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接榫合缝 前呼后应——谈记叙文的交代与照应
- 1
-
-
作者
郁文
徐菁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1期24-25,共2页
-
文摘
《风雪之晨》这篇习作写了一个风雪交加的早晨,外婆背着“我”去医院看病这件事情,表现了老一辈对下—代无微不至的爱护和深情无私的奉献。这篇习作结构紧凑、浑然一体,很得益于交代和照应。 这篇习作的开头一段交代了四点:一是“那是一个严冬的早晨”,点明时令是严冬;二是“脑子里嗡嗡作响”,暗示“我”病了;三是“急忙用棉大衣裹住我”,既反映了外婆对“我”的爱护,又为下文事情的发展埋下伏笔;四是“右手撑开油布伞”,点明伞的品种是老式的油布伞而不是新式的晴雨伞之类,这也是先交代一笔。有了这一番交代,下面记叙事情的发展,就会觉得合情合理,极其自然。
-
关键词
外婆
记叙文
油布
棉大衣
雪花
合情
作写
顶着风
文事
事情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外来词探源(一)
- 2
-
-
作者
李荣嵩
-
出处
《汉语学习》
1984年第2期48-48,共1页
-
文摘
猴儿 英语cowl的音译。带风帽的皮大衣或棉大衣,如皮猴儿、棉猴儿。cowl原是西方修道土穿的一种带帽的僧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军队把它改制为冬天的军服。战后,我国南方首先仿制,沿用原名。但由于[k][h]不分,误读为[houl]“猴儿”,后来以讹传讹,终于定型了。 哈巴狗 蒙古语的音译词,蒙古人所蓄养的一种茸毛小狗,供玩赏,俗名“狮子狗”。明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说:“
-
关键词
外来词探源
皮猴
音译词
狮子狗
僧衣
哈巴狗
皮大衣
棉大衣
英语
军服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