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20世纪森林变化及对氧气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丽娟 姜春艳 +3 位作者 马骏 张安康 姜蓝齐 吴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0-441,共12页
随着对大气环境质量研究的深入,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也引起了关注。森林是固碳释氧的重要生态系统,黑龙江省近百年来,森林面积减少了37.163%,估算由此导致的森林氧气释放量变化,对研究大气氧气含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1900年、1... 随着对大气环境质量研究的深入,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也引起了关注。森林是固碳释氧的重要生态系统,黑龙江省近百年来,森林面积减少了37.163%,估算由此导致的森林氧气释放量变化,对研究大气氧气含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1900年、1949年、1986年和2009年为时间断面,采用C-FIX模型及碳氧平衡方法,模拟并分析了20世纪黑龙江省森林氧气释放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20世纪森林面积减少了106667.570 km2,森林覆盖率减少了23.568%。除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林、针阔混交林面积有所增加外,其它树种的森林面积均减少,其中云冷杉(Picea asperata and Abies nephrolepis)林及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面积减少超过80%,空间上以松嫩平原及三江平原减少最为显著;(2)森林年氧气释放量百年来减少了5621.560万t,减少近三分之一,其空间变化明显,西南部森林氧气释放量由百年前的最高区域变为最低区域,三江平原释放氧气的森林区域明显减少;(3)百年来各行政区森林年氧气释放量除伊春微弱增加外,其余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减少显著,减少了90%以上;(4)控制实验表明,森林面积变化导致黑龙江省区域森林年氧气释放量减少了50%。人类活动引起的森林面积减少,是导致黑龙江省森林氧气释放量减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变化 氧气释放量 百年变化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检验的面向对象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森林变化检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春干 代华兵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81,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统计检验的面向对象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森林(地)变化的自动检测,为准确、快速、高效采集森林变化信息,及时更新森林资源数据库提供一种有效方法。【方法】以森林(地)覆盖变化频繁和快速、变化图斑多而小的广西壮... 【目的】探讨基于统计检验的面向对象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森林(地)变化的自动检测,为准确、快速、高效采集森林变化信息,及时更新森林资源数据库提供一种有效方法。【方法】以森林(地)覆盖变化频繁和快速、变化图斑多而小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局部区域为研究区,以2013年12月资源三号卫星图像、2015年1月高分一号卫星图像和2013年小班专题图为数据源,试验基于统计检验的面向对象森林变化检测方法:1)对两时相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提取图像对象(图斑)各波段的灰度均值和标准差;2)鉴于两时相图像图斑灰度均值、标准差的差值的频率均近似呈正态分布,采用图斑的灰度均值、标准差的差值构造一个服从卡方分布的随机变量;3)根据假设检验,在事先给定一个置信度后,通过一个自动的反复迭代计算流程逐次将统计量异常的变化图斑检测出来。【结果】1)对于一个事先给定的置信度,检测出来的变化图斑数量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迅速减少;2)当置信度分别为0.95、0.98、0.99和0.999时,分别通过25、23、20和15次迭代可将全部变化图斑检测出来,迭代次数随着置信度的增大而减少;3)当置信度为0.95~0.99时,随着置信度提高,漏检率升高、误检率降低,总体精度提高;4)当置信度为0.99时,总体精度达92.6%,Kappa系数为0.764 8,检测结果最好。【结论】基于统计检验的面向对象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森林变化检测方法具有严密的统计学基础,直接对分割图像进行计算,不需建立训练样本,不依靠任何外来信息,不需人为干预,整个检测过程自动完成,并且检测效果良好,在森林(地)变化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变化检测 图像分割 统计检验 卡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地区森林变化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3
作者 张洪江 程金花 陈宗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针对长江三峡地区森林变化及降雨、径流及泥沙运动的特点,采用流域自身对比法,在长江三峡库区选择了雾渡河流域的森林、径流及泥沙等观测数据,研究径流及泥沙运动特性。分析研究了森林变化与年径流量、枯水期径流量、洪枯比及年输沙模... 针对长江三峡地区森林变化及降雨、径流及泥沙运动的特点,采用流域自身对比法,在长江三峡库区选择了雾渡河流域的森林、径流及泥沙等观测数据,研究径流及泥沙运动特性。分析研究了森林变化与年径流量、枯水期径流量、洪枯比及年输沙模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雾渡河流域内,森林覆盖率每减少1个百分点,年径流深增加3.55mm,枯水期径流深减少4.61mm;活立木总蓄积量每减少1万m3,年径流深增加3.75mm;枯水期径流深减少4.87mm。森林覆盖率每减少1个百分点,洪枯比增加0.83,年输沙模数增加67.5t/(km2.a);活立木总蓄积量每减少1万m3,洪枯比增加0.88,年输沙模数增加71.3t/(k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地区 森林变化 径流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象分类的遥感影像森林变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19
