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森林绿度的干旱遗产效应及其与生产力的差异
- 1
-
-
作者
罗惠
于佩鑫
刘海江
董贵华
王刚
汪丁
王健
-
机构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4,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1303705,2022YFF1301100)。
-
文摘
植被指数和生产力指数是评估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植被覆盖等生态功能的关键参数。深入探究干旱对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指数和生产力指数的影响及其响应规律,有助于揭示区域生态质量的变化机制,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以中国为研究区,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总初级生产力指数(GPP)分别作为森林绿度和森林生产力指标,系统分析了2001—2015年不同诊断方法(标准化值法与残差值法)和干旱持续时间对森林绿度干旱遗产效应(延迟恢复或恢复不完全)的影响,并对比了森林绿度与森林生产力的干旱遗产效应差异。结果表明:标准化值法与残差值法均能有效识别干旱遗产效应,但标准化值法在量化干旱胁迫程度上更具敏感性;森林绿度对短期和长期中重度干旱均表现出1~2年不等的遗产效应,而森林生产力仅对长期中重度干旱表现出1~2年的遗产效应,表明森林绿度较森林生产力具有更显著的干旱敏感性。强调了诊断方法在生态干旱研究中的重要性,揭示了干旱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影响及其在不同响应指标之间的差异。未来在评估干旱遗产效应时需审慎选择诊断指标与方法,尤其需要关注历史干旱事件(1~2年前)对当前生态功能与生态质量的遗留影响。
-
关键词
森林干旱遗产效应
干旱时间长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总初级生产力
-
Keywords
forest drought legacy effects
drought duration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
分类号
X8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