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与植物互作的分子生物学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秀芳 郭兴启 +1 位作者 孟祥兵 温孚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6-390,共5页
马铃薯Y病毒属 (Potyvirus)是植物病毒中最大的属 ,其基因组为一单链正义RNA ,只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架。基因表达的策略为先将基因组的开放阅读框架翻译成一大的多聚肽 ,再由病毒编码的蛋白酶将其切割成各个小的肽段。表达的产物在病毒... 马铃薯Y病毒属 (Potyvirus)是植物病毒中最大的属 ,其基因组为一单链正义RNA ,只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架。基因表达的策略为先将基因组的开放阅读框架翻译成一大的多聚肽 ,再由病毒编码的蛋白酶将其切割成各个小的肽段。表达的产物在病毒的系统侵染、传播、症状表达中起不同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该属病毒与寄主植物之间互作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并在此基础上就植物对该属病毒的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Y病毒属病毒 植物互作 分子生物学 系统侵染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研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
作者 窦春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研究” 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康振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合成的吲哚乙酸增强自身与植物的互作研究
3
作者 王思佳 韩洪蓥 +1 位作者 潘东 张丽霞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250-1256,共7页
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是常见的内源生长素,不仅可以被植物合成IAA,也可以被许多微生物合成。真菌产生的IAA在真菌与植物相互作用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促进植物生长、诱发植物病害。因此,开展真菌中IAA的生物合成和功能机... 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是常见的内源生长素,不仅可以被植物合成IAA,也可以被许多微生物合成。真菌产生的IAA在真菌与植物相互作用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促进植物生长、诱发植物病害。因此,开展真菌中IAA的生物合成和功能机制研究,对促进IAA的生产和利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真菌中主要存在的IAA生物合成途径、环境因素对于真菌中IAA合成的影响以及IAA在真菌与植物互作中的作用,并对真菌中IAA跨界信号转导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乙酸 IAA生物合成途径 真菌与植物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EET蛋白在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洋一舟 郭尽新 +5 位作者 乔凯彬 徐珣 刘翔宇 王凤婷 潘洪玉 刘金亮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1-252,共12页
SWEET蛋白是一类新型糖转运蛋白,负责介导细胞中糖类的双向跨膜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韧皮部装载,植物激素转运,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互作以及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共生等重要功能,是植物与病原物互作过程的重... SWEET蛋白是一类新型糖转运蛋白,负责介导细胞中糖类的双向跨膜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韧皮部装载,植物激素转运,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互作以及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共生等重要功能,是植物与病原物互作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总结SWEET蛋白在生物胁迫中的应答机制以及植物与病原物(细菌、真菌、线虫和病毒)互作中SWEET基因的代谢特征、调控途径及特异性防御反应,并讨论使用基因编辑工具编辑SWEET基因增强植物对病原物的抗性及其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为深入研究SWEET蛋白参与植物-病原物互作的机制及利用SWEET基因进行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转运蛋白 SWEET蛋白 SWEET基因 植物-病原物 生物胁迫 寄主防御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放牧对草地植物——土壤交互作用关系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张程辉 兰慧琴 +6 位作者 刘建康 王益涛 张洁 王晓娟 莎仁图雅 曹恭祥 邢玉坤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16,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土壤交互作用关系影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脉络,为草地生态学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R语言、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分析2000—2023年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土壤交互作用关系影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脉络,为草地生态学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R语言、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分析2000—2023年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筛选的10809篇文献。[结果]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研究热点主要聚焦放牧管理对气候敏感区草地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循环功能的影响,研究视角逐渐从基于传统植物群落—种群—个体生态学调查研究放牧强度、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复杂作用机制,拓展至生态系统繁殖更新及碳平衡特征,最终延伸至多因素交互作用的脆弱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模式研究上,这一转变标志着草地生态学研究的结构层次逐步从宏观向微观层面深化。[结论]未来研究应借鉴同类领域的前沿研究方法,加大对跨尺度与多因素交互作用对生态系统复杂影响机制的研究,将小尺度的试验结果与区域或全球尺度生态模型相结合,重点关注多维度、多尺度、多因素对地上与地下生态过程联动的影响,以推动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策略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放牧 植物—土壤 R语言 CITESPA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植物与菌根真菌互作及其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熹 黄弘远 +5 位作者 易盛昌 余雅迪 王皓 倪小康 胡玉丽 张令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1-385,共15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入侵现象日益加剧,入侵植物通过降低本地生物多样性,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影响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显著改变土壤氮循环等生态过程。土壤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影响生态系统中氮供应与...