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完善我国检察解释的法理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海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146-149,共4页
近年来,我国检察解释体制初步建立,检察解释活动逐渐从无序到有序。但不可讳言,由于理论上的模糊与误解,不仅未使检察解释的有序状态日趋合理,其异化甚至对文本的背离的现象在司法实践中却日益明显。完善我国检察解释体制,应遵循检察解... 近年来,我国检察解释体制初步建立,检察解释活动逐渐从无序到有序。但不可讳言,由于理论上的模糊与误解,不仅未使检察解释的有序状态日趋合理,其异化甚至对文本的背离的现象在司法实践中却日益明显。完善我国检察解释体制,应遵循检察解释的原则,改变检察解释权力的一级垄断体制,建立全新的检察解释权一元多级配置的体制;建立切实有效的审判解释与检察解释冲突的解决机制;建立并完善对检察解释的监督与补救机制;适当引入判例制度,强化检察解释对于法律事实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检察解释 审判解释 一元多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司法立场下的检察解释权研究
2
作者 彭志刚 张峰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5期148-152,共5页
我国刑事司法解释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检察院,存在着解释主体二元化问题。作为一种权力属性,检察解释权与审判解释权应当是一致的。检察解释权的完善更有助于司法解释权的合理配置,刑事检察解释应当限制立法性的司法解释,扩大... 我国刑事司法解释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检察院,存在着解释主体二元化问题。作为一种权力属性,检察解释权与审判解释权应当是一致的。检察解释权的完善更有助于司法解释权的合理配置,刑事检察解释应当限制立法性的司法解释,扩大个案的适用性解释,并最终过渡到案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解释 检察解释 适用性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机关的法律解释权证伪——基于检察权定性的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魏胜强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84,共4页
我国的检察解释制度受到了各种质疑。一般认为,最高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解释权的法律依据不足,也不符合法律解释学原理,在实践中会阻碍司法公正的实现。除此之外,基于检察权的定性进行分析,检察机关也不能行使法律解释权。因为,无论是把... 我国的检察解释制度受到了各种质疑。一般认为,最高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解释权的法律依据不足,也不符合法律解释学原理,在实践中会阻碍司法公正的实现。除此之外,基于检察权的定性进行分析,检察机关也不能行使法律解释权。因为,无论是把检察权定位为行政权、司法权、兼具行政权和司法权两重属性,还是把检察权定位为一种独立于行政权和司法权的独立权力,检察机关都不能行使法律解释权。检察机关不行使法律解释权,并不影响其职权的行使。因此,检察机关根本就不应当具有法律解释权,我国当前的检察解释制度应当废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 检察机关 检察解释 法律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角色困境及其合理解脱--以2018年《检察公益诉讼解释》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33
4
作者 占善刚 王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8-105,共8页
检察机关一般通过"抗诉"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以实现民事法律监督职能,但因立法赋予其民事公益诉讼直接起诉资格而引发了角色冲突。司法解释虽将检察机关定位为"公益诉讼起诉人",但这绝非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之应然结果。... 检察机关一般通过"抗诉"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以实现民事法律监督职能,但因立法赋予其民事公益诉讼直接起诉资格而引发了角色冲突。司法解释虽将检察机关定位为"公益诉讼起诉人",但这绝非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之应然结果。公益诉讼中若存在不特定多数之受害人,应肯认检察机关基于任意诉讼担当形成的"原告"身份;若不存在受害人而仅为维护将来之扩散利益,检察机关乃是固有的当事人适格。基于民事诉讼构造之原理,检察机关在证据收集过程中不得以国家强制力作为证据方法;而以受害人是否实际存在为标准重塑检察机关诉讼实施权的来源及实现方式,是走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角色困境之不二法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检察公益诉讼解释 角色困境 原告 扩散利益 诉讼担当 诉讼实施权 重复起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