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发展指标与总体布局——基于中欧合作研究的城市群森林建设规划
1
作者 张昶 金佳莉 +5 位作者 陈玉飞 姜莎莎 殷鲁秦 古琳 孙睿霖 王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区域是生态环境的共同体,需要协同在城市群尺度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基于对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上位规划要求及国内外经验,构建包括7项一级指标(生态资源总量、生态网络、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生态文化、生... 区域是生态环境的共同体,需要协同在城市群尺度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基于对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上位规划要求及国内外经验,构建包括7项一级指标(生态资源总量、生态网络、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生态文化、生态福利、区域协同)、24项二级指标的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指标体系;同时,立足宁波都市区现状与发展目标,形成都市区“两山三湾一岛链”,中心区“两屏一区、多廊多点”,生态建设核心区“绿心、绿隔、绿核、绿廊、绿网、绿园”的森林城市群分层布局。研究结果不仅对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的落地建设具有指导作用,也对我国其他地区森林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都市区 生态现状 森林城市群 发展指标 总体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荆荆恩森林城市群建设的总体布局研究
2
作者 姜莎莎 张昶 +5 位作者 赵莉 徐慎东 孙振凯 金佳莉 殷鲁秦 王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92-99,共8页
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和恩施州构成的宜荆荆恩城市群是湖北省三大城市群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开展森林城市群建设对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宜荆荆恩城市群生态安全格... 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和恩施州构成的宜荆荆恩城市群是湖北省三大城市群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开展森林城市群建设对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宜荆荆恩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森林湿地资源、生态产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现状,从城市群尺度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区强四库,平原织两网,城乡提三景,全域筑四链”的宜荆荆恩森林城市群总体建设布局,并阐述具体的建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荆荆恩城市 森林城市群 协同发展 建设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变化与空间优化识别 被引量:4
3
作者 魏胜蓉 何婷婷 +4 位作者 付迎春 肖云丹 侯瑞霞 张乃静 纪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094-8109,共16页
识别生态安全格局(ESP)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面向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规划建设,应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电路理论、空间设计网络分析(sDNA)等方法,通过构建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前后的生态廊道网... 识别生态安全格局(ESP)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面向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规划建设,应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电路理论、空间设计网络分析(sDNA)等方法,通过构建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前后的生态廊道网络,识别了景观形态、拓扑连通性及其指示的生态格局时空演变,结合规划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网络连通特征,探讨了珠三角森林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空间优化的识别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2015、2020年生态景观形态变化,生态源地核心(core)类型面积和生态廊道长度占比明显增加,分别为14.97%、0.40%,生态斑块聚集与连通增加是当前生态格局变化的主要特征;(2)珠三角的东部、西部森林生态屏障和南部沿海生态防护带(两屏一带)的连通性潜力明显增加,高、中高、中低连通性的生态廊道占比分别增加2.65%、6.98%和8.25%,形成合理提升的生态网络连通结构。(3)集成生态源地重要性与生态廊道连通性、生态断裂点的优化目标,从生态点-线-面基质构建优先保护修复区识别准则,结果识别得到优先保护的重要生态源地面积为14656.06km^(2),优先修复的生态廊道有930.69km及246个断裂点,进一步为空间优化识别与安全格局提升探明路径。总体上,2020年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提升了“两屏一带”的生态安全格局,生态源地与网络连通性的增加揭示了城市群中心生态格局的提升和沿海防护带生态修复优化空间的识别结果,指示了加强城市群与沿海生态廊道建设的必要性,从工程修复视角为森林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空间优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 森林城市群 生态安全 网络连通性 优先保护修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特点与高品质发展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晗 杨开良 +1 位作者 王杰 秦立厚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森林城市群是区域生态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珠三角森林城市群是国内具有良好发展基础的森林城市群。但目前,珠三角森林城市群仍存在生态斑块破碎化、城市间城乡间绿化较为薄弱等问题,亟需进一步缓解区域生态问题、提升区域生态品质。结... 森林城市群是区域生态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珠三角森林城市群是国内具有良好发展基础的森林城市群。但目前,珠三角森林城市群仍存在生态斑块破碎化、城市间城乡间绿化较为薄弱等问题,亟需进一步缓解区域生态问题、提升区域生态品质。结合森林城市群、森林城市建设背景,分析珠三角森林城市群的发展基础和特点、森林城市的建设特征,以及珠三角区域面临的生态问题,探讨珠三角森林城市群高品质发展策略。森林城市群建设是区域尺度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为推动全国不同区域的森林城市群建设提供了研究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群 珠三角 高品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万泽敏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204-206,共3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森林城市群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森林城市群的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从新时代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森林城市群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森林城市群的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从新时代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从优化城市森林结构、加强城市森林管理维护以及推进智慧森林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群 生态环境 管理维护 森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澄 商天其 +3 位作者 沈剑 汪锦辉 杨绍钦 陶晶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94-101,共8页
