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 1
-
-
作者
肖晓悦
林松
支裕优
童根平
傅伟军
-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省公益林和国有林场管理总站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9673-9685,共13页
-
基金
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SS-KF2022-07)。
-
文摘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森林固碳被认为是减缓全球变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浙江省156个常绿阔叶林森林样地进行采样分析,结合植被、土壤等自然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基于地统计学、Pearson相关性、RF、SEM方法,揭示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的地上植被碳密度、枯落物碳密度和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配特征与驱动因子。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地上植被碳密度的平均值为39.60 tC/hm^(2),枯落物碳密度平均值为2.18 tC/hm^(2),土壤有机碳密度(0—30 cm)的平均值为85.81 tC/hm^(2),碳密度较全国及同纬度省份平均水平偏低。半方差变异函数揭示三者的块基比分别为73.14%、32.14%、58.91%,均呈现中等程度空间变异,受到随机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双重影响;浙江省地上植被碳密度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枯落物碳密度由北向南递减,中部过渡较为平缓,土壤有机碳密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差异显著。通过量化驱动因素的影响效应,发现地上植被碳密度的主要驱动因素为郁闭度、平均林龄和海拔,枯落物碳密度的主要驱动因素为速效钾和枯枝叶厚度,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土壤速效氮、容重和海拔;社会经济因素对所有组分碳密度均有负影响。结果为维持和提升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碳汇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碳密度
森林样地数据
驱动因子
地统计学分析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Keywords
carbon density
forest plot data
driving factors
geostatistical analyst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