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6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长沙市区森林覆盖率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凤武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1-5,16,共6页
以湖南省长沙市区为研究区,采用地理空间数据云提供的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共三期Landsat系列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最小距离、决策树、随机森林四种分类器对长沙市区的森林覆盖信息进行提取,结果如下:支持向量机分类总精度为79.08%,K... 以湖南省长沙市区为研究区,采用地理空间数据云提供的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共三期Landsat系列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最小距离、决策树、随机森林四种分类器对长沙市区的森林覆盖信息进行提取,结果如下:支持向量机分类总精度为79.08%,Kappa系数为0.64;最小距离法分类总精度为82.86%,Kappa系数为0.73;决策树分类总精度为91.95%,Kappa系数为0.88;随机森林分类总精度达94.95%,Kappa系数达0.92。对比这4个分类方法的总精度,随机森林对长沙市区分类的精度最高。由于城市建设和开发进程不断推进,2000—2020年长沙市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林地面积从973.03 km^(2)减少到700.39 km^(2),森林覆盖率由44.55%下降到32.07%。此研究结果能为长沙市森林覆盖信息的提取提供更适合的方法和技术,并为类似区域进行大面积的生态环境管理及治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遥感 LANDSAT 随机森林 森林覆盖率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森林覆盖率提升对策
2
作者 兰锦龙 《山西林业》 2024年第S02期8-9,共2页
全面提升森林覆盖率,加快国土绿化,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介绍了制约山西省森林覆盖率提升的技术因素及提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提升森林覆盖率的建议。
关键词 山西省 森林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的灰色评价和模型预测 被引量:14
3
作者 邱微 李崧 +1 位作者 赵庆良 张建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49-1651,共3页
森林覆盖率是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中一项重要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木蓄积量和森林面积是主要因素.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黑龙江省1994~2005年森林覆盖率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GM(1,1)... 森林覆盖率是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中一项重要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木蓄积量和森林面积是主要因素.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黑龙江省1994~2005年森林覆盖率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森林覆盖率的发展趋势,预测得到2006年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为43.90%,2007年为44.14%.原始数据具有连续性、可比性特征,预测结果经检验,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森林覆盖率 黑龙江省 灰色关联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流域上游土石山区和黄土区森林覆盖率变化的水文影响模拟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淑兰 于澎涛 +3 位作者 张海军 王彦辉 贺亮亮 李振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8-1078,共11页
泾河流域上游是黄土高原的重要水源地和退耕还林工程区,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定量评价区内森林覆盖增加的水文影响对科学指导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区域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为了在尽量排除地形、土壤、气候等作用的基础上定... 泾河流域上游是黄土高原的重要水源地和退耕还林工程区,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定量评价区内森林覆盖增加的水文影响对科学指导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区域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为了在尽量排除地形、土壤、气候等作用的基础上定量评价森林的影响,将泾河上游划分为土石山区和黄土区,分别制定了多种森林恢复情景,利用分布式流域生态水文模型(SWIM)模拟评价了森林覆盖率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对流域年蒸散量、年产流量、年地下水补给量、年土壤深层渗漏量及日径流洪峰的影响。土石山区模拟结果表明,增加森林覆盖将增加流域蒸散和减少流域产流,如现有森林覆盖(占全流域面积比例为13.8%)情景与现有森林变为草地(占全流域面积比例为0)情景相比时,流域年蒸散量从445.4 mm变为427.7 mm(减少了17.4 mm和4%);年产流量从42.4 mm变为53.5 mm(增加了11.1 mm和26.3%),年地下水补给量从61.6 mm变为76.9 mm(增加了15.3 mm和24.8%),年深层渗漏量从72.9 mm变为88.3 mm(增加了17.7 mm和24.3%);平均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0%,导致流域年蒸散量增加12.8 mm,年产流量减少8.0 mm,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11.1 mm。在比较干旱和土层深厚的黄土区,增加森林覆盖将同样增大流域蒸散和减少流域产流,但变化幅度明显小于降水相对丰富和土层浅薄的土石山区,平均森林面积增加10%导致流域年蒸散量增加9.0 mm,年产流量减少4.5 mm,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8.8 mm;此外,在较缓坡面造林的水文影响大于较陡坡面造林。从森林水文影响的年内变化来看时,森林覆盖率升高的水文影响在土石山区和黄土区也有差别,如土石山区5—7月份的蒸散显著增加,5—10月份的深层渗漏均有减少;而黄土区是蒸散量在5—10月均有增加,深层渗漏在7—10月份显著减少。另外,土石山区森林覆盖率增加对日径流峰值的影响不显著,而黄土区则能明显削弱,这可能主要是因土石山区的高石砾含量土壤的渗透性能明显高于黄土区的黄土,而黄土区的森林能够明显改善土壤入渗性能和减少地面径流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森林覆盖率 水文影响 蒸散 径流 宁夏六盘山 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定量探讨 被引量:31
