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降低成纱棉结杂质的试验研究
- 1
-
-
作者
马素敏
隋宏敏
-
机构
国营山东临清棉纺织厂
-
出处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6-41,共6页
-
文摘
本文阐述了棉结杂质的产生原因,分析了生条疵点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并运用控制图的方法对生条疵点实施控制,有效地提高了成纱质量。
-
关键词
棉结杂质
成纱质量
控制图
棉纺
-
Keywords
impurity
roving impurity
yarn quality
controlling diagram
-
分类号
TS111.9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题名减少成纱棉结杂质的措施探讨
- 2
-
-
作者
钱雨时
胡群英
陈慧芳
桑高星
-
机构
浙江永康市棉纺厂
-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2003年第2期24-27,共4页
-
文摘
探讨了棉结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为减少棉结杂质 ,在抓棉、梳理、精梳准备工艺。
-
关键词
棉结杂质
形成
纺纱工艺
控制措施
-
分类号
TS101.9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TS114.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题名色纺针织产品对棉花质量的要求
- 3
-
-
作者
徐红
-
机构
新疆大学
-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0,共1页
-
文摘
色纺针织产品外观新颖,美观大方,且服用性能良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因为色纺纱的独特风格可以掩盖部分棉结杂质,本色棉的色泽稍有差异也不会影响色纺纱成纱的外观质量,不会出现黄白纱。因此,棉纺厂为降低成本,在生产色纺纱时往往采用平均配棉品级比同号数本色棉纱的配棉等级低,但过低会由于原棉的成熟度、细度、有害疵点等因素产生大量棉结,
-
关键词
棉花质量
针织产品
色纺纱
棉结杂质
产品外观
服用性能
独特风格
外观质量
-
分类号
TS107.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TS18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题名RU11型转杯纺纱机适纺原棉的探讨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花铁寅
-
机构
如皋纺织厂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20-23,2,共5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实践和分析提出,在RU11型转杯纺纱机上纺80tex 棉纱所用原棉的主要参数为:品级不低于六级,长度25.5~27.5mm,成熟度系数≥1.0,短纤率≤18%,含杂率≤3.0%,细度≤0.143tex。
-
关键词
转杯纺纱机
RU11
条干均匀度
短绒率
纤维长度
含杂率
捻系数
纺纱工艺
纤维细度
棉结杂质
-
分类号
TS1-5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
-
题名棉纱线棉杂检验新方法的探讨
- 5
-
-
作者
周松
-
机构
南通市纺织工业职工大学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4-26,3,共4页
-
文摘
本文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设计了一块带格的检验板,用数格数的新方法,取代目前我国检验棉纱线上棉结杂质用目测数粒数的方法,得到一致的结果。
-
关键词
棉纱线
棉结杂质
粒数
子样
长度误差
统计假设
粒结
泊松分布
设计原理
几何形状
-
分类号
TS1-5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
-
题名做好经济领域的数量工作
- 6
-
-
作者
徐学文
-
出处
《工业技术经济》
1983年第2期4-5,共2页
-
文摘
经济工作中的数量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那种在一旦有需要再临时突击去搞试验,找数据的办法往往是行不通的.例如,某纺织厂搞原棉配棉的方案选择的最优化.目标是在保证成纱质量指标例如强力、条干、棉结杂质在一定范围以内,细纱断头率不低于某一水平以下的配棉成本最低.从理论上看,这可以形成一个线性规划模型或多目标规划模型.问题是要找出原棉成分与各项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经验公式).当然,可以用单唛试纺的方法来求经验公式.但试纺要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不可能做很多试验.因而得到的经验公式在可靠性方面是很有问题的,这是因为棉纱诸指标还受其他种种因素如机器设备状态、温湿度甚至挡车工技术水平和干劲的影响.要消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只有靠大量在各种条件下的数据,以便得到可靠的数学模型来降低或消除它们的影响.这就需要平时积累大量有关数据,才能使最优化方法真正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如何做好经常性的数据工作呢?
-
关键词
单唛试纺
棉结杂质
最优化方法
经验公式
多目标规划模型
线性规划模型
配棉
临时突击
机器设备
断头率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