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异质性评价--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文兰 孙学刚 +2 位作者 满自红 刘晓娟 曹文侠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26-136,共11页
【目的】为更详尽地掌握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内植物景观资源情况,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比较各个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的差异,以便为保护区森林植物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提供更详尽的资料.【方法】基于生态... 【目的】为更详尽地掌握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内植物景观资源情况,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比较各个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的差异,以便为保护区森林植物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提供更详尽的资料.【方法】基于生态旅游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以次级自然单元为评价尺度,构建了由植物景观资源价值、环境条件、服务功能3个方面4个层次20个评估因子组成的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并通过分级量化指标,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同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内在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异质性评判标准和具体的评判方法;最后运用此方法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4个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进行评判.【结果】影响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综合评价权重最高的是植物景观资源价值(0.674),其次是环境条件(0.225),服务功能(0.101)的权重值最小;在选取的20个评价指标中,森林覆盖率(0.2043)权重最大,植物资源的珍稀性(0.1802)的权重次之,植物种类多样性(0.1443)的权重位居第三,可居留性(0.0010)对植物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的贡献最小;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植物景观资源综合价值评分吐鲁沟(8.3076)最高,其次是竹林沟(7.9723),岗子沟(7.9646)位居第三,苏都沟(3.8581)最小,这与实际情况吻合.【结论】植物景观资源价值是影响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评价的重要因素,而森林覆盖率对植物景观资源价值起着重要的影响;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各沟系植物景观资源差别较大,其中吐鲁沟植物景观资源状况最佳,苏都沟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 次级自然单元 植物景观资源 异质性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以辽宁省6个国家级森林生态类型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贾斌英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0期80-82,共3页
从辽宁省6个国家级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实际,从火源管控、预警机制建立、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做好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 森林防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质量快速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亮 王清春 +1 位作者 崔国发 陈永财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4-630,共7页
根据林地的自然性、林地质量、林分生长状况、群落完整性和稳定性五方面特征,选择17个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一级"小班9个,占2.190%,"二... 根据林地的自然性、林地质量、林分生长状况、群落完整性和稳定性五方面特征,选择17个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一级"小班9个,占2.190%,"二级"小班个数和面积分别占97.080%和97.627%,"三级"小班3个,没有"四级"小班。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总体质量得分0.858,等级为"二级",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对阔叶红松林的总体质量较好。类准则层质量评价中,群落完整性质量等级为"三级",群落稳定性"三级"的小班个数和面积占20%以上,表明人类长期的林下干扰对阔叶红松林质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快速评价 层次分析法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化管理 被引量:2
4
作者 苏谦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公园 园林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风景区 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