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苹果酸乳酸转化菌株RF17的鉴定及安全性评价
1
作者 任香芸 何志刚 +2 位作者 李维新 林晓姿 梁璋成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61-265,共5页
通过形态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及pheS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菌株RF17的种属类别进行鉴定,并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检测菌株的安全性,为菌株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RF17菌株细胞呈杆状,革兰氏反应为阳性,菌株可利... 通过形态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及pheS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菌株RF17的种属类别进行鉴定,并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检测菌株的安全性,为菌株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RF17菌株细胞呈杆状,革兰氏反应为阳性,菌株可利用49种糖醇中的32种,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该菌的MTD>61.2g·kg-1体重,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属无毒,可安全应用于食品类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RF17 鉴定 安全性 植物杆菌植物亚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后生元菌株的抑菌特性研究及其细菌素基因簇的挖掘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晓妍 沙沈菲 +4 位作者 郭丽丹 贾爽 周婉婷 陈雨滢 汪立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10,共10页
本文旨在筛选一株可拮抗中国大鲵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后生元菌株,并对其进行抑菌特性的研究和细菌素基因簇的挖掘。以中国大鲵病原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2)为指示菌,筛选一株产细菌素乳酸菌株并评估其药敏特性;采用有机... 本文旨在筛选一株可拮抗中国大鲵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后生元菌株,并对其进行抑菌特性的研究和细菌素基因簇的挖掘。以中国大鲵病原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2)为指示菌,筛选一株产细菌素乳酸菌株并评估其药敏特性;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初步纯化菌株产细菌素;通过pH、温度和消化酶耐受性、贮藏稳定性、抑菌谱及最小抑菌(MIC)和杀菌浓度(MBC)共六类指标评价细菌素的抑菌特性;溶血反应与细胞毒性实验测试细菌素对Ah2的抑菌效果,经扫描电子显微镜初步探究细菌素的抑菌机制;经由紫外全波长扫描定性细菌素以及Tricine-SDS-PAGE电泳测定细菌素的分子量范围;最后根据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挖掘其潜在的细菌素基因簇(RiPPs)。结果显示,从青岛市售腐乳中筛出一株产细菌素植物乳植物杆菌M4L1(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M4L1)。初步纯化M4L1产细菌素并命名为LP01。细菌素LP01具备良好的消化酶耐受性,且在pH2~10、-20~121℃和9个月贮藏期内均表现出稳定的抑菌活性,并对单增李斯特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等14株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LP01对Ah2的MIC和MBC分别为12.94和25.88μg/mL。经MBC浓度的LP01处理后的Ah2,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均得到明显缓解;SEM观察其通过破坏Ah2的细胞壁具有抑制或杀伤作用。LP01在波长200~220 nm处的肽类特征吸收峰显著,电泳后条带显示其分子量在3.3~4.0 kDa,LP01为小分子肽类细菌素。此外,基因注释到M4L1有2个细菌素基因簇(RiPPs),对应产物分别为Plantaricin K和Plantaricin E,均属于植物乳杆菌Ⅱ类细菌素。菌株M4L1不仅含有多种抗菌物质相关基因簇,而且其细菌素LP01具备了优良的抑菌性能,能有效抑制多种水产病原菌、食物腐败菌及食源性致病菌等。产细菌素植物乳植物杆菌M4L1作为一株潜在的后生元菌株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植物乳植物杆菌 后生元 细菌素 基因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复方中草药产多糖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嘉懿 张红星 +4 位作者 谢远红 熊利霞 高秀芝 刘慧 连正兴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3-87,共5页
【目的】利用复合益生菌(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Zhang-LL和副干酪乳杆菌KL1)发酵复方中草药,考察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定发酵工艺参数。【方法】Zhang-LL和KL1菌株经活化、扩增后发酵复方中草药,从发酵液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多水平试验... 【目的】利用复合益生菌(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Zhang-LL和副干酪乳杆菌KL1)发酵复方中草药,考察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定发酵工艺参数。【方法】Zhang-LL和KL1菌株经活化、扩增后发酵复方中草药,从发酵液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多水平试验(复方中药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接种量、发酵时间)和正交试验设计,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发酵后多糖含量和得率,确定最优条件。【结果】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pH5.0,接种量5%,发酵温度34℃,时间72h。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复方中药液的多糖得率为1.13%,是优化前的1.65倍,未发酵的2.5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杆菌植物亚种 副干酪杆菌 复方中草药 发酵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