森林城市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创建森林城市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以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创建为研究对象,探讨构建了以城乡森林组团、绿色生态网络、区域生态保护、生态建设质量、森林生态安全和生态文化传播为依托的森林城市群建... 森林城市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创建森林城市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以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创建为研究对象,探讨构建了以城乡森林组团、绿色生态网络、区域生态保护、生态建设质量、森林生态安全和生态文化传播为依托的森林城市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这对正在开展的浙江省森林城市群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将为国内其他森林城市群的创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群 评价指标体系 金义都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56
7
作者 王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森林城市群是我国在市域尺度上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基础上,适应我国城市群发展趋势和需求,在区域尺度上开展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的创新实践。文中从研究城市群的特点入手,把以森林湿地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保障城市群健康可持续... 森林城市群是我国在市域尺度上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基础上,适应我国城市群发展趋势和需求,在区域尺度上开展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的创新实践。文中从研究城市群的特点入手,把以森林湿地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保障城市群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础设施,提出了森林城市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森林城市群建设必要性和主要内容,提出了面向大尺度、找准大问题、构建大系统、实施大战略和创新大机制5项建设战略和10项具体措施,并从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保障措施方面探讨了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群 森林城市 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共同体 景观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城市群建设的评价指标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成 张昶 金佳莉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森林城市群建设是面向城市群地域空间尺度的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对于避免城市连片发展、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污染跨区域传播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指导森林城市群规划和建设... 森林城市群建设是面向城市群地域空间尺度的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对于避免城市连片发展、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污染跨区域传播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指导森林城市群规划和建设。文章研究并提出了森林城市群建设的评价指标,包括生态资源总量、空间分布等6个一级指标,蓝绿空间比、林木覆盖率等20项二级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4项,引导性指标6项。该研究可为城市群的生态空间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标准,也为世界城市群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模式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群 建设指标 生态资源 空间分布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理念与策略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志华 战国强 +1 位作者 冯超 张智昌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1期194-199,205,共7页
森林城市群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又一个成功创新实践。广东省率先推动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下已取得一定成绩。文章分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概念提出的背景,阐述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必要性与意义,... 森林城市群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又一个成功创新实践。广东省率先推动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下已取得一定成绩。文章分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概念提出的背景,阐述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必要性与意义,从森林城市群与森林城市各自的特点与差异出发,给出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概念与内涵,探讨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策略与途径。提出构筑健康的森林生态体系,构建大循环绿色生态水网等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群 森林生态网络 建设模式 建设措施 珠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区域性河流水系森林景观格局评价与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卓洪 刘利杰 +3 位作者 莫燕卿 陈楚民 马振环 刘萍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5,共8页
开展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区域性河流水系森林景观评价与优化,为珠三角森林城市群森林质量提升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广东省2021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以地类、优势树种、年龄和郁闭度为依据进行景观类型划分与景观格局分... 开展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区域性河流水系森林景观评价与优化,为珠三角森林城市群森林质量提升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广东省2021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以地类、优势树种、年龄和郁闭度为依据进行景观类型划分与景观格局分析,其中优势树种分为桉树、阔叶混交林、其他阔叶林、杉木、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等6类。结果表明: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区域性河流水系森林景观多样性丰富,均匀度与连接度中等;森林景观斑块形状简单,以小斑块为主,斑块破碎化程度较大;森林景观以其他阔叶林为主,占比40.77%,桉树林次之,占比24.61%;郁闭度以中密度林为主,幼龄林、中壮林和成熟林的比例为1∶2∶1。建议通过高质量水源涵养林营造、低产低效林改造、中幼林森林抚育等森林质量提升项目,调整树种、龄组、密度结构,进一步优化森林景观的均匀度与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格局指数 区域性河流水系 珠三角森林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状况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秦琳 丁胜 +5 位作者 杨志刚 陈哲华 彭展花 李爱英 容友鹏 张乐勤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3期133-137,143,共6页