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入侵现象日益加剧,入侵植物通过降低本地生物多样性,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影响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显著改变土壤氮循环等生态过程。土壤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影响生态系统中氮供应与分配,而全球气候变化和植物入侵正在改变土壤氮循环的效率和途径。菌根作为真菌和植物根系的重要共生体,在土壤氮循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菌根真菌与入侵植物互作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仍缺乏系统研究和深入理解。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入侵植物与菌根真菌互作对土壤氮循环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入侵植物与菌根真菌互作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及相关土壤酶活性,改变土壤理化性质等机制影响土壤氮循环,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该研究为理解入侵植物在全球土壤氮循环中的作用提供新的视角,并为入侵植物管理与植物入侵影响下氮循环响应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菌根真菌 土壤氮循环 植物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刀菌属真菌毒素在植物和病原菌互作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卓梦霞 刘思文 +1 位作者 李春雨 胡位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56-69,共14页
镰刀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之一,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几乎所有的镰刀菌都会产生真菌毒素,其毒素种类多、毒性强,一方面可以作为致病因子之一参与镰刀菌的致病过程,另一方面可污染粮食和饲料... 镰刀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之一,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几乎所有的镰刀菌都会产生真菌毒素,其毒素种类多、毒性强,一方面可以作为致病因子之一参与镰刀菌的致病过程,另一方面可污染粮食和饲料,进而引起人类和动物的相关病症。已有研究表明,镰刀菌侵染植物后产生的不同种类真菌毒素不仅毒害植物细胞,引起植物组织的坏死,还会加速病原菌的侵染;同时,针对病原菌产生的毒素,植物会激活防御酶并启动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或将致病毒素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并转运到胞外,或通过分泌次生代谢物直接抑制病原菌毒素的生物合成。为全面解析镰刀菌毒素在病原菌侵染植物中的作用,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该文综述了镰刀菌属真菌毒素的种类、毒性机理以及毒素在植物和病原菌互作中的作用,并讨论了植物对真菌毒素的防御反应策略,以期为镰刀菌毒素致病机制和病原菌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 真菌毒素 毒性机理 病原菌与植物互作 解毒酶 转运蛋白 次生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转录因子在线虫与寄主互作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于敬文 周向平 +9 位作者 于清 赵津田 余曦玥 吴文翠 刘雅琴 郭利娟 仝允正 张改平 黄凌 黄文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0,共11页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胁迫。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与目的基因特异结合并进行转录调控的蛋白质,在植物响应生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线虫与植物互作过程中,植物的转录因子通过调控其靶标基因的表达...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胁迫。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与目的基因特异结合并进行转录调控的蛋白质,在植物响应生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线虫与植物互作过程中,植物的转录因子通过调控其靶标基因的表达对线虫侵入作出响应。本文对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的发生和危害、植物转录因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线虫与寄主互作中的功能进行综述,并对响应线虫侵染的植物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前沿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深入开展线虫与寄主植物互作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寄生线虫 植物转录因子 功能分析 线虫与寄主植物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养分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阮文渊 任剑豪 +1 位作者 郭美娜 易可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2-1328,共7页
氮、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植物对氮磷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同时氮磷养分又会影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为此,植物如何整合适应不同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生物环境,以实现氮磷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是植物营养... 氮、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植物对氮磷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同时氮磷养分又会影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为此,植物如何整合适应不同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生物环境,以实现氮磷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是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的前沿新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氮磷养分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涉及氮磷养分介导的有益和有害生物互作研究,阐释了氮磷核心转录调控因子NLPs和PHRs在调控植物-微生物互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植物体内磷素感受蛋白SPXs在调控植物-微生物互作过程中的功能多样性。此外,本文还对未来氮磷养分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的关键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微生物 有益生物 有害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重要害虫与番茄攻防互作研究进展
10
作者 康志伟 渠成 +3 位作者 曹利军 林熠斌 孙江华 李建彩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40,共16页
