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中断后机载雷达航迹连续跟踪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盛匀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1年第6期537-541,546,共6页
雷达检测数据的连续性对于雷达航迹跟踪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观测目标特性的不同,中断检测时长不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航迹误跟、漏跟甚至失跟。分析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出现雷达检测中断后对航迹处理造成的影响,针对常规航迹跟踪处理方法... 雷达检测数据的连续性对于雷达航迹跟踪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观测目标特性的不同,中断检测时长不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航迹误跟、漏跟甚至失跟。分析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出现雷达检测中断后对航迹处理造成的影响,针对常规航迹跟踪处理方法,从原理上对中断检测对航迹连续带来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检测中断前后航迹连续跟踪算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并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处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 跟踪门 关联模糊 检测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在食品霉菌毒素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乔勤勤 文芳 +5 位作者 郑楠 薛秀恒 程建波 张昊 李松励 王加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94-303,共10页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已经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所以开发出用于简便、快速和灵敏检测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核酸适配体是在体外筛选,并...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已经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所以开发出用于简便、快速和灵敏检测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核酸适配体是在体外筛选,并能特异性识别目标物的单链寡核苷酸序列,因具有易合成、易标记、易修饰、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分子量小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蛋白质、霉菌毒素、农兽药等目标物检测的生物传感器。本文主要综述了食品中霉菌毒素的限量和危害,以及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筛选技术用于食品中霉菌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生物传感器 霉菌毒素 限量 危害 食品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肉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探究
3
作者 蒲婵娟 韦夏玲 邱洁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6期119-120,共2页
目前,猪肉的市场需求量大,其质量安全直接关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针对其中存在的兽药残留问题,应加强技术探究,做好检测工作,以保证食品安全和市场供应。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当前有更多的技术形式应用于实际检测工作中,并获得了良好的... 目前,猪肉的市场需求量大,其质量安全直接关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针对其中存在的兽药残留问题,应加强技术探究,做好检测工作,以保证食品安全和市场供应。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当前有更多的技术形式应用于实际检测工作中,并获得了良好的检测成效。基于此,本文对猪肉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相应检测工作的高效展开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BGA芯片检测对中技术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学平 陈艺昌 +1 位作者 刁常龙 贺丽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8期281-284,共4页
根据球栅阵列(BGA)结构芯片贴装技术的特点,分析芯片锡球排列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BGA芯片检测对中技术。包括灰度值直方图处理、动态阈值分割技术,并结合机器视觉软件在VC开发平台下验证其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 根据球栅阵列(BGA)结构芯片贴装技术的特点,分析芯片锡球排列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BGA芯片检测对中技术。包括灰度值直方图处理、动态阈值分割技术,并结合机器视觉软件在VC开发平台下验证其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提高芯片对中检测的准确性,较好地处理非线性光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栅阵列 表面贴装 机器视觉 阈值处理 检测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电生理检测在臂丛和其他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正永 沈丽英 +2 位作者 徐建光 顾玉东 李继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428-431,共4页
