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现场调查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中的重要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阳 杜欢永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6年第3期68-71,共4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是建立在现场卫生学调查的基础上的。本文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标准、规范要求,从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采样方案和检测方法确定、减少正式检测的工作量等方面,叙述了现场调查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是建立在现场卫生学调查的基础上的。本文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标准、规范要求,从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采样方案和检测方法确定、减少正式检测的工作量等方面,叙述了现场调查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中的重要性,主要有定性地鉴别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正式检测适用的方法,确保检测与评价工作的安全进行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调查 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测与评价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矩阵数据的阵列超声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和应用概述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洋 周正干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4期28-39,共12页
全矩阵数据是阵列超声换能器以特殊的激发接收模式工作时,从被测试件内部采集到的所有超声A型信号构成的集合。基于全矩阵数据的阵列超声无损检测与评价方法采用特定算法对全矩阵数据进行后处理运算,实现被测试件内部缺陷的成像和定量... 全矩阵数据是阵列超声换能器以特殊的激发接收模式工作时,从被测试件内部采集到的所有超声A型信号构成的集合。基于全矩阵数据的阵列超声无损检测与评价方法采用特定算法对全矩阵数据进行后处理运算,实现被测试件内部缺陷的成像和定量。与基于相位控制的常规阵列超声检测技术相比,基于全矩阵数据的阵列超声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缺陷成像及定量精度,可针对具有复杂几何外形或者复杂材料属性的被测试件进行检测与评价算法的定制,是近年来阵列超声检测与评价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对基于全矩阵数据的阵列超声检测与评价技术的基本原理、典型算法、关键技术以及应用案例进行了系统概述,旨在推广该项技术和降低使用门槛,为我国高端制造领域存在的无损检测与评价难题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超声 无损检测与评价 全矩阵数据 全聚焦方法 GPU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荔冬枣园土壤肥力检测与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岳 郭瑞 +3 位作者 郑险峰 黄冬琳 高文海 李新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9-656,共8页
为了解陕西省大荔县冬枣养分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于2016年12月在该县冬枣主产区枣园进行养分投入情况调查,采样分析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对该区氮磷钾养分投入及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做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冬枣施用的氮(N)、磷(P_2O... 为了解陕西省大荔县冬枣养分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于2016年12月在该县冬枣主产区枣园进行养分投入情况调查,采样分析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对该区氮磷钾养分投入及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做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冬枣施用的氮(N)、磷(P_2O_5)、钾(K_2O)肥均高于该地区推荐用量。氮、磷、钾3种养分投入量配比为N∶P_2O_5∶K_2O=1∶1.12∶1.05,与最佳配比(N∶P_2O_5∶K_2O=1∶0.60∶0.75)相比比例失调。养分投入方式以基施为主,追施为辅,氮磷肥基追比例为9∶1,钾肥基追比例为8∶2。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平均值为89.2 mg·kg^(-1),不同农户间差异较大,含量丰富与缺乏现象均有存在。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平均值为18.0 mg·kg^(-1)。大荔冬枣产区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较高,平均水平为215.8 mg·kg^(-1)。有机质质量分数较低,平均为10.2 g·kg^(-1),中微量元素含量适中或丰富。针对大荔冬枣园施肥与土壤肥力现状提出"重施有机肥,稳磷控氮钾,喷施中微肥"的施肥原则,指导枣农科学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施肥现状 土壤肥力 检测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学检测和评价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杜永兵 李远友 《生态科学》 CSCD 2006年第3期280-284,共5页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ers,EDs)是近年来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EDs不仅对陆生动物和人类具有潜在的危害,还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到达水环境中,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和繁殖等。因此,建立EDs快速、灵敏的检测和评价方法非常必要。此...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ers,EDs)是近年来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EDs不仅对陆生动物和人类具有潜在的危害,还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到达水环境中,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和繁殖等。因此,建立EDs快速、灵敏的检测和评价方法非常必要。此外,生物检测方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化学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害效应。本文就研究EDs的离体和在体实验方法进行了介绍,并从个体、组织细胞、生化与分子(蛋白质、酶、RNA、激素)等不同水平上,重点综述了鱼类生物标志物在检测和评价EDs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生物检测与评价方法 生物标志物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FM检测技术的表面裂纹特征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景林 任尚坤 +1 位作者 张丹 张文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6,共7页
