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6篇文章
< 1 2 2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素酶及无氟化合物处理棉织物的疏水性研究
1
作者 刘海峰 王伟贤 +3 位作者 王义珍 李瑞 黄平 曾晖 《棉纺织技术》 2025年第2期7-11,共5页
探讨纤维素酶及无氟化合物处理棉织物的润湿性。利用纤维素酶与棉织物的温和水解反应,在纤维表面刻蚀形成粗糙结构,再通过引入长链硅氧烷分子降低表面能得到超疏水棉织物,探究了低表面能处理条件对超疏水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引入的硅... 探讨纤维素酶及无氟化合物处理棉织物的润湿性。利用纤维素酶与棉织物的温和水解反应,在纤维表面刻蚀形成粗糙结构,再通过引入长链硅氧烷分子降低表面能得到超疏水棉织物,探究了低表面能处理条件对超疏水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引入的硅氧烷分子侧链越长则表面能越低,硅氧烷体积分数控制在5%时试验体系可最优化降低其表面能,认为通过此法制备的超疏水棉织物具有良好的长效疏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无氟 超疏水 润湿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阻燃剂原位沉积对棉织物的耐久阻燃改性
2
作者 张洁 郭鑫源 +2 位作者 关晋平 程献伟 陈国强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7,共8页
针对棉织物极易燃烧,引燃后火焰迅速蔓延的问题,采用四羟甲基硫酸磷、双氰胺和环状磷酸酯阻燃剂FRC-1进行缩聚反应,通过原位沉积的方法对棉织物进行改性以提高其阻燃性能。对改性棉织物的结构特征、燃烧行为、阻燃性能、耐水洗性能和阻... 针对棉织物极易燃烧,引燃后火焰迅速蔓延的问题,采用四羟甲基硫酸磷、双氰胺和环状磷酸酯阻燃剂FRC-1进行缩聚反应,通过原位沉积的方法对棉织物进行改性以提高其阻燃性能。对改性棉织物的结构特征、燃烧行为、阻燃性能、耐水洗性能和阻燃机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耐水洗性能,其损毁长度降至7.5 cm,极限氧指数升高至29.7%,经50次洗涤后改性棉织物仍能自熄,损毁长度为11.0 cm,极限氧指数为26.4%;改性棉织物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仅为41.6 kW/m^(2),下降了86.9%;在燃烧过程中,缩聚产物中的含磷阻燃基团早期裂解促进了棉织物的脱水和炭化,并形成了石墨化程度很高的炭层,有效地隔绝了氧气和热量;同时磷基自由基的猝灭效应也有利于阻燃性能的提高,因此阻燃剂在固相和气相均起到阻燃功能;此外,原位沉积改性对棉织物的强力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阻燃性能 耐久性 磷/氮阻燃剂 阻燃织物 功能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山嵛酸和ZIF-8改性的超疏水防结冰棉织物
3
作者 袁华彬 王沂沨 +3 位作者 王家朋 向永翾 陈国强 邢铁玲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为解决棉织物因结冰导致的保暖性能下降和人体热损失加剧的问题,利用生物质材料山嵛酸和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出具有超疏水和防结冰性能的山嵛酸/ZIF-8改性棉织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X... 为解决棉织物因结冰导致的保暖性能下降和人体热损失加剧的问题,利用生物质材料山嵛酸和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出具有超疏水和防结冰性能的山嵛酸/ZIF-8改性棉织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改性棉织物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浸润性、稳定性和防结冰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棉织物表面具有独特的纳米花状结构,接触角高达160.6°,滑动角仅为2°,展现出优异的自清洁和防沾污性能;山嵛酸/ZIF-8改性棉织物还表现出卓越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承受600 min的连续水洗和20次砂纸磨损,并在100℃高温、-20℃低温、强碱、强酸及有机溶剂等极端环境下长期保持稳定;该改性棉织物在-15℃和-20℃环境中延缓结冰时间分别为713.2 s和351.6 s,表现出优异的防结冰性能。此方法不仅拓宽了ZIF-8和生物质材料在纺织品上的应用空间,还为开发防结冰纺织品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嵛酸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 棉织物 超疏水 自清洁 防沾污 防结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蓝色素还原工艺及对棉织物染色研究
4