4
作者 雷鸣 田卫新 +1 位作者 任东 董婷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1-646,共6页
针对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森林变化检测应用需求,采用两期高分二号(GF-2)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定义了基于邻域差分绝对值与标准差比的多尺度分割评价函数,用来确定对遥感图像分割的分割尺度、形状因子以及紧凑度。通过试验,利用神经网络分... 针对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森林变化检测应用需求,采用两期高分二号(GF-2)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定义了基于邻域差分绝对值与标准差比的多尺度分割评价函数,用来确定对遥感图像分割的分割尺度、形状因子以及紧凑度。通过试验,利用神经网络分类方法确定了基于对象分类的最优特征组合,并采用基于对象的最近邻(k NN)分类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最后对两期遥感影像分类结果中的森林类别进行变化检测。结果显示,在分类过程中,基于对象的分类总体精度为0.9866,Kappa系数为0.9752,高于神经网络和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在以森林地为主的丘陵地带变化检测应用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高分二号 森林变化检测 对象 分割 最近邻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M卫星图像进行森林变化的特征提取 被引量:2
5
作者 肖胜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6-30,共5页
本文以TM卫星图像为介质,结合地面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利用ERDAS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研究同一训练区域内不同时期的TM卫星图像,通过植被指数的计算和主成分分析的变换等系列过程处理,从而对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特征提取。
关键词 TM卫星图像 植被指数 特征提取 森林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我国建国后的森林变化情况
6
作者 凌云阁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期254-255,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几十年里,仅是森林历史长河的瞬间,既不能发生森林植被地带性的更替,更不会发生寒热带不同树种的大量南迁或北迁等演变过程。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科学技术的进步,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等,使人们对于森林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几十年里,仅是森林历史长河的瞬间,既不能发生森林植被地带性的更替,更不会发生寒热带不同树种的大量南迁或北迁等演变过程。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科学技术的进步,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等,使人们对于森林的培育和利用,正在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变。也有一些不利因素。诸如政策的失误、森林区的过量采伐、培育后备森林资源缓慢等,也在伴随着正常的演变过程,起着阻碍性作用。上述这些有利与不利因素,综合作用于森林的结果,导致森林发生着与地质时期或历史时期迥然不同的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变化 森林面积 森林灾害 森林防护 森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森林资源变化监测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
7
作者 付国宏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3期45-48,共4页
为有效监测森林资源变化,采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地面目标的非接触式观测,通过变化检测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并结合不同时间节点的遥感影像,运用图像差异法、比值法及变化矢量分析法对森林面积、健康状况及植被变化... 为有效监测森林资源变化,采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地面目标的非接触式观测,通过变化检测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并结合不同时间节点的遥感影像,运用图像差异法、比值法及变化矢量分析法对森林面积、健康状况及植被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技术能精准识别森林资源的长期变化趋势,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推动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与保护。遥感数据的时序分析显示,森林变化的趋势和季节性波动具有显著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技术 森林资源变化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热带森林覆盖变化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范应龙 谭炳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5-331,共7页