5
作者 张健 宫渊波 陈林武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7-324,共8页
提出了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概念,探讨了确定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理论和方法。在一定森林面积的基础上,增强森林内涵质量、优化空间分布格局,将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显著的防护增益。森林面积、质量和分布的最佳组合,使森林... 提出了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概念,探讨了确定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理论和方法。在一定森林面积的基础上,增强森林内涵质量、优化空间分布格局,将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显著的防护增益。森林面积、质量和分布的最佳组合,使森林防护能力达到极大值时的森林覆盖率即为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其值的大小与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条件高度相关。以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为研究对象,森林生态系统防护能力为依据,计算出中低山区、低山区、深丘区、浅丘区和平原区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分别为:57%、46%、44%、31%及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防护效益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代森林覆盖率的探讨 被引量:75
6
作者 樊宝敏 董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0-65,共6页
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多林的国家 ,经考证分析在 40 0 0年前的远古时代 ,森林覆盖率高达 6 0 %以上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 ,森林资源日趋减少 .到 2 2 0 0年前的战国末期降为 46 % ,110 0年前的唐代约为 33% ,6 0 0年前的明代之初为 2 6 ... 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多林的国家 ,经考证分析在 40 0 0年前的远古时代 ,森林覆盖率高达 6 0 %以上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 ,森林资源日趋减少 .到 2 2 0 0年前的战国末期降为 46 % ,110 0年前的唐代约为 33% ,6 0 0年前的明代之初为 2 6 % ,1840年前后约降为 17% ,新中国成立前夕降为 12 .5 % .中国近代是森林资源受破坏最严重的时期 .森林资源的消长与人口数量、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关 ,森林的消失必然导致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 .中国在 2 1世纪 ,必须严格控制人口 ,努力发展科学技术 ,扩大森林资源 ,以保证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中国 森林 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源涵养的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研究——以平通河流域(平武段)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朱志芳 龚固堂 +1 位作者 陈俊华 慕长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62-1668,共7页
适宜森林覆盖率的研究是流域防护林空间布局的基础研究,对流域内防护林林种和林分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对土壤饱和蓄水量的贡献大小为依据,人力可控和可测为原则进行流域有林地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筛选。采用群组AHP法剔除... 适宜森林覆盖率的研究是流域防护林空间布局的基础研究,对流域内防护林林种和林分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对土壤饱和蓄水量的贡献大小为依据,人力可控和可测为原则进行流域有林地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筛选。采用群组AHP法剔除因子间相关性较大的指标,筛选出了地形-土壤因子、林分因子、干扰强度因子共计12个指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对土壤饱和蓄水量的权重,以此权重计算各有林地小班水源涵养的等级值以及每个等级对应的面积。以流域历年(40a)最大日降雨量147.2 mm计算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结果表明:林分因子(0.637)>干扰强度因子(0.258)>地形-土壤因子(0.105),即影响平通河流域有林地水源涵养功能最大的因子是林分因子,其次是干扰度因子;流域基于水源涵养的适宜森林覆盖率为57.09%,变幅为4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评价指标 有林地小班 土壤饱和蓄水量 适宜森林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高森林覆盖率目标的跨区县横向生态补偿与供需对接——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仕超 刘竞宇 +2 位作者 冉龙池 张煊赟 邵景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51-4663,共13页
