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棒材连轧机立式活套的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振山 柴天佑 +2 位作者 李小平 邓长辉 宋贤武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4-751,共8页
将非线性补偿和 PI控制策略相结合 ,针对棒材连轧机立式活套系统提出了一种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器 ,从理论上证明了闭环系统大范围渐近稳定 ,自适应参数能以很小的误差跟踪实际参数的变化 ,并给出了可用于控制器参数整定的系统动态性... 将非线性补偿和 PI控制策略相结合 ,针对棒材连轧机立式活套系统提出了一种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器 ,从理论上证明了闭环系统大范围渐近稳定 ,自适应参数能以很小的误差跟踪实际参数的变化 ,并给出了可用于控制器参数整定的系统动态性能与控制器参数间的定量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材连轧 立式活套 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材连轧机立式活套的调试与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振山 柴天佑 +4 位作者 白彬彬 邓长辉 杨欣 张耀斌 宋贤武 《基础自动化》 CSCD 1999年第2期10-14,共5页
分析了立式活套的力学原理并给出了调试原则,介绍了挑套辊的气动回路和活套高度的测量方法,说明了活套控制过程的各个阶段。
关键词 立式活套 棒材连轧 调试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材连轧机主电机电流与温度远程在线监控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章家岩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6-8,23,共4页
分析了棒材主电机电流与温度参数监测的工艺特点,采用集散控制原理和远程监测技术设计了主电机电流与温度的在线监控系统,并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汇编语言和VB6.0开发了数据采集与控制、定时通讯及上位机管理软件。运行实践表明,该... 分析了棒材主电机电流与温度参数监测的工艺特点,采用集散控制原理和远程监测技术设计了主电机电流与温度的在线监控系统,并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汇编语言和VB6.0开发了数据采集与控制、定时通讯及上位机管理软件。运行实践表明,该系统的使用,不仅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而且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 汇编语言 机电 上位机 在线监控系统 VB6.O 数据采集 棒材连轧 主电机 工艺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材连轧活套高度数学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永立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99-401,共3页
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活套高度系统的简化数学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设计了活套高度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简化模型不仅正确,而且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活套高度 棒材连轧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PSO优化SVR的棒材连轧轧制力预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吴东升 王大志 +1 位作者 杨青 王安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79-2585,共7页
针对钛合金棒材热连轧轧制力的精确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收敛的粒子群(accelerate convergenc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CPSO)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的预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使粒子在每次速... 针对钛合金棒材热连轧轧制力的精确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收敛的粒子群(accelerate convergenc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CPSO)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的预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使粒子在每次速度迭代过程中偏离速度迭代一个小角度,在位置迭代过程中偏离迭代位置一小步,改善了粒子群算法的收敛性及收敛速度,再通过ACPSO算法实现对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参数ε、c、γ的同时寻优,从而使ACPSO-SVR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通过仿真实验和实际数据的比对,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ACPSO-SVR算法能够有效、快速地实现轧制力的精确预测,在预测速度和适应性方面,优于基于PSO-SVR(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的预测算法;在预测精度等方面,该算法优于BPNN(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VR、PSO-SVR等算法,平均误差率从BP神经网络的±9%降到±4%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材连轧 轧制力预测 支持向量回归 加速收敛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材四道次连轧过程中轧件变形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艳文 康永林 +2 位作者 任学平 余智勇 袁大焕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228-230,共3页
采用全三维大变形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法对实际的四机架合金钢棒材连轧过程中轧件的变形进行了模拟 ,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棒材连轧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合金细晶棒材的连轧工艺及其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国胜 王庆增 +4 位作者 张玩良 李伟 王资兴 刘丰军 王世普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21,共4页
介绍了最新引进的我国第一套高合金钢连轧生产线及其所生产的GH4169合金φ20-φ55mm热轧细晶棒材的组织与性能。与传统的横列式轧机轧制的同规格棒材相比,该连轧工艺更易于获得晶粒均匀、适量δ相合理分布的细晶棒材;在所研究的规格范围... 介绍了最新引进的我国第一套高合金钢连轧生产线及其所生产的GH4169合金φ20-φ55mm热轧细晶棒材的组织与性能。与传统的横列式轧机轧制的同规格棒材相比,该连轧工艺更易于获得晶粒均匀、适量δ相合理分布的细晶棒材;在所研究的规格范围内,晶粒度可稳定控制在10级左右,且工艺更稳定可控。因而,其轧棒具有更优良稳定的综合性能。同时产品尺寸精度和成材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合金 连轧棒材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棒材三切分轧制的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家林 李立新 +3 位作者 彭毅 任勇 叶传龙 闫文青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18-220,共3页
