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SPA的黄石市森林景观破碎化研究
1
作者 漆晓龙 佘振维 +4 位作者 曾刚 马江 刘宁 包维红 路闯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53-57,97,共6页
揭示森林景观破碎化特征是制定森林景观恢复决策的前提。当前的分析方法多侧重于整体描述,难以在空间可视化层面准确反映局部森林景观破碎化特征。特别是在城市地区,森林恢复与退化矛盾突出,破碎化特征更加复杂,亟需开展城市地区森林景... 揭示森林景观破碎化特征是制定森林景观恢复决策的前提。当前的分析方法多侧重于整体描述,难以在空间可视化层面准确反映局部森林景观破碎化特征。特别是在城市地区,森林恢复与退化矛盾突出,破碎化特征更加复杂,亟需开展城市地区森林景观破碎化特征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基于两期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构建森林景观破碎化指数,从空间可视化角度分析并揭示了黄石市森林景观破碎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针对黄石市森林景观破碎化问题的技术措施。研究结果有助于弥补目前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在空间信息方面的不足,可为黄石及类似地区森林景观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森林景观破碎化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森林景观恢复 黄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城市扩张对森林景观破碎化的影响——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24
2
作者 虞文娟 任田 +1 位作者 周伟奇 李伟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474-8481,共8页
森林生境丧失与景观破碎化是引起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量化森林景观破碎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城市扩张格局的关系是开展区域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区域——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 森林生境丧失与景观破碎化是引起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量化森林景观破碎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城市扩张格局的关系是开展区域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区域——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解译的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土地覆盖/利用专题图,通过多尺度的景观格局分析和统计分析,定量解析森林景观破碎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城市扩张格局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1980—2018年,大湾区林地覆盖面积缩减1,274 km^(2),林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面积占林地丧失总面积的比例从1980—1990年的11%增长至2010—2018年的42%,表明城市扩张已成为林地丧失的主导因素;2)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表现为林地斑块密度提高,平均斑块面积减小,但破碎类型与程度具有地域差异;3)城市扩张幅度与空间格局显著影响林地破碎化,其中,城市扩张幅度对林地破碎化的影响更为重要。基于森林景观破碎化与城市扩张的现状,落实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关键斑块-廊道识别与生态网络构建等措施,有助于保护与连通重要生态空间,保障和提升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景观格局 森林景观破碎化 林地丧失 多尺度分析 斑块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期遥感的云阳县域森林景观破碎化演变与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史京京 夏朝宗 +1 位作者 严恩萍 党永峰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68,共10页
县域森林破碎化评价是对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和森林植被发生变化的热点区域进行判读区划和测定分析。以云阳县为例,利用2002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结合2006,2011年两期SPOT 5影像开展判读区划,对比分析3期森林分布数据,运用Arc Gis 10.0和F... 县域森林破碎化评价是对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和森林植被发生变化的热点区域进行判读区划和测定分析。以云阳县为例,利用2002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结合2006,2011年两期SPOT 5影像开展判读区划,对比分析3期森林分布数据,运用Arc Gis 10.0和Fragstars 4.0软件,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对云阳森林景观破碎化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县森林破碎化程度明显减轻,局部区域小片林及林带多,森林破碎化严重;工程造林与社会政策是驱动云阳县森林景观破碎化减轻的关键因素,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贡献最大;农业活动与城镇建设是制约云阳县森林景观破碎化逆转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减少森林流失,建设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遥感 森林景观破碎化 林业生态工程 云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