作者 李晓菊 高爱芹 +1 位作者 张炜 谢孔良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生物基蓝色素谷蓝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环保染料。该染料可以在碱性环境下被保险粉还原为隐色体状态而上染棉织物,但是谷蓝对染色条件极其敏感,难以通过传统染色工艺获得理想的色泽。文中以棉织物染色后的Integ值为评价标准,... 生物基蓝色素谷蓝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环保染料。该染料可以在碱性环境下被保险粉还原为隐色体状态而上染棉织物,但是谷蓝对染色条件极其敏感,难以通过传统染色工艺获得理想的色泽。文中以棉织物染色后的Integ值为评价标准,探讨了氢氧化钠、保险粉用量以及还原温度对还原工艺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条件。在此基础上探讨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及硫酸钠用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谷蓝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氢氧化钠用量3.0 g/L,保险粉用量17.5 g/L,还原温度30℃;染色温度25℃,染色时间25 min,硫酸钠用量60.0 g/L。在此工艺下可以实现谷蓝的常温高效还原和稳定上染过程,且色牢度表现良好,对谷蓝的进一步产业化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蓝 生物基染料 染色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棉织物的同浴染色工艺研究
5
作者 李世晓 汪青 周岩松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针对丝棉织物染色同色性差的问题,采用M型活性染料对丝棉织物进行同浴染色,探究了丝棉比例以及染色条件(盐浓度、碱浓度、棉上染时间、棉固色时间、真丝染色pH值)对染色同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棉纤维比例的增大,棉织物和真丝织物... 针对丝棉织物染色同色性差的问题,采用M型活性染料对丝棉织物进行同浴染色,探究了丝棉比例以及染色条件(盐浓度、碱浓度、棉上染时间、棉固色时间、真丝染色pH值)对染色同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棉纤维比例的增大,棉织物和真丝织物的同色性变差;不同比例的丝棉织物同浴染色时,所适用的染色工艺条件不同;丝棉织物的色差ΔE1均在2.00左右,固色率均达到70%左右,耐皂洗色牢度和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等级均达到4级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棉织物 真丝织物 同色性 丝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TiO_(2)/Ag超疏水抗菌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6
作者 谭亚熙 张春明 《棉纺织技术》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探究具有微纳米级粗糙度和抗菌性复合材料与无氟整理剂的协同作用,用于制备超疏水抗菌棉织物,采用乳液聚合法、水热法和光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了壳聚糖(CS)负载二氧化钛(TiO_(2))和纳米银(AgNPs)的复合材料,并结合硅烷偶联剂聚二甲... 为了探究具有微纳米级粗糙度和抗菌性复合材料与无氟整理剂的协同作用,用于制备超疏水抗菌棉织物,采用乳液聚合法、水热法和光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了壳聚糖(CS)负载二氧化钛(TiO_(2))和纳米银(AgNPs)的复合材料,并结合硅烷偶联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用于浸渍改性纯棉织物,测试了改性棉织物的表面微观形貌、水接触角、表面元素组成、红外光谱、抗菌、自清洁和透气性。结果表明:改性后棉织物表面粗糙度增加,水接触角达到162°;改性后棉织物表面的官能团出现显著变化,红外光谱中出现疏水性基团-CH_(3)、-CH_(2)-和Si-O-Si的强振动峰,证明复合材料成功负载到棉织物表面;改性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9.99%和99.97%;改性后棉织物透气性略有下降,具有优异的防污性能和自清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复合材料 超疏水 抗菌 自清洁 低表面能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丝胶蛋白对棉织物紫外光固化抗皱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章瑶 刘琛 +2 位作者 宋佳丽 宾国安 郝龙云 《棉纺织技术》 2025年第2期12-16,共5页
研究丝胶蛋白用于棉织物功能性整理的效果。以丙烯酰氯通过酰胺化反应对丝胶蛋白改性,制备了一种含有活性丙烯酰基的改性丝胶蛋白(MSAA),并将MSAA与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共同对棉织物进行紫外光固化抗皱整理,测试了整理后棉织物的抗皱性... 研究丝胶蛋白用于棉织物功能性整理的效果。以丙烯酰氯通过酰胺化反应对丝胶蛋白改性,制备了一种含有活性丙烯酰基的改性丝胶蛋白(MSAA),并将MSAA与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共同对棉织物进行紫外光固化抗皱整理,测试了整理后棉织物的抗皱性、强伸性、润湿性、白度和防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PUA质量浓度70 g/L、引发剂质量分数0.2%、光照时间105 s时,织物的抗皱性提升较佳,折皱回复角由127.5°提高到178.4°;MSAA的加入可以提高PUA对棉织物的抗皱性能,当MSAA质量浓度为5 g/L时,织物折皱回复角提升至182.3°;且随着MSAA用量的增加,织物防紫外线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织物断裂强力和白度则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 棉织物 聚氨酯丙烯酸酯 紫外光固化 抗皱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染料对棉织物防紫外线和抗菌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边立然 牛帅 +2 位作者 贾琳 董晓 张相飞 《棉纺织技术》 2025年第2期17-21,共5页
