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拖缆数据检波器移动时差校正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光凯 周铮铮 +3 位作者 耿伟峰 钱忠平 晏伟 任晓乔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6-271,I0002,共7页
在海洋拖缆地震数据采集中,当震源激发后,检波器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拖缆一直在运动,检波器位置的移动会造成地震反射旅行时误差,影响后续地震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同时降低时移地震资料匹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校正检波器移动引起的旅... 在海洋拖缆地震数据采集中,当震源激发后,检波器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拖缆一直在运动,检波器位置的移动会造成地震反射旅行时误差,影响后续地震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同时降低时移地震资料匹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校正检波器移动引起的旅行时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炮检距、船速和叠加速度计算检波器移动造成的旅行时误差,得到的校正时差是时变的,与炮检距和船速成正比,与叠加速度的平方成反比。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检波器移动时差校正可以改善动校正后CMP道集的拉平程度,提高速度谱的聚焦度,同时为后续地震数据处理提供高质量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缆数据 检波器移动时差校正 旅行时误差 时变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降低微震定位误差的偏振分析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怀良 庹先国 蒋鑫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39,共7页
目前微地震监测技术已成为地球物理界的热门技术之一。对于微地震震源定位,主流的初至时差分析方法由于方程组局部极值、初至拾取困难以及波速恒定假设等问题,极易产生超定或欠定的误差,而且未考虑有效数据不足的情况。为此,利用所测量... 目前微地震监测技术已成为地球物理界的热门技术之一。对于微地震震源定位,主流的初至时差分析方法由于方程组局部极值、初至拾取困难以及波速恒定假设等问题,极易产生超定或欠定的误差,而且未考虑有效数据不足的情况。为此,利用所测量的检波器姿态信息,计算出参考校正角,并将垂直、径向和切向分量数据校正为标准的三分量数据,以此提取同型波来计算偏振角,所获取的偏振角数据一方面可进行定位求解,另一方面也可对三分量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校正,以提高时差分析中初至拾取的准确性;综合偏振角极化分析与初至时差分析两种方法建立了最小误差优化模型,实现了更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联合定位,降低了定位误差。最后对数值模拟实验和野外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化联合定位方法能够大大降低定位误差且在有效数据不足的情况下仍能保证较好的定位效果,有效数据在9组以上时的定位误差小于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分析 微地震监测 震源定位 检波器校正 同型波 偏振角 三分量检波器 姿态检测 有效数据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韩仁桥 王成礼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72,共4页
龙口海域煤田,海水深度变化大(1~13m),地层局部倾角陡;海上地震资料采集存在检波器位置漂移、变周期鸣震干扰以及子波差异大等问题。利用直达波或折射波旅行时进行检波器位置反演,解决了检波器飘移问题;变步长二步法预测反褶积... 龙口海域煤田,海水深度变化大(1~13m),地层局部倾角陡;海上地震资料采集存在检波器位置漂移、变周期鸣震干扰以及子波差异大等问题。利用直达波或折射波旅行时进行检波器位置反演,解决了检波器飘移问题;变步长二步法预测反褶积能压制变周期鸣震干扰;叠前时间偏移解决了陡倾角成像。资料处理效果表明:所用方法对龙口海域地震资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煤田勘探 检波器漂移校正 变周期鸣震 叠前时间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