【目的】以热带森林复杂区域为对象,对两种缨帽变换"衍生数据"检测热带森林变化的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方法】对两期数据进行缨帽变换,同时结合黑暗对象掩膜与局部直方图阈值提取等方法,获取亮度、绿度、湿度指数组合(MKT)... 【目的】以热带森林复杂区域为对象,对两种缨帽变换"衍生数据"检测热带森林变化的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方法】对两期数据进行缨帽变换,同时结合黑暗对象掩膜与局部直方图阈值提取等方法,获取亮度、绿度、湿度指数组合(MKT)和干扰指数(DI)。采用MKT差值(MKT-D)、干扰指数差值(MDI-D)进行变化信息识别,然后,根据植被覆盖与亮度、绿度、湿度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决策树分类提取变化信息,最后,对不同检测结果进行验证与比较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能检测出森林内部的细微变化,但对小图斑变化,MKT-D检测优势明显,且MKT-D的kappa系数为0.763 0,MDI-D的kappa系数为0.655 9,两者相比,MKT-D方法优于MDI-D方法。【结论】MKT能够增强短波红外与近红外波段对森林变化信息的敏感性,有效地消除噪声等非目标信号,突出目标信号,此外,MKT-D为RGB彩色图像,更利于变化信息的目标提取与解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柬埔寨 热带森林变化 遥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北麓2000多年以来的森林线与环境变化 被引量:32
9
作者 阎顺 孔昭宸 +2 位作者 杨振京 倪健 李树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9-704,共6页
依据吉木萨尔县泉子街乡桦树窝子和小西沟两个剖面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分析,结合剖面岩性特征分析、历史文献记录和碳屑鉴定,揭示了天山北麓最近2000多年以来的环境变化。2000aB.P.以前,该地植被为荒漠草原;2000~1300aB.P.(50aB.C.... 依据吉木萨尔县泉子街乡桦树窝子和小西沟两个剖面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分析,结合剖面岩性特征分析、历史文献记录和碳屑鉴定,揭示了天山北麓最近2000多年以来的环境变化。2000aB.P.以前,该地植被为荒漠草原;2000~1300aB.P.(50aB.C.~650A.D.),植被为草原植被,其中1750~1400aB.P.(200~550A.D.),植被为有少量森林的草原植被,当时气候状况较今凉湿,适宜云杉生长,使得云杉林带下移,幅度可达250m左右。当时的年均气温较今低1℃而降水量较高,是新疆历史上一个相对冷湿的环境;约1300~450aB.P.(650~1500A.D.),植被为荒漠草原;450aB.P.年以来,植被为荒漠草原草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麓 孢粉分析 森林变化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东北亚森林时序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付安民 孙国清 +1 位作者 过志峰 王殿中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5-843,共9页
基于MODIS传感器在2000—2006年观测的MOD13A1影像产品,对东北亚森林的覆盖变化进行了专题分析和制图。一方面,通过生长季节的累加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和成对双样本T检验方法,在像素尺度上反映发生变化的强度和显著性特征;另一方面,对... 基于MODIS传感器在2000—2006年观测的MOD13A1影像产品,对东北亚森林的覆盖变化进行了专题分析和制图。一方面,通过生长季节的累加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和成对双样本T检验方法,在像素尺度上反映发生变化的强度和显著性特征;另一方面,对地物交错区域的边缘条带进行缓冲区判读分析,去除由于多期影像配准位移所导致的错误判断。然后,利用TM/ETM+影像得到的森林变化图对上述的森林变化检测结果在两个核心区域进行了比较验证。在MOD13A1像素内面积变化5ha以上,且3×3窗口的空间配准尺度下,两区域的森林变化制图精度分别达到了80.24%和8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森林 森林扰动变化 MODIS TM/E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覆被变化及破碎化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菲菲 康永祥 +3 位作者 刘婧辉 张宝库 代栓发 何小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31,共5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a间的森林动态变化和景观破碎化状况。本文以1988年的TM和2002年的ETM+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以Erdas Imagine为图像信息处理工具,并应用ARCGIS和FRAGSTATS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状况进... 本研究旨在分析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a间的森林动态变化和景观破碎化状况。本文以1988年的TM和2002年的ETM+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以Erdas Imagine为图像信息处理工具,并应用ARCGIS和FRAGSTATS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状况进行分析,获得森林覆被变化信息及景观指数信息。