交变电磁场检测技术(alternating current filed measurement, ACFM)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拾取缺陷处的磁场畸变信号,分析判断缺陷信息的一种电磁无损检测方法。ACFM检测技术在探头扫描方向与裂纹走向一致的情况下检测效果最佳。但... 交变电磁场检测技术(alternating current filed measurement, ACFM)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拾取缺陷处的磁场畸变信号,分析判断缺陷信息的一种电磁无损检测方法。ACFM检测技术在探头扫描方向与裂纹走向一致的情况下检测效果最佳。但在实际检测中,检测的金属表面通常都有油漆层保护,并不知道裂纹走向。因此,该文重点研究裂纹长度、裂纹深度、探头扫描方式、探头起落波动、探头偏离裂纹的水平距离及探头提离高度对ACFM检测信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扫描模式,检测信号具有不同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模式特征对裂纹特征进行综合评价。该研究成果可为表面裂纹的检测与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电磁场检测 探头扫描方式 裂纹走向 检测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宝石衬底表面形貌检测和评价系统 被引量:5
6
作者 崔长彩 杨成 +1 位作者 李子清 薛步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56-2566,共11页
为实现对蓝宝石衬底加工过程的质量监控,开发了一套蓝宝石衬底表面形貌检测和评价专用系统。基于经典垂直扫描白光干涉技术,利用其干涉图像的波动性,采用图像十字截面的灰度值方差作为清晰度评价函数,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对焦;参考国家标准... 为实现对蓝宝石衬底加工过程的质量监控,开发了一套蓝宝石衬底表面形貌检测和评价专用系统。基于经典垂直扫描白光干涉技术,利用其干涉图像的波动性,采用图像十字截面的灰度值方差作为清晰度评价函数,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对焦;参考国家标准GB/T 29505-2013推荐的衬底测量点数及其位置分布,针对不同尺寸的蓝宝石衬底,依据同一层单位圆相邻圆心的距离来增加相应的测量点数;选取了二维、三维粗糙度评价参数作为系统评价参数,并对多点位置的粗糙度做统计参数分析。用Ra为0.1,0.2,0.4,0.8μm的标准件对系统进行误差补偿,得到误差补偿方程,之后,用商业仪器3D光学轮廓仪Zygo7300进行对比实验,对Ra为0.8μm标准件的5个不同位置进行了对比测量,两者测量的Ra值的误差为-0.012~0.011μm;误差补偿完成后,分别对2英寸和4英寸蓝宝石衬底进行测量和评价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的精度为纳米级,能够实现不同尺寸蓝宝石衬底表面形貌的测量与分析,以及表面质量分布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科学与技术 蓝宝石衬底 表面形貌 白光干涉技术 检测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渤海湾海水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戴明新 胡焱弟 +3 位作者 彭士涛 白志鹏 田雨 王芃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6,共4页
综合评价渤海湾海水水质状况,分析主要水质影响因子。基于2001—2005年渤海湾海域20多个监测点的重金属、氮、磷、石油等10项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参照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渤海湾水质污染程度。... 综合评价渤海湾海水水质状况,分析主要水质影响因子。基于2001—2005年渤海湾海域20多个监测点的重金属、氮、磷、石油等10项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参照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渤海湾水质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渤海湾海水水质总体为《海水水质标准》中的3、4级,且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本文所采用方法强调主要污染因子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影响,是比较严格的评价方法,因此其计算结果与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同样偏保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提供监测点水质对各级水质的隶属度,与内梅罗指数评价法相比,能为决策分析者提供更多有用信息,是更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 海水水质综合评价 模糊数学 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毒理学技术在粮油质量安全评价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綦文涛 陈文雅 +1 位作者 李爱科 王春玲 《粮油食品科技》 2018年第5期48-52,共5页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毒理学在用于评价药物安全性方面展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粮油质量安全评价方面的应用仍然不足。在综述粮油质量安全传统检测方法和分子毒理学应用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实例介绍了分子...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毒理学在用于评价药物安全性方面展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粮油质量安全评价方面的应用仍然不足。在综述粮油质量安全传统检测方法和分子毒理学应用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实例介绍了分子毒理学在粮油质量安全评价方面的独特优势,以期为分子毒理学在粮油质量安全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毒理学 粮油 质量安全 检测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特性的碳纳米管吸波材料吸波性能检测方法
9
作者 宋国荣 石雨宸 +3 位作者 吕炎 张斌鹏 杜晓宇 何存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95-1103,共9页