依据珠三角9个城市现有森林资源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城市群、城市圈和城市单体森林建设水平3个一级指标以及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单体的国家森林城市达标率、森林小镇达标率、森林覆盖... 依据珠三角9个城市现有森林资源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城市群、城市圈和城市单体森林建设水平3个一级指标以及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单体的国家森林城市达标率、森林小镇达标率、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态公益林比例、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比例、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等24个二级指标,多方面、多层次评价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状况。评估结果,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状况综合得分为0.8678,建设状况良好,接近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群 建设状况 层次分析法(AHP) 城市 评价指标 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志华 甘静静 +2 位作者 陈溪路 曾翔 夏栗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4期13-17,共5页
长沙、株洲和湘潭是湖南省湘江流域的三大城市,城镇与乡村交织,城市组团之间有着绿色带隔离,且具有良好的水域和绿心生态开敞区,是不可多得的优质城市群资源。论文从梳理区域内自然山水脉络着手,结合居民的现实需求,以区域内存在的生态... 长沙、株洲和湘潭是湖南省湘江流域的三大城市,城镇与乡村交织,城市组团之间有着绿色带隔离,且具有良好的水域和绿心生态开敞区,是不可多得的优质城市群资源。论文从梳理区域内自然山水脉络着手,结合居民的现实需求,以区域内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短板为导向,谋求解决区域性整体环境问题为出发点,整体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形成森林城市群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发展对策,为开展森林城市群和森林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群 森林城市 建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森林城市群”:美丽广东建设的华彩篇章
13
作者 林冉 陈日强 黄敏莹 《国土绿化》 2020年第1期20-27,共8页
肩负使命打造森林城市群的全国样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珠三角地区列为“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示范区”的目的明确,就是要广东省率先突破,在建设森林城市群工作上作出示范,打造样板。对此,广东省先后“破题”。首先从建设美丽广东的高度做... 肩负使命打造森林城市群的全国样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珠三角地区列为“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示范区”的目的明确,就是要广东省率先突破,在建设森林城市群工作上作出示范,打造样板。对此,广东省先后“破题”。首先从建设美丽广东的高度做好设计,编制了《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规划(2016—2025年)》,开创性地制定了契合珠三角特点的16项建设指标,为全国森林城市建设探索道路,先行先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 森林城市群 建设示范区 森林城市建设 先行先试 样板 目的明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探索 真抓实干 高质量推进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
14
作者 陈俊光 《国土绿化》 2020年第5期44-48,共5页
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及珠三角各市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勇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先行先试,全面部署启动了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把珠三角地区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 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及珠三角各市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勇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先行先试,全面部署启动了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把珠三角地区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示范区",期望广东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为全国森林城市群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几年来,广东勇担重任,积极作为,不仅在2018年实现了珠三角九市"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城市 森林城市群 珠三角 建设示范区 生态文明建设 先行先试 全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城市森林景观提升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森林景观改造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庆 唐洪辉 +2 位作者 钱万惠 杨清 严俊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2期116-122,共7页
为更好的开展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以佛山市南海区森林景观改造为例,从总体现状、总体布局、主题树种、构建技术等方面总结森林景观提升的过程和方法,针对南海区城市森林景观,打造了"一环、二线、三带、四面"的总体布局和&qu... 为更好的开展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以佛山市南海区森林景观改造为例,从总体现状、总体布局、主题树种、构建技术等方面总结森林景观提升的过程和方法,针对南海区城市森林景观,打造了"一环、二线、三带、四面"的总体布局和"一镇一主题,一山一景观"的景观特色,并明确了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通过森林景观改造,南海区将呈现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地区 森林城市群 森林景观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向县域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国土绿化》 2022年第11期12-17,共6页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森林城市纳入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重点任务,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2022年,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全面完成,绿美广东大行动启动实施,广东高起点、高标准谋划了森...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森林城市纳入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重点任务,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2022年,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全面完成,绿美广东大行动启动实施,广东高起点、高标准谋划了森林城市群品质提升行动计划等重点行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广东建设。目前,广东21个地市全部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基本建成,有14个地级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有一大批县市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广东“创森”呈现全面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发展 国家森林城市 生态文明 森林城市建设 珠三角 品质提升 森林城市群 发展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召开 新增28个国家森林城市