建立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为目标的横向生态补偿,使保护发展生态的地区利益得到保障,绿化空间有限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尽到绿化责任,从而推动各地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重庆市为例,考虑不同类型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造... 建立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为目标的横向生态补偿,使保护发展生态的地区利益得到保障,绿化空间有限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尽到绿化责任,从而推动各地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重庆市为例,考虑不同类型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造林管护成本差异,确定森林生态补偿指标价,同时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标十四五规划,分析38个区县2025年森林覆盖率预期目标达成率,探索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供需平衡下跨区县横向生态补偿供需对接关系。结果表明:(1)兼顾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成本下38个区县单位面积森林补偿指标价介于5.69—7.32万元/hm^(2),平均为6.72万元/hm^(2),较目前基于成本的统一指导价3.75万元/hm^(2),高出0.79倍。(2)近10a森林覆盖率除大渡口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长寿区、永川区、潼南区和忠县8个区县出现负增长外,其余30个区县呈正增长,预测到2025年达标的区县数量占全市总数的45%,其中达成率最高的是沙坪坝区(117.37%),最低是江北区(41.49%)。(3)依据各区县供需级别、对口帮扶结对关系、区位关系和政府购买意愿四个方面对接了14对补偿主体与客体,需购买森林面积介于0.13×10^(4)—3.82×10^(4)hm^(2),生态补偿总金额介于0.91×10^(4)—25.20×10^(4)万元,平均金额为8.72×10^(4)万元。结合不同类型森林数量结构、质量和造林管护成本等多方面构建的生态补偿标准,有利于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可为重庆市各区县多途径达成横向生态补偿提供参考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县 森林覆盖率 横向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森林覆盖率遥感统计及其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丹 冯仲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133-137,226,共6页
在2008年奥运会的“绿色奥运”规划中提出2007年前北京市林木覆盖率将达到50%等系列规划方案.因此,实时、快速地获取北京市森林覆盖率,可为北京市规划、建设森林生态环境提供基础数据及决策依据.该文以2002年Landsat/ETM+影像数据为基... 在2008年奥运会的“绿色奥运”规划中提出2007年前北京市林木覆盖率将达到50%等系列规划方案.因此,实时、快速地获取北京市森林覆盖率,可为北京市规划、建设森林生态环境提供基础数据及决策依据.该文以2002年Landsat/ETM+影像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借助遥感软件PCI Geomatica V8.2,研究了ETM+遥感影像应用于北京地区森林覆盖统计监测的最佳波段组合和融合处理技术,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森林覆盖类型、位置和面积信息,并对分类结果与传统调查方法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分类的精度进行了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遥感监测采用先分类再分区县统计的方法可快速获得令人满意的分类结果;分区县的统计数据与传统调查数据相比波动较大,但整体相差不超过4%;Landsat/ETM+遥感影像适用于北京市这类区域型地域的森林覆盖率研究,北京市森林覆盖率为4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遥感 土地利用 森林覆盖率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县级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定量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宫渊波 张健 陈林武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231-236,共6页
本文以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68个县为对象,科学定义了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概念,系统探讨了相应的理论与方法,揭示了森林面积数量、内涵质量及空间分布格局的综合防护效应,并计算出各县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为持续发展林业,... 本文以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68个县为对象,科学定义了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概念,系统探讨了相应的理论与方法,揭示了森林面积数量、内涵质量及空间分布格局的综合防护效应,并计算出各县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为持续发展林业,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森林覆盖率 防护效益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覆盖率较高地区经济落后现象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菁 程堂仁 夏自谦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4-228,共5页
以森林覆盖率大于30%为标准,对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进行筛选,共有637个县(市)作为森林资源丰富地区入选。根据各森林资源丰富县的人均GDP值,计算出各省及全国的森林资源丰富地区人均GDP值。结果表明:全国及各省的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的经... 以森林覆盖率大于30%为标准,对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进行筛选,共有637个县(市)作为森林资源丰富地区入选。根据各森林资源丰富县的人均GDP值,计算出各省及全国的森林资源丰富地区人均GDP值。结果表明:全国及各省的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或各省的平均水平,并且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均衡性。并分析了森林资源为何没有给当地带来富裕,森林资源的优势为何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森林丰富 人均GDP 资源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覆盖率及其他空气污染物和气象要素对PM2.5的影响——以黑龙江省13个市(区)冬季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煜 李三 +2 位作者 Kanran Tan 马晓剑 钱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70,共7页