探讨神经干动作电位(NA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在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直接暴露神经刺激,记录NAP和SEP,对肘管综合征同时记录CM... 探讨神经干动作电位(NA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在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直接暴露神经刺激,记录NAP和SEP,对肘管综合征同时记录CMAP。根据术中电生理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制订最佳手术方案。结果80例外伤性臂丛根性完全损伤中,经术中电生理检测及手术探查证实,术前有9例将C5节前伴节后损伤误诊为节后损伤;2例将C6节后损伤误诊为节前损伤;2例将C7节前损伤误诊为节后损伤。另有3例术中C5、6根干部外观质地完全正常,但术中电生理检测证实为节前损伤(椎孔内撕脱)。40例周围神经损伤中,术中NAP和CMAP检测对早期神经再生的检测,神经瘤或吻合口部位神经功能及卡压神经松解疗效的评价均有良好作用。术中电生理诊断神经完全损伤而行神经切除术者,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无或仅含少量变性神经纤维。结论术中电生理检测能提高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诊治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电生理 臂丛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阵CCD的带钢对中纠偏检测装置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车海军 马鲁飞 +2 位作者 周红星 杨景明 李良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47,共5页
为了提高带钢冷轧生产对中纠偏检测装置的灵敏度与电磁兼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线阵CCD的带钢对中纠偏检测装置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该装置设计了红外发光LED电路,CCD驱动脉冲隔离放大电路;选用ATmega16单片机实现视频检测,编制了检测软件,... 为了提高带钢冷轧生产对中纠偏检测装置的灵敏度与电磁兼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线阵CCD的带钢对中纠偏检测装置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该装置设计了红外发光LED电路,CCD驱动脉冲隔离放大电路;选用ATmega16单片机实现视频检测,编制了检测软件,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对中纠偏检测装置检测精度高,响应快,可满足带钢冷轧对中纠偏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偏检测 CCD 隔离放大 视频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准直式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对中检测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芮晓明 崔彦彬 柳亦兵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59,共3页
针对影响汽轮发电机组检修进度的技术关键,研究基于准直激光线作为转子虚拟中心的机组轴系参数对中检测和调整方法。开发了由激光器、远程校正靶、伺服控制装置及特制坐标定心器等精密机构组成的自动检测系统。根据检测结果由专门开发... 针对影响汽轮发电机组检修进度的技术关键,研究基于准直激光线作为转子虚拟中心的机组轴系参数对中检测和调整方法。开发了由激光器、远程校正靶、伺服控制装置及特制坐标定心器等精密机构组成的自动检测系统。根据检测结果由专门开发的系统应用软件提供轴系对中调整的优化方案。该检测系统可有效缩短检修工期,提高机组发电可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准直式汽轮发电机组 转子 定子 轴系对检测系统 自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视频图像中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姚远程 马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8-460,477,共4页
针对序列图像中的运动目标检测问题,在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算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基于正交对称矩阵的快速定点算法对实际视频图像中的运动目标进行运动检测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检测运动轨迹,还能提取运动目标的轮廓... 针对序列图像中的运动目标检测问题,在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算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基于正交对称矩阵的快速定点算法对实际视频图像中的运动目标进行运动检测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检测运动轨迹,还能提取运动目标的轮廓,并判断运动方向,是一种有效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分量分析 运动检测 快速独立分量分析一种视频图像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谐波检测背景信号漂移的修正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邹丽昌 黄俊 +5 位作者 李峥辉 邓瑶 邵国栋 阮真 卢志民 姚顺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8-413,共6页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由于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非侵入及实时检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燃烧诊断、痕量气体监测、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中。波长调制光谱(WMS)的二次谐波(2f)检测是最常用的TDLAS气体传感方法之一。激光器作...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由于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非侵入及实时检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燃烧诊断、痕量气体监测、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中。