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TM遥感影像和林分因子估测森林可燃物载量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海清 魏云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20,共3页
以塔河林业局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TM遥感影像和林分因子,采用岭估计的方法,建立可燃物载量预测岭回归方程。同时用总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预估精度4个指标对模型进行了评价,预测效果较好。
关键词 TM遥感影像 林分因子 森林可燃物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林保护区地表森林死可燃物载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2
2
作者 吴志伟 贺红士 +6 位作者 刘晓梅 邓华卫 贺伟 李晓娜 李淑华 宋国华 王全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5,共4页
依据11、01、00 h时滞可燃物分类标准,对丰林自然保护区不同红松林群落类型内的地表死可燃物载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利用DCCA排序法对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椴树红松林内地表死可燃物载量最高,枫桦红松林内地表死... 依据11、01、00 h时滞可燃物分类标准,对丰林自然保护区不同红松林群落类型内的地表死可燃物载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利用DCCA排序法对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椴树红松林内地表死可燃物载量最高,枫桦红松林内地表死可燃物载量最低;DCCA排序揭示了该地区地表死可燃物载量分布与海拔、坡度、坡向、坡位、郁闭度、胸径、树高和枝下高8个地形和林分因子的关系,其中海拔、坡度、树高和枝下高是影响可燃物载量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可燃物载量 环境因子 DCCA 丰林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不同乔木植被类型可燃物载量模型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昊权 王洪荣 +2 位作者 张文 董晨 闵志强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8,共12页
研究可燃物载量模型可为四川省森林火灾风险的科学评估与防控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森林经营和防火管护提供参考。基于四川省森林火灾风险普查的6848个乔木标准地数据,按照植被区域和植被类型,将乔木林划分为5种植被类型,分析不同植被类... 研究可燃物载量模型可为四川省森林火灾风险的科学评估与防控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森林经营和防火管护提供参考。基于四川省森林火灾风险普查的6848个乔木标准地数据,按照植被区域和植被类型,将乔木林划分为5种植被类型,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的可燃物载量特征。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可燃物载量的关键因子,并结合多种函数拟合方法,确定关键因子与可燃物载量的最佳表达式。对这些表达式进行线性组合,构建基于组合变量的回归模型,并与多元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对比,确定最优可燃物载量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的可燃物载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乔木层可燃物载量占比最高,枯落物层占比最低。2)影响可燃物载量的关键因子因植被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龄组是多个植被类型的主要影响因子,海拔、郁闭度和林分密度在特定植被类型中也具有显著影响。3)基于组合变量的回归模型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模拟结果,但最佳模型因林分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组合模型对寒冷针叶林的可燃物载量预测效果更优,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寒冷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阔叶林和亚热带混交林的预测效果更优。构建的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四川省不同植被类型的可燃物载量,为火灾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森林可燃物载量 林分因子 立地因子 可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估测可燃物载量的遥感及地形因子选择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俞正祥 张福坤 +2 位作者 高元科 刘树义 蒋蕾 《林业科技情报》 2012年第4期4-7,共4页
为提高森林可燃物载量的估测精度,应选择相关性小的遥感因子及地形因子组合。本文运用残差平方和法,在黑龙江省塔河县西北部96.5km处的盘古林场设立样地,调查样地内可燃物载量实测因子,结合实测值对影响可燃物载量的遥感及地形因子的组... 为提高森林可燃物载量的估测精度,应选择相关性小的遥感因子及地形因子组合。本文运用残差平方和法,在黑龙江省塔河县西北部96.5km处的盘古林场设立样地,调查样地内可燃物载量实测因子,结合实测值对影响可燃物载量的遥感及地形因子的组合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除遥感因子RVI、DVI、SARVI、TSAVI及地形因子ASPECT、DEM、SLOPE外,其余因子对森林可燃物载量的估测影响不大。通过方差扩大因子对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剔除SARVI及ASPECT后,各因子间的多重相关性大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学 森林可燃物载量 估测 遥感因子 地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从化区森林可燃物区域性分布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冠杰 梁泽锐 李大锋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6期104-108,共5页
为了给广州市从化区森林可燃物管理提供建议,研究通过开展乔木林标准地可燃物专项调查,获取了从化区不同区域的可燃物载量数据,并分析了从化区内森林死可燃物与活可燃物的区域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化区总可燃物载量为884.77×... 为了给广州市从化区森林可燃物管理提供建议,研究通过开展乔木林标准地可燃物专项调查,获取了从化区不同区域的可燃物载量数据,并分析了从化区内森林死可燃物与活可燃物的区域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化区总可燃物载量为884.77×10^(4)t,单位面积总可燃物载量为65.75 t·hm^(-2),其中大岭山林场单位面积总可燃物载量在整个从化区最高,为95.22 t·hm^(-2),为全区平均值的1.5倍;(2)从化区的活可燃物载量主要由乔木组成,占总活可燃物的85.51%,远高于其他类型;其次是竹林、灌木和草本,在空间分布上,呈由上往下依次降低的规律;(3)从化区的死可燃物载量主要是由枯落物组成,占死可燃物总量的67.02%,温泉镇、良口镇、吕田镇、太平镇和鳌头镇5个乡镇的死可燃物载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从化区 森林可燃物载量 森林可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马尾松林可燃物载量估算模型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肖君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89-94,105,共7页
为满足防治森林火灾需求,寻求一种简便且快速的森林可燃物载量估算方法,以2020年10月—2021年12月福建省森林火灾风险普查乔木样地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福建省主要林分类型——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构建可燃物载量总量、乔木层、灌木层... 为满足防治森林火灾需求,寻求一种简便且快速的森林可燃物载量估算方法,以2020年10月—2021年12月福建省森林火灾风险普查乔木样地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福建省主要林分类型——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构建可燃物载量总量、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和腐殖质层在内的各层模型,采用联合估计方法解决总量与分量不兼容问题,运用改进的单纯形法求解模型参数,并通过交叉建模检验的方式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天然和人工马尾松林的兼容性可燃物载量估算模型,除枯落物层外,其它模型的决定系数和预估精度均较高,证实其在马尾松林可燃物载量估算中的实用性。同时,以实际的马尾松小班数据进行可燃物载量估算应用。研究成果可为森林火灾防治工作及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可燃物载量动态估算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森林可燃物载量 估算模型 联合估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