结果表明:桦木林、太白红杉林、灌丛草甸、非林地的面积比重有所降低,其中桦木林面积比重变化幅度最大(54%~34.5%);栎林、巴山冷杉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面积比重都有所增加;研究时期内,保护区的斑块总数由3822增加到6691(增加了75.1%),森林平均斑块面积(MPS)由1988年的14.7hm^2降低到2000年的8.4hm^2,斑块密度(PD)迅速增加(6.8增加到12),这表明保护区的景观开始呈现出破碎化的倾向。本文认为森林管理者应该在对保护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努力提高区域森林质量及景观多样性,使森林空间格局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破碎化分析 GIS 森林覆被变化 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森林信息提取及其变化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13
12
作者 姜洋 李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261-7270,共10页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提取森林信息是遥感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以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ETM+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和基于多级决策树的分类方法得到浙江省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的森林植被覆被图。经实地采样点验证,2010年分类精度达到92...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提取森林信息是遥感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以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ETM+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和基于多级决策树的分类方法得到浙江省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的森林植被覆被图。经实地采样点验证,2010年分类精度达到92.76%,精度满足要求。介绍了浙江森林信息的快速提取方法,即统计不同森林类型的Landsat TM影像原始波段和LBV变换值以及各种植被指数在各时相上的差异,经过C5决策树训练,选取合适的规则和阈值实现森林信息的提取。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分割与决策树算法结合可以作为森林信息提取的有效方法。最后,通过对3期森林专题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了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布,并以此为基础对林地变化的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森林资源变化主要分布在浙西北山区、浙中南山区以及沿海地带,这一结果可以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TM 森林信息提取 森林资源变化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A数据的森林覆盖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振兴 文哲 +2 位作者 张贵 周璀 卢海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3-62,共10页
【目的】利用Sentinel-2A卫星重访周期短和波段信息丰富的特点,精确高效地获取森林覆盖变化信息,提高森林覆盖变化监测的时效性和精度。【方法】采用Sentienl-2A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以沅江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选取地物训练样... 【目的】利用Sentinel-2A卫星重访周期短和波段信息丰富的特点,精确高效地获取森林覆盖变化信息,提高森林覆盖变化监测的时效性和精度。【方法】采用Sentienl-2A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以沅江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选取地物训练样本,利用各地物的光谱指数特征和纹理特征来构建决策树模型进行地物分类,光谱指数包括NDVI、NDWI、NDBI和光谱反射曲线,纹理特征包括均值、方差、信息熵和对比度。对沅江市2016年8月1日和2017年5月18日的两期Sentinel-2A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地物分类,计算各地物面积并将两期分类结果中的森林覆盖区域提取出来,分析森林覆盖变化情况。【结果】1)利用光谱指数特征结合纹理特征构建决策树模型对沅江市进行地物分类,其地物总体分类精度为83.62%,Kappa系数为0.8257,森林制图精度为84.28%,森林用户精度为82.43%,比最大似然法的总体分类精度提升了11.27%,Kappa系数提高了0.133,森林制图精度提高了10.59%,森林用户精度提高了9.58%。2)在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5月18日期间沅江市森林面积减少了771 hm^2,有854 hm^2森林变为耕地,589 hm^2森林变为芦苇地,412 hm^2森林变为建设用地,105 hm^2森林变为水体。另外,有636 hm^2耕地、257 hm^2芦苇地、243 hm^2建设用地和53 hm^2水体变为森林。【结论】基于Sentienl-2A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光谱指数特征和纹理特征构建决策树模型进行分类,能够有效提升地物分类精度;同时能够提高森林覆盖变化监测的时效性和精度,较为准确地分析森林覆盖变化情况,可为洞庭湖流域地物分类和森林覆盖变化监测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enl-2A数据 森林覆盖变化 光谱指数 纹理特征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植被变化(采伐)对小流域水文化学循环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饶良懿 王玉杰 +1 位作者 朱金兆 卢建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981-3990,共10页
