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兰市不同立地因子下的森林质量评价
1
作者 李亮 孟祥龙 +3 位作者 孟范辉 赵大生 隋月鹏 张骁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8-32,37,共6页
本文利用舒兰市2019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库,从地貌、坡向、坡位和坡度4个方面分析了全市森林质量。结果表明:全市森林综合质量指数为0.597,森林质量等级为中等水平。不同地貌、坡向、坡位和坡度的森林质量等级为中等水平的面积所占比例最... 本文利用舒兰市2019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库,从地貌、坡向、坡位和坡度4个方面分析了全市森林质量。结果表明:全市森林综合质量指数为0.597,森林质量等级为中等水平。不同地貌、坡向、坡位和坡度的森林质量等级为中等水平的面积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差等级,好等级的最少。结合舒兰市的实际情况,认为研究结论真实反映了舒兰市的森林资源质量,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兰市 立地因子 森林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市森林质量评价研究
2
作者 刘成杰 吕少杰 +2 位作者 李海勇 王斌 李建东 《热带林业》 2024年第4期83-87,共5页
以烟台市30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样地森林质量为目标层,以林分稳定性、林分生产力、森林生态效能为评价准则层,以单位面积乔木株数、森林健康程度、郁闭度、树种结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土层厚度、单位面积蓄积量、生... 以烟台市30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样地森林质量为目标层,以林分稳定性、林分生产力、森林生态效能为评价准则层,以单位面积乔木株数、森林健康程度、郁闭度、树种结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土层厚度、单位面积蓄积量、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量、植被碳密度等为评价指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森林质量。结果表明:林分生产力是评价森林质量的主导因素;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树种结构综合权重最大,占总权重的0.6181,是评价森林质量的重要因子。从总体上看,样地森林质量集中分布在“一般”和“较差”等级,分别占总样地的36.67%和26.66%,通过精准提升森林质量,进一步优化林分结构,调整树种组成,全面提高森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蔡家川林场森林质量评价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乃江 张文辉 +3 位作者 同金霞 范少辉 陆元昌 Callie Jo Schweitzer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3,共7页
在综合考虑林分结构、群落演替特征和林地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方法,以陕西延安市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例,构建天然次生林森林质量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得到油松林、辽东栎林、白桦林、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油松-白桦混交... 在综合考虑林分结构、群落演替特征和林地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方法,以陕西延安市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例,构建天然次生林森林质量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得到油松林、辽东栎林、白桦林、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油松-白桦混交林和辽东栎-白桦混交林的综合质量评分值。结果表明:采用森林结构、演替趋势和林地生产力3大类8个评价指标(郁闭度、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枯枝落叶厚度、乔木蓄积量、灌草生物量、幼苗数量及优势种幼树幼苗与乔木数量之比)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该地区次生林质量状况,森林结构对森林质量影响较大,群落演替状况次之,林地生产力影响较小,评价指标对森林质量的贡献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分郁闭度0.3562,枯枝落叶厚度0.2116,优势种幼树幼苗与乔木数量之比0.1305,均匀度0.1058,乔木蓄积量0.0826,物种丰富度0.0644,幼苗数量0.0372,灌草生物量0.0118;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10多年来,蔡家川林场林分综合得分值28.0~92.2,接近一半的森林处于较好水平,质量差和较差的林分极少,油松、辽东栎及油松-辽东栎天然次生林质量相对较好,林分综合得分值65~73,而白桦林、辽东栎-白桦混交林和油松-白桦混交林的林分质量较差,综合评分值均低于60.00;该评价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解决森林质量评价中的量化问题,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可以在黄土高原其他地区的次生林质量评价中借鉴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次生林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小班尺度用材林森林质量评价——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为例 被引量:29
4
作者 莫可 赵天忠 +1 位作者 蓝海洋 李维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研究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用材林的森林质量,对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类,以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各森林质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据此合理构建了小班尺度的用材林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林木因子、林下植被、土层条件和地形条件4个评... 为研究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用材林的森林质量,对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类,以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各森林质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据此合理构建了小班尺度的用材林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林木因子、林下植被、土层条件和地形条件4个评价方面,并根据因子分析法的数据计算了指标权重。基于所得指标体系,提出了以小班为尺度的森林质量指数即小班质量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了将乐国有林场明头山工区和余坊工区共325个小班的质量指数,并得到了小班质量指数较优的各经营类型小班的树种比例和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1)幼龄林阶段的小班质量指数较低,中龄林、近熟林阶段逐渐升高,到成熟林、过熟林阶段则达到稳定。2)在各龄组下,明头山工区的小班质量情况均优于余坊工区。3)从质量分级标准来看,2个工区都没有达到优级质量标准的小班,达到良级质量标准的小班也仅有少数,2个工区的森林质量都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研究提出的小班尺度用材林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数据来源方便,权重赋值客观,计算结果便于比较。基于该指标体系计算得到的小班质量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森林经营的综合效益,并为未来森林经营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质量评价 小班尺度 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质量评价研究探讨 被引量:28
5
作者 毛淑娟 胡月明 《广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67-71,共5页
