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日光温室番茄应用植物补光灯效果试验
被引量:8
- 1
-
-
作者
赵凯旋
苏丹
杨绒娥
-
机构
西安市临潼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
出处
《西北园艺(综合)》
2021年第4期47-49,共3页
-
文摘
西安市临潼区冬季气温较低,蔬菜生产以日光温室番茄为主,现有面积2600余亩。番茄喜光喜温,但冬季该地区日光较弱,照射时间较短,造成番茄产量、品质不佳,市场竞争力不足,价格偏低。增加补光灯延长温室光照时长,可以加速番茄生长发育,提升植株光合作用效率,加强光合产物合成,健壮番茄植株,提高亩产,提升品相,提前1周上市。为了验证延长温室光照时间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抗性等方面的影响,我们实施了温室番茄植物补光灯应用效果试验。
-
关键词
番茄植株
温室番茄
光合产物
植株光合作用
番茄产量
补光灯
照射时间
冬季气温
-
分类号
S6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甘蓝黑腐病识别与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梁元凯
夏正丽
刘润安
李阳辉
-
机构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果业管理局
王益区林业工作站
铜川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
出处
《西北园艺(蔬菜)》
2016年第1期43-44,共2页
-
文摘
黑腐病是危害甘蓝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成株染病后常出现叶斑和叶脉变黑,直接影响植株光合作用,田间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植株大量死亡,直接影响生产效益。为了有效防控甘蓝黑腐病的发生,现对该病症状的识别、病原菌侵染规律以及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介绍如下:1症状特征甘蓝幼苗和成株均可能发病。幼苗染病,子叶呈水浸状,逐渐枯死。成株发病多从叶缘开始,形成“V”字形黄褐色病斑,边缘有黄色晕环,病斑扩大后周围叶片组织变黄或枯死。
-
关键词
甘蓝黑腐病
防控技术
叶缘
病原菌侵染
有效防控
叶片组织
植株光合作用
水浸状
田间发病
色晕
-
分类号
S436.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大棚瓜果菜接种线虫疫苗防病又高产
- 3
-
-
作者
张世明
梁玉忠
张晶晶
-
机构
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
-
出处
《农业知识》
2004年第2期28-28,共1页
-
文摘
对大棚瓜果菜造成危害的线虫有4种:穿刺线虫、根结线虫、球脆线虫和珍珠线虫。它们是土壤中一类体积小、密度大、移动性强、繁殖速度快、危害严重的隐蔽性害虫,一年四季4种线虫交替发生。
-
关键词
瓜果菜
繁殖速度
珍珠线
移动性
植株光合作用
流脓
毛细根
花果
花生秧
剧药
-
分类号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浅析蚕豆覆盖地膜的增产效应
被引量:1
- 4
-
-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13年第7期11-12,共2页
-
文摘
在山地应用地膜覆盖蚕豆栽培技术,即盖膜与不盖膜(同地块)相比,盖膜蚕豆的株高、有效枝、有效荚、荚粒数、百粒重等经济指标明显增加,从而大幅度增加旱地蚕豆的产量。云南旱地较多,加之经常出现干旱的特点,更加适应地膜覆盖栽培蚕豆。1、盖膜对蚕豆生长环境的影响1)提高土壤温度蚕豆种植垄面覆盖地膜能提高土壤温度,由于地膜作用。
-
关键词
增产效应
盖膜
地膜覆盖栽培
土壤温度
粒数
土层温度
植株性状
鼓粒
植株光合作用
生育期间
-
分类号
S643.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葡萄防雹减灾技术
- 5
-
-
作者
于勇
王岩
管峰
-
机构
山东省曲阜市林业局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年第9期36-36,共1页
-
文摘
冰雹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性天气,葡萄生长季节遇到冰雹天气常受到机械伤害,若伴有大风,伤害程度会加重。葡萄遭遇雹灾主要表现为枝蔓折断、劈裂,叶片破损、脱落,果粒破伤、脱落,架面歪斜、倒塌等,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导致树势衰弱,降低当年葡萄产量和品质。目前防止雹灾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树冠上方设置防雹网。葡萄园架设防雹网主要材料有3种,即立柱、网架、雹网,辅助材料有架垫、铁丝、压网线等。
-
关键词
防雹
冰雹天气
减灾技术
植株光合作用
灾害性天气
网主
生长季节
伤害程度
机械伤害
水泥柱
-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避雨栽培可提高猕猴桃果实品质
- 6
-
-
作者
王世明(摘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果业信息》
2021年第3期55-55,共1页
-
文摘
据《中国果树》2021年第3期《避雨栽培对红阳猕猴桃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古咸彬等)报道,以露地和避雨栽培条件下的红阳猕猴桃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园地温湿度、植株光合作用、果实品质等指标,研究避雨栽培对猕猴桃生长微环境、叶片光合能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关键词
避雨栽培
果实品质
红阳猕猴桃
猕猴桃果实
植株光合作用
叶片光合
温湿度
露地
-
分类号
S663.9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山西省冬小麦科学施肥技术
- 7
-
-
作者
兰晓庆
-
机构
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4年第17期69-71,共3页
-
文摘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而且吸收的量也很多,其中碳(C)、氢(H)、氧(O)占小麦干物质量的90%以上,它们主要是植株光合作用的产物。氮(N)、磷(P)、钾(K)等灰分元素仅占小麦干物质量的5%左右,主要来源于土壤中本身养分含量和生长期间的施肥供给。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分孽到越冬,麦苗虽小,但需氮量较大,占生长期总需要量的13.5%,另一个是拔节到孕穗,植株生长迅速,需要量急剧增加,占生长期总需要量的37.3%。
-
关键词
科学施肥技术
灰分元素
干物质量
生长发育需要
植株光合作用
麦苗生长
目标产量
供肥性能
分孽
需氮量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