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殊环境下盾构吊装下井的基坑安全稳定性分析及检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林 李昌宁 +1 位作者 范恒秀 邵珠山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8,共8页
以深圳地铁11号线前海湾站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大型盾构需要在盾构井的结构未完成状态下进行吊装,结合现场监测、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对特殊环境下盾构提前吊装下井时基坑的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种合理的二维检算方法。... 以深圳地铁11号线前海湾站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大型盾构需要在盾构井的结构未完成状态下进行吊装,结合现场监测、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对特殊环境下盾构提前吊装下井时基坑的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种合理的二维检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结构楼板约束等效、冠梁刚度折减和土体参数等的合理确定,采用二维模型检算方法可以得出合理、准确的结果。研究结果为特殊环境下大型盾构顺利下井、基坑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所提出的二维检算方法可有效指导同类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环境 盾构吊装 深基坑 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 检算方法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拱桥极限承载力的综合三因素检算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凯锋 万鹏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21,共5页
通过钢拱桥非线性计算及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钢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实质是拱肋截面的材料屈服,随着塑性区的扩展,截面刚度降低,从而导致整体非线性位移的急剧增加。运用统计回归,逐一分析横向初始缺陷与横向位移因素指标R1l、拱圈整体横... 通过钢拱桥非线性计算及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钢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实质是拱肋截面的材料屈服,随着塑性区的扩展,截面刚度降低,从而导致整体非线性位移的急剧增加。运用统计回归,逐一分析横向初始缺陷与横向位移因素指标R1l、拱圈整体横向刚度因素指标R2l和拱桥非保向力因素指标R3l,提出考虑上述三因素的综合因素指标Rl。依此建立钢拱桥极限承载力的综合三因素检算方法。经试验数据的初步验证以及用此方法对4座大跨钢拱桥进行检算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横向初始缺陷、横向位移、拱圈整体横向刚度和非保向力等影响钢拱桥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可简便且准确地检算钢拱桥的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拱桥 极限承载力 检算方法 综合三因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尔森-洛泽钢桥的拱肋极限强度检算办法
3
作者 刘钊 《国外桥梁》 2001年第3期22-26,共5页
提出了 2种检算尼尔森 -洛泽 (斜吊杆系杆拱 )钢桥的拱肋极限强度的方法。
关键词 拱桥 拱肋 极限强度 极限状态 设计法 检算方法 尼尔森-洛泽钢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木评等中漏节计算问题的探讨
4
作者 陈桂秋 苏庆芳 慕永刚 《森林工程》 2000年第6期21-22,共2页
本文探讨了现行原木缺陷标准中对漏节的检算方法,认为统计漏节个数时不应把漏节数目相加,且漏节尺寸与树干内腐不成正比。
关键词 漏节 检算方法 原木 原木缺陷标准 树干内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家包包铁矿40‰陡坡铁路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4
5
作者 汪为平 王运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37,共4页
详细阐述了采用点支承法原理进行的上部建筑强度的检算方法 ,对朱家包包铁矿 4 0‰陡坡铁路的建设参数进行了计算 ;通过对电机车牵引和推进对钢轨的纵向位移原理分析 。
关键词 点支承法 建筑强度 检算方法 铁矿 陡坡铁路 建设参数 电机车牵引 钢轨 防爬措施 深部开采 露天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 recognition algorithm of underwater micro-terrain based on ultrasonic detection
6
作者 罗柏文 周知进 +1 位作者 卜英勇 赵海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5期738-741,共4页
A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fast recognize three types of underwater micro-terrain, i.e. the level, the gradient and the uneven. With pendulum single beam bathymeter, the hard level concrete floor, the random uneven ... A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fast recognize three types of underwater micro-terrain, i.e. the level, the gradient and the uneven. With pendulum single beam bathymeter, the hard level concrete floor, the random uneven floor and the gradient wood panel (8-) were ultrasonically detected 20 tim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right from fact that the first clustering values of the uneven are all less than the threshold value of 60.0% that is obtained by the level and gradient samples. The algorithm based on the dynamic clustering theory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influences of the exceptional elevation values produced by the disturbances resulted from the grazing angle, the characteristic of bottom material and environmental noises, and its real-time capability is good. Thus, the algorithm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restructuring of the micro-ter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water micro-terrain ultrasonic detection single beam exceptional elevation values threshold value dynamic clust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