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井山林场森林小镇规划建设分析
1
作者 陈先凡 林仕源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1期46-48,共3页
森林小镇建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城镇发展模式,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诠释可持续发展理念。各地区加大了森林小镇建设步伐,天井山林场作为典型案例,在建设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具有典型性。本研究以天井山林场森林小镇建设为例,分析... 森林小镇建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城镇发展模式,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诠释可持续发展理念。各地区加大了森林小镇建设步伐,天井山林场作为典型案例,在建设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具有典型性。本研究以天井山林场森林小镇建设为例,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到具体的应对举措,不断积累森林小镇的建设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小镇 多元规划 实践路径 林场建设 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森林小镇建设规划——以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庆 胡柔璇 +2 位作者 陈星澄 魏玉晗 唐洪辉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5期106-113,共8页
森林小镇建设是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创建的重要内容,为更好指导森林小镇建设,文章以佛山市南海区西樵森林小镇建设规划为例,从规划定位、目标、布局、功能分区、森林生态、森林人居环境、森林旅游、绿色水网、森林文化、生态标识等多... 森林小镇建设是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创建的重要内容,为更好指导森林小镇建设,文章以佛山市南海区西樵森林小镇建设规划为例,从规划定位、目标、布局、功能分区、森林生态、森林人居环境、森林旅游、绿色水网、森林文化、生态标识等多方面明确了森林小镇的建设内容,打造“文翰樵山,渔耕粤韵”的岭南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建设规划的编制与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镇街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未来应建立更为科学灵活的森林小镇评价指标体系,各镇街可根据自身特色优势,自主选择考核指标,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森林小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小镇 西樵镇 森林生态 生态旅游 特色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期望度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唐世斌 徐阳丽 +3 位作者 邓荣艳 朱原立 唐庆 梁燕芳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2期158-163,共6页
基于AHP法(层次分析法)构建藤蔓景观营造对森林小镇的影响、对人的影响、社会效益等3个项目层因子、7个因素层因子、22个指标层因子组成评价体系,利用九级标度法使其量化,通过求根法计算出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对广西七坡森林小镇藤... 基于AHP法(层次分析法)构建藤蔓景观营造对森林小镇的影响、对人的影响、社会效益等3个项目层因子、7个因素层因子、22个指标层因子组成评价体系,利用九级标度法使其量化,通过求根法计算出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对广西七坡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期望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指标体系通过一致性检验,建立的判断矩阵合理可行;3个项目指标的比重大小依次为对人的影响>社会效益>对森林小镇的影响;7个因素层指标中,生态功能质量(0.7500)、心理感受质量(0.6667)、植物文化意蕴(0.5500)权重最高;在22个指标层因子中,净化空气功能综合权重最高(0.1937),植物种类多样性最低(0.0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蔓景观 景观期望度 评价体系 AHP法 广西七坡森林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森林小镇创建的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13
4
作者 金国东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2期20-23,共4页
城市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宜居的生态环境已深得人们的喜爱,为此广东省提出了创建森林小镇,以促进生态文明和谐发展,提高城镇整体竞争力,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优保障。通过阐述森林小镇的相关概念,并对广东省森林小镇建设现... 城市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宜居的生态环境已深得人们的喜爱,为此广东省提出了创建森林小镇,以促进生态文明和谐发展,提高城镇整体竞争力,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优保障。通过阐述森林小镇的相关概念,并对广东省森林小镇建设现状和在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给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广东省森林小镇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森林小镇 现状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高潭镇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规划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轩 谢茂林 王雅祺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2期115-121,共7页
森林小镇是森林城市建设向基层的延伸,是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以惠州市高潭镇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高潭镇森林小镇建设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优势,针对存在的镇区绿化有待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不够丰富、... 森林小镇是森林城市建设向基层的延伸,是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以惠州市高潭镇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高潭镇森林小镇建设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优势,针对存在的镇区绿化有待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不够丰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明确了森林小镇建设的规划目标和城镇定位。依据生态为基、特色为要、文化为魂、核心引领的规划思路,提出空间重塑、产业重组、风貌重建、生态重构、文化重现的发展策略,从森林生态旅游、绿色生态体系、城镇人居环境、生态文化体系等方面着手详述森林小镇的建设内容,并对建设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小镇 生态旅游 文化特色 规划目标 产业重组 风貌重建 高潭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对博罗县观音阁森林小镇建设支持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叶雪凌 《广东园林》 2019年第3期74-78,共5页