为拓宽天然染料的应用领域和赋予棉织物防紫外线性能和抗菌性能,采用索氏提取法对荷叶、艾叶和马齿苋中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并使用提取液对经过阳离子改性剂改性的棉织物进行直接或媒染染色,测试了提取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能和染色... 为拓宽天然染料的应用领域和赋予棉织物防紫外线性能和抗菌性能,采用索氏提取法对荷叶、艾叶和马齿苋中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并使用提取液对经过阳离子改性剂改性的棉织物进行直接或媒染染色,测试了提取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能和染色棉织物的K/S值、耐摩擦色牢度、防紫外线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荷叶、艾叶和马齿苋植物提取液对670 nm左右可见光具有较好的吸收性能。利用媒染染色法能够促进天然染料上染改性棉织物,使棉织物获得更高K/S值和耐摩擦色牢度,并获得更优异的防紫外线性能和抗菌性能。认为:利用荷叶、艾叶和马齿苋提取的天然染液对提升棉织物的染色效果、防紫外线性能和抗菌性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改性剂 棉织物 天然染料 防紫外线性能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泡沫整理技术的棉织物三防整理工艺与性能
9
作者 赵亚楠 葛甜甜 +3 位作者 张妍 朱博 张宁 潘如如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4,共8页
为提升棉织物的三防功能性且满足绿色染整节能减排的需求,采用泡沫整理技术对棉织物进行三防整理。从三防整理剂质量浓度、带液率、烘焙温度、烘焙时间4个因素分别测试其对泡沫性能和整理效果的影响,并从功能性、物理机械性、服用性、... 为提升棉织物的三防功能性且满足绿色染整节能减排的需求,采用泡沫整理技术对棉织物进行三防整理。从三防整理剂质量浓度、带液率、烘焙温度、烘焙时间4个因素分别测试其对泡沫性能和整理效果的影响,并从功能性、物理机械性、服用性、耐洗性能以及整理均匀性5个方面与常规浸轧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棉织物最佳整理工艺为三防整理剂质量浓度60 g/L、带液率50%、焙烘温度130℃以及焙烘时间2.5 min;经过三防泡沫整理的棉织物水相接触角155.3°,油相接触角130.3°,沾污等级达5级;对比泡沫整理与传统浸轧,泡沫整理的棉织物拥有更好的水相、油相接触角,更强的力学性能,更加丰满柔软的手感;泡沫整理与传统浸轧的耐水洗性能相差较小;三防泡沫整理棉织物的水相接触角均方差为1.7,油相接触角均方差为2.7,沾污等级均方差0.04,均小于传统浸轧的水相均方差(1.9)、油相均方差(3.6)和沾污等级均方差(0.16),因此三防泡沫整理棉织物的均匀性更好。所研究的泡沫整理法为实现棉织物三防绿色生产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三防 泡沫整理 后整理 织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铂/二氧化钛负载自清洁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10
作者 屈亚忠 黄鑫 +4 位作者 李增贝 邓欣洁 邓朝阳 李旭 徐文杰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为获得高效率、低成本的光催化自清洁棉织物,以贵金属铂(Pt)协同二氧化钛(TiO_(2))纳米复合材料(Pt/TiO_(2))为自清洁整理剂,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涂层法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制备高效率自清洁棉织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 为获得高效率、低成本的光催化自清洁棉织物,以贵金属铂(Pt)协同二氧化钛(TiO_(2))纳米复合材料(Pt/TiO_(2))为自清洁整理剂,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涂层法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制备高效率自清洁棉织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等表征手段对织物表观形貌、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并选择亚甲基蓝(MB)作为目标污染物探究整理后棉织物的自清洁性能。结果表明:涂层法制备的Pt/TiO_(2)织物光催化性能优于浸渍法制备的Pt/TiO_(2)织物,其负载率约为5.13%;当Pt/TiO_(2)质量浓度为12.5 g/L时,涂层整理后Pt/TiO_(2)棉织物光催化效能最佳,能实现可见光下多种有机染料、食用辣椒油的有效自清洁;同时,整理后的棉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从8增强到62,经多次洗涤或摩擦后,仍具有较好的自清洁效果,展现出一定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自清洁 二氧化钛 贵金属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无机盐掺杂聚苯胺棉织物及其光电热性能研究