17
作者 肖筱 《国土绿化》 2019年第11期5-6,共2页
今年是森林城市建设15周年。1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了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森林城市建设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森林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 今年是森林城市建设15周年。1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了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森林城市建设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森林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科学推进的新阶段。目前,全国已有387个城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19个省份开展了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11个省份开展了森林城市群建设,形成了跨区域、覆盖城乡的建设体系,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城市建设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建设 国家森林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战略地位 覆盖城乡 国家发展战略 跨区域 森林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 Oli影像的珠三角森林生物量估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康杰 胡中岳 +1 位作者 刘萍 徐正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81,共9页
【目的】森林生物量是评价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碳循环的重要基础,准确估测珠三角森林生物量对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高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以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为研究区,通过Landsat-8 Oli影像、DEM影像和... 【目的】森林生物量是评价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碳循环的重要基础,准确估测珠三角森林生物量对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高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以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为研究区,通过Landsat-8 Oli影像、DEM影像和2017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分别提取单波段因子、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和地形因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构建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1)针对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3种不同森林类型,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都优于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用BP神经网络预测的决定系数R2相比于多元逐步回归有了一定的提高,阔叶林提高了0.10,针叶林提高了0.14,针阔混交林的R2提高的最为明显,提高了0.29。相对于多元逐步回归,BP神经网络的RMSE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阔叶林降低了5.32 t/hm^(2),针叶林降低了10.57 t/hm^(2),针阔混交林降低了0.28 t/hm^(2)。2)利用BP神经网络反演珠三角样地生物量,阔叶林为66.18 t/hm^(2),针叶林为61.88 t/hm^(2)、针阔混交林58.29 t/hm^(2),珠三角的乔木林平均生物量为64.46 t/hm^(2),总的生物量为1435.99 t,大部分地区森林生物量为40~80 t/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地上生物量较高的地区分别分布在肇庆北部、广州北部、惠州西北部和东莞等地区。【结论】Landsat-8 OLI可以很好地用于森林地上生物量的估算,BP神经网络模型的反演精度要优于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森林地上生物量与龄组和树种有关,生物量高的地区以近熟林和成熟林为主,木荷、马尾松、栎类和针阔混交林等树种的生物量较高,桉树的生物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多元逐步回归模型 BP神经网络模型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彩叶林美学文化与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淳 郝泽周 +7 位作者 孙冰 李乐 高丙涛 曾伟 陈勇 万利鑫 柯欢 裴男才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7-364,共8页
针对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及周边地区常见的彩叶树种美学文化功能评价中的关键问题,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专家评估法和层次分析原理建立综合指标法,构建包括3个准则层(B1~3)、9个次准则层(C1~9)和27个指标层... 针对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及周边地区常见的彩叶树种美学文化功能评价中的关键问题,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专家评估法和层次分析原理建立综合指标法,构建包括3个准则层(B1~3)、9个次准则层(C1~9)和27个指标层(D1~27)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有效地评价珠三角彩叶林的美学与文化功能,明确森林城市群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保护与开发的重点,提升彩色林相营建技术与美丽湾区建设的匹配性与实用性,拓展城市林业和人居环境学科理论的内涵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城市林业 森林城市群 人居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技术在广州南沙区河涌景观特征生态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晔 裴男才 +11 位作者 何碧红 史欣 孙冰 于彬 尹小阳 王子研 唐赛男 金一博 刘晓天 唐艺家 朱颖芳 孙倩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3期231-240,共10页
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社会经济水平趋于高阶的时代,城市生态系统是当前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对象,融合了自然科学(如林学、生态学等)和社会科学(如管理学、人文地理学等)领域的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无人机遥感已... 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社会经济水平趋于高阶的时代,城市生态系统是当前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对象,融合了自然科学(如林学、生态学等)和社会科学(如管理学、人文地理学等)领域的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无人机遥感已在生物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广泛使用。主要从监测、研究、评估和保护等四个方面简要叙述了无人机技术在林业生态研究和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并以广州南沙区河涌景观为例简要分析了无人机技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森林景观中的实际应用。试图为我国城市区域的森林生态、生物多样性与人居环境研究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技术 粤港澳大湾区 森林城市群 城市森林与绿地 人居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