森林小镇的建设是新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居民的参与是森林小镇建设的关键要素。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切入点,将地方依恋纳入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居民支持度理论模型,以博罗县观音阁镇的215位居民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 森林小镇的建设是新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居民的参与是森林小镇建设的关键要素。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切入点,将地方依恋纳入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居民支持度理论模型,以博罗县观音阁镇的215位居民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探究。结果显示:1)获益感知通过满意度对支持度具有间接驱动作用;2)成本感知对支持度不具有驱动作用;3)地方依恋通过支持态度间接驱动支持度。研究结果可为森林小镇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度 森林小镇 社会交换理论 地方依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森林小镇的规划与建设实践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星澄 赵庆 +1 位作者 钱万惠 胡柔璇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3期116-123,共8页
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里水休闲宜居型森林小镇、丹灶岭南水乡型森林小镇的建设规划为例,对比分析生态旅游型、休闲宜居型和岭南水乡型3种不同类型森林小镇的资源特征与差异,提取特色与重点,探寻不同类型森林小... 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里水休闲宜居型森林小镇、丹灶岭南水乡型森林小镇的建设规划为例,对比分析生态旅游型、休闲宜居型和岭南水乡型3种不同类型森林小镇的资源特征与差异,提取特色与重点,探寻不同类型森林小镇的规划策略与建设路径,以期为广东省森林小镇的特色建设和差异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小镇 建设类型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初探——以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文军 徐阳丽 +3 位作者 唐世斌 罗启仁 邓荣艳 许倩 《现代园艺》 2019年第9期58-59,共2页
以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在森林小镇旅游开发为例,在对国有七坡林场的基本概况、森林旅游资源状况及其森林资源现状问题、旅游形象的定位和品牌建立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辅以南宁市居民对森林生态休闲旅游的背景需求,从森林小镇文化主题... 以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在森林小镇旅游开发为例,在对国有七坡林场的基本概况、森林旅游资源状况及其森林资源现状问题、旅游形象的定位和品牌建立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辅以南宁市居民对森林生态休闲旅游的背景需求,从森林小镇文化主题、整体文脉内涵及增强游客参与性3个方面探讨七坡森林小镇的旅游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小镇 旅游资源 开发策略 广西国有七坡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太子森林小镇建设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朝学 高树杰 袁传武 《湖北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65-67,共3页
本文通过对太子森林小镇建设思路和建设实践进行分析,指出森林小镇建设既能保护森林资源,又能提供宜居宜养宜游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加大了生态产品的供给,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绿化和林下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 本文通过对太子森林小镇建设思路和建设实践进行分析,指出森林小镇建设既能保护森林资源,又能提供宜居宜养宜游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加大了生态产品的供给,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绿化和林下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小镇 建设思路 建设实践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规划设计——以广西国有七坡林场那丹森林小镇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阳丽 唐世斌 +2 位作者 翟志军 邓荣艳 刘军 《现代园艺》 2019年第3期136-138,共3页
在国家大力培育发展森林小镇的背景下,从项目的实际规划设计工作出发,在充分挖掘那丹站自身区位条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产业特色的基础上,明确那丹站的定位,确定了"炮仗花藤蔓景观"的特色主题,以七坡林场文脉为根基,打造... 在国家大力培育发展森林小镇的背景下,从项目的实际规划设计工作出发,在充分挖掘那丹站自身区位条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产业特色的基础上,明确那丹站的定位,确定了"炮仗花藤蔓景观"的特色主题,以七坡林场文脉为根基,打造七坡门户为理念,通过功能分区的整合、交通流线的优化、平面布局的组织、植物配置的改善,以构建出独具特色的森林小镇,从而转型升级那丹站的产业,传播七坡林场的形象,以期为同类森林小镇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森林小镇 藤蔓景观 规划设计 广西国有七坡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和期望视角的森林小镇藤蔓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11
作者 徐阳丽 唐世斌 +2 位作者 唐庆 邓荣艳 李祖毅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6期129-134,176,共7页
