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代谢组学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斌 张腾霄 +3 位作者 赵倩 孟祥才 李艳芳 赵大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31,共4页
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对植物代谢组学在药用植物中应用进行综述。阐明了植物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在药材鉴别及质量评价、中药炮制机制、药用植物次级代谢途径机制、辅助育种、天然药物开发方面的研究。为植物代谢组学在药用植物中深入研究... 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对植物代谢组学在药用植物中应用进行综述。阐明了植物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在药材鉴别及质量评价、中药炮制机制、药用植物次级代谢途径机制、辅助育种、天然药物开发方面的研究。为植物代谢组学在药用植物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代谢组 药用植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代谢组学及其在淫羊藿药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靖汝楠 冯静茹 +5 位作者 王一孝 张颜颜 李真 李莉 刘昕 张伟东 《特产研究》 2021年第2期79-84,90,共7页
植物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植物代谢组学有两个重要部分,即仪器分析和数据分析。目前常用的分析仪器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核磁共振仪等,常用数据分析手段主要有... 植物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植物代谢组学有两个重要部分,即仪器分析和数据分析。目前常用的分析仪器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核磁共振仪等,常用数据分析手段主要有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淫羊藿是我国传统的补益中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植物代谢组学在各个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以淫羊藿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品种鉴别、代谢轮廓的描绘、质量标准的建立和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4方面来总结植物代谢组学在淫羊藿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加深对淫羊藿的了解,为其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其他中药材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代谢组 淫羊藿 质量标准 药理作用 炮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代谢组学及其在烟草上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丽 姬厚伟 +2 位作者 黄锡娟 王芳 刘剑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6-134,共9页
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代谢组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系受内外环境扰动后(基因的改变或环境的变化),其产生的小分子代谢物变化的科学。代谢组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开发、植物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安全等研究领域。本文对代谢组学... 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代谢组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系受内外环境扰动后(基因的改变或环境的变化),其产生的小分子代谢物变化的科学。代谢组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开发、植物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安全等研究领域。本文对代谢组学的形成与发展、植物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代谢组学的发展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认为代谢组学将在烟草基因功能解析、揭示代谢网络调控机理和提高烟草品质等生物技术应用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代谢组 烟草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物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鸡骨草药材的质量标志物 被引量:7
4
作者 徐月阳 史军杰 +3 位作者 彭丽华 方碧烟 陈炜璇 成金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72-1986,共15页
目的基于植物代谢组学分析鸡骨草药材的次生代谢产物,并结合多元统计学和网络药理学预测分析鸡骨草药材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UPLC-Q-TOF-MS分析方法,分析11批次鸡骨草药材的化学成分,确定其共有成分。通过聚类分析(HCA)、... 目的基于植物代谢组学分析鸡骨草药材的次生代谢产物,并结合多元统计学和网络药理学预测分析鸡骨草药材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UPLC-Q-TOF-MS分析方法,分析11批次鸡骨草药材的化学成分,确定其共有成分。通过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确认造成11批次鸡骨草药材分类的主要差异成分,再运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核心成分-核心靶点-核心通路”网络,筛选预测鸡骨草药材的潜在Q-Marker,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其活性。结果11批次鸡骨草药材中含有39个共有成分,主要为三萜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11批次鸡骨草药材分为4类,后经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其中9个化学成分在分类中起重要作用。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以上9个成分为活性成分,作用于166个靶点,通过蛋白质互作(PPI)筛选得到29个核心靶点,其中4个化学成分相思子碱、下箴刺桐碱、大豆皂苷Ⅰ、精氨酸与核心靶点的关联度高,结合QMarker理念及分子对接结果,初步预测相思子碱和下箴刺桐碱为鸡骨草药材的Q-Marker。结论利用植物代谢组学结合多元统计学和网络药理学预测分析鸡骨草药材的Q-Marker,为鸡骨草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数据参考,为进一步科学开发鸡骨草药材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草药材 质量标志物 植物代谢组 网络药理学 相思子碱 下箴刺桐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胁迫下植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佳钰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期33-34,共2页
指出了植物代谢组是植物体内所有小分子代谢物的总和,主要包括氨基酸代谢、有机酸代谢、糖代谢以及能力代谢等。主要分析了重金属胁迫对植物代谢组的影响;然后综述了这4种植物代谢对抗重金属胁迫的机理。
关键词 重金属胁迫 植物代谢组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空间代谢组学研究的进展与挑战
6
作者 张韵千 蔡圣冠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8,239,共13页
自组学技术兴起以来,代谢组学在植物代谢物鉴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传统代谢组学方法在揭示植物代谢物时空分布特征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空间分辨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传统质谱技术与空间成像技术相结合的空间代谢组学逐渐成为植... 自组学技术兴起以来,代谢组学在植物代谢物鉴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传统代谢组学方法在揭示植物代谢物时空分布特征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空间分辨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传统质谱技术与空间成像技术相结合的空间代谢组学逐渐成为植物代谢物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系统综述了空间代谢组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技术,并探讨了这些技术在植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此外,本文还深入分析了当前空间代谢组学面临的技术挑战及改进策略,旨在为推动植物空间代谢组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代谢 植物代谢组 质谱成像 原位代谢分析 高分辨率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物组学应用的领域之二——植物代谢物组学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祥东 罗国安 王义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15-1517,共3页
