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的中国森林碳贮量估算 被引量:5
1
作者 卢妮妮 王新杰 +2 位作者 凌威 徐雪蕾 张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为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状况,以建国以来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碳贮量的变化,并估算2020年时的森林状况。结果显示:1)自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共增加8821万hm2,森林蓄积量共增加66.21亿m... 为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状况,以建国以来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碳贮量的变化,并估算2020年时的森林状况。结果显示:1)自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共增加8821万hm2,森林蓄积量共增加66.21亿m3。但各区域增量不均衡,西南地区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量最大,东北地区森林面积增量最小,华东地区森林蓄积量增量最小。我国未来森林面积增长潜力在北方地区。2)建国以来,我国森林共吸收碳225.32×108 t,其中人工林碳贮量比例由调查初期的5.3%增加到了16.7%,有较大的碳汇潜力。3)2020年时我国森林面积、蓄积量和碳贮量分别可达20 667万hm2、188.37亿m3和344.766 0亿t,采取科学合理的经营措施可增加我国森林碳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蓄积量估算 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 森林面积 森林蓄积量 森林碳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碳贮量及碳汇能力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英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54-158,共5页
基于全国林业碳汇监测与计量体系的建立,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江西省4种森林类型土壤碳贮量及碳汇能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密度表现出相似的规律,从大到小依次为阔叶... 基于全国林业碳汇监测与计量体系的建立,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江西省4种森林类型土壤碳贮量及碳汇能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密度表现出相似的规律,从大到小依次为阔叶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松木林,森林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15.69(±10.28)kg/m2,低于我国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19.36 kg/m2的平均水平,其中阔叶林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其平均碳密度分别是另外3种森林类型的1.2~1.8倍;4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差异程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占整个剖面的50%左右,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0~30 cm土层的1.7~2.3倍,为30~100 cm土层的3~4倍;森林土壤碳贮量占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的73.72%~79.08%,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土壤有机 土壤贮量 森林碳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