碳纳米管是隐身技术中的重要吸波材料,不同体积占比碳纳米管吸波材料吸波性能检测与评价是工程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吸波材料中电磁波反射特性理论建模,提出利用反射系数表征碳纳米管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方法,利用等效电阻-电容网络模... 碳纳米管是隐身技术中的重要吸波材料,不同体积占比碳纳米管吸波材料吸波性能检测与评价是工程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吸波材料中电磁波反射特性理论建模,提出利用反射系数表征碳纳米管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方法,利用等效电阻-电容网络模型,定量分析碳纳米管吸波材料的介电特性;利用层状介质传播模型,分析电磁波在金属衬底吸波介质中传播时的反射特性.不同厚度和体积占比的单壁碳纳米管/聚甲基丙烯酸乙酯吸波材料的反射特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吸波材料厚度大于1.4 mm时,材料开始具有吸波性,且随着碳纳米管体积占比与厚度的提高,反射系数的中心频率向低频方向偏移.当厚度为2 mm、体积占比为0.5%时,反射系数最小值为-19.07 dB,吸波效果最强;而当厚度为2.4 mm、体积占比为1%时,吸波频带最宽达到5.89 GHz.研究成果为不同体积占比的碳纳米管吸波材料制备与性能检测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吸波材料 吸波性能 电磁波 反射特性 体积百分比 无损检测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检测技术在SiC_(p)/Al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通 廉德良 +1 位作者 魏天阳 华浩然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1,共4页
简述了SiC_(p)/Al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特点和声学特征,并以此为依据阐述了超声波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介绍了超声声速的变化和超声波衰减与SiC_(p)/Al复合材料中增强体SiC_(p)含量、SiC_(p)在基体中的分布均匀性、SiC_(p)弹性常... 简述了SiC_(p)/Al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特点和声学特征,并以此为依据阐述了超声波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介绍了超声声速的变化和超声波衰减与SiC_(p)/Al复合材料中增强体SiC_(p)含量、SiC_(p)在基体中的分布均匀性、SiC_(p)弹性常数矩阵或弹性模量和材料阻尼特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无损检测与评价 超声波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结构修理高分辨率超声断面成像检测与缺陷评估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菲菲 周正干 +2 位作者 刘松平 杨玉森 张连旺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4-31,共8页
针对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研究了一种高分辨率超声(High-resolution ultrasonic,HU)方法,构建了HU检测系统,设计制备了复合材料结构修理试件,研究了修理区HU信号时域行为,开展了系列复合材料结构修理HU断面可视化成像试验研究... 针对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研究了一种高分辨率超声(High-resolution ultrasonic,HU)方法,构建了HU检测系统,设计制备了复合材料结构修理试件,研究了修理区HU信号时域行为,开展了系列复合材料结构修理HU断面可视化成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利用HU方法,回波信号的质量、时域可分辨性均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方法;对于4.5mm厚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修理试件,基于HU信号估测的特征尺寸评估结果与设计值接近0偏差;利用HU断面成像及其图像灰度分布规律,可以非常直观地揭示未修理区、修理区形貌、修理连接界面、修理区缺陷、修理区局部树脂、内部微结构等修理行为细节,可以非常直观和清晰地检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区近表面一层和近底面一层及其中间深度位置的φ6mm缺陷和局部树脂;成像分辨率可达单个复合材料铺层厚度(约0.125mm)。从而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提供了一种具有很好的实际检测应用效果的可视化检测与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与评价 复合材料 高分辨率超声技术 缺陷 复合材料结构修理 超声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纤维屈曲超声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桂荣 马腾飞 +2 位作者 李洋 肖鹏 周正干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4-42,共9页
针对纤维屈曲缺陷在材料内部引起的声阻抗变化较小,利用超声回波信号表征纤维屈曲缺陷的难度较大的问题,从检测原理、超声换能器参数选择和超声回波数据后处理方法3个方面出发,介绍了纤维屈曲缺陷超声无损检测及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分... 针对纤维屈曲缺陷在材料内部引起的声阻抗变化较小,利用超声回波信号表征纤维屈曲缺陷的难度较大的问题,从检测原理、超声换能器参数选择和超声回波数据后处理方法3个方面出发,介绍了纤维屈曲缺陷超声无损检测及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在检测原理方面,介绍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特征,面外/面内纤维屈曲缺陷引起局部结构变化所产生的不同超声响应,以及利用不同的超声响应特征检测纤维屈曲缺陷的方案;在超声换能器参数选择方面,介绍了利用半波共振最大化层间反射回波能量的选取准则;在超声回波数据后处理方面,介绍了利用瞬时相位法、平均散射系数矩阵等检测面外纤维屈曲缺陷的方法,利用角谱分布、局部图像算子等检测面内纤维屈曲的方法,以及利用图像结构张量测量碳纤维三维空间走向的方法;最后,从声学机理、检测能力、可检缺陷类型、被检结构件种类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屈曲缺陷 超声无损检测与评价 阵列超声 超声数据后处理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线混频的粘接界面固化非线性超声评价
13
作者 苑博 税国双 汪越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0-266,共7页