波长调制光谱(WMS)的二次谐波(2f)检测是最常用的TDLAS气体传感方法之一。激光器作为TDLAS-WMS在线检测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由于其工作温度等因素变化,引起输出激光波长漂移和2f背景信号基线变化,从而导致气体浓度反演的精确度和TDLAS-WMS在线检测系统的稳定性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根据NO气体分子在中红外波段5.176~5.189μm的基频吸收特性,选择峰值发射波长位于5.184μm的分布反馈式连续波量子级联激光器(DFB-CW QCL),分析了输出激光中心波长对应的峰值采样点位置随采样时间变化的漂移规律和2f吸收及其背景信号的漂移特性。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以2f信号平均峰峰值替代2f信号峰值建立气体浓度反演模型以修正2f背景信号基线漂移,并结合以信噪比最优为2f背景信号波长漂移修正原则的2f背景信号漂移综合修正方法,以消除TDLAS-WMS在线检测系统长期连续检测过程中2f背景信号漂移对气体浓度反演结果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f信号平均峰峰值随配置的NO样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两者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其拟合曲线的线性拟合度R 2达到了0.9999。在使用体积浓度为20×10^-6 NO气体样品开展的连续60 min监测实验中,波长漂移修正后,反演浓度的标准偏差由波长漂移修正前的0.19×10^-6下降到了0.07×10^-6,反演浓度的最大相对误差由波长漂移修正前的6.30%下降到了3.85%,相对误差均方值由波长漂移修正前的24.39%下降到了9.99%。结果显示,该2f背景信号漂移综合修正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2f背景信号漂移对气体浓度反演结果的影响,显著提高了TDLAS-WMS在线检测系统连续监测的灵敏度、精确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吸收光谱 背景信号漂移 红外谐波检测 NO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IVUS图像内膜与中-外膜边界检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绍锋 杨丰 +3 位作者 徐琳 吴洋洋 黄靖 刘娅琴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6-156,共11页
针对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中各类斑块、超声阴影和血管分支等造成内膜(LU)与中-外膜(MA)边界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堆叠沙漏网络(SHGN)和有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的IVUS内膜与中-外膜检测的改进方法。首先根据血管形态特点... 针对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中各类斑块、超声阴影和血管分支等造成内膜(LU)与中-外膜(MA)边界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堆叠沙漏网络(SHGN)和有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的IVUS内膜与中-外膜检测的改进方法。首先根据血管形态特点,使用旋转、缩放和Gamma变换等方法将图像训练集扩充57倍,降低网络训练过拟合风险;然后利用对抗训练思想,构建基于L1、L2重建损失的联合损失函数,学习超声图像与其对应分割图像的映射关系,将IVUS图像分割为3种不同区域:血管外周组织、斑块区域和内腔区域;最后在图像分割结果上,采用阈值处理方法,检测最终的内膜与中-外膜边界。采用国际标准IVUS图像数据集(10位病人435幅)评价所提出的算法。实验量化评价结果为:内膜计算面积交并比(JM) 93%,面积差异百分比(PAD) 3%,Hausdorff距离(HD) 0.19 mm;中-外膜JM 95%,PAD 3%,HD 0.16 mm。这些指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性能优于现有的、近年较好的9种算法,以及Pix2Pix模型。在临床实践应用分析中,利用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所收集的100幅IVUS图像进行检验,取得较好的分割结果。这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跨数据集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内膜与-外膜边界检测 有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堆叠沙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形状结构分类的心血管内超声图像中-外膜边界检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绍锋 杨丰 +2 位作者 刘树杰 季飞 黄靖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01-1608,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形状结构分类的心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图像中-外膜边界检测方法.首先利用k-均值(k-means)聚类方法,确定局部形状结构类别;其次通过类别标号索引图像块,并对其进行积分通道特征和自相似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形状结构分类的心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图像中-外膜边界检测方法.首先利用k-均值(k-means)聚类方法,确定局部形状结构类别;其次通过类别标号索引图像块,并对其进行积分通道特征和自相似性特征提取,构建多分类随机决策森林模型;最后由分类模型寻找IVUS图像的关键点,采用曲线拟合方法,实现IVUS图像中-外膜边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IVUS图像中斑块、伪影和血管分支等造成边缘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与已有算法相比,其JM(Jaccard Measure,JM)达到了88.9%,PAD(Percentage of Area Difference,PAD)降低了19.1%,HD(Hausdorff Distance,HD)减少了9.7%,更准确地识别目标边界的关键点,成功地检测出完整的中-外膜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析 机器学习 随机决策森林 K-均值聚类 局部形状结构 心血管内超声 -外膜边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空间极值法的块煤边缘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建生 王新红 +2 位作者 刘富强 宋金玲 李世银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9期860-863,共4页
