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化剂对氢化棕榈仁油硬脂等热结晶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宗 耿温馨 +2 位作者 王风艳 王兴国 刘元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0-52,共3页
该文通过研究分别添加有1%(w/w)单甘油脂、磷脂、Span60的氢化棕榈仁油硬脂等热结晶行为,发现在30℃等热结晶条件下单甘油脂、磷脂、Span60均能促进氢化棕榈仁油硬脂结晶,等热结晶动力学分析表明:氢化棕榈仁油硬脂在三种乳化剂作用下存... 该文通过研究分别添加有1%(w/w)单甘油脂、磷脂、Span60的氢化棕榈仁油硬脂等热结晶行为,发现在30℃等热结晶条件下单甘油脂、磷脂、Span60均能促进氢化棕榈仁油硬脂结晶,等热结晶动力学分析表明:氢化棕榈仁油硬脂在三种乳化剂作用下存在不同结晶成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棕榈硬脂 乳化剂 等热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仁油干法分提工艺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焦聚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44,共4页
为开发代可可脂系列产品,介绍了采用油盘冷房结晶-高压膜压滤机过滤的精炼棕榈仁油干法分提生产棕榈仁硬脂工艺。对该工艺操作控制要点进行了说明,并对生产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将该工艺制备的棕榈仁硬脂及其氢化硬脂与天然可可脂和... 为开发代可可脂系列产品,介绍了采用油盘冷房结晶-高压膜压滤机过滤的精炼棕榈仁油干法分提生产棕榈仁硬脂工艺。对该工艺操作控制要点进行了说明,并对生产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将该工艺制备的棕榈仁硬脂及其氢化硬脂与天然可可脂和商业氢化棕榈仁硬脂代可可脂产品质量进行了对比。原料油主要质量指标为酸值(KOH)≤0.3 mg/g、碘值(I)16~19 g/100 g、熔点25~28℃和固体脂肪含量(25℃)≥18%。适合的工艺条件为预冷温度29~30℃,预冷时间3 h,冷房温度17~19℃,冷房结晶时间6~8 h,油结晶温度25~27℃,过滤压力0~0.3 MPa、挤压压力1.6~1.8 MPa。产品主要质量指标为酸值(KOH)≤0.3 mg/g、碘值(I)5.6~7.5 g/100 g、熔点30~34℃、固体脂肪含量(30℃)34%~44%。采用该工艺所得棕榈仁硬脂的熔点和固体脂肪含量与天然可可脂相当,氢化后产品在25~30℃的固体脂肪含量高于商业氢化棕榈仁硬脂代可可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 棕榈仁硬脂 干法分提 油盘冷房结晶 高压膜压滤机 代可可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温和油脂组成对巧克力原料油及其应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沈海燕 张虹 +2 位作者 谢仕潮 胡鹏 王兴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42,共6页
研究调温和油脂组成对巧克力油脂(可可脂与全氢化棕榈仁油硬脂混合物)的相容性、巧克力的质构以及在20℃贮藏3个月过程中起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可脂与全氢化棕榈仁油硬脂混合物未调温时随可可脂含量增加有明显的稀释作用,经... 研究调温和油脂组成对巧克力油脂(可可脂与全氢化棕榈仁油硬脂混合物)的相容性、巧克力的质构以及在20℃贮藏3个月过程中起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可脂与全氢化棕榈仁油硬脂混合物未调温时随可可脂含量增加有明显的稀释作用,经调温后可可脂含量在30%~50%之间出现明显共晶;巧克力硬度受调温和巧克力油脂相容性影响显著。当巧克力油基中可可脂含量〈50%,巧克力硬度随可可脂增加而降低;当可可脂含量〉50%,经调温巧克力硬度显著增加而未经调温巧克力硬度较为恒定。20℃贮藏实验发现:未调温,巧克力可可脂含量越高,起霜越显著;调温后,样品可可脂含量在10%~50%范围内起霜程度降低,当可可脂含量〉50%及纯全氢化棕榈仁油硬脂时,产品得到明显改善而无起霜现象。从巧克力的熔化特性和巧克力表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发现,当可可脂含量〉50%时,未调温巧克力引起起霜的机制是不稳定晶体向稳定晶体转化;当可可脂含量≤50%时,引起起霜的机制是可可脂与全氢化棕榈仁油硬脂较差的相容性,导致部分油脂迁移至表面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脂 全氢化棕榈硬脂 调温 等固相图 起霜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