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葡萄糖苷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立红 周永红 宋湛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0-32,共3页
以棕榈酸和单乙醇胺反应,生成棕榈酸单乙醇酰胺,再与丁苷进行转苷化反应,得到文献未曾报到过的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葡萄糖苷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丁苷的适宜条件:丁醇和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6∶1,催化剂和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0.03∶1,反应时... 以棕榈酸和单乙醇胺反应,生成棕榈酸单乙醇酰胺,再与丁苷进行转苷化反应,得到文献未曾报到过的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葡萄糖苷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丁苷的适宜条件:丁醇和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6∶1,催化剂和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0.03∶1,反应时间3 h,温度120℃;合成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葡萄糖苷的适宜条件:棕榈酸单乙醇酰胺与丁苷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温度145℃,反应时间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 乙醇 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葡萄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葡萄糖苷的合成及性能
2
作者 张丽云 周永红 +1 位作者 胡立红 张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60-865,共6页
以硬脂酸、单乙醇胺、环氧乙烷、葡萄糖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环氧乙烷(EO)聚合度的硬脂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葡萄糖苷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该糖苷类表面活性剂在烷基和葡萄糖分子之间引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常见的亲水基团。通过IR和1HNM... 以硬脂酸、单乙醇胺、环氧乙烷、葡萄糖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环氧乙烷(EO)聚合度的硬脂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葡萄糖苷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该糖苷类表面活性剂在烷基和葡萄糖分子之间引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常见的亲水基团。通过IR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该类表面活性剂的最低表面张力(γCMC)为30~38 mN/m,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为0.01~0.1 g/L。研究了EO聚合度(n)对产品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随着n的增加,CMC、乳化性能、吸湿保湿性能均增加。不同聚合度的产物均有很好的泡沫性能和硬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葡萄糖 乳化性能 泡沫性能 硬水稳定性 吸湿保湿性能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单乙醇酰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楷 颜杰 +2 位作者 彭传丰 卢珊 高翰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3-56,共4页
以棕榈酸和单乙醇胺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考察了合成反应中第二步胺解工艺反应时间、投料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纯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 h,n(单乙醇胺)∶n(棕榈酸... 以棕榈酸和单乙醇胺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考察了合成反应中第二步胺解工艺反应时间、投料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纯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 h,n(单乙醇胺)∶n(棕榈酸)=1.05∶1,催化剂KOH用量为0.3%。验证实验胺值(KOH)仅为3.98 mg/g。研究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质量分数的增大,其泡沫性能显著增强,ω>0.15%时,显示出较强的起泡性与稳泡性;30℃时,ω=0.10%的溶液起泡高度可达180 mm,50℃时两种质量分数(ω=0.10%,ω=0.25%)溶液稳泡性仍保持良好;本产品与同类表面活性剂FAS、AES相比具有较好的泡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 乙醇 棕榈乙醇酰胺 合成 泡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倒水莲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朝辉 徐康平 +2 位作者 周应军 胡高云 谭桂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8-300,共3页
从黄花倒水莲(PolygalaaureocaudaDunn.)根中分离得到七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鉴定为豆甾-7,(反)22-二烯3醇(1)、豆甾7,(反)22-二烯3酮(2)、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3)、软脂酸单甘油酯(4)和3O[4O(αL吡喃鼠李糖)阿魏酰]βD... 从黄花倒水莲(PolygalaaureocaudaDunn.)根中分离得到七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鉴定为豆甾-7,(反)22-二烯3醇(1)、豆甾7,(反)22-二烯3酮(2)、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3)、软脂酸单甘油酯(4)和3O[4O(αL吡喃鼠李糖)阿魏酰]βD呋喃果糖(2→1)(4,6-二O-苯甲酰)αD吡喃葡萄糖苷(5)、1OβD吡喃葡萄糖(2S,3S,4R,8E)-2-[(2′R)2′羟基棕榈酰胺]8十八烯1,3,4三醇(6)和1OβD吡喃葡萄糖(2S,3S,4R,8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胺]8十八烯-1,3,4-三醇(7)。化合物2~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倒水莲 化学成分研究 吡喃葡萄糖 分析鉴定 二甲氧基 甘油酯 棕榈酰胺 化合物 羟基 鼠李糖 苯甲酰 分离 二烯 3S 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