以森林覆盖率及其他空气污染物(PM10、CO、NO2、SO2、O38 h)和气象因素(气压、相对湿度、光照数、气温、风速)为研究指标,以黑龙江省13个市(区)为对象,应用3 a数据、依据面板数据模型分析PM2.5与森林覆盖率及其他空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 以森林覆盖率及其他空气污染物(PM10、CO、NO2、SO2、O38 h)和气象因素(气压、相对湿度、光照数、气温、风速)为研究指标,以黑龙江省13个市(区)为对象,应用3 a数据、依据面板数据模型分析PM2.5与森林覆盖率及其他空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较高城市的PM2.5质量浓度,低于森林覆盖率较低城市的PM2.5质量浓度。森林覆盖率是阻滞PM2.5质量浓度增高最主要的因素,其他空气污染物是导致PM2.5质量浓度升高的根本原因,气象因素对PM2.5质量浓度变化所起的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森林覆盖率 空气污染物 气象因素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防止土壤侵蚀为目标富屯溪最佳森林覆盖率的确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坤勇 刘健 +2 位作者 赖玫妃 庞闽志 陈振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8-403,共6页
以富屯溪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以防止水土流失为目标的最佳森林覆盖率。从富屯溪流域土壤侵蚀现状图中分不同侵蚀强度依次提取侵蚀模数,并利用富屯溪流域森林资源分布图,提取出相应区域的有林地和灌木林地面积,计算各对应区域的森林覆盖... 以富屯溪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以防止水土流失为目标的最佳森林覆盖率。从富屯溪流域土壤侵蚀现状图中分不同侵蚀强度依次提取侵蚀模数,并利用富屯溪流域森林资源分布图,提取出相应区域的有林地和灌木林地面积,计算各对应区域的森林覆盖率,建立富屯溪流域及所属7个县市的现有森林覆盖状况与水土侵蚀状况的关系,确定出基于防止土壤侵蚀为目标富屯溪流域的最佳森林覆盖率为6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土壤侵蚀模数 最佳森林覆盖率 富屯溪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四水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指标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辉 黄国胜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3,共5页
以湖南省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水四大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索在大尺度上森林覆盖率对水文效应的影响,通过编制水文特征值得分表和精度检验,确定了径流深(Y_1)、相对河况系数(Y_2)、河流含沙量(Y_3)、侵蚀模数(Y_4)4个水文因子和森林覆盖率(... 以湖南省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水四大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索在大尺度上森林覆盖率对水文效应的影响,通过编制水文特征值得分表和精度检验,确定了径流深(Y_1)、相对河况系数(Y_2)、河流含沙量(Y_3)、侵蚀模数(Y_4)4个水文因子和森林覆盖率(X_1)、水利工程数量(X_2)、流域形状系数(X_3)、平均坡度(X_4)、流域面积(X_5)、年降雨量(X_6)6个流域因子,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求出流域在其它因子一定时的该水文因子所要求的适宜森林覆盖率,综合考虑各水文因子在水文生态环境中的相对重要性并进行加权平均,确定流域内适宜森林覆盖率指标分别为:湘江49%,资江47%,沅江51%,澧水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流域 卫星影像 水文特征得分表 适宜森林覆盖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土高原植被指数数据中获取森林覆盖率信息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炯心 信忠保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4期7-12,共6页
由于存在既包含农作物又包含森林植被的混合像元,以年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反映森林覆盖率的指标有很大的局限性。在黄土高原,森林植被的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变化有很大差异,基于这种差异,以不同月份NDVI的不同组合和考虑某... 由于存在既包含农作物又包含森林植被的混合像元,以年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反映森林覆盖率的指标有很大的局限性。在黄土高原,森林植被的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变化有很大差异,基于这种差异,以不同月份NDVI的不同组合和考虑某种权系数后计算出来的加权平均NDVI与森林覆盖率相联系,筛选对于森林覆盖率有较好反映的NDVI指标。结果表明:6、10月2月森林覆盖率与NDVI的决定系数最高,故以6、10月平均NDVI(INDVI,6+10)作为反映森林覆盖率的指标;全年森林覆盖率与INDVI,6+10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538 4,比全年森林覆盖率与全年平均NDVI之间的决定系数0.443 2提高21.48%;以各月的决定系数作为权系数求得的NDVI加权平均值(INDVI,w)与全年森林覆盖率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514 4,比森林覆盖率与年平均NDVI(INDVI,m)之间的决定系数0.443 2提高16.07%,因此,推荐全年各月加权平均NDVI(INDVI,w)或6、10月平均NDVI(INDVI,6+10)作为反映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的遥感植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森林覆盖率 侵蚀-植被关系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造林对森林覆盖率的贡献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煜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6-78,共3页