介绍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三轧厂引进的三切分轧制技术、主要设备概况、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三线切分轧制稳定生产的关键是保证切分后轧件尺寸的均匀性,并给出了预切分轧件的偏移量与三线活套高度差的关系。
关键词 连轧棒材 三线切分 偏移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工艺对GH4648合金棒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世普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研究了连轧生产线生产的GH4648合金热轧棒材的组织与性能.采用热连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调整棒材的轧制速度、保持稳定的终轧温度,从而获得晶粒组织均匀、α-Cr相形态与分布合理的热轧棒材.与传统的横列式轧机相比,工艺更稳定、可控,... 研究了连轧生产线生产的GH4648合金热轧棒材的组织与性能.采用热连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调整棒材的轧制速度、保持稳定的终轧温度,从而获得晶粒组织均匀、α-Cr相形态与分布合理的热轧棒材.与传统的横列式轧机相比,工艺更稳定、可控,热轧棒材的组织稳定、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648合金 连轧棒材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式燃烧技术在半连轧棒材机组的应用
10
作者 薛白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7,共4页
对半连轧棒材机组加热炉进行蓄热式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对改造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蓄热式燃烧技术 轧钢加热炉 连轧棒材机组 技术改造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技术在连轧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刚 孙宝泰 +4 位作者 朱英韬 刘勇 董军祥 覃百忝 潘伟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75-178,共4页
随着基础及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网络技术作为计算机控制的核心 ,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本文介绍柳州钢铁 (集团 )公司连轧棒材轧机网络系统的组成、系统通讯及系统功能 ,并对系统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网络 棒材连轧 分布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在型钢连轧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12
作者 徐光 董君祥 +3 位作者 张竞祥 赵刚 杨永立 孙宝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31-232,共2页
介绍由GEFanucPLC组成的一个实际控制系统及其在柳州钢铁 (集团 )公司棒材连轧生产线自动控制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PLC 棒材连轧 自动控制 型钢 连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热力学行为及棒材轧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毛飞龙 帅美荣 +1 位作者 秦建平 赵春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1,54,共5页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进行了TC4钛合金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TC4钛合金热力学行为,确定了合金棒材最佳开轧温度为950℃,最佳应变速度为1s-1。随后在自行研制的八机架Y型轧机上进行连轧试验,分别得到准12、准6 mm...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进行了TC4钛合金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TC4钛合金热力学行为,确定了合金棒材最佳开轧温度为950℃,最佳应变速度为1s-1。随后在自行研制的八机架Y型轧机上进行连轧试验,分别得到准12、准6 mm棒材。结果表明,获得的产品组织均匀致密,晶粒细小,产品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热力学 棒材连轧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圆钢成品孔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小勇 陈果 周家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71-375,共5页
根据ф16 mm圆钢的轧制规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的LS-DYNA大变形弹塑性显式分析动力学模块,对终轧机架在分别采用双半径圆弧和切线扩张角两种成品孔型条件下的热连轧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了同一轧件在不同孔型中的金属... 根据ф16 mm圆钢的轧制规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的LS-DYNA大变形弹塑性显式分析动力学模块,对终轧机架在分别采用双半径圆弧和切线扩张角两种成品孔型条件下的热连轧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了同一轧件在不同孔型中的金属流动特性和应力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过程相吻合;对同样采用30°扩张角的两种孔型而言,轧件在双半径圆弧成品孔型中的表面受力和总体应变分布更为均匀;轧件在成品孔型的圆弧扩张部位受到的应力较大,使轧辊轧槽表面磨损不均;采用材质硬度更高的成品轧辊,可以降低轧槽表面的磨损程度,延长轧辊孔型的使用寿命,节约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轧棒材 成品孔型 ANSYS/LS-DYNA 有限元模拟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圆孔型中轧件前滑模型的研究
15
作者 周家林 张小勇 +3 位作者 余驰斌 李平 方德法 肖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57-560,共4页
采用几何模拟方法,实测了实验轧机上轧制铅棒的前滑值。在分析影响前滑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椭进圆和圆进椭轧件前滑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了某连轧棒材厂轧制φ12 mm,φ16 mm圆钢时各道次轧件的前滑值,较准确地确定了其连轧常数和速... 采用几何模拟方法,实测了实验轧机上轧制铅棒的前滑值。在分析影响前滑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椭进圆和圆进椭轧件前滑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了某连轧棒材厂轧制φ12 mm,φ16 mm圆钢时各道次轧件的前滑值,较准确地确定了其连轧常数和速度制度。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这对正确设计连轧棒线材中精轧机组的轧制程序表,进而保证连轧过程顺利进行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轧棒材 椭圆-圆孔型 轧件前滑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式加热炉整体浇注技术
16
作者 童庆年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35,共5页
介绍了合钢小型连轧蓄热式加热炉整体浇注技术 ,通过合理选材、注重施工及烘炉质量 ,使加热炉应用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 浇注技术 蓄热式加热炉 整体浇注 施工 连轧棒材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