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地表枯枝落叶层涵养水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耿玉清 王保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52,共4页
采用室内模拟法 ,研究了 11个树种的不同L ,F层组合对地表径流、截持降雨量和水分蒸发强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在不同L ,F层组合涵养水源作用中 ,以厚LF最佳 ,其次为厚F ;②不同树种间以落叶松最佳 ,其次为油松、侧柏 ,阔叶树种较差 ;... 采用室内模拟法 ,研究了 11个树种的不同L ,F层组合对地表径流、截持降雨量和水分蒸发强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在不同L ,F层组合涵养水源作用中 ,以厚LF最佳 ,其次为厚F ;②不同树种间以落叶松最佳 ,其次为油松、侧柏 ,阔叶树种较差 ;③枯枝落叶层持水后的水分蒸发过程 ,可用指数函数型表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地表 枯枝落叶层 涵养水源作用 水源涵养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两个森林地表火蔓延改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敏 冯仲科 胡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138-141,共4页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国内外林火研究人员利用室内试验及野外火烧试验,对不同环境下森林地表火蔓延模型进行了研究,总结推导出许多地表火蔓延的经验模型及半经验模型.该文简要回顾了地表火蔓延模型研究的发展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减少模型的...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国内外林火研究人员利用室内试验及野外火烧试验,对不同环境下森林地表火蔓延模型进行了研究,总结推导出许多地表火蔓延的经验模型及半经验模型.该文简要回顾了地表火蔓延模型研究的发展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减少模型的参数可以简化计算.一些研究者针对较常用的Rothermel模型,在火场蔓延形状及蔓延速率计算公式的改进上做了有益的尝试.该文针对其中的两个改进方法提出了一些观点,认为其中一个算法与原算法相比,改进不大,而另一个改进算法则在推导过程中存在逻辑上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地表 蔓延模型 火场面积 蔓延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地表凋落物含水率红外光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邢键 叶颖慧 +3 位作者 马召 彭博 杨柳松 宋文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01-3105,共5页
为了实现森林地表凋落物含水率的实时测量,研究了森林地表凋落物含水率与红外光谱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选取了四种森林地表凋落物,搭建了含水率红外光谱测量装置,获得了不同含水率所对应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分析了不同含水率与峰值吸收光... 为了实现森林地表凋落物含水率的实时测量,研究了森林地表凋落物含水率与红外光谱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选取了四种森林地表凋落物,搭建了含水率红外光谱测量装置,获得了不同含水率所对应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分析了不同含水率与峰值吸收光强、谷肩连线与谷底连线交点纵坐标、吸收谷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含水率吸收谱线峰值在1 450nm附近;三种光谱参数中,森林地表凋落物含水率与峰值吸收光强线性相关性最好,所得一元回归方程经F检验显著性良好,斜率的相对不确定度均小于1.0%和截距的相对不确定度小于0.51%,相关系数γ>0.95。为含水率实时测量仪的光源选择和标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森林地表凋落物 近红外光谱 森林防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对森林地表可燃物的降解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孙思琦 瓮岳太 +2 位作者 邸雪颖 刘雪峰 杨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筛选帽儿山人工林地表可燃物中的木质素降解真菌,探究木质素降解菌对不同森林地表可燃物的分解效果,以期找到能够有效降解森林可燃物的真菌菌种,为应用生物降解方法降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从而降低森林火灾发生概率与森林火险... 【目的】筛选帽儿山人工林地表可燃物中的木质素降解真菌,探究木质素降解菌对不同森林地表可燃物的分解效果,以期找到能够有效降解森林可燃物的真菌菌种,为应用生物降解方法降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从而降低森林火灾发生概率与森林火险指数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方法】采集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尖砬沟森林培育实验站的落叶松、胡桃楸、水曲柳纯林与胡桃楸-落叶松、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内的凋落叶,采用添加抗生素的麦芽浸粉(MEA)培养基进行真菌的分离培养,之后采用愈创木酚平板显色法进行初筛,根据测定菌株的显色情况及菌落圈与显色圈比值筛选高活性木质素降解酶菌株,复筛利用苯胺蓝平板脱色法对菌株木质素氧化酶系进行定性测定,对2次筛选获得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及分子鉴定,然后以胡桃楸、水曲柳、落叶松3种可燃物样品作为分解基质,接入木质素降解菌单一及混合菌液,于28℃恒温培养7 d,分别测定经培养后基质中的木质素含量,分析木质素分解规律。【结果】由MEA培养基筛选出的9株真菌有5株在PDA-愈创木酚培养基上发生了显色反应,且菌株B6和Y3的R/r <1,即该2株菌能优先降解木质素;苯胺蓝平板脱色试验结果显示菌株B6和Y3均可使培养基蓝色褪去,即均具有LiP与MnP酶活性;经形态学及分子鉴定,菌株B6为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菌株Y3为桦褶孔菌Lenzites betulinus;地表可燃物样品降解试验结果显示,经单一菌液与两者混合菌液培养后,样品中木质素含量均有下降,且经混合菌液处理后的3种可燃物基质表现出相对较好的降解效果;3种基质降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水曲柳>胡桃楸>落叶松;菌种Y3对木质素的降解效果较菌种B6好。