森林不仅调节流域的水文循环过程而且对流域的生物化学循环过程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森林流域通过林冠层截留、地被物层过滤、土壤入渗以及河岸植被缓冲带等环节,对降雨径流中的泥沙、有机物、污染物质进行有效的过滤、吸收和净化,从而达... 森林不仅调节流域的水文循环过程而且对流域的生物化学循环过程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森林流域通过林冠层截留、地被物层过滤、土壤入渗以及河岸植被缓冲带等环节,对降雨径流中的泥沙、有机物、污染物质进行有效的过滤、吸收和净化,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回顾了国内外森林植被变化对小流域水文化学循环的影响研究,尤其是森林经营活动如采伐等对流域的河流水温、悬移质泥沙含量、溶解养分等方面的影响。多数研究认为森林采伐方式不同河流水温受影响程度不同;溶解养分与森林采伐的方式、地点及采伐流域的类型密切相关。特别指出河岸植被缓冲带在森林流域水质保护中的重要性,它的存在可以维持河流水温、有效防止和降低地表径流中携带的泥沙、污染物、有机质等进入河流,从而达到保护水质的目的。目前,我国在森林植被变化对流域水文化学循环影响领域的研究还主要侧重于森林减少泥沙效应方面,在森林的水质保护效应方面,多数的报道都集中在森林生态系统各要素(如林冠、地被物、森林土壤等)对大气降水化学物质输入的影响,而对小流域尺度森林植被变化(如采伐)对水文化学循环影响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还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变化(采伐) 水文化学循环过程 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香格里拉县森林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岳彩荣 崔同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55-3760,共6页
通过对香格里拉县3个时段遥感卫星影像的解译,得到1974、1989、2000年3期森林景观分类数据。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海拔、坡度和坡向等自然因素分析了地形因素对景观变化的影响;在人文驱动方面,利用成本距离分析方法研究了居民点、... 通过对香格里拉县3个时段遥感卫星影像的解译,得到1974、1989、2000年3期森林景观分类数据。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海拔、坡度和坡向等自然因素分析了地形因素对景观变化的影响;在人文驱动方面,利用成本距离分析方法研究了居民点、道路、农地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并对成本距离与景观空间变化关系进行了函数拟合。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县森林变化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森林变化在海拔3 200~4 200 m、坡度〈30°地段最为活跃;森林在阴坡上的变化明显大于阳坡;森林变化与距居民点、道路、农地的距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通过数学拟合达到了较高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变化 驱动力 GIS 香格里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与森林植被变化对水文影响的定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士余 孙阁 郭细根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29,共4页
如何科学定量地界定气候与森林植被变化对河川径流影响的贡献率,不仅是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中的科学问题,而且也是目前流域管理者所关注和面临的难题。为了给森林植被削洪减灾的作用大小和影响程度提供一个科学的量化依据,在论述森林... 如何科学定量地界定气候与森林植被变化对河川径流影响的贡献率,不仅是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中的科学问题,而且也是目前流域管理者所关注和面临的难题。为了给森林植被削洪减灾的作用大小和影响程度提供一个科学的量化依据,在论述森林植被的水文作用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气候与森林植被变化对流域水文影响贡献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结果显示,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以及研究流域和尺度的不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有关的普遍规律研究仍在探索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森林植被变化 流域水文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寨沟流域森林覆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诗琦 杨青霞 +6 位作者 刘俊雁 王潘潘 严贤春 廖雨辰 陈琪 谢雨 吴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2,共7页