根据全国森林资源历次清查和全国历年造林面积统计公布数据,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期的造林贡献率:1950—1962年、1963—1976年、1977—1981年、1982—1988年、1989—1993年、1994—1998年和1999—2003年间造林贡献率分别为:15.0%、33.1%、19... 根据全国森林资源历次清查和全国历年造林面积统计公布数据,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期的造林贡献率:1950—1962年、1963—1976年、1977—1981年、1982—1988年、1989—1993年、1994—1998年和1999—2003年间造林贡献率分别为:15.0%、33.1%、19.3%、47.1%、46.0%、53.9%和46.9%;1950—1981年、1982—1993年和1994—2003年3个时段造林贡献率平均为24.9%、46.8%和50.1%;1950—2003年的54a间,造林至少增加森林覆盖率9.38个百分点,而其中被采伐和征占用等消耗达41.83%,保存面积占59.17%,54a造林贡献率平均为37.33%,但保存面积仅占造林总面积的22.1%。另一方面,我国森林采伐利用数量较大,1950—2003年森林采伐蓄积总量达130.57亿m3,按平均每公顷蓄积量85m3计算,折合森林覆盖率约16个百分点。即,建国初的森林全部被采伐过一次,有的地方甚至多次择伐。可见,人工造林在稳定和提高森林覆盖率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1962—2003年,人工造林成林面积占期间森林面积增加值的78.43%。但经长期采伐利用,我国森林质量变低,林相状况变差,到2003年,森林的平均郁闭度仅为0.54,平均胸径仅为13.8cm,与1962年比,单位面积蓄积量由98.87m3/hm2下降到84.73m3/hm2,下降14.3%;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例由46.84%下降到32.14%,下降31.4%。指出:随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生产生活对森林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在稳定和扩大人工造林数量的同时,应提高造林质量,彻底解决重造轻育、忽视森林资源经营问题,并重视人工造林在碳汇交易、绿色GDP测算等各个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造林 人工林 森林资源清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覆盖率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严平 韦朝领 +1 位作者 王相文 王风文 《经济林研究》 2000年第3期8-10,共3页
本文通过对江淮丘陵、皖西山区和淮北平原的不同时期的森林杠益率与降水量的分析 ,结果表明随森林覆盖率的增加 ,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森林覆盖率的增加 ,有利于调节降水 ,减少旱涝灾害。森林覆盖率对过程性降水影响小 。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区域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森林覆盖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郭忠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27,共5页
按照最佳森林覆盖率的定义,提出了最佳森林覆盖率的确定应以林种为基本单元即分林种确定以满足人们对森林的各种需求所需森林面积;介绍了确定最佳森林覆盖率的指标体系和各林种所需面积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各林种所需面积合并的技术关... 按照最佳森林覆盖率的定义,提出了最佳森林覆盖率的确定应以林种为基本单元即分林种确定以满足人们对森林的各种需求所需森林面积;介绍了确定最佳森林覆盖率的指标体系和各林种所需面积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各林种所需面积合并的技术关键为“功能换算系数”,定义功能换算系数为相同面积的一林种在功能上相当于另一林种的程度,用十分制或百分制表示。并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为例,介绍了最佳森林覆盖率的确定方法。通过研究,该区最佳森林覆盖率为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换算系数 最佳森林覆盖率 森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流域的水土流失与森林覆盖率 被引量:11
19
作者 疏玉清 许光祥 王云祥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97-100,共4页
根据景洪水文站的水文、泥沙资料和澜沧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森林毁坏,河道流量减少、泥沙增多,水土流失程度随森林覆盖面积的减少而加剧.认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加强对自然环境。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森林覆盖率 土壤侵蚀 澜沧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平原农区森林覆盖率灰色线性规划的确定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纪林 褚保金 +2 位作者 孙明华 徐殿波 刘春生 《江苏林业科技》 2000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科学地确定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应用灰色线性规划的方法 ,进行了 19个变量 ,5组31个约束条件 ,5种森林覆盖率 (15% ,2 0 % ,2 5% ,30 % ,35% )的处理 ,研究了以县为单位的森林覆盖率规划。结果表明 :以净产值最大为规划目标 ,确... 为了科学地确定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应用灰色线性规划的方法 ,进行了 19个变量 ,5组31个约束条件 ,5种森林覆盖率 (15% ,2 0 % ,2 5% ,30 % ,35% )的处理 ,研究了以县为单位的森林覆盖率规划。结果表明 :以净产值最大为规划目标 ,确定沿海平原农区东台市的森林覆盖率以 2 5%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灰色线性规划 复合农林业 净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