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蒸散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萌 卢杰 任毅华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41-45,49,共6页
森林蒸散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对森林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全球水循环以及区域气候变化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有关森林蒸散方面的研究有很多,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主要从森林蒸散的过程、影响因素、测定方法以... 森林蒸散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对森林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全球水循环以及区域气候变化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有关森林蒸散方面的研究有很多,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主要从森林蒸散的过程、影响因素、测定方法以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可以帮助进一步了解森林水文的规律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水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蒸散 影响因素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半干旱区华北落叶松林的生长季蒸散量和组分特征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振华 王彦辉 +3 位作者 于澎涛 童鸿强 王艳兵 刘千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228,共7页
在宁夏六盘山半干旱区叠叠沟小流域,采用热扩散探针、微型蒸渗仪等在2009—2011年生长季(5—10月份)连续测定了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林冠蒸腾、林冠截留及林地蒸散等林分蒸散组分的数量和比例及其月变化。... 在宁夏六盘山半干旱区叠叠沟小流域,采用热扩散探针、微型蒸渗仪等在2009—2011年生长季(5—10月份)连续测定了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林冠蒸腾、林冠截留及林地蒸散等林分蒸散组分的数量和比例及其月变化。结果表明,2009—2011年的生长季林分蒸散量分别为446、532、426 mm,其年际差别与水分条件、气温和林分叶面积指数有关。蒸散组分中,林冠蒸腾平均占总蒸散的35%、林冠截留占18%、林地蒸散占47%,即53%的蒸散由林冠层产生。林冠月蒸腾在水分充足时主要受饱和水汽压差和太阳辐射影响,在水分缺乏时与诸气象因子相关不显著;其占月蒸散的比例在生长季内持续下降,从5月份最高的51%降到10月份最低的22%。林冠截留的70%集中在雨季7—9月份,其数量与降水量相关紧密;占月蒸散的比例在5、6月份较低(平均11%),在7—10月份较高(21%)。林地蒸散量的季节变化呈单峰型,主要受降水量影响,在8月份最高;其各月占林分蒸散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从5月份最低的32%升到10月份的57%。文中半干旱区林分是典型的水分限制型生态系统,降水量是影响林分蒸散及其组分变化的首要因素。降水类型及其季节分配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须在短时间尺度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森林蒸散 组分 蒸腾 截留 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涡动相关技术观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蒸散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施婷婷 关德新 +4 位作者 吴家兵 张弥 王安志 金昌杰 韩士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共8页
该文利用开路涡动相关系统测定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3年蒸散量(潜热通量LE),并分析了其日、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观测系统的能量平衡闭合度为86.5%,处于国际同类观测闭合度范围(60%-90%)的中上水平,说明长白山涡动相关... 该文利用开路涡动相关系统测定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3年蒸散量(潜热通量LE),并分析了其日、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观测系统的能量平衡闭合度为86.5%,处于国际同类观测闭合度范围(60%-90%)的中上水平,说明长白山涡动相关法观测数据可信度较高.潜热通量与净辐射(Rn)呈二次曲线关系,与气温(Ta)呈指数关系,模拟出的LE日总量与Rn、Ta经验关系式,可对比缺值进行插补.森林蒸散量日变化特点是白天高于夜间,中午最高,夜间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日)有低估的现象;季节变化特点是7、8月份蒸散量最高,冬季较低,且蒸散量在净辐射中所占的比例为生长季明显高于非生长季.该森林蒸散年总量为1126.99MJ/m^2,相当于450.8mm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538.4mm)的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蒸散 能量平衡 涡动相关法 阔叶红松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冰砬山长白落叶松林能量平衡和蒸散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颜廷武 邢兆凯 +3 位作者 尤文忠 赵刚 魏文俊 张慧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9-452,共4页
利用辽宁冰砬山长白落叶松林内小气候梯度观测塔观测数据,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REB),计算出冰砬山长白落叶松林的热量平衡各分量和蒸散量,研究生长季和非生长季能量平衡特征和蒸散量的差异。分析了冰砬山落叶松林的净辐射、潜热通量... 利用辽宁冰砬山长白落叶松林内小气候梯度观测塔观测数据,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REB),计算出冰砬山长白落叶松林的热量平衡各分量和蒸散量,研究生长季和非生长季能量平衡特征和蒸散量的差异。分析了冰砬山落叶松林的净辐射、潜热通量和湍流热交换通量日变化趋势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生长季森林生态系统主要能量支出项为潜热通量(LE),平均占能量平衡的65.44%,非生长季主要能量支出项为感热通量(H),平均占能量平衡的64.94%;生长季森林蒸散量明显大于非生长季森林蒸散量,生长季平均日蒸散量(2.6mm)是非生长季平均日蒸散量(0.3mm)的8倍。冰砬山长白落叶松林全年蒸散量531.4mm,占同期降水量(707.9mm)的7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砬山 长白落叶松林 能量平衡 森林蒸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5
作者 韩宏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8期15-19,45,共6页
森林蒸散、土壤水分运移和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等主要水文过程是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评价森林生态系统耗水、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等有重要意义。笔者总结目前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水文过程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森林蒸散... 森林蒸散、土壤水分运移和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等主要水文过程是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评价森林生态系统耗水、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等有重要意义。笔者总结目前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水文过程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森林蒸散过程(林冠截留、林分蒸腾和林下蒸散)、土壤水分运移过程(土壤入渗、产流)和土壤含水量动态3个方面,同时对今后森林水文过程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蒸散 土壤入渗 产流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树水分平衡法”的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彦辉 熊伟 于澎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4-188,共5页
针对黄土高原土石山区植被群落蒸散量测定及其分量确定的问题,基于林地水分平衡原理,提出了“多树水分平衡法”的概念、具体布设和计算方法,并应用本方法较为准确地测定了2种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林分的蒸散量及其分量,通过与热脉冲测... 针对黄土高原土石山区植被群落蒸散量测定及其分量确定的问题,基于林地水分平衡原理,提出了“多树水分平衡法”的概念、具体布设和计算方法,并应用本方法较为准确地测定了2种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林分的蒸散量及其分量,通过与热脉冲测定方法的对比和验证,表明2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不大,说明它可以作为测水分平衡的一种方法加以应用,最后对该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蒸散 土壤水分平衡 多树水分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