覆被变化引起的径流响应研究不仅是流域水文学的热点之一,在九寨沟更是与流域的水景观核心遗产价值保护紧密相关,因此九寨沟流域水资源的研究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以SWAT模型模拟为基本研究手段,对九寨沟流域2009—2017年森林覆被变... 覆被变化引起的径流响应研究不仅是流域水文学的热点之一,在九寨沟更是与流域的水景观核心遗产价值保护紧密相关,因此九寨沟流域水资源的研究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以SWAT模型模拟为基本研究手段,对九寨沟流域2009—2017年森林覆被变化下的流域水文做定量研究,探究了九寨沟流域对森林覆被变化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1)模型率定期的决定参数R2和纳什效率系数Ens均为0.83,验证期的R2和Ens均为0.7,说明SWAT模型对九寨沟流域径流量模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2) 2016年九寨沟流域内森林覆被面积较2004年有增加的趋势,其中针叶林面积增加明显(增加了10.56 km^(2)),而阔叶林面积有所减少(减少了2.57 km^(2))。(3)相比2004年,2016年的森林覆被下的9年内年均径流量增加0.13 m3/s。年际变化中显示阔叶林的调蓄能力强于针叶林,而在年内变化中针叶林有更好的调洪补枯能力。(4)在气象条件相同的前提下,2016年月径流相比2004年月径流在枯水期增加25.93%、丰水期减少9.86%。综上,研究结果不仅阐明了保护区森林覆被变化带来的生态效益,同时也可为九寨沟地区的水景观核心价值的保护及生态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流域 森林覆被变化 SWAT模型 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多特征变化向量分析法的森林资源变化检测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晓慧 谭炳香 +1 位作者 李世明 冯林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5,共8页
[目的]基于面向对象变化向量分析法,进行森林资源变化检测。[方法]应用国产高分二号多光谱影像,以森林采伐和造林活动多、林地变化频率高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为研究区,应用随机森林平均精确率减少的方法进行变化特征的选择,通过选取... [目的]基于面向对象变化向量分析法,进行森林资源变化检测。[方法]应用国产高分二号多光谱影像,以森林采伐和造林活动多、林地变化频率高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为研究区,应用随机森林平均精确率减少的方法进行变化特征的选择,通过选取的不同特征向量和常规的基于光谱均值、光谱均值和标准差的变化向量分析法,以及基于NDVI差值法的变化检测结果对比,获取较好的森林资源变化检测方法和结果。[结果]高分二号多光谱影像的蓝、绿、红波段光谱均值和NDVI值共4个特征参与的变化向量分析法,识别森林资源变化精度高,总体精度92.94%,Kappa系数0.7630,变化地类误检率15.63%,漏检率22.86%。[结论]经过特征选择后,基于面向对象变化向量分析法比常规的多特征参与的变化向量分析法识别森林资源变化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变化向量分析法 高分二号多光谱影像 特征选择 森林资源变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罗玉沟流域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生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谢媛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7-202,共6页
以甘肃天水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该流域的径流、泥沙和水质状况进行模拟研究,并重点探讨了降雨和森林植被变化对水文生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因子对径流的影响略大于对泥沙的影响;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减... 以甘肃天水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该流域的径流、泥沙和水质状况进行模拟研究,并重点探讨了降雨和森林植被变化对水文生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因子对径流的影响略大于对泥沙的影响;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减水减沙生态水文功能,尤其对泥沙的影响更大于对径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生态响应 SWAT模型 森林植被变化 降雨 罗玉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影像的森林植被变化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邢元军 旦增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4期34-37,共4页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森林植被变化信息是遥感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基于ALOS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研究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通过隶属度函数,提取森林植被变化信息,并实地验证变化结果。研究表明:利用面...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森林植被变化信息是遥感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基于ALOS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研究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通过隶属度函数,提取森林植被变化信息,并实地验证变化结果。研究表明: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ALOS遥感影像进行森林植被变化信息的提取,个数精度达到80.85%,面积精度达到84.90%。此研究为森林植被变化信息的提取提供了又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S数据 面向对象方法 ECOGNITION 森林植被变化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