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香格里拉县森林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岳彩荣 崔同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55-3760,共6页
通过对香格里拉县3个时段遥感卫星影像的解译,得到1974、1989、2000年3期森林景观分类数据。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海拔、坡度和坡向等自然因素分析了地形因素对景观变化的影响;在人文驱动方面,利用成本距离分析方法研究了居民点、... 通过对香格里拉县3个时段遥感卫星影像的解译,得到1974、1989、2000年3期森林景观分类数据。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海拔、坡度和坡向等自然因素分析了地形因素对景观变化的影响;在人文驱动方面,利用成本距离分析方法研究了居民点、道路、农地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并对成本距离与景观空间变化关系进行了函数拟合。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县森林变化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森林变化在海拔3 200~4 200 m、坡度〈30°地段最为活跃;森林在阴坡上的变化明显大于阳坡;森林变化与距居民点、道路、农地的距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通过数学拟合达到了较高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变化 驱动力 GIS 香格里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高黎贡山南段森林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春梅 岳彩荣 《农学学报》 2016年第1期77-82,共6页
为研究高黎贡山南段森林景观变化与驱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在GIS支持下对高黎贡山1974、1987、1997、2006年4个时期遥感影像森林景观分类数据,利用成本距离分析方法对村庄居民地和道路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分析成本距离和景... 为研究高黎贡山南段森林景观变化与驱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在GIS支持下对高黎贡山1974、1987、1997、2006年4个时期遥感影像森林景观分类数据,利用成本距离分析方法对村庄居民地和道路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分析成本距离和景观空间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高黎贡山森林变化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森林变化在海拔1000~2000 m最为活跃。森林变化与村庄居民地和道路的距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通过数学拟合达到较高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变化 驱动力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森林管理方案对森林景观长期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宇飞 贺红士 +2 位作者 金龙如 布仁仓 李秀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20,共5页
理解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对于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措施和恢复规划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空间直观森林景观模型(LANDIS)模拟小兴安岭友好林业局在当前天保工程方案下(P1)、自然演替方案下(P2)以及采伐后完全依赖天然更新方案下(P3)森林... 理解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对于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措施和恢复规划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空间直观森林景观模型(LANDIS)模拟小兴安岭友好林业局在当前天保工程方案下(P1)、自然演替方案下(P2)以及采伐后完全依赖天然更新方案下(P3)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森林管理方案对树种分布面积百分比、空间格局和年龄结构有显著的影响。与其他两个方案比较,当前天保工程方案(P1)可以显著增加造林树种(红松、落叶松和蒙古栎)面积,提高树种的聚集程度,减小白桦所占面积,但是在模拟的前50年,人工更新造林措施使得幼龄林所占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而成过熟林的增加以及建立合理的林龄结构仍需很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直观森林景观模型 LANDIS 森林景观变化 小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在大兴安岭呼中林区的应用 被引量:58
4
作者 胡远满 徐崇刚 +4 位作者 常禹 李秀珍 布仁仓 贺红士 冷文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846-1856,i001,共12页
应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 (L ANDIS) ,研究有采伐和无采伐预案下大兴安岭呼中林区的森林景观的长期变化。用 APACK计算每一个物种及各年龄级的分布面积。为了研究物种分布格局的变化 ,计算了物种分布的聚集度指数。研究结果如下 :(1)在无... 应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 (L ANDIS) ,研究有采伐和无采伐预案下大兴安岭呼中林区的森林景观的长期变化。用 APACK计算每一个物种及各年龄级的分布面积。为了研究物种分布格局的变化 ,计算了物种分布的聚集度指数。研究结果如下 :(1)在无采伐预案下 ,火干扰模式为低频率大面积高强度火烧 ;在有采伐预下 ,火干扰模式为高频率小面积低强度火烧 ;(2 )在无采伐预案下 ,火会造成各种群分布面积的强烈波动 ,但是对种群的年龄结构没有很大影响 ;在有采伐预案下 ,火对种群分布面积和年龄结构都没有很大的影响 ;(3)采伐能完全改变各种群的年龄结构 ,降低种群分布的聚集度 ,但是对各种群的分布面积并没有很大影响 ;(4 )在有采伐预案下 ,各种群为增长型种群 ,增长量通过采伐取走 ,群落处于演替的干扰顶极状态 ;在无采伐预案下 ,各种群为稳定型种群 (樟子松和偃松除外 ) ,大面积高强度火烧使群落产生较大的波动。结果表明 ,在呼中林业局 ,在没有人为干扰情况下 ,火干扰是森林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自从有了人为干扰 ,采伐开始逐渐取代火干扰成为影响森林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空间直观景观模型的一个挑战是模型的验证。由于缺乏详细的空间数据及模型模拟中的随机性 ,很难通过模型模拟结果与实地调查或遥感数据的比较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IS 空间直观景观模型 森林景观变化 采伐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烧迹地恢复更新研究综述
5
作者 杨昊东 汤捷 +4 位作者 王秋华 王劲 邢付吉 洪瑞成 宋春显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5期68-75,共8页
火后植被的更新与恢复,一直以来都是火烧迹地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林火干扰和火烧迹地恢复更新研究的文献,对火烧迹地的概念、研究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火是造成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 火后植被的更新与恢复,一直以来都是火烧迹地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林火干扰和火烧迹地恢复更新研究的文献,对火烧迹地的概念、研究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火是造成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均有重要影响;火对火烧迹地恢复更新有着深刻影响,火烧迹地的更新恢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更新始终在进行。根据火灾后植被更新与物种演替方向,将来应从长期观测角度出发,探索火烧迹地更新与恢复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林火管理及火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干扰 森林景观变化 植被恢复 生态修复 火烧迹地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