以项目课题知情者和南宁市居民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统计学分析,研究受访者对森林小镇藤蔓景观的认知度和期望度。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对森林小镇藤蔓景观的认知度整体较高,以腾蔓植物营造出的立体绿化景观在慢慢地为人所知。通过受访者... 以项目课题知情者和南宁市居民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统计学分析,研究受访者对森林小镇藤蔓景观的认知度和期望度。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对森林小镇藤蔓景观的认知度整体较高,以腾蔓植物营造出的立体绿化景观在慢慢地为人所知。通过受访者对森林小镇藤蔓景观7个评价指标22个评价项目的期望度分析,得出各评价项目的均值和变异系数,经与临界值的对比和综合评价指数的数值计算,得到受访者对每一评价项目的整体评价,由此总结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提升策略,并对7个设计策略中的不同项目逐一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蔓景观 设计策略 认知度 期望度 森林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小镇建设策略分析——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辛成锋 《湖北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69-72,共4页
本文立足于我国珠三角地区,通过简要阐释"森林小镇"的概念与内涵,从战略规划、工程实践、产业联动三个维度,提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理念指导下的区域森林小镇建设总体思路,即首先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凸显地... 本文立足于我国珠三角地区,通过简要阐释"森林小镇"的概念与内涵,从战略规划、工程实践、产业联动三个维度,提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理念指导下的区域森林小镇建设总体思路,即首先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凸显地域特色;其次,须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提高生物多样性;此外,还应在改善人居环境基础上,通过产业驱动,回应民生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地区 森林小镇 建设 策略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海岛森林小镇建设研究--以南澳县后宅森林小镇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昆立 邓洪涛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第3期42-45,共4页
森林小镇是发展森林城市、着力推进森林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该文以南澳县后宅森林小镇为例,通过SWOT分析法剖析了广东省南澳县后宅镇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探讨了建设森林小镇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存在的风险威胁,提出了海岛生态旅... 森林小镇是发展森林城市、着力推进森林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该文以南澳县后宅森林小镇为例,通过SWOT分析法剖析了广东省南澳县后宅镇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探讨了建设森林小镇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存在的风险威胁,提出了海岛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 海岛 森林小镇 建设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森林小镇规划建设分析——以广州市温泉森林小镇建设规划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成世连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森林小镇的建设水平越来越高。该文将以广东省广州市温泉森林小镇建设规划项目为例,探讨温泉森林小镇的规划建设目标以及规划建设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的研究有帮助,同...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森林小镇的建设水平越来越高。该文将以广东省广州市温泉森林小镇建设规划项目为例,探讨温泉森林小镇的规划建设目标以及规划建设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的研究有帮助,同时推动森林小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小镇 小镇规划 规划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森林小镇建设驱动力因素研究——基于三种不同类型的森林小镇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楚民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2期5-11,共7页
居民的生态行为对森林小镇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社会信任为研究视角,构建社会信任与群体规范对居民生态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对广东省三个不同类型的森林小镇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森林小镇建设提供了理... 居民的生态行为对森林小镇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社会信任为研究视角,构建社会信任与群体规范对居民生态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对广东省三个不同类型的森林小镇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森林小镇建设提供了理论与现实的依据。结果显示:岭南水乡型在社会信任方面对生态行为的影响最大,休闲宜居型不产生影响作用;居民社会信任对群体规范在三种类型森林小镇均产生影响作用,岭南水乡型影响最大,生态旅游型影响最小;群体规范对生态行为的影响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森林小镇中差异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小镇 生态行为 社会信任 群体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沙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建设规划鉴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兰春荣 蒋文伟 《现代园艺》 2019年第21期82-84,共3页
21世纪以来,发展与生态平衡成为了人类共同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我国在解决城乡发展和生态平衡问题中相继提出园林城市、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之后,提出了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的概念.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2017年获选首批"广东省森林小... 21世纪以来,发展与生态平衡成为了人类共同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我国在解决城乡发展和生态平衡问题中相继提出园林城市、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之后,提出了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的概念.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2017年获选首批"广东省森林小镇",以及"全国最美森林小镇100例".通过探讨森林小镇的内涵、梅沙街道森林小镇的规划布局、发展策略和建设内容,总结出自然保护、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四生一化、产业创新的规划建设方法,重点开发"森林+"产业链,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有机结合,以期为今后森林小镇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小镇 梅沙街道 生态旅游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村:一个许下诺言的森林小镇
