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棕榈拟盘多毛孢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冰寒
梁珍
+2 位作者
刘玥
赵坤
李林辉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为探究棕榈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病原菌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生长的影响:检测病原菌对六妹羊肚菌菌丝体的损伤、子囊果的侵染、发酵和挥发性产物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研究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羊肚菌的...
为探究棕榈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病原菌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生长的影响:检测病原菌对六妹羊肚菌菌丝体的损伤、子囊果的侵染、发酵和挥发性产物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研究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羊肚菌的防御酶活性变化、对羊肚菌浸提液的利用情况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结果表明:棕榈拟盘多毛孢攀附缠绕羊肚菌菌丝,导致其皱缩枯萎;与正常子实体相比,病原菌侵染的羊肚菌子囊果组织结构被破坏;病原菌发酵液对羊肚菌菌丝体生长抑制率为7.6%;病原菌与羊肚菌共同培养至第6天时羊肚菌菌丝稀疏,气生菌丝较少;病原菌侵染的子实体SOD活性在第2天时最高,POD活性在第1天时最高,CAT活性在第2天时最低;在实验范围(72 h)内羊肚菌浸提液可促进病原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病原菌能产生细胞壁降解酶,在第15天时,中性蛋白酶活性最高,第6天时,β-1,3葡聚糖酶活性最高,在第12天时,几丁质酶活性最高。研究结果可为探究棕榈拟盘多毛孢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棕榈拟盘多毛孢
菌丝皱缩
防御酶
细胞壁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轮斑病致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欣
卢声洁
+3 位作者
程宇豪
王坤英
张金峰
周玉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62-67,68,共7页
为茶轮斑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孢分离法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研究茶轮斑病的致病病原菌。结果表明:从植株发病部位分离的菌株SQ-20-1形态学特征与棕榈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相似;菌株SQ-20-1回...
为茶轮斑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孢分离法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研究茶轮斑病的致病病原菌。结果表明:从植株发病部位分离的菌株SQ-20-1形态学特征与棕榈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相似;菌株SQ-20-1回接致病症状与田间发病症状一致;经NCBI的BLAST比对,其DNA的ITS、tef1和β-tubulin序列与P.trachicarpicola的ITS、tef1及β-tubulin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分别达99.8%、100%和100%;联合ITS、tef1和β-tubulin的3个基因片段构建最大似然和最大简约系统发育树,菌株SQ-20-1与P.trachicarpicola处于同一分支,支持率达66/97。因此,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确定引起茶轮斑病的病原菌为棕榈拟盘多毛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轮斑病
棕榈拟盘多毛孢
病原菌鉴定
致病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10
3
作者
张欣
卢声洁
+5 位作者
程宇豪
刘思睿
王坤英
赵兴丽
罗林丽
周玉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明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的生物学特性,为茶轮斑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和田间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系统研究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生长的最适...
【目的】探明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的生物学特性,为茶轮斑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和田间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系统研究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生长的最适温度、pH、培养基和碳氮源。【结果】菌株SQ-20-1的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其次为OA培养基;碳源以乳糖,氮源以L-丙氨酸对菌丝生长最佳;菌株在19~28℃下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菌株在pH 6~11均能生长,pH为6时生长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轮斑病
棕榈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棕榈拟盘多毛孢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冰寒
梁珍
刘玥
赵坤
李林辉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基金
武胜县2021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MGJ-谈[2019]-03号)。
文摘
为探究棕榈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病原菌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生长的影响:检测病原菌对六妹羊肚菌菌丝体的损伤、子囊果的侵染、发酵和挥发性产物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研究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羊肚菌的防御酶活性变化、对羊肚菌浸提液的利用情况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结果表明:棕榈拟盘多毛孢攀附缠绕羊肚菌菌丝,导致其皱缩枯萎;与正常子实体相比,病原菌侵染的羊肚菌子囊果组织结构被破坏;病原菌发酵液对羊肚菌菌丝体生长抑制率为7.6%;病原菌与羊肚菌共同培养至第6天时羊肚菌菌丝稀疏,气生菌丝较少;病原菌侵染的子实体SOD活性在第2天时最高,POD活性在第1天时最高,CAT活性在第2天时最低;在实验范围(72 h)内羊肚菌浸提液可促进病原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病原菌能产生细胞壁降解酶,在第15天时,中性蛋白酶活性最高,第6天时,β-1,3葡聚糖酶活性最高,在第12天时,几丁质酶活性最高。研究结果可为探究棕榈拟盘多毛孢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肚菌
棕榈拟盘多毛孢
菌丝皱缩
防御酶
细胞壁降解酶
Keywords
Morel
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
mycelium shrivel
defense enzymes
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s
分类号
S436.4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轮斑病致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欣
卢声洁
程宇豪
王坤英
张金峰
周玉锋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贵州大学茶学院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62-67,68,共7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项目“贵州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6YFD0200906)
+1 种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及夏秋茶精深加工增效科技支撑行动”[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17]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茶园主要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研究”[黔农科院专利培计(2018)01]。
文摘
为茶轮斑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孢分离法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研究茶轮斑病的致病病原菌。结果表明:从植株发病部位分离的菌株SQ-20-1形态学特征与棕榈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相似;菌株SQ-20-1回接致病症状与田间发病症状一致;经NCBI的BLAST比对,其DNA的ITS、tef1和β-tubulin序列与P.trachicarpicola的ITS、tef1及β-tubulin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分别达99.8%、100%和100%;联合ITS、tef1和β-tubulin的3个基因片段构建最大似然和最大简约系统发育树,菌株SQ-20-1与P.trachicarpicola处于同一分支,支持率达66/97。因此,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确定引起茶轮斑病的病原菌为棕榈拟盘多毛孢。
关键词
茶树
茶轮斑病
棕榈拟盘多毛孢
病原菌鉴定
致病性试验
Keywords
tea plant
tea gray blight
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pathogenicity test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10
3
作者
张欣
卢声洁
程宇豪
刘思睿
王坤英
赵兴丽
罗林丽
周玉锋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贵州大学茶学院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38-43,共6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19)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及夏秋茶精深加工增效科技支撑行动”[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17]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项目“贵州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6YFD0200906)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茶园主要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研究”[黔农科院专利培计(2018)01]。
文摘
【目的】探明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的生物学特性,为茶轮斑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和田间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系统研究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生长的最适温度、pH、培养基和碳氮源。【结果】菌株SQ-20-1的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其次为OA培养基;碳源以乳糖,氮源以L-丙氨酸对菌丝生长最佳;菌株在19~28℃下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菌株在pH 6~11均能生长,pH为6时生长速度最快。
关键词
茶轮斑病
棕榈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tea gray blight
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棕榈拟盘多毛孢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
李冰寒
梁珍
刘玥
赵坤
李林辉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茶轮斑病致病病原菌的鉴定
张欣
卢声洁
程宇豪
王坤英
张金峰
周玉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的生物学特性
张欣
卢声洁
程宇豪
刘思睿
王坤英
赵兴丽
罗林丽
周玉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