关键词 植物代谢 植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在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瑛 李金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2354-2372,共19页
代谢组学可对某一生物体或细胞内的大量低分子量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组学技术。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随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核磁共... 代谢组学可对某一生物体或细胞内的大量低分子量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组学技术。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随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核磁共振(NMR)等检测技术的突飞猛进,代谢组学技术已成为植物生态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为此,在简述代谢组学的概念和来源,介绍代谢组学的研究策略和技术平台及分析流程后,分析了代谢组学技术在植物与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趋势,指出了代谢组学技术与其他生物学技术结合在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蛋白 植物生态代谢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质谱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茄梨和红茄梨成熟期果皮代谢产物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牟红梅 慈志娟 +6 位作者 艾沙江·买买提 梁艳萍 刘笑宏 杜晓云 于强 李庆余 李元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03-1212,共10页
为了探究西洋梨品种茄梨及其红色芽变红茄梨成熟期果皮代谢产物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茄梨和红茄梨成熟期果皮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构建了多变量统计分析模型,结合模型... 为了探究西洋梨品种茄梨及其红色芽变红茄梨成熟期果皮代谢产物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茄梨和红茄梨成熟期果皮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构建了多变量统计分析模型,结合模型和变量重要性投影与最大差异倍数值,基于精确质量数、二级碎片以及同位素分布,使用PMDB(Plant Metabolome Database)数据库进行定性,筛选并鉴定出茄梨和红茄梨果皮中显著性变化(P<0.05,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1)的差异代谢物有83种,主要包括酚酸类、黄酮类和氨基酸类物质,涉及类黄酮代谢、氨基酸代谢、苯丙烷类代谢等代谢途径,其中53种物质含量上调,30种物质表达下调。通过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进一步对差异代谢物质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差异代谢物主要分布在20条代谢途径中,P<0.05的代谢途径有6条,分别是类黄酮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丁酸酯代谢、苯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这些差异代谢物的变化可能是导致茄梨和红茄梨果皮色泽不同的原因。该研究从植物代谢组学角度初步揭示了茄梨和红茄梨成熟期果皮的代谢产物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植物代谢组 差异代谢 果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用于不同来源单花蜜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沈葹 杨奕 +3 位作者 王晶波 陈曦 刘婷婷 卓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不同的蜜源植物具有结构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该研究以8种不同蜜源单花蜜(洋槐蜜、枣花蜜、荆条蜜、椴树蜜、荞麦蜜、麦卢卡蜜、枸杞蜜、益母草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 E)的非靶... 不同的蜜源植物具有结构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该研究以8种不同蜜源单花蜜(洋槐蜜、枣花蜜、荆条蜜、椴树蜜、荞麦蜜、麦卢卡蜜、枸杞蜜、益母草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 E)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考察了不同蜜源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差异。该研究采用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和UPLC-Q-TOF-MS E方法,获得不同蜜源单花蜜的植物代谢组信息,并构建了多变量统计分析模型,对不同来源的单花蜜进行模式识别和差异分析,发现洋槐蜜、枣花蜜、荆条蜜、椴树蜜、荞麦蜜、麦卢卡蜜相互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结合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方差分析与最大差异倍数值,根据精确前体离子和碎片离子质量信息检索Chemspider、HMDB数据库,该研究筛选并鉴定出32个代谢差异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18个、酚酸类化合物7个、苯苷与萜苷类化合物6个、甾体类化合物1个;研究发现麦卢卡蜜和荞麦蜜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差异代谢物,荆条蜜中酚酸类化合物为特征性表达,苯苷与萜苷类化合物主要为椴树蜜的特征代谢物。该研究从植物代谢组学角度初步揭示了不同单花蜜的代谢产物差异性以及特征化合物,为基于化学分析技术的蜂蜜溯源识别与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植物代谢组 单花蜜 化学计量学 溯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技术在藤黄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党泽方 谭红胜 付文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2期260-264,共5页
藤黄属植物有着重要的经济及药用价值,一直以来都作为食品和民间药物被广泛使用,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化学研究也应用于藤黄属植物,其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以其快速、精确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用于藤... 藤黄属植物有着重要的经济及药用价值,一直以来都作为食品和民间药物被广泛使用,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化学研究也应用于藤黄属植物,其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以其快速、精确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用于藤黄属植物的化学研究。本文根据已发表文献,通过总结LC-MS技术在藤黄属植物化学成分的定性研究、辅助发现新化合物,以及定量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展,阐述LC-MS技术在藤黄属植物化学研究中的研究现状,为今后藤黄属植物化学研究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属植物 LC-MS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植物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质谱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周熙 罗辉泰 +2 位作者 赖晓娜 黄芳 吴惠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10-1418,共9页
中药分析涉及中药物质基础研究、药物代谢、中药质量控制等多个领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基础。随着现代化分析技术的发展,中药分析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针对中药成分复杂、代谢过程多样、目标物浓度低等难点,高分辨质谱技术凭借精确... 中药分析涉及中药物质基础研究、药物代谢、中药质量控制等多个领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基础。随着现代化分析技术的发展,中药分析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针对中药成分复杂、代谢过程多样、目标物浓度低等难点,高分辨质谱技术凭借精确质量数、高分辨率及高灵敏度的优点在中药分析中具有显著优势。该文对高分辨质谱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和离子淌度串联质谱等质谱技术的发展,以及高分辨质谱在中药化学成分鉴定、中药化合物代谢研究、中药植物代谢组学研究以及中药有害化学成分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同时,对高分辨质谱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 中药 物质基础 代谢 植物代谢组 有害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