11
作者 吴涛 缪东校 +2 位作者 祁冠杰 彭军 王潮霞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7-271,277,共6页
掺杂氯化锌、氯化锂、二水合氯化铜、氯化铁、氯化镁等无机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无机盐掺杂聚苯胺棉织物,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超快速显微拉曼成像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等对棉织物的微观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 掺杂氯化锌、氯化锂、二水合氯化铜、氯化铁、氯化镁等无机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无机盐掺杂聚苯胺棉织物,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超快速显微拉曼成像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等对棉织物的微观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其光电热性能。结果表明:聚苯胺在棉织物上发生聚合反应,赋予棉织物出色的导电性,电导率可达15.7S/m;氯化锂掺杂聚苯胺棉织物的光热性能最佳;在电热性能方面,氯化铜掺杂聚苯胺棉织物电导率最高,可达57.4S/m。发热织物能够根据人体需求调节温度,氯化锂掺杂聚苯胺棉织物在600W/m~2光照强度下温度可达65.0℃,氯化铜掺杂聚苯胺棉织物在9.0V电压下表面平均温度可达40.1℃,与聚苯胺棉织物相比,光热和电热性能分别提高了8.2%和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盐 原位聚合法 聚苯胺 棉织物 光电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肪酶固定化的棉织物易去油污整理及其应用
12
作者 巢探宇 叶韵 +3 位作者 李娜 廖思含 马琪凯 崔莉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7,共8页
为进一步提升脂肪酶的稳定性、重复使用率及其在棉织物表面的去油污性能,以棉织物为载体固定游离脂肪酶。首先,采用高碘酸钠(NaIO_(4))预处理棉织物,使棉织物表面的羟基氧化形成醛基,其次通过席夫碱反应在预处理棉织物表面对游离脂肪酶... 为进一步提升脂肪酶的稳定性、重复使用率及其在棉织物表面的去油污性能,以棉织物为载体固定游离脂肪酶。首先,采用高碘酸钠(NaIO_(4))预处理棉织物,使棉织物表面的羟基氧化形成醛基,其次通过席夫碱反应在预处理棉织物表面对游离脂肪酶进行固定化,并探究脂肪酶的固定化条件、固定化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应用稳定性及其对棉织物的去油污性能。结果表明:棉织物氧化预处理的适宜条件为NaIO_(4)浓度0.20 mol/L,氧化时间2 h;脂肪酶固定化的适宜条件为脂肪酶质量浓度15 g/L,反应时间12 h,pH值5.0,反应温度4℃,所得的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高酶活力为35 U/g棉织物;与游离脂肪酶相比,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无明显差异,均为50℃,但固定化后,脂肪酶的温度稳定性、pH值稳定性以及储存稳定性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固定化脂肪酶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并使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去油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固定化 棉织物 去油污 酶稳定性 酶活力 易去污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锌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3
作者 马睿婕 庄子恒 殷允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58,264,共7页
针对夏季高温天气带来的危害,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氧化锌纳米颗粒进行改性,通过浸轧烘工艺将其整理到棉织物表面,制备了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锌棉织物。通过粒径测试确定了改性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最佳分散条件。通过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 针对夏季高温天气带来的危害,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氧化锌纳米颗粒进行改性,通过浸轧烘工艺将其整理到棉织物表面,制备了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锌棉织物。通过粒径测试确定了改性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最佳分散条件。