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纤维品质的检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卜松华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6期62-62,共1页
棉花纤维品质检验是棉花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棉花的质量提升非常重要。棉花纤维品质检验的指标非常多,检验效果的评价涉及定性和定量等多种方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棉花公证检验实检室对棉花品质进行公平、公... 棉花纤维品质检验是棉花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棉花的质量提升非常重要。棉花纤维品质检验的指标非常多,检验效果的评价涉及定性和定量等多种方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棉花公证检验实检室对棉花品质进行公平、公正、客观评定,严格执行国家棉花标,采用最先进的大容量HVI棉花检测仪对棉花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为第一师阿拉尔市的棉花优质优价提供了技术保障。文章对此展开了详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纤维品质 棉花质量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纤维品质高但产量低的原因查明
2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第7期122-122,共1页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分子育种课题组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13家科研机构,通过全基因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挖掘,初步揭示了棉花产量和其纤维品质性状负相关形成的遗传基础,为进一步利用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编辑等技术.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科研机构 棉花产量 棉花纤维品质 基因组编辑 遗传基础 分子育种 郑州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负相关的遗传基础被揭示
3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第5期75-75,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分子育种课题组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13家单位,通过全基因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挖掘,初步揭示了棉花产量纤维品质性状负相关形成的遗传基础,为进一步利用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编辑等技术同步改...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分子育种课题组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13家单位,通过全基因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挖掘,初步揭示了棉花产量纤维品质性状负相关形成的遗传基础,为进一步利用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编辑等技术同步改良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和位点信息。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物技术 棉花纤维品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棉花产量 遗传基础 基因组编辑 基因资源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地膜对棉花温度、郁闭度、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冯欢 张凤华 +4 位作者 何文清 刘琪 吕军 刘晓伟 张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70,共6页
为了验证生物降解地膜在大田的应用效果,于2017年在新疆石河子设置生物降解地膜(biodegradable mulch film,BD)和普通地膜(common mulch,PE)棉田覆盖处理,研究滴灌条件下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程度及其对棉田土壤温度、棉花郁闭度、产量和品... 为了验证生物降解地膜在大田的应用效果,于2017年在新疆石河子设置生物降解地膜(biodegradable mulch film,BD)和普通地膜(common mulch,PE)棉田覆盖处理,研究滴灌条件下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程度及其对棉田土壤温度、棉花郁闭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BD覆盖60 d后膜面开始降解,至棉花收获降解率为75.71%,PE全生育期未降解,地膜质量正常损耗4.70%;在棉花苗期、蕾期、花铃期及吐絮期4个时期中,BD土壤温度分别比PE土壤温度低1.80、2.32、2.26、0.91℃。BD和PE覆膜58 d时郁闭度没有差异,并同时于覆膜87 d时完成封行,但BD郁闭度增长速度比PE快6.36%。BD株高、果枝台数、单铃质量均较PE减少,但单株有效铃数较PE高0.1个。BD较PE减产55.8 kg/hm^2,棉花纤维品质没有差异,净收入减少1 012元/hm^2。在生产中,BD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普通地膜进行推广使用,改善残膜污染问题,但仍需在价格和功能上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地膜 棉花 土壤温度 郁闭度 棉花纤维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萎病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比买热木·阿不都艾海提 帕提古力·麦麦提 +2 位作者 阿同古丽·吾斯曼 闫雪雪 赵双印 《黑龙江粮食》 2022年第7期40-42,27,共4页
本文从棉花枯萎病入手,介绍了研究枯萎病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影响的意义,以试验的方法了解枯萎病对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然后指出了当前棉花枯萎病的具体防治方法,以期通过在当前棉花种植过程中,加强对棉花枯萎病防治的方式,降低这一... 本文从棉花枯萎病入手,介绍了研究枯萎病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影响的意义,以试验的方法了解枯萎病对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然后指出了当前棉花枯萎病的具体防治方法,以期通过在当前棉花种植过程中,加强对棉花枯萎病防治的方式,降低这一病症出现的可能性,切实保证棉花的产量与品质不会受到病害的影响,希望能够给当前棉花种植工作的顺利推进带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萎病 棉花产量 棉花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棉研15号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琳 刘方 +5 位作者 黎绍惠 王春英 张香娣 王玉红 华金平 王坤波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05,共9页
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杂交种鲁棉研15号的F2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SSR标记和Join-Map3.0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别对随机组成的3个鲁棉研15号的F2:3家系亚群体进行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构建的遗传连锁图... 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杂交种鲁棉研15号的F2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SSR标记和Join-Map3.0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别对随机组成的3个鲁棉研15号的F2:3家系亚群体进行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包含116个多态位点,25个连锁群,全长892.25 cM,覆盖棉花总基因组的20.05%,平均每个连锁群4.64个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7.76 cM;根据已有图谱的定位结果 ,19个连锁群与染色体建立了联系。在3个F2:3家系亚群体中共检测到46个QTL,其中16个为纤维长度(FL)QTL、7个为纤维强度(FS)、12个为麦克隆值(FM)、6个为伸长率(FE),5个为整齐度指数(FU)。发现在Ah05、Ah08、Ah09、Dh02染色体上QTL有成簇分布的现象,并在3个亚群体中检测到一些受环境影响较小、稳定遗传的QTL。这些QTL可以在今后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纤维品质 QTL定位 鲁棉研15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揭示甲基化修饰调控棉花纤维伸长新机制
7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7期79-79,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揭示了N6-甲基腺苷(m6 A)甲基化调控纤维伸长的分子机制,对棉花纤维品质的遗传改良具有指导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杂志》上。该研究对陆地棉短纤维突变体和陆地棉野生型的棉...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揭示了N6-甲基腺苷(m6 A)甲基化调控纤维伸长的分子机制,对棉花纤维品质的遗传改良具有指导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杂志》上。该研究对陆地棉短纤维突变体和陆地棉野生型的棉纤维进行研究,构建了陆地棉纤维N6-甲基腺苷甲基化图谱,发现N6-甲基腺苷甲基化可以影响纤维伸长相关基因及转录因子信使RNA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纤维品质 甲基化修饰 信使RNA 创新团队 转录因子 分子机制 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烂铃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8
作者 葛朝红 师树新 +2 位作者 周永萍 李雪梅 邓素花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第9期25-25,共1页
由于2017年气候异常,造成棉田的伏前桃增加,为棉花的烂铃创造了条件,广大棉农应该引起重视。棉花烂铃主要由棉铃病害引起,如棉铃疫病、炭疽病、红腐病。而这些病害主要通过种子带菌、土壤带菌或病残体带菌3种方式传播,特别是距地面40cm... 由于2017年气候异常,造成棉田的伏前桃增加,为棉花的烂铃创造了条件,广大棉农应该引起重视。棉花烂铃主要由棉铃病害引起,如棉铃疫病、炭疽病、红腐病。而这些病害主要通过种子带菌、土壤带菌或病残体带菌3种方式传播,特别是距地面40cm以下的棉铃在田间郁闭、空气湿度大于85%时,烂铃发生严重。烂铃不仅影响棉花产量,造成棉花纤维品质下降,同时还增加了植棉的生产成本,造成植棉效益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烂铃 棉花产量 棉花纤维品质 伏前桃 植棉效益 空气湿度 气候异常 病残体 果枝节位 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学院学报1993年总目次
9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关键词 晚播小麦 北京农学院 赵昌平 水稻栽培 冬小麦产量 棉花纤维品质 刘广田 八倍体 金文林 稻瘟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