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苍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及其驱动因素
1
作者
李圣佳
雷相东
+3 位作者
兰洁
马茜芮
赵阳
向玮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833-6845,共13页
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东北林区的森林正处于恢复状态。然而,对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驱动因素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苍林场62块样地的实测数据,研究应用结...
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东北林区的森林正处于恢复状态。然而,对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驱动因素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苍林场62块样地的实测数据,研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来理清不同驱动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功能性的量化方法,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及其驱动因子。结构方程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受林分结构多样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全钾含量和全磷含量。此外,地形因子通过改变结构多样性和全磷含量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综合来看,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贡献大于林分因子和生物多样性。这表明该地区在未来森林经营中,应侧重于调节森林结构,丰富林分结构多样性,增强土壤养分循环能力,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内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系统
多功能性
结构方程模型
林分结构多样性
地形
土壤钾
土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圆圆
刘金义
+4 位作者
战金伟
卜鹏图
肖尧
高慧淋
冯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9,209,共10页
以辽东山区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为对象,设置30块不同立地条件样地,调查分析红松生长、林下灌草和土壤养分水分等特性,选取乔木层碳储量、土壤养分维持、土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生产力和木材生产等生态功能,利用平均值法量化其多...
以辽东山区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为对象,设置30块不同立地条件样地,调查分析红松生长、林下灌草和土壤养分水分等特性,选取乔木层碳储量、土壤养分维持、土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生产力和木材生产等生态功能,利用平均值法量化其多功能性,探讨不同功能间的协同-权衡关系和驱动多功能性的主要因子,以期为红松人工林的持续健康经营提供支撑。结果表明,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多功能性指数在0.38~0.78,随林龄增加而显著上升。不同功能间以权衡关系占据主导地位;10龄红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生产力和木材生产三者之间权衡度为0、10、34龄和43龄土壤养分维持功能与其他功能间权衡度最高。红松活枝下高、优势木高、坡度、坡位、土壤C∶N、C∶K和N∶K是影响红松人工林多功能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实现红松人工林的森林多功能性,在造林时立地条件尽量选择小坡度、阴坡和低坡位,营林过程中应避免高强度修枝,注重林下生物多样性保育,加强修枝剩余物和凋落物管理,必要时进行林地施肥,促进林分因子、地形因子和土壤养分间的协调发展,推动红松人工林持续健康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森林多功能性
平均值法
协同-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概念、指标和经营模拟模型
3
作者
雷相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森林生态系统同时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的能力,被称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可分为生态系统功能多功能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近年来,生态学领域对生物多样性与多功能性关系机理、多功能性驱动因子等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持续成为...
森林生态系统同时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的能力,被称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可分为生态系统功能多功能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近年来,生态学领域对生物多样性与多功能性关系机理、多功能性驱动因子等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持续成为热点。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尤其是在指导森林经营实践方面,尚显不足。森林经营一直以实现多种功能或服务的最大化为目标,但目前还缺乏与生态学中多功能性理论研究的有机联系,迫切需要将二者结合。本文对国际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的概念、指标、评价方法、经营模拟和优化模型进行了综述,认为预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及多功能性、在森林经营单位层面实现多功能性最大化是将来的研究方向。因此,需要加强森林经营模型模拟研究,寻找减少不同服务间冲突、增加协同(即增加多功能性)的经营策略,回答森林经营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和协调关系及其时空变化等理论和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系统服务
多功能性
森林
生长模型
权衡–协调关系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苍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及其驱动因素
1
作者
李圣佳
雷相东
兰洁
马茜芮
赵阳
向玮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吉林省汪清林业局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833-684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71879)。
文摘
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东北林区的森林正处于恢复状态。然而,对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驱动因素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苍林场62块样地的实测数据,研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来理清不同驱动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功能性的量化方法,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及其驱动因子。结构方程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受林分结构多样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全钾含量和全磷含量。此外,地形因子通过改变结构多样性和全磷含量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综合来看,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贡献大于林分因子和生物多样性。这表明该地区在未来森林经营中,应侧重于调节森林结构,丰富林分结构多样性,增强土壤养分循环能力,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内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依据。
关键词
森林
生态系统
多功能性
结构方程模型
林分结构多样性
地形
土壤钾
土壤磷
Keywords
forest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tand structural diversity
topography
soil K
soil P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圆圆
刘金义
战金伟
卜鹏图
肖尧
高慧淋
冯健
机构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辽宁白石砬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国有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边沟林场
国有清原满族自治县大孤家林场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9,209,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人工红松节子生物学特性及对木材质量的影响机制”(2022YFD2201800-02)。
文摘
以辽东山区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为对象,设置30块不同立地条件样地,调查分析红松生长、林下灌草和土壤养分水分等特性,选取乔木层碳储量、土壤养分维持、土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生产力和木材生产等生态功能,利用平均值法量化其多功能性,探讨不同功能间的协同-权衡关系和驱动多功能性的主要因子,以期为红松人工林的持续健康经营提供支撑。结果表明,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多功能性指数在0.38~0.78,随林龄增加而显著上升。不同功能间以权衡关系占据主导地位;10龄红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生产力和木材生产三者之间权衡度为0、10、34龄和43龄土壤养分维持功能与其他功能间权衡度最高。红松活枝下高、优势木高、坡度、坡位、土壤C∶N、C∶K和N∶K是影响红松人工林多功能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实现红松人工林的森林多功能性,在造林时立地条件尽量选择小坡度、阴坡和低坡位,营林过程中应避免高强度修枝,注重林下生物多样性保育,加强修枝剩余物和凋落物管理,必要时进行林地施肥,促进林分因子、地形因子和土壤养分间的协调发展,推动红松人工林持续健康经营。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森林多功能性
平均值法
协同-权衡
Keywords
Pinus koraiensis plantation
forest multifunction
mean value method
synergies-trade-offs
分类号
S791.24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概念、指标和经营模拟模型
3
作者
雷相东
机构
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7187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200504)。
文摘
森林生态系统同时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的能力,被称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可分为生态系统功能多功能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近年来,生态学领域对生物多样性与多功能性关系机理、多功能性驱动因子等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持续成为热点。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尤其是在指导森林经营实践方面,尚显不足。森林经营一直以实现多种功能或服务的最大化为目标,但目前还缺乏与生态学中多功能性理论研究的有机联系,迫切需要将二者结合。本文对国际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的概念、指标、评价方法、经营模拟和优化模型进行了综述,认为预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及多功能性、在森林经营单位层面实现多功能性最大化是将来的研究方向。因此,需要加强森林经营模型模拟研究,寻找减少不同服务间冲突、增加协同(即增加多功能性)的经营策略,回答森林经营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和协调关系及其时空变化等理论和实际问题。
关键词
森林
生态系统服务
多功能性
森林
生长模型
权衡–协调关系
多目标优化
Keywords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 multi-functionality
forest growth model
tradeoff and synergy relationship
multiple-objectiv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S750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苍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及其驱动因素
李圣佳
雷相东
兰洁
马茜芮
赵阳
向玮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
杨圆圆
刘金义
战金伟
卜鹏图
肖尧
高慧淋
冯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概念、指标和经营模拟模型
雷相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20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