在用图象处理的方法监测原煤块率时,检测出每块煤的边缘是很重要的本文在块煤图象的边缘检测过程中,对几种经典边缘检测算子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认为。
关键词 煤矿 块煤 边缘检测中灰度 空间极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布食品中苏丹红染料检测的国家标准
1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委员会 《食品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波数拉曼光谱的口腔癌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阳 董明利 +2 位作者 于明鑫 张韬 朱智慧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0-117,共8页
目前口腔癌触诊检查依赖于医生经验,术中冰冻切片的检测方式为有创检测,准确性较低,为满足临床手术对口腔癌检测的实际需求,研究了基于高波数(2400~4000 cm-1)光纤激光拉曼光谱的口腔癌检测方法。研究光纤拉曼光谱实现口腔癌检测的原理... 目前口腔癌触诊检查依赖于医生经验,术中冰冻切片的检测方式为有创检测,准确性较低,为满足临床手术对口腔癌检测的实际需求,研究了基于高波数(2400~4000 cm-1)光纤激光拉曼光谱的口腔癌检测方法。研究光纤拉曼光谱实现口腔癌检测的原理,分析了主成分-线性判别分析(PCA-LDA)统计算法的可行性,搭建了便携口腔癌组织检测光纤拉曼系统,制备了口腔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病理切片,采集了口腔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高波数拉曼光谱,利用PCA-LDA算法对光谱进行处理和分析。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平均光谱在2780、2890、2936、3180、3285、3300、3650 cm-1有较大区别,利用PCA-LDA分析,对正常组织和口腔癌组织拉曼光谱进行降维分类,检测准确率为96.6%,与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检测相比,提高了检测效率,较指纹拉曼光谱检测准确率提高约0.6%,研究表明高波数拉曼光谱结合统计学方法可以较好的区分正常组织和癌组织,有望成为一种高灵敏度,高时效性和高准确率的口腔癌检测方法,对术中口腔癌检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拉曼光谱 高波数 口腔癌 在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检测器的驻留时间及检测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思超 叶甜春 徐建华 《电子测量技术》 2009年第3期53-55,共3页
GPS接收机系统中的搜索检测器对信号的快速可靠捕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唐检测器计算量适中,在低信噪比下性能优越,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首先推导了唐检测器平均驻留时间的一般公式,结果显示平均驻留时间与下行计数器值成正比。其次,... GPS接收机系统中的搜索检测器对信号的快速可靠捕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唐检测器计算量适中,在低信噪比下性能优越,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首先推导了唐检测器平均驻留时间的一般公式,结果显示平均驻留时间与下行计数器值成正比。其次,本文分析和仿真了唐检测器在不同上/下行计数器值下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检测概率随上/下行计数器值的增大而增大。通过适当的设置,在虚警概率为10-6、信噪比为4 dB的条件下,检测概率可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上/下行计数器 驻留时间 N取M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脉冲量子级联激光器气体检测的锁相放大器 被引量:5
16
作者 苗春壮 蔺百杨 +4 位作者 党敬民 李春光 王利军 郑传涛 王一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92,共6页
为了在基于脉冲式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的气体检测系统中,精确提取窄脉冲传感信号的幅度,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微秒级窄脉冲锁相放大器.根据微秒级窄脉冲的特点,窄脉冲信号经过窄带通滤波电路,得到基频正弦波信号,再经过主放大、移相、相敏... 为了在基于脉冲式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的气体检测系统中,精确提取窄脉冲传感信号的幅度,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微秒级窄脉冲锁相放大器.根据微秒级窄脉冲的特点,窄脉冲信号经过窄带通滤波电路,得到基频正弦波信号,再经过主放大、移相、相敏检波电路,得到与脉冲幅值有关的直流信号.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幅度、频率、相位可调的窄脉冲待测信号,对锁相放大器进行功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锁相放大器输出直流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幅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度约为98.043%;信号幅值的相对测量误差不超过3%;在1 h的测试时间内,信号波动范围在1‰以内.利用配备的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样品及研制的锁相放大器,开展了一氧化碳气体检测实验.在0~180 ppm范围内,随着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加,锁相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值与一氧化碳浓度呈现良好的e指数关系.根据A11an方差预测的系统检测下限为0.4123ppm.与商用锁相放大器相比,该放大器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易于集成等特点,在基于脉冲式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的气体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放大器 窄脉冲信号 窄带滤波电路 红外气体检测 量子级联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技术结合PCA-MD用于烟用香精香料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扬明 田旷达 +3 位作者 张吉雄 闫红 高婧娴 闵顺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29-130,共2页
