力,促进作物“以种适地”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其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 盐碱地改良和利用对拓展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际微生物作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在提高作物抗盐碱胁迫能力,促进作物“以种适地”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其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均为重要的根际有益微生物,能显著提高植物耐盐性。本文分别总结了AMF和PGPR提高植物抗盐能力的相关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梳理了两者协同提高植物耐盐的机制,包括提高养分效率、调节激素内稳态、提高植物诱导抗性以及调控转录因子表达等,最后提出了基于两者跨界组合的改良方向。旨在充分理解盐胁迫条件下微生物耐盐促生的作用机制,为充分挖掘微生物资源潜力和发展生物技术治理盐碱地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化土壤 丛枝菌根真菌 植物细菌 植物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亚热带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晶 李波 +3 位作者 黎柳萍 韦靖 姜明国 周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8-476,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多种促生性能的菌株,并明确其促生特性和抗病效果。[方法]采用选择培养方法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固氮、产氨、溶磷、解钾、分泌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产铁载体和产蛋白酶等特... [目的]本文旨在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多种促生性能的菌株,并明确其促生特性和抗病效果。[方法]采用选择培养方法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固氮、产氨、溶磷、解钾、分泌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产铁载体和产蛋白酶等特性的菌株,通过16S rRNA对菌株分类学鉴定。测定其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小麦冠腐病菌(Fusarium gramiuearum)、黄瓜织球壳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探究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的促生效果。[结果]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191株,固氮及产氨菌171株,解有机磷菌66株,解无机磷菌62株,解钾菌28株,产铁载体菌98株,产IAA菌41株,产蛋白酶菌45株。抑菌试验表明贝莱斯芽胞杆菌C32对6种致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均在50%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株IAA高产菌株川大肠杆菌0208对番茄和玉米植株促生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玉米盆栽株高、茎粗、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分别增加21.49%、19.35%、42.98%、19.58%和56.67%,番茄盆栽分别增加53.51%、14.90%、12.28%、43.12%和48.62%。[结论]从广西亚热带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到多株具有高效促生和防病功能的菌株,为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提供优质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菌 生作用 吲哚乙酸 拮抗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15
作者 王洲章 朱津宏 +6 位作者 熊若男 杨思琪 高南 吴永红 张振超 吴国平 申卫收 《中国土壤与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51,共10页
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但也增加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采集江苏省句容市的复垦土壤样品设置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但也增加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采集江苏省句容市的复垦土壤样品设置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PGPR菌株Azospirillum sp.TSA2S、Pseudomonas stutzeri NRCB010、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 YSQ030和Bacillus subtilis NRCB002,相对于施肥不接种的对照显著减少了土壤N_(2)O排放量;土壤N_(2)O的累积排放量由高到低为NRCB002>TSA2S>NRCB010>YSQ030,其中N_(2)O排放量分别减少了59%、62%、63%和72%。无论接种与否,施肥均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氨氧化古菌amoA、氨氧化细菌amoA以及全程硝化菌amoB、反硝化细菌nirS和nirK的基因拷贝数。接种携带nosZ基因的N_(2)O还原细菌A.sp.TSA2S、P.stutzeri NRCB010、A.denitrificans YSQ030显著提高了施肥土壤中nosZⅠ和nosZⅡ的基因丰度。然而,接种不携带nosZ基因的B.subtilis NRCB002则没有明显改变施肥土壤中nosZⅠ和nosZⅡ的基因丰度。这些结果意味着接种4株具有N_(2)O减排效应的PGPR菌株,分别从微生物介导的直接和间接机制减少了土壤N_(2)O的排放。研究结果将为减少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N_(2)O排放提供科学依据,也将为研发具有生态环境效应的新型生物肥料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土壤 植物生菌(pgpr) 氧化亚氮(N_(2)O) 有机无机复混肥 氮循环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亚氮还原细菌YSQ030的筛选、鉴定及其植物促生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思琪 张欢欢 +4 位作者 李庆 申王蕾 李弦聪 高南 申卫收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7,共8页
筛选获得具有氧化亚氮(N_(2)O)还原活性及植物促生特性的细菌,为新型微生物肥料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微生物资源。通过固氮培养基筛选以及含硝酸钠和琥珀酸钠的营养肉汤培养基纯化,从水塘芦苇根际土中分离得到一株细菌YSQ030;通过形态观察、... 筛选获得具有氧化亚氮(N_(2)O)还原活性及植物促生特性的细菌,为新型微生物肥料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微生物资源。通过固氮培养基筛选以及含硝酸钠和琥珀酸钠的营养肉汤培养基纯化,从水塘芦苇根际土中分离得到一株细菌YSQ030;通过形态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无氮反硝化培养基测定菌株的N_(2)O还原能力;通过纯培养试验测定菌株的促生特征并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其对水稻的促生效应。结果显示,菌株YSQ030为反硝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含nosZ基因;在30℃、转速为200r/min、氧气浓度为0%的前提下,还原N_(2)O的效率为66.3%;分泌吲哚乙酸、具有溶磷和产生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的能力;温室水培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接菌的对照组相比,接种YSQ030菌液显著提高了水稻幼苗的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分别增加了48.3%和37.6%。本研究表明,YSQ030具有明显的N_(2)O还原能力,同时对水稻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为进一步构建具有N_(2)O还原能力的生物肥料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菌 氧化亚氮(N2O) N2O还原细菌 碳中和 反硝化无色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A21-4对田间辣椒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吕雅悠 于迪 +2 位作者 丁方丽 朴凤植 申顺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92,共7页
