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8-2011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抗病性评述 被引量:15
1
作者 师勇强 冯自力 +5 位作者 李志芳 赵丽红 李彩红 王玲飞 刘义杰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13年第3期30-33,共4页
比较分析1998-2011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560个参试品种(系)的抗病性表明:品种的抗枯萎病性水平较高,而抗黄萎病性和兼抗性水平较低;常规品种与杂交种抗病性差别不大,中熟、中早熟品种抗性总体好于早熟品种。参试品种的总体抗... 比较分析1998-2011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560个参试品种(系)的抗病性表明:品种的抗枯萎病性水平较高,而抗黄萎病性和兼抗性水平较低;常规品种与杂交种抗病性差别不大,中熟、中早熟品种抗性总体好于早熟品种。参试品种的总体抗黄萎病指数和兼抗指数分别较1991-1997年参试品种高9.4和4.6百分点,总体抗枯萎病指数与之相当。参试品种中抗病品种比例的变化趋势为,抗枯萎病品种比例在达到较高水平后有回落趋势,抗黄萎病和兼抗品种比例起伏不稳,仍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黄河流域棉区 病情指数 抗枯萎病性 抗黄萎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抗枯、黄萎病性评述 被引量:9
2
作者 林玲 张昕 +1 位作者 邓晟 宋锦花 《中国棉花》 2014年第5期26-29,共4页
比较分析2009—2013年江苏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枯、黄萎病抗性鉴定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抗枯萎病性水平较高,但抗枯萎病品种比例起伏不稳。2010和2013年的枯萎病抗性水平最高,达到抗及高抗枯萎病水平的品种(系)比例占当年参加鉴定样次... 比较分析2009—2013年江苏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枯、黄萎病抗性鉴定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抗枯萎病性水平较高,但抗枯萎病品种比例起伏不稳。2010和2013年的枯萎病抗性水平最高,达到抗及高抗枯萎病水平的品种(系)比例占当年参加鉴定样次的50%以上。参试品种的抗黄萎病性水平较低,但近5年来参试品种的黄萎病抗性水平逐年稳步提高,耐黄萎病的品种(系)比例逐年上升。常规品种与杂交种抗病性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抗病鉴定 枯萎病 黄萎病 病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枯黄萎病抗性评述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志鸿 王宁山 +3 位作者 鲍健 艾尼江 杨永林 冯国礼 《中国棉花》 2022年第4期27-31,共5页
对2017―2021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581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进行分析,为新疆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81个品种(系)中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 对2017―2021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581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进行分析,为新疆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81个品种(系)中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且稳定,达到抗级及以上的占比在90%以上,其中2019年早中熟棉、2020年早熟棉和早中熟棉、各年彩色棉和长绒棉中抗级及以上的品种占比均为100%;除参试长绒棉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外,早熟棉、早中熟棉和彩色棉品种(系)均以耐病为主,5年中耐病的品种(系)平均占比为60.0%;长绒棉和早中熟棉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总体抗性优于早熟棉,不同年份间彩色棉的黄萎病抗性波动较大。所有参试品种(系)的总体抗枯萎病指数(rF)远大于总体抗黄萎病指数(rV)和总体枯黄萎病兼抗指数(rFV),各年份均表现为rF>rV>rFV。可见,筛选出抗黄萎病的品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审定双抗棉花品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新疆 抗病性鉴定 枯萎病 黄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0年国家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枯黄萎病抗性评述 被引量:5
4
作者 郑志鸿 王宁山 +3 位作者 鲍健 艾尼江 赵建军 冯国礼 《中国棉花》 2021年第4期35-38,共4页
对2015-2020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区域试验的192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分析,为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除201... 对2015-2020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区域试验的192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分析,为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除2018年高抗和抗病品种(系)占比为88.2%外,其他年份均在92%以上;参试的品种(系)的黄萎病抗性水平除2017年较高外,其余各年均较低,以耐病为主,6年耐病品种(系)平均占比为56.2%;参试品种的总体抗枯萎病指数(r_(F))远大于总体抗黄萎病指数(r_(V))和总体兼抗指数(r_(FV)),各年份均表现为r_(F)>r_(V)>r_(FV),且三者均呈振荡上升趋势;早中熟常规棉的抗枯萎病、黄萎病性及兼抗性表现均优于早熟常规棉。可见,黄萎病抗性的提高是西北内陆棉区选育兼抗棉花品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西北内陆棉区 抗病性鉴定 枯萎病 黄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皖棉7号初报
5
作者 胡祖红 王兴言 +2 位作者 徐和兴 汪兴保 答华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S2期81-,78,共2页
棉花新品种皖棉7号初报胡祖红,王兴言,徐和兴,汪兴保,答华芳(安徽省华阳河农场棉科所,宿松246531)1选育经过皖棉7号(原名华农8407)系国营农场华阳河总场棉科所1976年以乌干达4号为母本,岱红岱为父本进行杂... 棉花新品种皖棉7号初报胡祖红,王兴言,徐和兴,汪兴保,答华芳(安徽省华阳河农场棉科所,宿松246531)1选育经过皖棉7号(原名华农8407)系国营农场华阳河总场棉科所1976年以乌干达4号为母本,岱红岱为父本进行杂交。在杂交后代的单株和株系选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新品种 华阳河 杂交后代 皮棉产量 棉花区域试验 纤维品质 缩节胺 壮苗早发 结铃性 后期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杂棉3号及其高产制种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蓝家样 邱新平 +3 位作者 詹先进 张兴中 张光梅 周雁声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高产制种 栽培技术 棉花区域试验 麦克隆值 花铃期 正反交 杂交制种 间作套种 比强度 单株成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陆地棉的引种和推广 被引量:7
7
作者 曹隆恭 《古今农业》 1989年第2期19-24,共6页
我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于原先栽培的亚州棉(中棉)逐渐退化,产量低,品质差,纤维粗短,只能纺二十支以下的粗纱,而社会需要细纱细布却与日俱增,每年不得不进口大批的美棉和印棉,损失甚大。为了杜绝漏卮,挽回利权,热心的实业家和有识... 我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于原先栽培的亚州棉(中棉)逐渐退化,产量低,品质差,纤维粗短,只能纺二十支以下的粗纱,而社会需要细纱细布却与日俱增,每年不得不进口大批的美棉和印棉,损失甚大。为了杜绝漏卮,挽回利权,热心的实业家和有识之士,提倡引种陆地棉。因为陆地棉产量高,品质好,衣分高,纤维细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品质 中棉 棉花产量 棉种 棉业 棉花总产 棉花育种 棉花区域试验 美棉 种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教育横向科技联合呈现活力
8
作者 陈自强 武喜娃 《成人教育》 1986年第6期46-,共1页
近几年来,山西省临猗县农民教育,为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商品生产,围绕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关键性技术课题,打破区域、行业的界限,积极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横向科技联合攻关,取得两个方面的显著成效。其一,... 近几年来,山西省临猗县农民教育,为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商品生产,围绕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关键性技术课题,打破区域、行业的界限,积极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横向科技联合攻关,取得两个方面的显著成效。其一,培养了一大批开拓型人才。其二,在改造传统产业及新技术和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教育 开拓型人才 农村经济建设 产业结构调整 棉花区域试验 牛杜镇 农村经济总收入 人均纯收人 国家科委 蕾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