番茄是重要的园艺作物,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生产国。近年来,番茄产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虫害威胁,包括传统重要害虫烟粉虱Bemisi tabaci、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及新出现的入侵害虫番茄... 番茄是重要的园艺作物,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生产国。近年来,番茄产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虫害威胁,包括传统重要害虫烟粉虱Bemisi tabaci、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及新出现的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解析番茄应答虫害的防御机制,尤其是具有高抗虫特性的野生番茄种质资源的抗虫机制,可以为番茄抗虫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同时关键的抗虫代谢物也可以指导更安全和生态友好的植物源新型绿色农药的开发。本文从植物抗虫的各个层次综述了番茄害虫与番茄等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主要包括:(1)刺吸式和咀嚼式昆虫唾液蛋白被番茄识别及对抗虫免疫的影响;(2)番茄抗虫防御信号转导网络和核心防御相关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3)植物抗虫性实现的结构和代谢机制,包括毛状体、酰基糖、酚胺、甾体生物碱和挥发性物质等应答虫害并发挥抗虫作用的分子和生态学机制。未来研究应利用单细胞转录组和空间转录组等新技术,结合基因编辑遗传操纵手段,进一步厘清番茄抗虫信号通路和防御物质的合成与调控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与昆虫之间的互作关系,为培育高产番茄抗虫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植物昆虫 昆虫唾液蛋白 防御信号转导 防御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与四种牧草间化感互作 被引量:33
11
作者 皇甫超河 陈冬青 +1 位作者 王楠楠 杨殿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32,共11页
选择对入侵植物化感作用具有耐受力的物种进行生物替代,有助于实现对被入侵生境有效的生态重建。本研究通过培养皿生测方法探讨了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与欧洲菊苣、红三叶、紫花苜蓿和一年生黑麦草之间的化感互作。结果表明黄顶菊和4种牧... 选择对入侵植物化感作用具有耐受力的物种进行生物替代,有助于实现对被入侵生境有效的生态重建。本研究通过培养皿生测方法探讨了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与欧洲菊苣、红三叶、紫花苜蓿和一年生黑麦草之间的化感互作。结果表明黄顶菊和4种牧草的化感活性取决于植物组织来源和浸提液浓度水平。黄顶菊茎叶及根系浸提液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对紫花苜蓿化感综合效应均小于0,表现出促进生长的作用;而对其他牧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同时紫花苜蓿浸提液也对黄顶菊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其茎叶和根系浸提液对黄顶菊的化感综合效应值分别达65%和93%,为较有替代潜力的牧草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顶菊 化感 生物入侵 植物互作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食动物与草地植物多样性的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2
作者 王德利 王岭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9-704,共6页
动物-植物互作关系一直是草地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草地放牧系统中的动植物界面上,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突出而敏感,因此,对动物与植物多样性的互作关系探讨,有益于深刻阐释放牧系统的稳定性与持久性机制。本文综述了有关草食动物... 动物-植物互作关系一直是草地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草地放牧系统中的动植物界面上,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突出而敏感,因此,对动物与植物多样性的互作关系探讨,有益于深刻阐释放牧系统的稳定性与持久性机制。本文综述了有关草食动物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作用结果、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植物多样性对草食动物生产性能、多度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就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几点建议:扩展动物多样性及不同动物组合对植物多样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加强有关植物多样性变化对草食动物、特别是大型草食性动物的反馈作用过程研究;加强对动物采食行为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动物采食对植物多样性响应机制的认识;加强草食动物与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动态互作关系研究,以及这种互作关系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功能的影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草食动物 动物多样性 采食行为 放牧 植物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携带花粉网络的构建及其与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佳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昆虫的访问不等同于授粉,了解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的真实相互作用关系是构建传粉网络的关键步骤。本文阐述了昆虫携带花粉网络构建的关键因素和方法,分析了昆虫携带花粉网络与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利弊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两种网络可... 昆虫的访问不等同于授粉,了解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的真实相互作用关系是构建传粉网络的关键步骤。本文阐述了昆虫携带花粉网络构建的关键因素和方法,分析了昆虫携带花粉网络与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利弊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两种网络可以相互补充,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与传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携带花粉网络 构建 植物-传粉者网络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微生物互作中光合作用的地位与作用
14
作者 刘慧迪 王智慧 田小卫 《植物医学》 2024年第6期32-41,共10页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物理特性和生化免疫防御机制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光合作用作为植物应对病原微生物侵染中的重要一环,不仅为支持植物防御反应提供必要的能量和代谢产物,还通过信号传导、基因表达调控等多种方式增强植物...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物理特性和生化免疫防御机制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光合作用作为植物应对病原微生物侵染中的重要一环,不仅为支持植物防御反应提供必要的能量和代谢产物,还通过信号传导、基因表达调控等多种方式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进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深入理解光合作用与植物-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病害防控以及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综合分析病原微生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组织结构及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简要总结了光合作用变化的因素、光合作用在病害预测中的应用及其与植物免疫的关系,为研究植物在病原微生物胁迫下光合作用的响应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 植物-病原 植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鸟类传播种子及其食源植物间的相互关系