【结论】混合菌液对可燃物中木质素的分解能力较单一菌液强;菌株B6和Y3之间无拮抗作用,混合后产生协同效应,使木质素降解酶系活力提高,从而可提高木质素降解率;菌种Y3降解能力强于B6;可燃物样品中木质素降解效果因基质不同而存在差异,阔叶可燃物比针叶可燃物易分解。经筛选出的木质素降解菌能有效降解可燃物中的木质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从而降低森林火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降解 真菌 森林地表可燃物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林用火对森林地表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顾香凤 门志平 +1 位作者 吴宝林 孙彦奎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营林用火 森林地表径流 计划烧除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高效降解菌对森林地表可燃物的野外降解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思琦 樊晓亮 +2 位作者 宁吉彬 邸雪颖 杨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65,共5页
采用纤维素高效降解真菌Peniophoraintranata和Sarocladiumstrictum分别制备单一菌剂(菌剂A、B)以及二者混合菌剂(菌剂C),分3种剂量对胡桃楸、兴安落叶松及胡桃楸×兴安落叶松混交3种不同地表可燃物基质进行喷洒,每月取样,测定基质... 采用纤维素高效降解真菌Peniophoraintranata和Sarocladiumstrictum分别制备单一菌剂(菌剂A、B)以及二者混合菌剂(菌剂C),分3种剂量对胡桃楸、兴安落叶松及胡桃楸×兴安落叶松混交3种不同地表可燃物基质进行喷洒,每月取样,测定基质失质量以及综纤维素降解动态,并分析施加不同菌剂和不同剂量对可燃物基质综纤维素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加菌剂的3种基质综纤维素降解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对于施加同种剂型的可燃物,不同剂量使可燃物基质综纤维素降解率由高到低排序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对照;②3种可燃物基质综纤维素呈现出相同的降解规律,降解率由高到低表现为菌剂C、菌剂B、菌剂A、对照,即混合菌剂降解效果优于单一菌剂;③胡桃楸、兴安落叶松、混交基质综纤维素降解率与其减少质量均呈正相关,且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α=0.01),一元线性回归拟合优度分别为86.96%、95.75%、90.97%。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混合菌剂降解可燃物综纤维素的能力更强,且可燃物综纤维素降解率与可燃物载量密切相关,野外喷洒该菌剂能够有效降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从而达到降低森林火险、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真菌 野外降解 森林地表可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森林地表可燃物火蔓延速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俊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2-835,共4页
华南地区植被丰富,人类活动频繁,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后果严重。为探究华南地区森林地表可燃物种类和燃料床特性对火蔓延速度的影响规律,给扑救森林火灾提供参考数据,通过实地采样与室内燃料床火蔓延速度测量实验,定量分析了森林地表可燃... 华南地区植被丰富,人类活动频繁,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后果严重。为探究华南地区森林地表可燃物种类和燃料床特性对火蔓延速度的影响规律,给扑救森林火灾提供参考数据,通过实地采样与室内燃料床火蔓延速度测量实验,定量分析了森林地表可燃物火蔓延速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桉树叶燃料床在5种燃料床中蔓延速度最快,加上其在该地区的种植情况,具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得到了桉树叶燃料床特性对火蔓延速度影响的规律,发现含水率开始增加阶段,蔓延速度衰减很少,含水率超过14%后,蔓延速度快速衰减,到18%后蔓延速度衰减再次减少;蔓延速度与厚度成幂函数关系,厚度增加使蔓延速度增加;堆积密度、宽度对火蔓延速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森林地表可燃物 火蔓延速度 燃料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地表火合成灭火技术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白夜 朴金波 《森林防火》 2009年第2期49-51,共3页
依据现有灭火装备、灭火经验及手段,对我国现有森林灭火技术进行系统分析,针对森林地表火的行为特征及危害,提出森林地表火合成灭火应用技术。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森林地表 合成灭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环境近地表自然风的动态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守林 李文彬 +1 位作者 华丽 戚春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0-93,共4页
森林环境近地表自然风动态特性是森林环境风场、森林防火理论和室内空调设备送风模式等相关研究的基础.该文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鹫峰试验林场森林环境中的近地表自然风采样分析,研究了近地表自然风在二维方向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主... 森林环境近地表自然风动态特性是森林环境风场、森林防火理论和室内空调设备送风模式等相关研究的基础.该文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鹫峰试验林场森林环境中的近地表自然风采样分析,研究了近地表自然风在二维方向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主风向风速的速度均值和方差较大,但平均湍流强度却小于侧向风的平均湍流强度;自然风的风向变化非常显著,当风速均值较小时,风向角度的标准差较大,当风速均值较大时,风向角度的标准差较小;主风向与侧风向的二维风速分布呈正偏态分布,二维风速分布的偏度系数γ3>0,峰度系数γ4>3.其中,侧风向速度分布的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均明显大于主风向的对应值;近地表自然风在主风向与侧风向的二维风速信号均表现出很高的随机性.此外,主风向与侧风向的二维风速信号间的相关性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环境 地表 自然风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