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棱镜门事件看我国信息安全环境与对策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克楠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6-48,共3页
文章梳理棱镜门事件,探讨我国信息安全环境,提出增强我国信息安全的措施,包括:战略定位是前提、理念意识是先导、体制架构是关键、技术能力是基础,以及管理水平是保障。
关键词
棱镜门事件
信息安全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棱镜门”事件及其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和启示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印昌
朱新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7,共5页
"棱镜门"事件掀开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大规模的监听丑闻,暴露了美国政治双重标准的虚伪和霸权主义;同时引发了各国对网络信息安全、政治安全的反思和警醒。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就要高度重视"...
"棱镜门"事件掀开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大规模的监听丑闻,暴露了美国政治双重标准的虚伪和霸权主义;同时引发了各国对网络信息安全、政治安全的反思和警醒。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就要高度重视"棱镜门"事件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不断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政治安全的认识和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棱镜
门
”
事件
政治安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资本主义系统世界对公共领域的入侵及其后果——从美国“棱镜门”事件谈起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继荣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6,99,共5页
公共领域是作为私人的公众借助于公共媒体公开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见和建议的言说平台。作为私人的公众和言论自由是哈贝马斯理想公共领域形成的基本条件。资本主义权力系统和资本系统对现代公共领域的入侵使其面临着不可...
公共领域是作为私人的公众借助于公共媒体公开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见和建议的言说平台。作为私人的公众和言论自由是哈贝马斯理想公共领域形成的基本条件。资本主义权力系统和资本系统对现代公共领域的入侵使其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封建化"危机,并造成其公共性"褪色"的困境。此次"棱镜门"事件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权力系统对公众自由表达权利的戕害,不仅暴露了其所谓"言论自由"的非自由本质,而且破坏了西方公共领域"话语民主"的一贯传统。公共领域也由此从理性批判、公开辩论的空间蜕变为一个利益争夺的场所或公众表达个人私密情感和"交换彼此品味与爱好"的私人"会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权力系统
资本系统
公共领域
“
棱镜
门
”
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棱镜门事件看我国信息安全环境与对策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克楠
机构
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6-48,共3页
文摘
文章梳理棱镜门事件,探讨我国信息安全环境,提出增强我国信息安全的措施,包括:战略定位是前提、理念意识是先导、体制架构是关键、技术能力是基础,以及管理水平是保障。
关键词
棱镜门事件
信息安全
国家安全
Keywords
Prism Gate
information safety
national security
分类号
G20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棱镜门”事件及其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和启示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印昌
朱新光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亚洲学研究中心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7,共5页
文摘
"棱镜门"事件掀开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大规模的监听丑闻,暴露了美国政治双重标准的虚伪和霸权主义;同时引发了各国对网络信息安全、政治安全的反思和警醒。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就要高度重视"棱镜门"事件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不断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政治安全的认识和治理能力。
关键词
“
棱镜
门
”
事件
政治安全
影响
分类号
D630.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资本主义系统世界对公共领域的入侵及其后果——从美国“棱镜门”事件谈起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继荣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北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6,99,共5页
文摘
公共领域是作为私人的公众借助于公共媒体公开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见和建议的言说平台。作为私人的公众和言论自由是哈贝马斯理想公共领域形成的基本条件。资本主义权力系统和资本系统对现代公共领域的入侵使其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封建化"危机,并造成其公共性"褪色"的困境。此次"棱镜门"事件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权力系统对公众自由表达权利的戕害,不仅暴露了其所谓"言论自由"的非自由本质,而且破坏了西方公共领域"话语民主"的一贯传统。公共领域也由此从理性批判、公开辩论的空间蜕变为一个利益争夺的场所或公众表达个人私密情感和"交换彼此品味与爱好"的私人"会馆"。
关键词
资本主义
权力系统
资本系统
公共领域
“
棱镜
门
”
事件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棱镜门事件看我国信息安全环境与对策
王克楠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棱镜门”事件及其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和启示
陈印昌
朱新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资本主义系统世界对公共领域的入侵及其后果——从美国“棱镜门”事件谈起
刘继荣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