17
作者 詹淦樟 刘良源 《农村百事通》 2020年第21期59-61,共3页
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西南边陲的许村镇,地处婺源、德兴、乐平三县(市)交界处,国土面积220平方公里,人口1.85万,境内多低山丘陵,山脉纵横交错,群蜂起伏连绵,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饶河一级支流赋春水自赋春镇角子尖南麓起源向南经源头村、... 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西南边陲的许村镇,地处婺源、德兴、乐平三县(市)交界处,国土面积220平方公里,人口1.85万,境内多低山丘陵,山脉纵横交错,群蜂起伏连绵,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饶河一级支流赋春水自赋春镇角子尖南麓起源向南经源头村、岩前村、赋春村、游汀村,后由许村镇小港村接纳枥踞山水后,经盘山电站、洙村电站、中洲电站、曹村电站至小港村汇入饶河(乐安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面积 江西省婺源县 低山丘陵 乐安河 小港 县(市) 许村镇 森林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吉天荒坪森林特色小镇景观绩效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陶一舟 李朝晖 严少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3-891,共9页
【目的】构建符合森林特色小镇协同发展特征的景观绩效评价体系,为科学评价其建设效益及发展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森林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 【目的】构建符合森林特色小镇协同发展特征的景观绩效评价体系,为科学评价其建设效益及发展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森林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景观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安吉天荒坪森林特色小镇2022年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7.16亿元,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7.6万元·hm^(-2)·a^(-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固碳释氧与水源涵养的价值占比较大,分别为46%和41%;(2)环境绩效方面,小镇宜居环境指标优良,但林相景观相对单一,特色景观营造有待提升;(3)经济绩效方面,三产联动成效显著,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林业产业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均高于浙江省平均值;(4)社会绩效方面,以“两山”文化为代表的生态文化得到充分挖掘与弘扬。【结论】安吉天荒坪森林特色小镇的景观绩效评价结论为“优秀”,其规划建设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换,可为同类型森林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特色小镇 景观绩效 评价 安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安吉“两山”示范森林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陶一舟 刘颂 +1 位作者 张宏亮 张健 《中国城市林业》 2017年第1期43-46,共4页
森林特色小镇是浙江省促进林业产业集聚创新和转型升级,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新模式和新载体。文中以浙江省首批创建的安吉"两山"示范森林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结合分析森林特色小镇的内... 森林特色小镇是浙江省促进林业产业集聚创新和转型升级,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新模式和新载体。文中以浙江省首批创建的安吉"两山"示范森林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结合分析森林特色小镇的内涵、创建意义及其所带来的规划挑战,提出了以产业重构、功能植入、空间重塑、环境提升、文化再生为主要内容的规划编制体系,以期为我国的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 森林特色小镇 规划编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葛扬 张建国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4-381,共8页
【目的】探讨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在省域尺度上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对影响空间布局的人文和自然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以浙江73个森林特色小镇、121个省级及以上森林公园的地理数据以及各市相关自然社会状况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 【目的】探讨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在省域尺度上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对影响空间布局的人文和自然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以浙江73个森林特色小镇、121个省级及以上森林公园的地理数据以及各市相关自然社会状况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相关性分析与核密度分析,对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浙江省73个森林特色小镇的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分布在浙北、浙东和浙南的小镇为均匀型,分布在浙西的小镇为凝聚型;从均衡性来看,不同地级市内的森林特色小镇数量分布合理,另外根据核密度值由密到疏的散布情况,可以将小镇分为3个主要梯队,其中湖州西部与北部为第1梯队,衢州中北部为第2梯队,丽水、温州和台州的部分区域为第3梯队。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山区分布、交通条件以及临近城市等因素对3个梯队的划分产生了影响。【结论】森林特色小镇的成长以当地林业产业为重要支柱,并以第一、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小镇集中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森林特色小镇沿山麓与山谷地带布置的趋势十分明显,且高速公路网有利于小镇的落地发展,但地级中心城市对森林特色小镇布局的影响十分有限;从森林特色小镇的选址与森林公园分布的空间高关联度可以看出,周边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森林特色小镇发展至关重要的保障,浙江其他地区发展森林特色小镇的潜力仍然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特色小镇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ARCGIS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