为研究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A21-4对辣椒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细菌A21-4灌根处理辣椒进行田间试验,测定了辣椒生长指标、土壤酶活性、速效氮磷钾及微生物种群数量。结果表明,细菌A21-4处理显著提高了辣椒成株期的茎粗、叶绿素... 为研究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A21-4对辣椒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细菌A21-4灌根处理辣椒进行田间试验,测定了辣椒生长指标、土壤酶活性、速效氮磷钾及微生物种群数量。结果表明,细菌A21-4处理显著提高了辣椒成株期的茎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辣椒移栽30 d后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3.66%、56.26%和42.24%;移栽60 d后对辣椒果实的蛋白质、维生素C和硝态氮的含量分别提高了29.32%、53.97%和129.84%;移栽30-70 d,辣椒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22.95%-32.31%、24.32%-94.11%和49.41%-271.74%;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7.60%-49.25%、7.24%-17.93%和12.70%-25.61%;显著增加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而降低真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根细菌 辣椒 生效果 土壤微生态 普城沙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PR菌剂对辣椒的促生效应及根际土壤细菌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文茂 詹永发 +1 位作者 王欢 韩丽珍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160,共9页
研究田间条件下PGPR菌剂灌根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深入探究PGPR菌剂的田间促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4株PGPR菌株制成PGPR菌剂,对辣椒进行灌根,并采用Illumina-MiSeq平台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V3-V4区进行Paired-end测... 研究田间条件下PGPR菌剂灌根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深入探究PGPR菌剂的田间促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4株PGPR菌株制成PGPR菌剂,对辣椒进行灌根,并采用Illumina-MiSeq平台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V3-V4区进行Paired-end测序,结合细菌及功能菌群数量、辣椒产量指标,比较分析菌剂灌根配施全量化肥(PGPR-CF1)、菌剂灌根配施80%化肥(PGPR-CF2)和全量化肥(CK)处理后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PGPR菌剂灌根后辣椒根际土壤细菌及包含固氮、解磷及解钾等功能菌群的数量显著提高,且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对照,细菌优势度则表现为PGPR-CF1和CK组高于PGPR-CF2。所有土样共得到有效序列573 896条,在相似水平为97%下聚类分析得到OTUs数分别为2 153个(CK)、2 337个(PGPR-CF1)、2 358个(PGPR-CF2);各处理辣椒根际土壤中的优势门为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浮霉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总占比分别为83.7%(PGPR-CF1)、79.55%(PGPR-CF2)和79.77%(CK)。PGPR菌剂灌根后增加了伯克霍尔德氏菌目、芽孢杆菌目、鞘脂单胞菌目等的相对丰度,降低了芽单胞菌目、酸杆菌目的相对丰度。Pearson指数表明,辣椒产量和单果重与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度正相关。研究显示,PGPR菌剂处理,可以提高根际土壤细菌和功能菌群的数量,同时影响了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并促进了辣椒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pr菌剂 生效应 辣椒 细菌数量 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促生根圈细菌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跃开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9,共6页
该文简要回顾了植物根圈促生细菌(PGPR)能够诱导植物系统抗病性(ISR)这一领域的研究历史,对ISR作用机理、研究法则、研究内容及其它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探讨,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植物生根细菌(pgpr) 诱导系统抗性(ISR) 植物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型生物肥料研究综述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岩 黄波 +1 位作者 苏晓 陈卫红 《山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92-95,99,共5页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是指生存在植物根圈范围中,对植物生长有促进或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细菌统称,对植物生长及病害防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目前PGPR菌株的筛选现状,并从PGPR的直接作用途径(固氮、溶磷和解钾、产生植...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是指生存在植物根圈范围中,对植物生长有促进或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细菌统称,对植物生长及病害防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目前PGPR菌株的筛选现状,并从PGPR的直接作用途径(固氮、溶磷和解钾、产生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和间接作用途径(对土壤病原微生物的拮抗作用)两个方面阐述了PGPR的促生机理,并讨论了PGPR生物肥料在农林生产中的施用效果。最后从PGPR菌株的进一步筛选鉴定、田间实际应用、环境适应能力及其与植物抗性的关系等3个方面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菌 生物肥料 机理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