15
作者 杨杰 吴明康 +4 位作者 黄小龙 张旭 彭韬 翟奖 冉景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6,118,共8页
以贵州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域,观察鸟类物种并收集鸟粪,分离粪便内残渣中保留完整的种子,同时以去除果肉(皮)的种子、未经处理种子为对照进行萌发试验,分析食果鸟与食源植物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消化道后的鸟粪... 以贵州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域,观察鸟类物种并收集鸟粪,分离粪便内残渣中保留完整的种子,同时以去除果肉(皮)的种子、未经处理种子为对照进行萌发试验,分析食果鸟与食源植物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消化道后的鸟粪含种率为79.90%,含种数最多时为104粒,含种种类约为每份1~5种,其中,每份含1、2种种子的数量占比分别为63.40%、28.17%。经消化道的种子萌发率为22.22%,其与去除果肉(皮)的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未处理种子的萌发率。食果鸟粪便内共鉴定出食源植物5目10科11种,其物种果实主要以聚花果为主。取食多样性高的鸟类为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及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不同月份食果鸟取食食源植物的数量有明显差异(P<0.05),取食高峰期为8—11月份。不同生境间食果鸟及食源植物也存在一定差异。食源植物为鸟类提供食物,而鸟类取食活动扩大了植物的传播距离,且经鸟类消化道的种子萌发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鸟类传播 种子萌发 植物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的细胞程序化死亡 被引量:3
16
作者 孔琼 杨红玉 +4 位作者 王云月 霍达 胡海林 刘振华 秦丽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细胞程序化死亡(PCD)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或抗逆过程中,而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的PCD已成为当前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的概念、检测方法、植物与病原物互作间的细胞程序化死亡及调控机理等方面进行... 细胞程序化死亡(PCD)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或抗逆过程中,而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的PCD已成为当前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的概念、检测方法、植物与病原物互作间的细胞程序化死亡及调控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程序化死亡 植物-病原物 调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与植食性昆虫的分子互作:基础与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静静 高庆 +1 位作者 李承哲 娄永根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1-908,共8页
植物与植食性昆虫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分子互作。首先,植食性昆虫会利用自身的嗅觉和味觉化学感觉系统,通过对植物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编码与解析,结合对植物颜色、形状等物理信息的感觉与编码,定位及确定寄主植物。其次,植物可... 植物与植食性昆虫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分子互作。首先,植食性昆虫会利用自身的嗅觉和味觉化学感觉系统,通过对植物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编码与解析,结合对植物颜色、形状等物理信息的感觉与编码,定位及确定寄主植物。其次,植物可以通过位于细胞膜的受体识别植食性昆虫相关模式分子和损伤相关模式分子,启动由早期信号事件和植物激素信号途径介导的防御反应,并由此而影响植食性昆虫的种群适合度。最后,为抵御寄主植物的防御反应,植食性昆虫会通过复杂多样的反防御策略适应或抑制寄主植物的防御反应。本文对如上所述的植物与植食性昆虫分子互作研究进展及由此而开发的一些害虫防控新技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与植食性昆虫分子 植物防御反应 挥发物 激发子 害虫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对植物——微生物互作反应的调控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民和 王国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03-208,共6页
植物对微生物信号接收、传递及应答的研究是当前植物———微生物互作的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具吸引力的课题之一 ,Ca2 +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证实的植物细胞内信号。大量研究表明 ,Ca2 +也参与了植物———微生物互作的信号传递。近 15年来 ... 植物对微生物信号接收、传递及应答的研究是当前植物———微生物互作的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具吸引力的课题之一 ,Ca2 +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证实的植物细胞内信号。大量研究表明 ,Ca2 +也参与了植物———微生物互作的信号传递。近 15年来 ,随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Ca2 +在植物———微生物互作中生理意义的认识大为加深。从Ca2 +信号的研究方法、Ca2 +在植物抗病防卫反应中的作用、Ca2 +在植物———微生物共生关系中的作用及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植物-微生物 信号传导 研究法 调控 抗病防卫反应 共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与微生物的互作和微生物群落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湘民 兰波 +1 位作者 黄瑞荣 付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从根系分泌物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对植物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及微生物群落的管理三方面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与微生物的 根围 微生物群落 生物系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毒载体在植病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成伟 裴冬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7-30,37,共5页
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研究中,植物抗性基因和病原菌无毒基因的研究是两个重要的热点。利用植物病毒沉默载体构建的VIGS(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体系研究植物的防御机制;利用植物病毒表达载体克隆和研究病原菌的无毒基因,将使我... 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研究中,植物抗性基因和病原菌无毒基因的研究是两个重要的热点。利用植物病毒沉默载体构建的VIGS(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体系研究植物的防御机制;利用植物病毒表达载体克隆和研究病原菌的无毒基因,将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植物和病原菌互作的分子机理,最终为培育番茄白粉病持久抗性品种打下理论基础。对植物病毒载体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就我们承担的课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与病原菌 病毒沉默载体 病毒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