通过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测试确定了棉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氧化锌纳米颗粒接枝到棉织物上。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锌棉织物的UPF值达到52.29,摩擦100次后UPF值仍达到47.6;传热系数为(63±0.3)W/(m^(2)·K),可见光区的反射率达到80%,红外热成像测试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锌棉织物相较于普通棉织物可以实现1.85℃的降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凉感 抗紫外线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胶在植物染料染棉织物固色中的应用
14
作者 曹阁亮 王平 +3 位作者 杨茜茜 丁凤美 梁伟英 王超 《印染助剂》 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
采用熬煮的方式将固态天然桃胶制备为液态桃胶,测定其物理性质。以浸轧固色工艺将其应用于植物染料染棉织物,比较固色前后棉织物的色牢度,评价桃胶固色性能。结果表明,液态桃胶的黏度为2.19 mPa·s,剪切应力为3.29 N/m2,黏度较高。... 采用熬煮的方式将固态天然桃胶制备为液态桃胶,测定其物理性质。以浸轧固色工艺将其应用于植物染料染棉织物,比较固色前后棉织物的色牢度,评价桃胶固色性能。结果表明,液态桃胶的黏度为2.19 mPa·s,剪切应力为3.29 N/m2,黏度较高。在使用80g/L桃胶固色时,植物染料染棉织物的K/S值为3.5,耐皂洗色牢度达4~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胶 棉织物 固色剂 天然材料 植物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酶催化没食子酸染色阳离子改性棉织物的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雪 韩冬 +2 位作者 于乐 董爱学 王润博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3,共4页
利用漆酶催化没食子酸,并对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表明:漆酶可催化没食子酸聚合,采用一浴一步法和一浴二步法工艺对改性棉织物染色,二者的染色特征值相接近,染色改性棉织物的UPF≥40,亲水性能明显提升,力学性... 利用漆酶催化没食子酸,并对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表明:漆酶可催化没食子酸聚合,采用一浴一步法和一浴二步法工艺对改性棉织物染色,二者的染色特征值相接近,染色改性棉织物的UPF≥40,亲水性能明显提升,力学性能也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漆酶 没食子酸 阳离子改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助剂对棉织物染色均匀性与色牢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丽娜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7期57-61,共5页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需求的增加,传统的染料和助剂在棉织物中的应用虽然能够提高染色效果,但伴随着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环保型助剂因具有环保特性,可以促进棉织物染色工艺的绿色化,...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需求的增加,传统的染料和助剂在棉织物中的应用虽然能够提高染色效果,但伴随着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环保型助剂因具有环保特性,可以促进棉织物染色工艺的绿色化,有利于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探讨环保型助剂对棉织物染色均匀性与色牢度的影响,以期为环保型助剂的进一步创新和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型助剂 棉织物 染色均匀性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茶多酚整理棉织物的阻燃及防紫外线性能
17
作者 廖喜林 王慧 +3 位作者 刘淑萍 李亮 李淑静 刘让同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为解决棉织物易燃烧和抗紫外线性能差的问题,提高其使用安全性,采用浸轧和喷涂结合的方法,通过植酸(PA)和茶多酚(Tea)协同作用制备了阻燃/抗紫外线棉织物,并研究了其阻燃、防紫外线、拉伸以及透气性性能。结果表明:质量分数2.5%的PA和25... 为解决棉织物易燃烧和抗紫外线性能差的问题,提高其使用安全性,采用浸轧和喷涂结合的方法,通过植酸(PA)和茶多酚(Tea)协同作用制备了阻燃/抗紫外线棉织物,并研究了其阻燃、防紫外线、拉伸以及透气性性能。结果表明:质量分数2.5%的PA和25 g/L的Tea复合整理的棉织物,其质量增加率仅为13.3%,而极限氧指数LOI值从原棉织物的17.5%提高到30.4%,离火自熄;PA/Tea整理棉织物与原棉织物相比,不仅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下降了78.2%,其总热释放量(THR)和热释放能力(HRC)也分别下降了70.8%和78.3%,这意味着PA/Tea整理棉织物可以降低火灾放热强度,阻碍火焰快速传播;整理后的棉织物对UVB和UVC区域的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在实现阻燃和防紫外线功能的同时,保留了85.1%以上的透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阻燃性 抗紫外线性能 浸渍法 阻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废旧棉织物的CNCs制备及增强应用研究
