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地表CH_4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小飞 杨智杰 +3 位作者 谢锦升 易黎明 钟小剑 杨玉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2,共6页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地表CH4氧化速率进行17个月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2009-04—2010-08),天然林与人工林均表现为大气CH4汇,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地表CH4年均氧化速率分别为32.01...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地表CH4氧化速率进行17个月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2009-04—2010-08),天然林与人工林均表现为大气CH4汇,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地表CH4年均氧化速率分别为32.01和25.31μg·m-2h-1,天然林地表CH4氧化速率为10.83~75.02μg·m-2h-1,人工林地表CH4氧化速率为7.66~46.40μg·m-2h-1;地表CH4氧化速率受土壤温度、含水量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土壤体积含水量显著影响地表CH4氧化速率,而土壤温度对地表CH4氧化速率的影响则因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深度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转换 天然林 人工林 CH4氧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转换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斐 马锐豪 +2 位作者 夏开 温正宇 徐小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240,共8页
为了研究林型转换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在安徽皖南地区蔡家桥林场选取了马尾松次生林、湿地松人工林以及杉木人工林3种森林类型,分别采集了0—10,10—30,30—50 cm的土壤,测定了土壤有机碳(SOC)、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 为了研究林型转换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在安徽皖南地区蔡家桥林场选取了马尾松次生林、湿地松人工林以及杉木人工林3种森林类型,分别采集了0—10,10—30,30—50 cm的土壤,测定了土壤有机碳(SOC)、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E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以及土壤理化指标,分析了林型转换后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马尾松次生林转换成湿地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后主要对0—1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产生影响,其中土壤SOC,POC,EOC含量均在林型转换后出现下降,DOC含量上升,而MBC在林型转换前后无显著差异。(2)林型转换后各土层POC/SOC均出现下降,DOC和EOC占SOC比例总体呈升高趋势,MBC/SOC则未表现出明显规律。(3)土壤有机碳与活性碳组分以及TN,EC,NH+4-N,NO-3-N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活性碳组分之间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马尾松次生林转换成湿地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主要导致了表层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及其稳定性下降,影响了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对深层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影响较小,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林型、微生物活性和管理干扰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转换 林分类型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更新方式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高艳丽 杨智杰 +1 位作者 张丽 熊德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31,共8页
【目的】探索亚热带米槠常绿阔叶林转换为人促更新林和人工林后的土壤氮矿化作用的变化,为评价和选择森林经营方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亚热带米槠常绿阔叶天然林、人促更新常绿阔叶林和米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森林类型表层(0~10... 【目的】探索亚热带米槠常绿阔叶林转换为人促更新林和人工林后的土壤氮矿化作用的变化,为评价和选择森林经营方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亚热带米槠常绿阔叶天然林、人促更新常绿阔叶林和米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森林类型表层(0~10和10~20 cm)土壤的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含量,并采用室内氮矿化培养方法测定土壤氮矿化速率,研究不同经营方式对森林土壤氮矿化作用的影响。【结果】天然林转换为人促更新林和人工林后,0~10和10~20 cm土层土壤NH^(+)_(4)-N含量分别下降5%~13%和16%~25%,NO^(-)_(3)-N含量分别增加1.4%~241%和68%~871%,且人促更新林NH^(+)_(4)-N含量比人工林高3%~27%,人促更新林NO^(-)_(3)-N含量比人工林低40%~65%;天然林转换后,人促更新林和人工林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分别下降11%~12%和27%~50%,人促更新林土壤净氮矿化速率显著高于人工林,净硝化速率显著低于人工林。【结论】与人工林相比,人促更新营林方式的干扰活动程度低,林地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大,同时土壤净氮矿化速率高且硝化速率低,向土壤输入更多的有效性氮源。因此,人促更新方式有利于土壤氮保存和提高氮素有效性,在氮素养分循环方面比人工林经营方式更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转换 营林方式 人促更新林 土壤氮矿化作用 土壤硝化作用 亚热带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robacterium-mediate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Camptotheca acuminata
4
作者 王慧梅 祖元刚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16-318,共3页
UGPase gene related with wood cellulose synthesis was transferred into C. acuminata using the method of Agrobacte- rium-mediate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nd an efficient transforma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C. acum... UGPase gene related with wood cellulose synthesis was transferred into C. acuminata using the method of Agrobacte- rium-mediate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nd an efficient transforma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C. acuminata on the basis of evaluations of several factors affecting Agrobacterium-mediated DNA transfer rate. The highest transformation rate was achieved when pre-cultttred leaf explants were infected with an Agrobacterium culture corresponding to OD600 (0.5) for 10 min, and cultured on explant regeneration medium for three days. The results of Southern hybridization showed that genomic DNA of the kanamycin-resistant shoots to an UGPase gene probe substantiate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ransgen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6%) was achieved under the optimized transformation procedure, This system should facilitate the introduction of important useful genes into C, acumin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transformation Camptotheca acuminata UGpase ge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