共线混频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两列波在介质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特性,实现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无损检测与评价;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粘接胶层中含随机分布微裂纹的模型进行共线混频数值模拟,得到共振波... 共线混频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两列波在介质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特性,实现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无损检测与评价;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粘接胶层中含随机分布微裂纹的模型进行共线混频数值模拟,得到共振波幅值随胶层微裂纹数的变化情况,随后以6061铝合金/改性丙烯酸酯胶/6061铝合金粘接试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共线横波和纵波混频检测技术,试验研究共振波幅值随粘接界面固化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共振波幅值与粘接胶层中随机分布的裂纹数、粘接试件的固化时间之间存在内在联系;随着裂纹数的增加,共振波幅值不断减小;随着固化时间的增加,共振波幅值不断增大,直到固化完成共振波幅值趋于稳定;因此,利用共线混频技术可实现对粘接界面固化过程的有效监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固化 共线混频 非线性超声 无损检测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区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德武 肖寒 +3 位作者 魏新明 李明哲 高翔 马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7期165-168,共4页
对某市区重点行业15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对普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家企业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卫生现状情况良好,但噪声危害程度较大;在6个重点行业中,电子制造行业有害因素合格率最低,为84%,其次是纺... 对某市区重点行业15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对普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家企业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卫生现状情况良好,但噪声危害程度较大;在6个重点行业中,电子制造行业有害因素合格率最低,为84%,其次是纺织行业,有害因素合格率为85%,其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工、木制家具、石材加工四个行业合格率均较高;市直以上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情况优于区属企业,300-2000人之间较大规模的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情况优于300人以下的企业。同时,对企业提出了职业危害现状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测与评价 工作场所 有害因素 职业接触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虚拟陶瓷产品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英 赵震 宋伟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9-211,共3页
在对传统陶瓷产品设计及生产流程特点论述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应用前沿的VR技术提高用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对产品的交互式虚拟体验,以解决批量化生产与消费个体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同时又论述了如何利用其实现对陶瓷产品的复制、修复、数据保... 在对传统陶瓷产品设计及生产流程特点论述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应用前沿的VR技术提高用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对产品的交互式虚拟体验,以解决批量化生产与消费个体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同时又论述了如何利用其实现对陶瓷产品的复制、修复、数据保存,以及如何实现对陶瓷产品的虚拟检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陶瓷产品 交互性 反求技术 检测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考题、自建题库:让学生成为测评的“主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晓林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2,共2页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进行教学检测与评价改革。在单元学习检测中,让学生自拟试卷并解答,形成班级题库。单元检测使用题库内学生自己编制的试题,试卷讲评也由学生唱主角。通过黑板一角的"好题贴"、班级博客、微博及班级"学习...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进行教学检测与评价改革。在单元学习检测中,让学生自拟试卷并解答,形成班级题库。单元检测使用题库内学生自己编制的试题,试卷讲评也由学生唱主角。通过黑板一角的"好题贴"、班级博客、微博及班级"学习圈",为学生提供习题交流平台。学生逐渐养成"研题"、"磨题"、"辩题"的好习惯;教学相长,家校互动,优化了教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与评价 自拟试卷 班级题库 "好题贴" "优题展评" 班级"学习圈" 教学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磁性材料疲劳损伤磁声发射表征方法
17
作者 张红亮 焦敬品 +3 位作者 唐亚军 李光海 何存富 吴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0期1146-1152,共7页
针对铁磁性关键构件服役过程中疲劳损伤检测问题,利用磁声发射对45号钢试件的疲劳损伤进行了检测。从磁声发射信号的时域波形、频谱和磁声滞回曲线中提取多种典型特征参数,并分析了常规特征参数和等效磁滞特征参数与疲劳损伤的关系。结... 针对铁磁性关键构件服役过程中疲劳损伤检测问题,利用磁声发射对45号钢试件的疲劳损伤进行了检测。从磁声发射信号的时域波形、频谱和磁声滞回曲线中提取多种典型特征参数,并分析了常规特征参数和等效磁滞特征参数与疲劳损伤的关系。结果表明,提取出的4种典型特征参数随试件疲劳周期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性,4种特征参数对不同疲劳程度的表征能力和敏感范围有较大的差异。随疲劳周期的增加,半周期能量和等效剩余磁通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小规律,半周期能量对试件早期疲劳状态变化更敏感,等效剩余磁通密度对疲劳阶段后期状态变化更敏感;等效矫顽力和重心频率随疲劳周期增加均呈现近似单调变化规律,适合用于试件疲劳过程的表征。重心频率对试件早期疲劳状态变化更敏感,等效矫顽力随疲劳周期数增加单调变化规律性更强。研究工作为铁磁性材料疲劳加载过程的状态监测和定量表征提供了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性材料 磁声发射 疲劳损伤 磁声滞回曲线 等效磁滞特征参数 无损检测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