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贡嘎山森林小流域水文特性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易立群 缪韧 林三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7-92,共6页
利用一个森林小流域的水文、气象资料,通过确定性水文模拟方法,探索了该地区的水文特性。通过分析,发现该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河川径流变化平缓,有利于综合开发利用。并得出了林冠能截留大量降水,森林土壤能贮蓄大量水分、调节径流成分... 利用一个森林小流域的水文、气象资料,通过确定性水文模拟方法,探索了该地区的水文特性。通过分析,发现该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河川径流变化平缓,有利于综合开发利用。并得出了林冠能截留大量降水,森林土壤能贮蓄大量水分、调节径流成分并能削减洪峰、坦化出流过程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 水文模型 森林小流域 水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华南森林小流域月径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付丛生 刘竹筠 +2 位作者 陈建耀 蒋华波 董林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森林小流域土壤的降雨入渗率大,地表产流量小,壤中流对径流的贡献相对较大,且对径流贡献较大的产流面积主要分布在河道毗邻的区域,目前针对森林小流域的月径流模拟尚不多见。根据上述森林小流域降雨入渗及产流的特点,以东莞市水濂山小... 森林小流域土壤的降雨入渗率大,地表产流量小,壤中流对径流的贡献相对较大,且对径流贡献较大的产流面积主要分布在河道毗邻的区域,目前针对森林小流域的月径流模拟尚不多见。根据上述森林小流域降雨入渗及产流的特点,以东莞市水濂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DEM数据推导出小流域月径流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森林小流域的月径流模拟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小流域 月径流 DEM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区女儿寨森林小流域地表水环境评价
3
作者 黄忠良 周小玲 +1 位作者 常明庆 王平 《湖南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22-26,38,共6页
以武陵山区女儿寨森林小流域5个水质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为依据,以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地表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源头水、山洞出水口、二级出水口... 以武陵山区女儿寨森林小流域5个水质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为依据,以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地表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源头水、山洞出水口、二级出水口上、二级出水口下和总出水口的水质分别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Ⅰ、Ⅰ、Ⅱ和Ⅱ类标准,表明源头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主要原因是林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此外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也会对小流域地表水水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小流域 地表水 综合指数法 模糊数学评价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小流域河川径流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罗韦慧 满秀玲 +1 位作者 田野宏 段亮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86,103,共5页
选取大兴安岭北部3个典型森林小流域设置观测断面,安装Onset HOBO U20-001-04水位记录器实时记录水位变化,利用LS45-2型旋杯式流速仪定期测定流速,研究河川径流特征。研究表明:3个流域径流深大小排序为小北沟(162.60mm)>老沟林场(58.... 选取大兴安岭北部3个典型森林小流域设置观测断面,安装Onset HOBO U20-001-04水位记录器实时记录水位变化,利用LS45-2型旋杯式流速仪定期测定流速,研究河川径流特征。研究表明:3个流域径流深大小排序为小北沟(162.60mm)>老沟林场(58.97mm)>圣诞村(34.23mm),径流深与流域内落叶松所占比例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流域面积大小相一致。3个流域径流对小雨和中雨的响应不明显,对大雨和暴雨的响应显著。降大雨和暴雨时,圣诞村河和小北沟流量的起涨时间、骤涨时长和增长幅度都十分相近,但小北沟的洪峰径流模数却是圣诞村的10.70倍和13.08倍,说明流域面积是流域产流能力和调节径流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相比之下,老沟河流量骤涨时间最短,暴雨时仅4.5h,流量增长幅度却最大,大雨时洪峰流量与起涨流量之差高达1.97倍,这是由于该流域存在采金迹地,削弱了流域对降雨的拦蓄能力,使得强降雨来临时,洪水的形成过程加快,流量也大幅增加。当降雨量相近时,降雨强度主要影响流量的起涨时间和骤涨时长,而径流量的增长幅度则与降雨历时和土壤、枯枝落叶层的饱和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森林小流域 径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森林小流域基流分割 被引量:4
5
作者 郎明翰 王希臣 +1 位作者 满秀玲 段亮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96,104,共8页
为了解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森林小流域基流特征及其与降水和土壤水分的关系,利用电导率质量平衡法(CBM)进行基流分割,利用双累积曲线法(DCM)分析降水对径流组分的影响,利用交叉相关分析法(CAM)研究土壤含水量和径流组分之间的因果和时间... 为了解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森林小流域基流特征及其与降水和土壤水分的关系,利用电导率质量平衡法(CBM)进行基流分割,利用双累积曲线法(DCM)分析降水对径流组分的影响,利用交叉相关分析法(CAM)研究土壤含水量和径流组分之间的因果和时间延滞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流域基流流量为123.93 mm、地表径流量为65.43 mm,总径流量为189.36 mm。基流是河川径流主要补给来源,对年径流量的贡献高达65%。径流组分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其中5月份融雪径流期基流指数最低,为23%,基流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对总径流量的贡献逐渐减少,同时,基流和土壤含水量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在生长季(7—9月份),基流指数均大于50%,其中8月份最高,达91%,基流随降雨历时的增加对总径流量的贡献逐渐增加,基流与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和延滞效应,说明流域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水分入渗、储存和排泄的水文功能。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森林小流域径流以基流为主要来源,森林土壤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起到了消洪补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区 森林小流域 基流 径流组分 电导率质量平衡法 延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不同季节土壤水动态变化及滞后特征研究
6
作者 辉尚强 吴雪梅 +2 位作者 刘昊臣 郭立 李红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2,46,共5页
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及其滞后性对森林小流域土壤-植被-水文耦合过程的研究至关重要,但对于不同干湿季节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的研究还较少。因此,以某小流域为例,通过分析土壤含水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关系,研究土壤水分在不同季节(干季、... 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及其滞后性对森林小流域土壤-植被-水文耦合过程的研究至关重要,但对于不同干湿季节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的研究还较少。因此,以某小流域为例,通过分析土壤含水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关系,研究土壤水分在不同季节(干季、湿季、过渡期)的动态规律和滞后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与干湿季相比,过渡期土壤水动态具有明显的“吸引子”现象;不同季节土壤含水率平均值和标准差关系均存在滞后循环,且可以分为“无再分配”和“有再分配”两种模式,揭示了不同条件下水文过程和土壤水分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复杂性。研究结果可为森林小流域土壤水分在不同季节的动态行为和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时空动态变化 过渡期 滞后循环 森林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六冲关流域大气沉降和地表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肖劲松 武学丽 夏园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9-542,共4页
对比贵州六冲关森林小流域1992─1994年和2001─2005年2个时期穿透水沉降(TF)和地表水的化学组成,以分析大气沉降对森林小流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04年硫沉降量较1992─1994年有显著下降,但自2005年起硫沉降量又... 对比贵州六冲关森林小流域1992─1994年和2001─2005年2个时期穿透水沉降(TF)和地表水的化学组成,以分析大气沉降对森林小流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04年硫沉降量较1992─1994年有显著下降,但自2005年起硫沉降量又显著增加.六冲关流域无机氮(尤其是NH4+-N)沉降量较历史时期显著增加,说明贵阳市大气污染正在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过渡.长期的大气沉降导致地表水中SO42-和NO3-等阴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加剧了Ca,Mg和K等营养元素的流失,使地表水的酸中和能力在2002年为负值.长期观测发现,地表水酸中和能力与穿透水中Ca和Mg的沉降通量密切相关,说明大气沉降已经对六冲关流域的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造成了潜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特征 大气沉降 地表水 森林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