森林质量性状的改善对于维系和增加森林资源至关重要,但在我国森林经营管理中一直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加,森林质量却在下降。目前,森林质量问题已开始受到关注。文章在介绍国内外森林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基础上,提... 森林质量性状的改善对于维系和增加森林资源至关重要,但在我国森林经营管理中一直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加,森林质量却在下降。目前,森林质量问题已开始受到关注。文章在介绍国内外森林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森林质量评价应分别从林分水平、景观水平、区域水平进行多重尺度的评价的观点。并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从三个尺度水平对白云区生态公益林质量进行评价,为管理生态公益林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保护和建设好生态公益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质量评价 林分水平 景观水平 区域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山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20
6
作者 黄国胜 王雪军 +2 位作者 孙玉军 魏建祥 孙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80,共6页
该文利用河北省山区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数据,从森林生态环境背景、森林生长状态和森林自然性3个方面来构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生态因子质量等级评分法、加权综合质量指数法系统地评价了河北省山区森... 该文利用河北省山区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数据,从森林生态环境背景、森林生长状态和森林自然性3个方面来构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生态因子质量等级评分法、加权综合质量指数法系统地评价了河北省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状况.结果表明:①在1988—2001年,河北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尽管有些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逐渐变好的趋势.②河北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等级好、中、差所占的比重大小悬殊,其中质量等级为中等的所占比重最大,说明了河北山区提高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还有很大的潜力.③1988年以来,森林自然性指数值随时间呈现出总体上的变小趋势,说明了该地区森林受到人为干扰程度在日益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 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河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普洱县森林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平书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3期13-15,共3页
简述了森林立地质量评价及其意义,并较详细地论述了普洱县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等。最后,得出了评价结果。
关键词 普洱县 森林立地质量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 思茅松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类调查的滕州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策略探析
8
作者 李久峰 徐昌建 +1 位作者 刘新 秦荣荣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以滕州市2个森林资源一类调查样点第七、第八、第九次清查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森林资源的质量评价认识森林经营对森林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在我国森林质量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应及时构建合理、准确、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森林... 以滕州市2个森林资源一类调查样点第七、第八、第九次清查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森林资源的质量评价认识森林经营对森林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在我国森林质量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应及时构建合理、准确、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明确目标、指明方向;将森林质量评价服务于森林经营决策、管理的全部流程,做到精准评价立地质量和适地适树、精细森林经营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类调查 森林质量评价 适地适树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蕉岭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齐也 江瑶 张中瑞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4期91-95,共5页
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能够客观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状况,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东蕉岭生态公益林进行森林质量评价,构建生态公益林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标准,计算得到... 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能够客观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状况,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东蕉岭生态公益林进行森林质量评价,构建生态公益林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标准,计算得到综合质量评分值。结果表明:采用林分对环境的影响和林分稳定性两大类10个评价指标(平均胸径、平均高、郁闭度、活立木公顷蓄积、龄组、优势树种、树种结构、森林群落结构、植被盖度、灾害等级)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该地区森林质量状况。其中,植被盖度对森林质量影响较大,郁闭度和树种结构次之,优势树种影响较小。总体来看,蕉岭生态公益林资源质量等级为中等,主要表现为植被盖度较高,郁闭度良好,活立木公顷蓄积量、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处于中等水平,受灾程度轻,森林群落结构较完整,优势树种以本地优势树种为主,树种结构以相对纯林和纯林居多、混交林较少,林分以中龄林和过熟林居多。蕉岭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应加强森林抚育,注重林分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生态公益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研究进展
10
作者 叶秋慧 庄晓纯 +1 位作者 黄康荣 徐放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1期31-33,共3页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的森林资源情况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当前森林质量不高的限制因素主要有:(1)自然因素的影响;(2)管理理念和方法不到位;(3)投入资金不足等方面。本文总结了研究者提出的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方式与建议,提...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的森林资源情况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当前森林质量不高的限制因素主要有:(1)自然因素的影响;(2)管理理念和方法不到位;(3)投入资金不足等方面。本文总结了研究者提出的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方式与建议,提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实现需要从:(1)明确森林质量提升目标;(2)推广科学管理理念,完善林业管理体制;(3)使用先进技术,降低全周期营林成本;(4)实现森林的多元化利用等方面同时入手,构建新型森林管理技术体系,转变林业发展的模式,最终实现森林质量全方位精准提升与经济高度发展间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高效培育 森林质量评价 林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