由于香精香料成分复杂,溶剂含量高,因此香精香料品质的快速判断一直是烟草领域研究的难点。分子光谱检测技术具备快速的、无损的、相对于其他检测技术测试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烟草的其他领域: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统计学用于烟草化... 由于香精香料成分复杂,溶剂含量高,因此香精香料品质的快速判断一直是烟草领域研究的难点。分子光谱检测技术具备快速的、无损的、相对于其他检测技术测试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烟草的其他领域: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统计学用于烟草化学指标模型的建立以及产地、品种和等级的分类。相对于近红外技术,中红外检测技术可以提供更多样品化学信息。因而,采用中红外技术结合计量学建立不同香精香料的定性模型,共1 379张光谱,502个样品,49类香精香料。结果发现:当谱图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采用PCA-MD,准确率为72.69%,无法满足现场快速分析,经过剔除异常区间以及数据预处理(SNV)可以明显改善准确率,当贡献率为99.5%时,准确率为100%。验证该方法应用于烟用香精香料定性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香精香料 红外光谱检测技术 化学计量学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GNSS信号快速捕获检测算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超逸 曾丹丹 +2 位作者 李金海 孙金海 阎跃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09-1615,共7页
为了满足卫星导航接收机在高动态应用场景中对卫星信号快速捕获的需求,本文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的捕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检测算法。该算法结合了N中取M检测算法和唐检测算法的优... 为了满足卫星导航接收机在高动态应用场景中对卫星信号快速捕获的需求,本文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的捕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检测算法。该算法结合了N中取M检测算法和唐检测算法的优点,考虑信号存在和不存在时的两种情况,通过设置多级门限检测机制,加快了信号存在时的检测确认速度和信号不存在时的剔除速度。实际数据测试表明,改进算法在检测概率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捕获检测速度相对于N中取M算法提高3倍,相对于唐检测算法提高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接收机 高动态 快速捕获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N取M检测算法 检测算法 多门限检测 捕获检测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叶柄轴对称植物叶片长度的图像测量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郭斯羽 周乐前 温和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6-873,共8页
植物叶片的长度是重要的叶片形态参数之一。给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长叶柄轴对称叶片中轴长度测量方法。通过扫描仪获取叶片图像;利用阈值分割和数学形态学操作提取叶片区域;利用骨架化方法提取叶片区域骨架;利用数学形态学开操作去除叶... 植物叶片的长度是重要的叶片形态参数之一。给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长叶柄轴对称叶片中轴长度测量方法。通过扫描仪获取叶片图像;利用阈值分割和数学形态学操作提取叶片区域;利用骨架化方法提取叶片区域骨架;利用数学形态学开操作去除叶柄部分,并确定叶柄根部的骨架点作为中轴的起点;对叶面区域的骨架进行分支和交叉块的标记,并对未落在叶面区域边缘的骨架端点进行延拓;穷举式地获取所有从中轴起点到其余骨架端点的路径,并根据等面积准则和最大曲率准则确定中轴;对中轴进行折线拟合,并根据拟合折线的长度和图像的物理分辨率计算得到叶片长度。在实际叶片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且测量精度优于已有的、基于最小外接矩形检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叶片长度 骨架化 检测 最小外接矩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四叉树编码的快速二值图像逻辑运算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斯羽 周卫方 +1 位作者 温和 梁梦霞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5-853,共9页
提出了一种快速的二值图像逻辑运算方法。二值图像被转换为四叉树,然后对四叉树进行深度优先遍历,根据遍历顺序将每个四叉树节点编码,避免树结构中指针带来的额外开销。在四叉树编码上给出了二值图像常用逻辑运算的等价操作。在自然场... 提出了一种快速的二值图像逻辑运算方法。二值图像被转换为四叉树,然后对四叉树进行深度优先遍历,根据遍历顺序将每个四叉树节点编码,避免树结构中指针带来的额外开销。在四叉树编码上给出了二值图像常用逻辑运算的等价操作。在自然场景实验图像集上,所提方法的速度比逐像素逻辑运算快5倍,比基于二值图像块表示和插值二分树表示的方法分别快3个和5个数量级;在叶片中轴检测应用中,利用所提方法的检测速度比利用逐像素运算的检测速度快3倍。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二值图像已被表达为四叉树或四叉树编码的情况,以及所需逻辑运算次数远大于表达形式转换次数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值图像 逻辑运算 四叉树 深度搜索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