18
作者 张涛 郭红 +2 位作者 赵晓婉 甘胜华 侯文生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87-92,共6页
为实现废旧棉织物的高值化回收利用,采用酸解法将其水解制备成纤维素纳米晶体(CNCs),通过多种表征方法分析了制备的CNCs的形貌尺寸及理化特性,并探究CNCs对PVA膜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CNCs呈短棒状结构,长度168 nm±7... 为实现废旧棉织物的高值化回收利用,采用酸解法将其水解制备成纤维素纳米晶体(CNCs),通过多种表征方法分析了制备的CNCs的形貌尺寸及理化特性,并探究CNCs对PVA膜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CNCs呈短棒状结构,长度168 nm±71 nm,直径19 nm±11 nm,收率54.2%;CNCs的Zeta电位值-31.8 mV,分散稳定性良好,且热稳定性较棉织物有一定程度下降;CNCs仍为纤维素Ⅰ型结构,结晶度80.8%。CNCs质量分数为5%时,PVA复合膜拉伸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原PVA膜分别提高了37.8%和32.7%。认为:硫酸水解废旧棉织物制备CNCs性能良好,显著增强了PVA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拓宽了废旧棉织物循环利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棉织物 纤维素纳米晶 酸法水解 PVA复合膜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接枝聚硅氧烷-TiO_(2)复合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19
作者 黄守磊 武凤艳 +2 位作者 田喜强 马阳 孙红梅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45,共4页
通过紫外辐射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棉织物进行接枝聚合改性,然后与钛酸四丁酯共水解,形成Si—O—Ti化学键,通过化学键合的形式引入TiO_(2)层。由于Si元素位于棉织物和二氧化钛之间,阻断TiO_(2)光催化降解棉织物。化学键合Ti... 通过紫外辐射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棉织物进行接枝聚合改性,然后与钛酸四丁酯共水解,形成Si—O—Ti化学键,通过化学键合的形式引入TiO_(2)层。由于Si元素位于棉织物和二氧化钛之间,阻断TiO_(2)光催化降解棉织物。化学键合TiO_(2)与棉织物的结合强度高,提高了耐久性。TiO_(2)对棉织物的整体结构未造成改变,但棉织物的抗紫外线能力显著提升,禁带宽度变小,光催化自清洁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整理 二氧化钛 紫外接枝 棉织物 聚硅氧烷 抗紫外 自清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在棉织物低盐低碱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静 张建新 吴明华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12期25-30,共6页
为了减少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时盐和碱的用量,采用乙二胺四乙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反应单体,通过酰胺化和缩合反应,合成了超支化缩合物聚酰胺-胺(PAMAM)。以此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并采用活性黄3RS对改性棉织物进行低盐低碱染色。研究... 为了减少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时盐和碱的用量,采用乙二胺四乙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反应单体,通过酰胺化和缩合反应,合成了超支化缩合物聚酰胺-胺(PAMAM)。以此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并采用活性黄3RS对改性棉织物进行低盐低碱染色。研究了改性工艺因素对改性棉织物染色K/S值及匀染性的影响,优化了改性条件。采用SEM扫描电镜、XRD衍射仪、Zeta电位仪及白度仪对改性棉织物结构和白度进行表征和测试,测试了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能,并与未改性棉织物比较。结果表明:PAMAM的改性不会影响棉织物的表面形貌、结晶结构和白度,但会提高棉纤维的Zeta电位;当改性剂用量为3%(omf),改性温度为25℃,改性时间为2 h,浴比为1∶30时,染色改性棉织物具有较高的染色K/S值、良好的染色牢度和匀染性,改性棉染色时盐、碱用量降为棉织物常规染色工艺用量的1/2;PAMAM改性棉可以实现活性染料低盐低碱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改性剂 棉织物 低盐低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